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7-12-21 07:00

憋了 7 年又憋出个 PPT,马云领投的 8 亿美元感觉要打水漂了

获得 Google、阿里巴巴、高通、KKR、摩根斯坦利、时代华纳以及硅谷知名风投公司安德森·霍洛维茨等等顶级投资公司的投资是种什么体验?


那陆续获得所有这些公司的 14 亿风险投资,在没有一款产品亮相的前提下市场估值 45 亿美元是种什么体验?


主攻下一代 MR(Mixed Reality)显示技术 Magic Leap 自出生之日就成为了一个充满争议性的话题:从未发布一款产品;唯一展示只有几段 Demo 视频;仅零星几个人体验过原型产品。可以这么说,Magic Leap 可能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初创公司了。


钱多人气旺,大牛扎堆来。这句话用来形容 Magic Leap 的前几年最为合适。Magic Leap 笼络了一批计算机视觉、艺术设计、游戏、动漫和 CG 等多个领域的专家。



CEO Rony Abovitz 是一位连续创业者,计算机视觉技术负责人 Jean-Yves Bouguet 也是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大牛,原先在 Google 负责街景车的制造,同时是 Indoor Street View 项目的负责人。艺术设计、游戏和动漫方面的人才有前苹果游戏设计师 Graeme Devine,漫画书作者、电影《守望者》的 co-creator Dave Gibbons,《System Shock》《Deus Ex》《Dishonored》等知名游戏的作者、设计者 Austin Grossman,《葛保諾博士的科幻世界》的设计师、创造者 Greg Broadmore 等。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 Magic Leap 创始人 Rony Abovitz、Google CEO 桑达尔 · 皮查伊(Sundar Pichai)、维塔工作室联合创始人理查德 · 泰勒(Richard Taylor)、阿里巴巴副董事长蔡崇信。


Magic Leap 是毋庸置疑的明星创业公司。


然而从去年开始,Magic Leap 出现了些问题,有媒体曝光 Magic Leap 爆出内乱,东西部办公室互相内斗,创始团队成员纷纷出走,他们也开始在硅谷被质疑技术真实性、公司员工还开始各自自立门户。



对于拢了好多钱还没出产品这事儿,Magic Leap 有一套自圆其说的逻辑,感知研究的高级副总裁 Gary Bradski 曾在其他媒体的采访中提到:


基础的、改变世界的研究性工作是需要时间的,需要金钱支撑的。MagicLeap 希望在早期融资中拿到足够支撑这件事情到最后的钱,而不希望制造短期的里程碑导致研发进程受阻。


但是,在挺长一段时间的沉寂后,Magic Leap 终于出来刷存在感了。



北京时间 12 月 20 日晚上 10 点整, Magic Leap 正式更新了其官方网站,并通过官网发布了旗下神秘 AR 头显 Magic Leap One,并且表示开发者版将会在 2018 年发货。


Magic Leap One 包括一个 AR 眼镜,一个用线连接的主机还有一个无线控制器。



在官网上,Magic Leap 给了这款产品一系列相当革命性和科幻的描述,比如:


与自然光线无缝融合,产生逼真的数字物体,可与真实换将融为一体。


Magic Leap One 上强大的传感套件可检测物体表面、平面和物体,从而对物理环境进行三维重建。


系统将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使得虚拟物体不仅仅与真实环境融合,还能与之交互。


光场所构建的虚拟物体会被放置在你想放置的地方,如同真实物体一般。



声场音效会模拟真实世界的声音,包括声音的距离和强度。这让你能准确知道声音从哪儿来。


性能可达到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性能。


我们生活在一个 3D,而非平面的世界。我们的交互界面包括多种输入模式,如语音、手势、头部姿势和眼球追踪。这些输入方式将打破那些我们常用的交互方式。


用人话说,Magic Leap 要用图片中那个暖手宝差不多大小的东西,提供笔记本电脑一样的性能,并且打造出一个虚拟和现实交融的世界。



挺酷是不是?别急啊。


虽然 Magic Leap 说 2018 年要给开发者发货了。但是!今晚官网公布的所有产品图片,全是渲染图,没有一张实物图。官网上也没有提供最早那样炫酷的视频 demo。这把能不能靠谱,关注的人可以自己先琢磨琢磨。



来看看想要实现 Magic Leap 的 AR 功能,需要哪些条件。


对于 Magic Leap 来说,最重要的,是主机部分既要具备高性能的绘图能力及低功耗,又要兼顾 AI 计算,目前看上去可能是高通平台,也可能用 NVIDIA Tegra,但从技术层面来看,这上面的技术挑战是相当高的。


将计算力和功能压缩进如此小的机身是个大问题,完成硬件后让硬件有良好的软件体验是更难的事情。


是革命还是骗局,各位擦亮眼喽。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