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7-12-17 07:00

SIM卡战争

本文头图由视觉中国提供授权,未经允许,请勿使用。


中国联通的混改大幕已经开启,不过A股市场的投资者们似乎不怎么买单。

 

在几个月内,中国联通的股价几经波折,截止到上周五收盘,中国联通的股价已经回落到6.83/股,当天最低价为6.81元。巧合的是,这个价格正是BAT等巨头入股时的非公开价格。而实际情况是,市场上叫嚣着“抄底二马”的投资者却寥寥无几,中国联通的股票成交量再创新低。而同样是“二马争霸”的新零售领域却是另一番光景。随着永辉与腾讯的投资关系曝出,一系列新零售概念股在一周之内连续上涨。

 

从近期中国联通的混改进度来看,这个电信巨头也在用另一种方式参与到了巨头之间的新零售布局。从门店改造、引入电商功能到后端的系统共享,俨然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电商实体店。同是新零售的自家兄弟,也就让中国联通的股价有了一种被错杀的意味。

 

与此同时,由中国联通发起的“各主题免流量卡”业务倒逼中移动、中电信联合外部互联网合作伙伴入局,争相推出定向免流量业务。这意味着,未来当我们在移动互联网下,用腾讯视频还是用优酷视频,很大程度上不再取决于我们的天然喜恶,而是手机SIM卡的免流量规则。第一次,看似已经脱节的电信运营商们竟成为掌握手机App生杀大权的执剑人。这场混改所关乎的不仅仅是中国联通的未来,也是一场关乎互联网巨头生存空间的SIM卡生态战争。

 

互联网巨头的新战场:规模化的线下营业厅网络

 

在电商制霸的年代,许多不盈利的实体店成为传统零售大鳄们的负资产。但今非昔比,互联网巨头频频加码实体店建设。阿里与腾讯系不惜重金控股线下零售商超,就连许多长期处于边缘化的社区夫妻店都开始面对“二选一”的问题。


今年4月份,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高调宣布,未来五年京东将在全国开设超过100万家京东便利店;同期阿里巴巴也高调宣布,零售通将在未来一年覆盖100万家零售小店,并推出了零售通线下项目天猫小店,称财年内“天猫小店”将突破1万家。不难理解,在零售行业陷入增长瓶颈的当下必须寸土必争,通过“万物皆入口”完成零售版图最后的拉锯战。



 

 

通过百度地图在北京范围内搜索“中国联通营业厅”,可以得到1621个准确的门店地址;中国移动营业厅的搜索结果更是高达1844个,可见三大电信运营商都有着相当可观的门店数量。在移动互联网普及后的一大段时间里,这些门店的存在感被大大扼杀。手机销售、话费充值等增值服务的应用场景被扩展至线上,营业厅门店仅作为销号过户等非常规业务的必去场所。不过即便如此,很多营业厅门店还是门庭若市,数亿用户产生的长尾效应不容小觑。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营业厅作为连接用户与企业的枢纽,本应该扮演起更重要的角色。一旦营业厅内的应用场景和功能得以提升,大量长尾流量也会得到一个可观的增收通道。

 

同样的跨界零售,营业厅场景有哪些新的可能性?

 

随着中国联通混改进程走上正轨,近期阿里、京东、苏宁也纷纷与联通营业厅开展了门店改造计划。根据新闻显示,这些被改造的智慧门店将和各大混改参与方的电商平台捆绑,通过门店输出线上线下同款、同价、同库存的购物功能场景。以阿里巴巴参与的中国联通智慧生活体验(上海苏州路店)为例,店内提供包括AR购物、云货架、天猫精灵等功能,俨然一个电商实体店的既视感。用更加通俗的话说,中国联通正在成为各大零售巨头的新零售入口。

 

联系上周国内A股市场新零售概念股大涨,中国联通股价却跌跌不休的尴尬情形来看,或许很多投资者尚未理解新零售的本质。比起在大润发接入支付宝,中国联通的新零售入口价值又能差到哪去?

 

不只是中国联通,其它电信运营商甚至是“两桶油”的加油站,都有可能成为新零售的战场,不把它们列入“新零售概念股”是不科学的。电信营业厅的门店布局与传统商超不同,传统商超往往要将周边人流、区位属性作为开店的考量标准,难免在覆盖面上有所取舍。电信营业厅自身的功能属性导致其必须从全局角度覆盖更多区域,这恰恰是其作为新零售入口的优势所在。

 

联通的门店改造计划与顺丰前两年主推的“嘿客”有异曲同工之处,但二者的命运却不可同日而语。嘿客的滑铁卢很大程度上受三大因素所致:

 

一是顺丰公司轻营销的企业基因,让普通用户无法准确了解到嘿客的全貌与愿景;

 

二是顺丰单打独斗进入零售市场,不打招呼就动了产业链其它势力的奶酪;

 

三是生不逢时,嘿客诞生的2014年尚处于移动互联网爆发前夜,参差不齐的O2O企业充斥着整个浮躁的市场,全民移动支付的趋势还在培养中。

 

现如今,嘿客当初所面对的阻力已经逐渐降低,又恰逢阿里京东竞争白热化,中国联通的门店改造计划自然成为了互联网巨头的重要筹码。

 

迟来的联通在线,以及它错综复杂的新使命

 

12月8日,联通在线公司宣布成立。联通官方称,联通在线将实施“185”生态战略,发力消费互联网领域。似曾相识的表述难免让人把联通在线与中移动旗下的咪咕公司横向对标。不过咪咕公司早在2014年就已经成立,如今的版图布局俨然是一个“迷你BAT”,联通在线几乎迟到了三年。在瞬息万变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三年这个数字本身,已经是一个绝对壁垒。

 

在中国联通最初的混改方案里就有“创新业务”这一项,联通官方公告称,将在零售体系、渠道触点、内容聚合、家庭互联网、支付金融、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方面与四家互联网公司展开重点合作。另一方面,BAT旗下在大文娱方面已经做出大量版权投入,为何要为联通注入资金去做一件看起来重复的事情呢?

 

另一个细节值得回味,今年7月咪咕阅读与腾讯阅文集团因为版权问题而闹的对薄公堂,咪咕阅读起诉阅文集团合同违约,索赔6亿元。此外,咪咕公司旗下咪咕影院、咪咕视频、咪咕善跑、咪咕游戏、咪咕动漫、咪咕音乐等多个板块已经与BAT等互联网巨头产生了正面竞争。就像腾讯拥有微信与QQ两大分发神器一样,咪咕借助中移动的海量用户与手机预装功能,也拥有强大的产品分发能力。就在联通与BAT巨头推出定向App免流量卡之前,咪咕就上线了名为“咪咕流量”的服务,通过这种定向流量福利让中移动用户回流至咪咕生态内。

 

移动互联网初期,百家争鸣下的App生态完全让流量成为了其附属品,用户自主决定把流量“打赏”给哪个移动App。中移动通过定向流量影响用户行为趋势的打法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游戏规则,这一举动牺牲了运营商的部分流量收入,却让他们找到了一张消费互联网的入场券。

 

在社交场合下,几大互联网巨头的高层从未把中移动甚至咪咕视为竞争对手,但中移动近年来的财报显示,其盈利能力已经进入上升通道,笑傲其它两大运营商。结合日渐成熟的互联网板块布局,中移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对互联网巨头产生了冲击和压力。可见,联通在线的登场也就有了几分战术打压的意味。

 

做互联网消费离不开版权采买这个大坑,联通的对外口径称,目前已发展了众多互联网合作伙伴,视频领域超300家,音乐领域超900家,游戏领域超700家。联通的互联网能力整合到联通在线后,将与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战略投资者展开更深入合作。由此可见,联通在线的后端大概率接入合作伙伴的版权资源,而非另起炉灶重金布局;前端的独立品牌经由SIM卡、合约机预装生态与用户发声交互。这也同时为几大互联网巨头一直深陷亏损泥潭的文娱板块提供了一个新的增收窗口。

 

大可不必对联通的“不务正业”过于担忧,也不必对联通在线过度解读。这会成为SIM卡生态下的新常态,也是电信巨头与互联网巨头之间新的平衡与制衡。如亚当·斯密描述,在创新到达极限的情况下,市场最终会形成自然垄断,成长为稳定的公共服务,自来水、电力甚至是如今被规劝合并的共享单车体系皆是如此。就像马化腾倍感无奈的那样,腾讯和阿里在太多领域存在竞争。而现在,有了一种新可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水电煤不是AT当中的某一家公司,而是一张SIM卡所能影响到的一切。


于是画风突变,新的战争开始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