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10-24 20:51

富士康,正在被去风险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未尽研究 (ID:Weijin_Research),作者:未尽研究,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业务正面临调查,税务部门对其进行税务稽查,自然资源部门对其用地情况进行调查。苹果CEO蒂姆·库克最近访问中国时没有去富士康,而是去了立讯精密的工厂。苹果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正在发生变化。

• 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业务正面临调查,税务部门和自然资源部门对其进行调查。

• 苹果CEO蒂姆·库克访问中国时没有去富士康,而是去了立讯精密的工厂。

• 苹果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正在发生变化,可能会降低对富士康产能的依赖。

千方百计让疫情中的郑州富士康尽快恢复生产,提升产能,因为它在中国一些地方经济中的作用太重要了——这一切才刚刚过去一年。


最近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来了中国一趟,他没有去富士康。这家苹果供应链中最大的代工企业,目前在中国大陆的业务正面临调查,涉及主体不止一家。税务部门近期依法对富士康集团在广东、江西等地的重点企业进行税务稽查;自然资源部门对富士康在河南、湖北等地的重点企业用地情况进行现场调查。


库克拜访了立讯精密的工厂。他还在微博上发布了动态,夸赞这家中国大陆的供应链企业为全球用户生产了碳中和的最先进的Apple Watch和iPhone 15 Pro Max等。


看起来,苹果在中国的发展,在急剧变化的形势中,发生着某种演变。



富士康曾在中国大陆度过了愉快的30年。1988年,中国台湾商人郭台铭来到深圳建设电子产品代工厂,随后迅速覆盖了珠三角、长三角等主要工业城市,在2010年前后加大了对中西部的投资,目前在中国大陆建有超过40个厂区。2018年,富士康股份在A股上市,简称“工业富联”,从报送招股书到过会,仅耗时36天,创下非国有企业上市的历史记录。


“工业富联”上市,沾了中国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国家战略的光。富士康很清楚,要摆脱低端代工的形象,离不开大陆市场,无论是供应链,还是资本市场。郭台铭不止一次喊话,未来富士康生产流水线的人工作业只会越来越少,最有效率的就是推广无人工厂。这就需要机器人,而中国又是全球工业机器人密度最高的市场,2021年已经达到了每万人343台,超过了美国。


中国大陆还拥有全球最大的绿色能源装机量,增速领跑全球,是苹果实现碳排放净零的重要力量。今年9月,苹果在新品发布会上重申其所有产品将在2030年实现碳排放净零影响,并称Apple Watch S9是其首款达成碳中和的产品。


目前,至少已有68家中国供应链企业向苹果承诺,到2030年底前,100%使用清洁能源为其生产产品。这代表了苹果在中国的绝大部分生产伙伴。欣旺达、立讯精密、闻泰科技等早已实现苹果相关项目100%使用清洁能源。这些供应链企业也顺势全面脱碳,立讯精密的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在2022年超过了20%,预计2023年、2024年分别达到30%、50%。


中国对苹果的期待,是在中国发展数字经济和高端制造。这几年,尽管国际媒体对苹果将供应链的一小部分转向越南、印度等地报道很多,但苹果同时试图在加深与中国供应链的合作,如在存储半导体等方面的努力。


富士康在中国的30年,实际上是苹果在中国的30年。苹果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中国的制造业水平和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以富士康为代表的苹果供应链起到了重要作用。


苹果产业链更深地融入中国制造发展的趋势,包括其本身的未来,都离不开数字化、低碳化,离不开中国市场,也需要中国内地企业在苹果供应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市场长期传言苹果要给富士康减负。因为一是供应链安全,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二是富士康不老实,外媒曾披露富士康在向苹果报告时虚报了员工人数,同时用闲置的苹果设备为其他客户服务;三是年事已高的郭台铭,已经辞任鸿海集团董事从政,在一众竞选领导人的游戏中玩火。苹果尤为重视供应链管理与ESG,本轮调查一旦坐实,苹果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进一步降低对富士康产能的依赖,在内地企业可替代者中,立讯精密是最合适的候选之一。创始人王来春,是富士康深圳工厂的第一批工人中的一员,在学艺10年后创办了这家电子零部件企业,一步步从为苹果生产连接线,到涉足包括耳机和摄像头模组在内的邻近产品,再到Apple Watch、AirPods、iPhone的组装,蚕食着富士康的代工业务。


立讯精密正在为明年生产Vision Pro做准备,这是苹果当下最寄予重望的创新的产品之一,市场传言其可能为唯一组装商。


苹果在相当长时间内离不开中国。尽管在2022财年,那些来自中国台湾的传统的代工巨头,在中国的生产地点较去年有所下降,搬去了印度等国家。但库克今年年内第二次访华,表态95%的苹果产品仍然在中国生产、制造组装。中国台湾的苹果代工企业如今在中国大陆主要为当地带来了就业,和中低端的出口加工业,它们并不是苹果供应链的全部。


全球供应链的再平衡,缓慢不可逆转地进行着。中国沿海城市的劳动密集型的产能部分升级为自动化产能;部分则迁往东南亚、南亚,以及中国更广大的内陆腹地。从出口指标来看,中国内陆省份的出口总量与增速,高于那些被寄予厚望的新兴市场,意味着这些产能更多地选择了内迁。


中国工厂内迁超过外迁,来源:CEIC



内陆省份需要这些产能,为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赢得时间。短期内彻底剥离产能,将带来就业与经济的阵痛。去年富士康郑州工厂因疫情停工停产就是一场预演。富士康在当地吸纳了20万至30万的劳动力,累计为河南省创造了60%的进出口总额。山西太原同样如此,富士康在当地的工厂是山西省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它们真正依赖的,是苹果产业链,而这个产业链的分布与构成,都在发生改变 。


那些以往过于依靠富士康等代工厂商的城市要多留一条心,抓紧那些有意取而代之的产能,为下一个十年的经济发展准备“富士康替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未尽研究 (ID:Weijin_Research),作者:未尽研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