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巴伦周刊 (ID:barronschina),作者:曹妍,编辑:林一丹,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新品密集发布期过后,苹果(AAPL.O)于美东时间11月2日公布了2023财年四季度及全年(截至9月30日)业绩报告。本财季,苹果收入为894.98亿美元,同比下降0.72%;净利润229.56亿美元,同比增长10.79%。2023财年,公司实现收入3832.85亿美元,同比下降2.8%;净利润969.95亿美元,同比下滑2.81%。
本财年,iPhone收入同比下滑2.39%至2005.83亿美元;Mac、iPad、可穿戴设备及家居和配件收入依次为293.57亿美元、283亿美元和398.4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服务收入同比增长9.05%至852亿美元。
2023财年苹果各业务板块收入占比,单位:亿美元,制图:《巴伦周刊》中文版
产品以外,由于华为重回5G市场导致竞争加剧,苹果在中国(大中华区)的业务情况受到投资者关注。本财年,该市场收入同比小幅下滑2%,占比稳定在20%左右。
就在美东时间10月30日,苹果举办了主题为“来势迅猛(Scary Fast)”的线上发布会。然而,公司股价却未能“迅猛”增长——年报公布后,苹果股价下跌1.2%,盘后跌超3%。在去年科技股整体下滑的背景下,该公司股价年初至今上涨37.25%至177.57美元,目前总市值为2.78万亿美元,已经跌破3万亿美元大关。
今年以来,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IXIC.GI)同比增长27.02%。“科技七巨头”其他成员中,英伟达(NVDA.O)和Meta(META.O)领跑,年初至今股价上涨198%和158%;之后是特斯拉(TSLA.O)、亚马逊(AMZN.O)、微软(MSFT.O)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GOOGL.O),涨幅分别为77%、64%、46%、45%。
来自Melius Research的本·雷特兹(Ben Reitzes)是看涨苹果的分析师之一,他表示:“随着2024财年到来,我们相信苹果收入将受益于iPhone 15持续升级、Vision Pro上市以及iPad和Mac升级带来的商店客流量增加。”
不过,此前看好苹果的KeyBanc分析师布兰登·尼斯佩尔 (Brandon Nispel) ,在10月初将该公司股票评级从“增持”下调至“行业权重”。尼斯佩尔认为,苹果继续交易市盈率接近历史高位;而且相对于纳斯达克指数而言,该股存在较大溢价。
压力之下,分析师和投资者也在寻找苹果下一个增长突破口——人工智能。年初以来,AI已经成为拉动股价增长的核心引擎之一,盘中股价一度超过500美元的英伟达,正是受益于AI所需GPU(图形处理器)芯片需求。目前,苹果主要将AI技术应用于现有产品之中,还没有推出聊天机器人、大语言模型等产品。
苹果并未给出明确的2024财年一季度业绩指引,只表示该季度的整体收入与去年同期(1172亿美元)基本持平。华尔街普遍预期,公司下一季度营收为1231亿美元。《巴伦周刊》覆盖的45位分析师给予苹果“增持”评级,平均目标价为197.88美元。
iPhone 15系列能否提振业绩?
2019财年至2023财年,苹果收入和净利增速在2021年达到高位,增速分别为33.26%和64.92%,其余四年变动均维持在10%以内。
苹果收入及净利变化趋势,单位:亿美元,制图:《巴伦周刊》中文版
相比之下,公司本财年毛利率达到44.13%,延续了过去五年增长态势。一方面,毛利率增长得益于服务业务——本财年达到70.83%,远高于产品36.50%的毛利率。
另一方面,高端机型iPhone 14 Pro系列热销,同样是拉动公司毛利率增长的因素之一。
根据Omdia数据,今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三的机型为Phone 14 Pro Max、iPhone14 Pro和iPhone14。而去年同期,iPhone13是最畅销的机型。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Top10,来源:Omdia
对于新一代iPhone15系列,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表示,iPhone 15机型销量好于iPhone 14机型。由于需求旺盛,iPhone Pro和Pro Max受到供应限制。第四财季,iPhone收入同比增长2.77%至438.05亿美元,是本财季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硬件产品。
不过,摩根大通分析师萨米克·查特吉(Samik Chatterjee)在10月23日报告中写道,iPhone15系列交货时间连续第四周放缓,目前低于iPhone 14系列的交货时间,并且还有迹象表明iPhone 15系列交货时间正在减弱。
更重要的是,高端机型交货时间缩短,加剧了投资者对iPhone需求结构的担忧。查特吉在10月初的报告中指出,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的交货时间迅速下降,表明iPhone 15系列的销售组合可能比之前发布的产品要弱,更多销量来自低端机型。
除了机型换代可能对毛利率造成的短期影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需求不足,或为苹果乃至整体手机行业带来长期压力——在行业退潮的大背景下,苹果也难以“独善其身”。2023财年,iPhone收入较去年下滑2.39%。
在成本端,“果链”厂商与苹果处于相互依存关系。TechInsights手机元件技术服务高级分析师杰弗里·马修斯(Jeffrey Mathews)对《巴伦周刊》中文版表示,iPhone 15系列处理器芯片、图像传感器、显示面板、内存和电池组件等产品都依赖供应商。
例如,iPhone 15 Pro系列的关键亮点是台积电(TSM.N)制造的3nm处理器芯片组,苹果也声称短期内将主要使用台积电生产的3nm工艺,以确保iPhone处理器芯片供应。
而在《芯片和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影响下,台积电正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造芯片生产基地,可能增加供应端成本。资深行业顾问汉德尔·乔恩(Handel Jones)估计,(台积电)亚利桑那州生产的每个晶体管成本将比中国台湾高出30%。
中国市场的不确定性
中国是苹果难以割舍的消费市场。在库克上任之初的2011财年,来自中国市场(大中华区)的收入占公司营收的比重为11.72%%。到了2023财年,中国市场收入占比已经达到18.93%,甚至在2015财年成为仅次于美洲市场的地区。
过去五年,中国市场的收入占比稳定在15%至20%区间。
苹果大中华区收入及占比趋势,单位:亿美元,制图:《巴伦周刊》中文版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中国市场收入在2021年同比增长70%,部分原因是华为芯片受限暂时退出5G领域,让出高端手机的市场份额。
根据IDC统计,2020年,华为以38.3%的市场份额占据中国智能手机厂商榜首,苹果以11.1%的市占率位列第五;到了2021年,中国前五智能手机厂商中已经没有华为的身影,苹果排名则升至第四位,市场份额达到15.3%。
今年以来,不少投资者担心来自华为的竞争压力——目前,华为已陆续发布P60系列、折叠屏Mate X3等新品,在二季度重回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前五行列。8月上市的Mate60,也标志着华为重回5G市场。
反观苹果,Counterpoint数据显示,相较于需求强劲的美国市场,iPhone 15系列在中国发售后17天的销量与iPhone 14同期相比下降4.5%。
瑞银分析师大卫·沃格特(David Vogt)在10月16日报告中写道,虽然中国假期和“双十一”的临近对智能手机需求产生了催化作用,但考虑到宏观环境以及华为Mate60带来的竞争格局,iPhone系列增长空间有限。他将苹果股票评级为“中性”。
“华为对苹果短期影响主要集中在中国市场,中长期影响则要看其在海外高端市场回归力度。”TechInsights无线智能手机战略高级总监隋倩告诉《巴伦周刊》中文版。
隋倩预计,2024年,苹果市场份额仍将保持在全球第二,不过份额将从今年的19%小幅下滑至18%;华为将以20%以上的市占率重回中国市场第一,在全球市场占比则从今年的第十(3%市占率)跃升至第七(接近7%市占率)。
中国市场的不确定性还包括供应链。例如10月22日,多家媒体报道称,税务部门对富士康集团在广东、江西等地的重点企业进行税务稽查,自然资源部门对富士康在河南、湖北等地的重点企业用地情况进行现场调查。10月23日A股开盘后,工业富联(601138.SH)股价一字跌停。
近期,库克也在积极与中国市场互动。10月16日,库克在个人微博上宣布到达成都,并用iPhone 15 Pro Max拍下安顺廊桥照片;10月18日,库克到访位于浙江嘉善的立讯精密(002475.SZ)工厂,该工厂主要生产Apple Watch、iPhone和AirPods三大产品。
人工智能会是突破口吗?
iPhone对智能手机行业的颠覆,让人们忽略了苹果不仅善于创新,同样善于“摘取果实”。例如,iPod音乐播放器是在2001年上市。而在此之前,新加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Creative Technology)已经推出过一款开创性的音乐播放器设备。
“苹果并不急于在硬件方面争做领跑者,它会等到其它厂商尝试并且明确看到成长空间之后才会进入。”隋倩表示,比如折叠屏手机,目前增长迅速但市占率只有1%到2%,因此苹果可能在2025年或者2026年才会进入该市场。
在人工智能领域,苹果同样谨慎。2017年以来,该公司在iPhone和Mac处理器中加入“神经引擎(neural engine)”,用于Face ID人脸识别等功能。但目前为止,公司在AI聊天机器人、大语言模型等热门领域还没有确切消息。
从其他公司的实践来看,人工智能可能应用于苹果三大已有产品或服务。
一是数字助理。正如谷歌此前推出的新版Google Assistant,它将生成式AI用于Bard聊天机器人——这一组合可以让Google Assistant起草社交媒体推文、搜索电子邮件和文档等。如果AI能为Siri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或将吸引更多用户。
据外媒报道,苹果人工智能和软件工程团队正在改进Siri,更智能的Siri版本最早可能在明年准备就绪。同时,该团队还计划将人工智能添加到下一版操作系统iOS中。
二是搜索服务。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谷歌和微软均已推出了搜索引擎的生成式AI版本,这些引擎为用户的查询服务带来更加准确的类人响应。
目前,iPhone和Safari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均来自谷歌。伯恩斯坦分析师托尼·萨科纳吉 (Toni Sacconaghi)估计,苹果每年从谷歌收到的费用在180亿美元至200亿美元之间,占整体营业利润的14%至16%。
然而在9月,美国司法部针对谷歌涉嫌垄断在线搜索市场诉讼进入听证和审判阶段,焦点在于“谷歌作为苹果设备浏览器默认搜索引擎”引发的不公平竞争。
“谷歌和苹果之间的关系有可能被法院推翻,投资者可能对这样的结果持负面看法。”萨科纳吉表示,一种可能的情况是,苹果推出自己的搜索引擎作为备选。如果这一举措取得一定的成功,可能会比现在从谷歌那里获得更多的收入。
三是硬件产品。苹果于今年6月推出混合现实头显Vision Pro,预计2024年初在美国上市。隋倩对此表示,短期来看没有其它任何一款硬件产品可以取代智能手机的位置。VR头显的需求量恐怕不能成为支撑起整个公司业绩增长的支点。
财报电话会上,库克被问及生成式AI工作进展时表示,公司正在该领域开展工作。“我们正在投资,而且规模相当多。”但他拒绝透露这项工作的具体细节。
人工智能的热潮还在继续,投资者也在等待苹果能够称得上“来势迅猛”的新故事。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和金融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巴伦周刊 (ID:barronschina),作者:曹妍,编辑:林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