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3-10-07 14:08

“体育解说员”死没死,观众说了算

(本文是作者有关虎嗅日前所发“解说员已死”文章的读后感)

“更高、更快、更强”,NBA球员的表现越来越出色,三十年前罚球线起跳扣篮已经可以锁定扣篮大赛冠军,如今你没个跨下换手接360度转身都不好意思,规则的改进(3分线加长)、器材的改进(球场灯光、篮筐和地板)还有转播技术(全景跟踪的摄像机、能捕捉球员在场上讲话内容的麦克风)的改进……等等等等。

在最近几年的NBA转播中,也出现了新的节目内容表现方式,比如带有跑动线路和传球方向的战术镜头回放等等。体育节目的大趋势是带给观众更多比赛激情之外的内容。欣赏一场比赛,正在成为一次智力体验,观众所获得的,远远超出一两次激动瞬间的手舞足蹈。如果是后者,其实倒不如看赛后的集锦,全都是让你激情澎湃的时刻。如果只是为了享受激情或者发泄,更加不如去现场或者酒吧,那里声音嘈杂、喊声震天,解说员的旁白更多像是一种背景音效,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在这种情景下,我们听到的更像是一个穿着“解说员”马甲的其他什么声音,可能是在说相声,也可能是能够描述电视画面的一种语音助手。

被“去中心化”的解说员

在一场体育比赛过后,你是愿意与其他人嘲讽某位解说员最新的段子“语录”,还是分享自己对这场比赛的观感和解读?诚然,不少解说员的“语录”既诙谐又幽默,甚有不少“神来之笔”。但笑过之后,带给我们体育欣赏愉悦的,终归是比赛本身。

新媒体和技术发展正在将在球迷观看比赛的“集体体验”去中心化,“信息鸿沟”的打破意味着解说员将逐渐从“中心化”的位置节点上消失。诚然,有不少资历深厚的解说员,他们伴随了几代球迷无数次观看比赛的夜晚。彼时的信息传播不如当下这般快速和易于获取,乃条件所限,体育解说员有着信息上的优势,成为转播比赛节目不可缺少的部分。如今的电视观众有了新技术的帮助,随时可以调阅资料和数据,又为什么一定需要另外一个声音来为我解读比赛呢?

这就如同在购物,旧时代的解说员就好像人人都司空见惯的“爆款”,但是购物的真正乐趣,却正是发现既适合自己又不流于俗套的东西。以前只有附近的几个商场可以挑选,“爆款”也就算了,可是当你面前摆着全球的商品资源时,“爆款”还有什么价值呢?欣赏体育比赛也是如此。当然,我们假设“解说员”是在解读比赛,而不是穿着“马甲”说一些无关痛痒也没营养的话。

“马甲”

至于作为体育电视符号出现的“解说员”,或许对于尚未懂得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传统观众还有一些价值吧。

解说员已死,并不代表“解说员”这个行业会消失,可能会有各种与解说相关的从业人员穿着马甲轮番登台。而判不判这个“死刑”,还是观众说了算,不仅因为观众手里有遥控器,有静音键,更因为观众手里有新媒体,有新技术。当然,如果观众愿意把自己的欣赏体验交给电视里传出的那个声音,没有任何问题。特别是考虑到体育娱乐的一类消费活动本来就承载着抚平不满的社会功能时,就更加合情合理了。马尔库塞很久以前就指出,借由这一类娱乐活动,公众就不大可能反思他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和政治状况了。

有关体育比赛的一切也在发展和进步,貌似改变最小的就是我们:

坐在电视前傻傻地盯着,耳边传来解说员的喊声——“要丢!要丢!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