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个生物狗的科普小园(ID:Story-about-Science),作者:Y博的科普园,头图来自:《绝命毒师》
中国进入中秋+国庆的长假。以前没注意,最近发现由于诺贝尔奖宣布日期,国庆期间很多科普平台忙着猜各个诺贝尔奖颁给谁,看到颁奖结果后又忙着赶时间出内容的时候,其实挺讽刺。
诺奖表彰的成果往往都是多年以前取得,经过长时间检验确认具有重大意义。等待几十年才拿到奖的科学家比比皆是,甚至被戏称为了拿诺奖必须养好身体,否则先挂了就绝对没机会了。没想到这样理论上最经得住时间检验的奖项也能变得如此有时效性,必须获奖后第一时间介绍,一点都晚不得。
另外挺有意思的是,仔细回忆,你能想起那些每年都会出现在诺奖季的“陈词滥调”。
先是诺奖宣布前各种预测,顺便吹一下预测手段。比如如何根据引用找出重要学者,或是什么是高质量引用,什么参数对应重要原创性研究。按如今被ChatGPT带得大火的生成性AI,估计当下都得靠ChatGPT来预测才能出圈。不过,真靠ChatGPT预测也不能直说,得说是依据LLM,生成性AI,否则搞得像随便哪个路人甲都能问ChatGPT问出来的,逼格就低了。
这些说白了就是利用各种(大)数据技术,努力做诺奖评委们肚子里的蛔虫。志存高远,不得不服。
奖项出来后可以来一批中国什么时候出诺贝尔科学奖。在屠呦呦拿奖前这样的标题毫无问题,屠呦呦拿奖后这标题稍作修改也能用,比如屠呦呦之后,下一个中国诺贝尔奖在哪里。
这一类还能衍生出很大一个系列,比如中国和发达国家差距在哪里。XX领域拿了诺奖,中国这方面有什么研究,中外是否有差距。每年诺奖季这些文章之多,都能形成一个诺奖周边产业链。
说到诺奖周边产业链,自然少不了诺奖颁布之后各种攀亲带故,以及邀请诺奖获得者访问交流,最好对方还能接受一个听上去不是名誉头衔的名誉头衔。这应该还挺投诺贝尔奖所好,因为有个诺贝尔传媒公司专门对接此类事宜。
最早听说诺贝尔传媒时我还楞了一下:擦,这还专门搞个经纪公司啊。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那些个演技烂出天际,长相普男普女的演员们不也各个都有XX工作室,搞得割粉丝韭菜还是多复杂的艺术创作似的。那么多诺贝尔奖得主共用一个经纪公司,节俭得倒有点让人怀疑是否被骗到血汗工厂。
以上算是诺贝尔周边的阳光产业链。有阳光的自然就会有地下的。比如大量的“X搞什么大学、研究所不是很牛吗,怎么没拿奖”高点击文章。这类内容特别适应两个时间点,一个是X被广泛报道的时候,另一个就是诺奖公布的时候。属于蹭诺奖的东风。
上述诺奖相关文章是否让你感觉似曾相识?当然,仅仅如此还没有完全挖掘诺贝尔奖的潜力。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新的诺奖周边也逐渐被挖掘。比如没有女性获奖者的时候可以探讨科研界的性别不平等问题,有女性获奖者时可以掰着指头数这是第几位女性获奖者,研究女性科学家地位是否有提升。
这么说起来诺贝尔奖确实需要增加女性获奖人数,因为有了女性获奖者之后,话题度高太多了,比如还能去研究女性获奖人领奖时穿着的时尚品味。男性获奖人咱只能聊到国庆结束(宣布获奖人名单),女性获奖人话题能延续到年底正式的颁奖典礼。套用经济学术语,女性获奖人对完成诺贝尔周边产业KPI的帮助,以及刺激整体GDP增长的能力远高于男性。
这些往复循环的诺奖季“故事”已经让人听得耳朵起茧,咱不如探讨一下近年哪些中国原创应该拿诺奖。
比如诺贝尔生理学奖,怎么都应该给连花清瘟,从甲流、乙流到新冠,如此广谱高效的抗病毒药物,绝对符合生理学奖标准。不过说起来还有个强力竞争对手,清肺排毒颗粒,这玩意儿连获奖词咱都想好了,奖励短时间内迅速合成高效治疗新型疾病的药物。
化学奖阿兹夫定绝对够格。一般来说一个核苷类似物如果能抑制HIV这样的逆转录病毒,顶多能打击一下生命周期有点像逆转录的乙肝,但阿兹夫定不仅HIV能抑制,还能抑制新冠这样的非逆转录病毒。从化学角度应该是重大创新无疑。
物理咱实在不懂,不好说。经济俺也不懂,不过隐隐觉得某房地产公司应该被提名。毕竟一家长期高负债公司最后借到那么多钱,有点突破经济学旧有规律,更神奇的是,如此高的融资仍未能完成大量既定工程——注意修的是技术成熟的公寓楼,不是火星基地。能有如此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玩笑归玩笑,其实我们关注诺贝尔奖,不如从最基本的一点关注起,那就是这些划时代的科学突破,首先是好的科学(good science),什么是好的科学?是真实的,经得起考验的。
划时代的科学突破虽然更能引人注意,但那可遇不可求。好的科学则没那么玄乎,注意科学方法,加以求实较真的基本科学精神,未必每次都能得到准确的答案,却大概率不会做出糟糕的科学(bad science)。我们对科研的要求应该是做“好的科学”,避免糟糕的科学,至于啥时候有划时代的成果,交给时间与机遇就好。
大部分诺贝尔奖都是颁给了那些划时代的好的科学。可能科学奖上唯一一次例外是1949年生理学奖给了前额叶摘除术,而那次颁奖的问题显然不是是否够划时代,而是那就是一个糟糕的科学。
当我们把注意力转到科学是否“好”时,也能开始将诺奖获得者的人与事做必要的区分。会有一些奖项让我们觉得所托非人,例如双螺旋获奖时被忽略的弗兰克林,但这些研究本身代表的突破意义不受影响。此外,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我们不必因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身份就过度崇拜,都分不清东南西北。
例如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之一的Semenza近年来多篇论文被指出有问题。他在研究细胞如何感知氧分子上是毋庸置疑的先驱,不过这不代表他就不会犯错误,出产不过关的研究。
有些诺贝尔奖得主的部分言行则更为离谱。因共同发现HIV病毒获奖的Montagnier发表过很多违反科学的言论,包括在新冠疫情时期散布一些阴谋论。而双螺旋的发现者沃森发表过很多歧视女性、少数族裔的言论。
如果我们走不出诺奖的光环,就会陷于“别人拿过诺奖,总不会错”的迷宫里。其实任何一个科学家,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错误的结论中度过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戏称做科研确实是re-search(英文中re代表重复,即重复寻找)。
更何况当某获奖者的言论范围已经超出个人专业之外后,诺奖又代表什么呢?你会向某位诺奖得主请教厨艺吗?不是不可以,可除非你知道这人平时厨艺高超,你觉得能获得啥妙招吗?人家知道的未必有路边大排档的师傅多。
诺奖代表的是这个人曾经有过极为杰出的研究成果,不代表这个人所说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不管是什么人,有过什么成就,我们都需要有能去factcheck(核实)的意识。否则,那就不是借着诺贝尔奖弘扬科学精神,而是打着诺贝尔奖的旗号搞个人崇拜,恰恰是反科学的。
另外,有些诺奖得主完全有可能是个糟糕透顶的人。这不免让人想起最近全民读马斯克传记,不少人还一段一段做读书笔记心得,似乎里面充满了人人可用的商战致富妙手。
在诺奖季,确实该关注一下那些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因为必须得承认,即使是非常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我们大部分人可能也就这么几天会因为媒体报道而有机会听说。但既不必过度追求第一时间,更不必过分扩大获奖者的个人光环。
十多年前,我还在读博时,研究生院请到了一位诺奖得主访问。做完学术报告后,这位老先生特意要求留下我们这些学生以及博士后,相当于和所有的实习生做面对面交流。
我非常确定这额外的工作不会增加老先生的出场费,甚至除在场的人外也不会有人知晓。由于各种原因,当时的trainee绝大部分日后也会离开学术圈。但他这与学术成就毫无关系的行为,却是我对那天的唯一印象。
这或许也能从一个侧面说明诺奖得主的学术成就和为人真的没有必然关联,而那些过度地神化又是多么不必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个生物狗的科普小园(ID:Story-about-Science),作者:Y博的科普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