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7-12-18 14:50

这个曾做过马云参谋长的人,如何看待未来十年?

虎嗅注:12日17日,在湖畔大学曾鸣书院的公开课上,阿里巴巴集团学术委员会主席、湖畔大学教育长曾鸣讲了一堂关于企业战略的课,主题为“看十年”。他提到:未来,商业就是智能商业,是智能商业核聚变,今天是核聚变的开端。智能商业经过过去20年的发展,已经孕育出了第一批可能是万亿美金的公司。未来的十年,智能商业的格局可能会初步确定。他预测,未来十年的趋势是“在线化(物联网)、智能化、网络化”。


微信公众号“湖畔大学三板斧”(hupansanbanfu)对他的讲课内容进行了整理,虎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补充。


看十年


今天公开课的主题叫:当一个时代在进行剧烈的变革和转型的时候,我们很难看清楚未来,但是越是这样,越要有一个相对长期的视角。所以为了更直观地表达这个意思,也让大家有一个明显的一个认知。我特意把年会聚焦成一个词,就是“看十年”。你要有看十年的决心,也要逐渐培养看十年的能力。 


这个所谓的看十年,就是大家平时听得很多的Vision,你能看多远,你能看多清楚,Vision决定了你的眼光,你的格局,你的胸怀以及你最终的潜力。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代变革时候企业家的核心能力。那么这么讲,大家可能觉得这个也听过很多了,我想接下来用一个很直接的案例跟大家分享,在阿里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次战略会。


2007年9月28号到30号,在宁波开的阿里巴巴战略会。我从03年担任阿里巴巴战略顾问以后,每年会有2到3次的战略会,但是这次战略会是可能阿里巴巴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会。


第一,首先集团当时的状况并不好,大家看今天的阿里巴巴,这个发展是势如破竹,但是回到2007年9月份,那个时候公司市值最多大概也就一百亿美金左右。当时淘宝在急剧扩张之后,下一步往哪走?内部有非常激烈的争论,当时的淘宝总裁一口气引进了六个副总,然后每个人对公司未来下一步该怎么发展都有非常激烈的争论。


然后淘宝跟支付宝打的不可开交,核心的原因就是支付宝到底应该是淘宝的一个职能,还是应该独立向外发展,所以我记得很清楚。我到阿里工作以后就头半年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协调淘宝跟支付宝打架,到底是淘宝该支持支付宝向外扩张,还是支付宝应该好好服务好淘宝的各种需求。那更不用说雅虎中国,经过两年左右的努力,没有看到任何的起色,而我们当时最重要的一个创新,阿里软件也没有看到方向,所以当时的整个集团的状况其实是相当迷茫的。


阿里巴巴在2007年战略会确定了未来十年的战略——建设一个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第一个核心是把数据贯穿所有子公司的业务,叫整个集团未来的“奔月计划”。第二个核心是API开放。如果能够把数据打通,又能对外开放API,阿里应该会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奇迹——生态系统。


总结,重新定义战略:看十年,做一年。


Vision(愿景)是对未来的假设和信念的不断思考,所以Vision是理性跟感性的一个结合,理性是不断挑战自己,去纠正自己的判断,感性是对自己信念的相信。


下一个十年


未来,商业就是智能商业,是智能商业核聚变,今天是核聚变的开端。


智能商业有三个特征:


利用互联网和算法的优势,低成本实时服务海量用户;

满足每一个用户的个性需求;

快速迭代,自我更新,自我提升。


智能商业是如何构成的?有两个最重要的子组成,一个是网络协同,一个是数据智能。但是这两者又是阴阳和合的,网络协同会推动数据智能的发展,数据智能会驱动网络协同的扩张。


网络协同就是大规模、多角色的实时互动来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


我刚才讲到,如果你的企业要想变成智能企业、智能商业,第一个重要的标准,努力的方向就是有没有做到网络协同?有没有在互联网上实时地完成一件重要事情的所有协同工作,中间有没有什么环节没有在线,什么叫网络协同?——大规模、多角色的实时互动来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


原来我们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更多是通过命令,科层制或者是通过一个简单的市场,通过价格的信号的调整,但是我们今天更多的是通过大规模的、并发的、多角色的实时互动来实现的。


两个案例帮助大家理解网络协同具体的运营的规律。


第一个是维基百科,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个没有中央政府协调的、大规模的、自发协同完成的在线知识库。第二个是淘宝,今天的淘宝卖家已经可以在线,同时和几百个服务商合作,只需要一个API的链接,就能调动相关数据和相关服务。


淘宝不是零售,我们不拥有任何一件商品,淘宝是一个零售的生态圈,是覆能卖家的一个平台。


淘宝之所以能够创造这么多奇迹,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淘宝最终也化成了一个社会协同的大平台。这个有偶然的因素,也有一个危险,刚才讲到的危险的指导,最早淘宝在2005年、2006年的时候。我们意识到店铺装修就是卖家在淘宝上开个店,本来都是免费的,很简单地列一些文字链接,但是我们后来意识到店铺装修、图片质量对销售额的影响很大,所以我们就开始淘宝提供了一个旺铺。


但是后来发现卖家的需求千变万化,淘宝根本满足不了这么多的个性化的需求,所以我们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性的决定,就是淘宝只提供最基础的旺铺功能,免费给所有卖家使用,然后把个性化的旺铺的模板设计开放给了社会,所以淘宝上第一次出现了一批独立的软件工程师。


他们的工作就是帮卖家设计店铺,后来他们变成了非常盈利的一批软件企业,然后后来又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服务商软件服务商。


比如说存货管理客服管理在线的客户管理,在这个基础之上,大家可以看到今天的淘宝卖家已经可以在线,同时和几百个服务商合作。只需要有一个API的链接,就能调动相关的数据,调动相关的服务。服务可以从跟微博这样的社交渠道的打通到整个的蚂蚁金服,提供的金融服务的后台,到旺旺的工作流到各种营销产品,满100返20,这都是专门的营销工具,是独立的第三方设计的。


所以,淘宝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协同网络,而这个协同网络才带来了一个巨大的社会化的价值创造。


WechatIMG694.jpeg


数据智能,本质是机器取代人直接做决策。需要几个重要前提:云计算,大数据、算法、迭代。


以Google搜索为例,它有三个核心的组成部分,一个是算法,是机器学习的引擎;一个是数据,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它要循环,形成一个反馈;一个是用户,两个极简的产品界面——搜索框和结果页,只需三个步骤——输入关键词,出结果页,点击——就能完成一次搜索。



一个非常重要的推论,未来任何一个企业,都是服务企业,因为客户真正要的是服务,不是产品。


我们来看另外这样一个典型的应用,客户服务,阿里过去非常头痛的一件事情,就是客户服务的人在公司员工的占比非常高,每年业务增长都是要多招一两千的客户服务人员。那么从2015年双11开始,我们在自己内部尝试能不能够用互联网的方法,用人工智能的方法,让机器人来承担客服的量。


在双11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内部测试,发现这个基本思路是可以work的。在2016年我们就请了九家主要的商户跟他们一起共创客服机器人。2016年的双11开始批量上线,到今年双11,全面的部署下去,有3万家商户用了阿里巴巴的这个阿里小蜜(机器人),就是你现在打电话到淘宝上去,很大一部分的这个话务服务是直接由机器人完成的,现在的成功率已经达到了60%。


机器人就能解决你的问题,而且服务的时间大大缩短,这是典型的一个人工智能的应用,这也是一个完整的场景,就是客户服务。客户满意不满意,通过语音你当场就能有一个回馈,因为这个时候不能让客户再回到互联网上跟你互动。


但是由于互联网的技术的进步,语音识别这个已经是一个通用技术,完全被解决了,剩下的反而是语义的理解,跟你对意图的辨别。当然客服,特别是在淘宝上的客服,是一个相对比较窄的知识领域,所以我们利用历史上的积累可以训练出一个足够智能的机器客服人,开始这样一个互动迭代的过程,但是取得的效果是非常惊人的,我们客服的人员已经开始大幅减少。


但是这个例子也很有意思,就是当我们在担心人工智能这个技术在快速的取代很多的业务的同时,我们发现它也创造了一个新的工种,一个新的职业,我们把它叫做人工智能训练师。


阿里的智能小蜜完全用数据机器训练出来的智商,大概相当于一个五六岁的小孩能够对打的智商,然后我们训练了一套工具,专门把比较优秀的客服人员培养出来,他们可以跟机器互动,帮助机器提高效率,所以它们是训练人工智能的这批人。那么它们现在成了整个的客服领域里面薪资水平最高,这个需求最旺的一个新的物种。


所以这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但是由于他们的参与,实际上机器人客服的效率提升的速度又大大加快了,所以这是另外一个未来非常重要的趋势,就是人的创造力和机器智能的有机结合。举这个例子也是给大家看我们身边一个非常典型的场景,其实是可以形成一个机器智能的一个闭环,快速地变成一个智能商业,取得巨大的突破的。


那么讲清楚了网络协同跟数据智能双螺旋的运作,我想回过头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这些互联网的企业显示出如此强大的生命力,这么大的能量,黑洞效应是我第一次在这个课上提出来的,也是这一个月反复琢磨的结果,为什么这些企业,特别是很多做投资的朋友也问我就这么大体量的公司能够继续保持这么多年的高速增长,以前是很难看到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我梳理出来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察角度,我把它叫做智能商业的黑洞效应。


为什么会有黑洞效应,因为黑洞意味着它有巨大的能量场,这个能量场是怎么构成的?


第一,网络协同具备网络效应,具有指数级增长的天然优势;

第二,数据智能有学习效应,机器的算法不断通过对数据的处理,提高自己的智能水平;

第三,网络天然会产生数据压强,推动数据智能的发展;

第四,数据智能具有网络张力,数据和信息的使用过程,就是一个价值创造的过程。


WechatIMG686.jpeg


企业升级的指南:


第一步,能不能尽可能的网络化;

第二步,能不能尽可能地引入机器学习;

第三步,能不能够在网络扩张的过程中间,尽可能的用机器决策取代人工决策; 

最后,能不能够让我的数据跟更多的不同类型的数据产生交换。    

       

结论:数据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未来的智能时代,是人脑与机器智能的连接。


未来十年,智能商业的机会


过去十年孕育出了第一批可能是万亿美金的公司,但他们只不过在在线广告、在线社交、在线零售取得了足够大的进步而已,绝大部分的行业都还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竞技场。


其实智能商业经过过去20年的发展,已经孕育出了第一批可能是万亿美金的公司。未来的十年,也许在大爆炸的过程中,智能商业的格局,可能会初步的确定。


到2027年谁会在这个表上(如下图)。我首先说一句,我觉得这个表到了2037年很可能就完全没有意义了,因为那个时候什么叫资本,什么叫财富,什么叫市值,甚至资本市场都不再存在,但是2027年离我们还足够近,可能是最后一次这个表单还有点意义。但是大家站在今天想这张表单,你是不是有一点点野心和有一点点幻想,也许你也可以出现在那。



因为我们回头看2007年的这几家公司的话,我说过了,就阿里巴巴当时也就100亿美金。当然年底的时候BtoB上市以后,整个集团蹿到了200亿美金。阿里巴巴BtoB上市的时候,当时给了所有员工一个选择,你可以把30%的股票你所有的集团的股票都转成BtoB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也可以留下来作为集团的股票等在未来的增值。也就是说以淘宝和支付宝为主的未来增值,基本上所有阿里巴巴的员工都选了相信上市公司的快速增长,而不是相信淘宝的未来。


这是2007年,当然我们回头看很感激公司只允许我们转30%。然后到2012年同样的故事,就是2012年阿里巴巴上市前最后一次融资,是400亿不到的估值,然后也允许我们卖30%,我们基本上也都卖掉了。


所以你可以看到十年的时间可以发生非常多的事情,那个时候这个Facebook就是刚刚创立没有四年左右的时间,估值大概也就一百五十亿美金,腾讯120亿美金,十年大概50倍的增长。也许未来的十年可以有一百倍的增长,你是愿意在这个场里头玩,还是愿意在你现在熟悉的场里头玩,你愿不愿意加入新的大爆炸的时代,去真正在智能商业这个领域上展开你的梦想,展开你的创造力。


而且即使是在今天,大家觉得这些公司如此强大的时候,其实他们也仅仅是在在线广告,在线零售,在线社交,三个方面取得了足够大的进步而已,绝大部分的行业都还是一个完全开放的一个竞技场。


未来十年依然是三条主线:在线化,就是IOT(物联网),将极大的扩张智能商业的边界,我们最终会实现万物互联。智能化,AI(人工智能)技术将极大增强黑洞效应。网络化,协同网络将急剧扩张。


WechatIMG685.jpeg


我们能看到的两个重要趋势:第一,新星涌现,现有生态继续大爆炸,多元物种蓬勃生长。教育、健康、交通,本身都是几十万亿的大产业,在转向智能商业的过程中,会出现平台级、生态级的领先企业。第二、颠覆式技术形成新黑洞,区块链、AI、AR/VR(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我们如此强调智能商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源头技术还在不断的进步。


展开讲一下三条主线的相对具体的判断:


WechatIMG692.jpeg


1. 在线化:全新的交互方式发展,IOT将会出现里程碑式的产品。以语音为代表的家庭智能中心,以视觉为代表的应用级AR设备以及以感知为代表的无人驾驶。IOT的集大成的产品,很可能就是无人驾驶汽车。


2. 网络化:网络协同扩张与重构,广告、零售、物流、到创意、营销的全链路重构。几乎在每一个行业都会经历一个从传统的封闭的线性供应链,走向开放的价值协同网,这中间有巨大的商机。


3. 智能化:首先,算法会成为基础设施。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不需要算法工程师,只需要人工智能训练师。其次,深度学习,包括增强学习会在每一个行业越来越多的被运用。


要想在智能商业时代取得成功,战略的基本思路都要被改写。除了传统的定位之外,新战略中间一个最重要的概念,我把它叫做点线面体。就是未来的竞争中,一个企业战略决策的第一核心,是要考虑在一个怎样的网络去竞争,是作为一个面,作为一个网络平台,去引领一个生态的发展,还是在一个特定的网络里面,去做一个点或者去做一条线。


再强调一点,由于互联网资源流动的速度跟范围比以前大了很多,所以赢得未来的竞争不在于你拥有什么资源,而是你能调动什么资源。


未来十年,格局初定


如果我们从十年再往回拉近一点,未来三年最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向,是产业互联网的突破。因为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的平台都只是完成了一个非常浅的连接,而很多的产业是非常复杂的互动,在这样环境下,怎么把复杂的产业从线下搬到线上,完成网络协同,植入数据智能变成了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我们原来想的是互联网+,觉得把互联网跟传统产业加在一起就能够发生神奇的转变。但我们真正要的是互联网×,是用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工具、互联网思维,和某一个行业的基本规律碰撞,重构和创新。


过去的20年我们看到了智能商业的雏形。未来的30年,能够看到智能商业的大爆炸,而接下来的10年,会看到智能商业的格局初步确定。所以这十年对于诸位来说非常关键,这关系到大家是成为这个时代的弄潮儿,还是被越来越大的浪潮抛弃。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