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3-10-11 16:14

从“特批”二字看金改的抵触力量有多强

当下经济领域最火的两个词,可能要算“金融改革”和“互联网金融”了。前者反映的是政府的顶层设计,放开贷款利率、允许设立民营银行、成立上海自贸区,按部就班逐项推进;后者体现的是民间智慧和基层创新。两者相向而行,相呼相应,给民众殷殷期待的改革大戏增加了不少热度。

不过,金融改革毕竟不是请客吃饭,在推杯换盏中就能完成,它是一场真刀真枪的利益博弈。金改多年的艰难推进中,我们都熟悉了一个代表阻碍势力的词——“既得利益集团”。可谁是“既得利益集团”的成员呢?拉到台面上问,没有人会承认自己是改革绊脚石吧。你说我是既得利益者,我脸上写字了吗?

好吧,没有人脸上刺着既得利益者五个字,不代表改革的阻碍势力不存在。让我们来看看眼下在金融圈、各种财经论坛以及舆论圈内流行的部分语词,它们所记录和反映的社会心态,或许能帮我们寻找到改革阻碍者的蛛丝马迹。

最新出现的一个词是“特批”。10月9日晚,内蒙君正披露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11.8亿元控股天弘基金51%股权,但该事项尚需证监会批准。而后,马上有所谓的金融界知情人士对外称,马云10月10日下午去证监会,希望入股天弘基金能得到“特批”。

没错,是“特批”!一场符合现行法律规定,能给整个基金行业带来改变的投资发生后,企业负责人去往监管部门的正常沟通行为,因为“特批”二字,变得像是一次违法行为,背后还藏着见不得人的交易。除爆料者自以为然的“道德优越感”跃然纸上外,通过“特批”二字,我们也看出了一点点“看不起”的意味,以及其深藏其内心的陈腐权利逻辑,轻易就把他人的改革创新行为理解成是“闯红灯”了。

与“特批”透露出的意味差不多的词还有“监管红利”。在很多公开场合,本人都听到过这样一种论调,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发展得很好,是因为对他们没有监管,他们享受的是“监管红利”。意下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成功除了不服气,就是看不起。潜台词是:“有什么了不起,你们就是靠打政策擦边球才有饭吃。我们要干,干得能比你们好多了。”

这种把改革创新简单等同于钻空子、打擦边球的论调目前非常有市场。甚至变成某些坐享既得利益、不思进取者拒绝改革的托词,以及为自身僵化思维做辩解的辩词。试想,如果只会打擦边球,而不是看到了民众需求,代表了社会前进方向,互联网金融开展的一系列创新能有市场吗?再者,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对那些打着创新名义开展的违法行为,自有法律和监管部门在。你把市场经济的“非禁即准”硬生生理解成“非准即禁”,而后对他人的创新百般看不上,除了“懒”之外,我只能理解成你是阻碍改革了。

当然,给人印象最深的一个词还是“野蛮人”。前段时间支付宝的“余额宝”火了之后,金融行业内突然流行起一种声音,把阿里巴巴、腾讯、苏宁等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寻求突破的一干企业统称为“金融业门口的野蛮人”。意思还是,他们根本不懂金融,只有我是玄门正宗。硬是在某个行业内,分出了中原王朝和夷狄胡戎来。

也许发明“野蛮人”这个称呼的人会说,我本无恶意。好吧,我来给你讲个故事。我有一个朋友在某地方政府任职,他的同学则在京城某部委高就。朋友说,他给同学打电话邀请对方来做客时,同学电话里说了这么一句话:“是啊,我都很久没下来了。”就这么一句,我的朋友仿佛吃了苍蝇。据他说,他很想在电话里回一句:“去你X的‘下来’,你是高我一等啊,还是住在珠穆朗玛峰啊。”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某些潜移默化的观念已经在说者脑中深深扎根,看似无心之言,事实上反映出来的信息却丰富得很。再回到“野蛮人”的称呼,不知道读者从中读出了什么。

类似的词语还有很多,啰啰嗦嗦这么多,我无非就想说:有时候所谓的改革阻力可能就是一些深植脑海的观念,你自己都没感觉到,可袍子里却藏着“小”;有时候所谓的既得利益者可能就是你,尽管你的脸上没刻字,可却在做着与改革潮流相悖的事。改革可能触动每个人的利益,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触动利益又必需触动灵魂。有时候推动改革可以自上而下,但改革观念必须全民参与,人人自省。

还是那句话:你怎样,中国就怎样。在即将轰轰烈烈拉开的金改大潮中,你是愿意做旁观者,参与者还是阻碍者呢?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