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声Pro(ID:xinsheng-pro),作者:张书涵,监制:王珊珊,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有生之年,能长这么大,算不错了。”
划掉“漫长的告别”,高嘉岳在遗书背面写下这行没那么沉重的句子。房间外阿妈和二弟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收拾饭桌,年过四十却一事无成的高家长子高嘉岳,在遭遇感情和事业的双重打击后,决定同这个世界告别。
10月16日,在华视、B站和Netflix等平台同步上线的台剧《有生之年》完播,口碑持续走高,目前已有两万人在豆瓣打出8.9的高分。有网友认为,这是本年度最值得一看的华语剧集。
“生活化”是评价中的高频词。剧中高嘉岳决定在离开世界之前回家看看,作最后的告别,故事就围绕着高家一家人展开。除了平凡而细腻的家长里短、鸡飞狗跳,观众见证了高嘉岳这样一位都市评价体系里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从乡土和家庭中寻找自我存在意义的旅程,虽然理想化却足以安抚人心。
2022年6月,B站还与迪士尼+首度联合出品了一部律政轻喜剧《正义的算法》,由陈柏霖、郭雪芙主演。这部剧集对严肃话题和社会现实有温度的处理,同样体现了近年台剧的创作特色。
11月10日,由推出《华灯之上》的百聿数码集结20位台湾知名艺人制作的大型爱情剧《此时此刻》在Netflix上线,让台剧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近几年台湾影视作品佳作频出,在全球市场树立起新的形象。2016年前后,以Netflix为代表的国际OTT平台(即流媒体平台)纷纷上岛,剧集预算的提高、生产要素的流动以及制播策略的多元化,促使台剧制作水准越发精良,突出表现为对类型剧的把握日益成熟。台剧迎来升级破圈的机会,口碑大涨,受众群体扩张。
然而,年年有佳作、年年有期待的新台剧,正面临产销失衡的困境。据台湾“立委”黄国书透露,去年约有15~40部台剧拍完后没有播出途径。今年完结后连续两周登顶豆瓣华语口碑剧榜首的台剧《八尺门的辩护人》,在Netflix播出前却一度滞销。
这与韩剧的国际化发展路径似乎如出一辙。今年8月底,韩国最大民营通讯社Newsis直言韩剧市场正面临崩盘危机,有100多部剧集正面临制播危机,大咖演员金喜善、李瑞镇等参演的项目也不能幸免。
全面向Netflix制播模式倾斜的韩国影视工业,陷入被榨干创造力的危机,逐渐沦为国际流媒体平台所偏好内容的低成本代工厂。而产销失衡和文化话语权流失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每一个依托国际OTT平台来壮大自身的区域影视产业之上。
之于台湾影视行业,国际市场对台剧的消化能力有限,本土单一流媒体平台的实力又不足以与国际平台竞争。台湾TVBS品牌营销公关部暨版权业务部总监、《华灯初上》制作人戴天易谈到台剧未来,直言“有一种面临泡沫化的不安全感”。
难得的是,重口味类型剧之外,如《不良执念清除师》《有生之年》一类叙事轻巧、充满人文关怀和华语文化语境特色的剧集,同样在岛外脱颖而出。
电影方面亦有喜讯,由许光汉和林柏宏出演的奇幻喜剧电影《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年初在台湾上映后大热。民俗恐怖、探案悬疑、同性爱情、无厘头搞笑,小众元素一应俱全。该片在新加坡、越南、韩国等泛亚洲地区皆创下票房佳绩,于香港上映首日更是拿下新片票房冠军,并于8月10日正式上线Netflix,在全球市场完成二次销售。
如何面对台剧“泡沫化”的风险,是所有岛内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而独特的亚洲文化视角和个性化的内容语言,是台湾影视行业在国际市场中找到其特殊价值、保持竞争力和灵活性的机会。
从“道明寺”到“高嘉岳”
回顾21世纪以来的台剧发展历程,2001年偶像剧《流星花园》横空出世,创下整个亚洲地区的现象级收视热潮,自此,偶像剧成为台湾影视业的名片。以三立电视台和八大电视台为代表,商业电视台大力投入偶像剧剧集制作和外销,台偶进入长达十年的发展黄金期。
此外,台湾乡土剧也是电视台热衷于制播的重要类型。乡土剧以混杂闽南语和普通话的对白为特色,大多讲述本土几代人的生活,一边接地气一边洒狗血,有着独属于“八点档”的精彩。动辄播上一年半载,长期霸占着收视榜首。
然而,商业电视台对单一剧集类型的重复开发,不断挤压着其他剧集类型的生存空间,观众需求被压抑。供过于求的市场状态也导致偶像剧和乡土剧的制作成本愈发缩水,质量下降,创新性严重不足,陷入审美疲劳。
与此同时,大陆经济高速发展,文化娱乐产业水涨船高,影视制作投入和水平显著提升,台剧在华语剧集市场的表现大不如前。《甄嬛传》《琅琊榜》等大陆佳作在台湾收视大爆,韩剧日剧的热门不遑多让,与套路相似的本土偶像剧乡土剧相比,台湾观众也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
2011年由林依晨和陈柏霖主演的《我可能不会爱你》在第47届金钟奖满载而归,但属于台偶的黄金时代已然落幕。不少台湾影视从业人员纷纷北上,谋求更好的制作环境和从业机会,台湾本土影视业活力进一步下降。
题材的突破是台湾影视人转型自救的第一步。2016年台湾知名导演王小棣发起“植剧场”系列剧计划,推出“爱情成长、惊悚推理、灵异恐怖、原著改编”四个全新主题,多名台湾知名导演艺人加盟,致力于新人演员培养和类型作品摄制。《想见你》的导演黄天仁是植剧场的亲历者,曾与王小棣一起执导爱情剧《荼蘼》,他感叹道:“那时候发现观众可以接受多元化剧种,而不是只看霸道总裁或纯谈情说爱的戏。”
植剧场共推出8部剧集,初步构建出偶像剧之外鲜活立体的台湾社会面貌,逐渐显露台湾摄制团队在现实主义和民俗恐怖领域的专长,以及独树一帜乐于自嘲的台式幽默。《五味八珍的岁月》和《花甲男孩转大人》细腻的生活刻画和对中式家庭典型问题的敏锐洞察初见端倪,《积木之家》和《梦里的一千道墙》两部惊悚剧集展示了民俗鬼怪题材的丰富可能性。
优质类型剧的良好表现,为台湾影视行业赢得了发展契机。植剧场8部剧集均成功出售给Netflix播出。此外,美国HBO Asia、FOX、韩国LINE TV、爱奇艺等OTT平台在同一时期接连进入台湾,瞄准其类型剧开发能力,为岛内内容制作者带来大量的资金、流动的生产要素和拓宽的播出渠道,以商业电视台为主导的剧集制播模式彻底转变。
台湾公视是促使新台剧与国际平台接轨的牵头人。没有商业电视台的利益负担,公视将新形式新议题都视作宝贵的练兵机会。2017年公视创新性地与HBO Asia、新加坡棱镜传媒合作,将2013年以宫庙文化题材获得台北电影节最佳短片的《神算》改编为迷你剧集《通灵少女》,一举打破公视多年电视剧收视纪录,叫好又叫座。
产业样态升级带动了剧集内容表达上的更多有益变化。2019年,三部不同题材的台剧先后在大陆获得高度关注和优良口碑,“台剧复兴”之势引发热议。重口味与批判性兼具的犯罪剧集《我们与恶的距离》,聚焦中年女性处境的现实剧集《俗女养成记》,与奇幻穿越和青少年认同结合的悬疑爱情剧集《想见你》,豆瓣评分均达到9分以上。
台湾剧集在流媒体的亮眼表现也吸引了更多人才回流,林心如、贾静雯等知名演员相继回赴台湾拍剧制剧,并更深入地参与到剧集的出品和制片工作中。
林心如担纲制作的《华灯初上》在Netflix播出大获成功,剧集所展现的台湾日据时期酒场的光怪陆离让人大开眼界,亦是其历史流变复杂、社会文化杂糅多元的结果,也是其剧集创作的内容优势所在。
如今的台剧将人物和故事放到更现代的语境中,放眼更大的时代脉络,着眼于实在的社会生活,为观众提供新鲜而独特的文化视角,既是国际了解华语文化的一扇窗口,也是华语社会国际化的鲜活样本。
台剧“泡沫”
国际OTT平台加持,季播短剧的制播标准、类型化的题材选择和制片人中心制的好莱坞模式得以在台湾落地发展,是时代机遇,也暗藏危机。
移动互联网发展,电视产业传统广告格局发生变化,付费电视的模式改变了观众和电视产品的消费关系。这种去中介的直接消费需求满足,迫使平台不断追求用户增长。以Netflix为代表的国际OTT平台大力投资自制剧集,除了获取观众流量,也能让平台在争取广告、冠名、版权销售等经营资源时更加灵活。
自制内容的收益是显著的,成本也同样可观。国际OTT平台的营收上涨,必然建立在不断降低内容创作成本之上,在全球范围内搬运欧美模式搭建团队,开发本土资源,为平台观众偏好的内容制作寻找替代满足。
据悉,Netflix投资制作的韩剧《超能异族》单集成本高达1.5亿新台币,而号称Netflix有史以来在台湾投资额最高的《华灯初上》,第一季总制作费用为2.5亿新台币,比韩剧更有性价比。
当台剧被直接放到竞争更为激烈的全球市场,不断攀升的制作成本和高度集中的题材类型,都加大了本土内容销售风险。TVBS总监戴天易曾直白表示,尽管国际平台愿意接受高品质的台剧,但是国际平台的购买意愿有限,“泡沫的原因就是产销失衡,不是每一部戏都能卖给国际平台。”
在亚洲范围内,因国际流媒体资本深度参与而获得极大市场增量的一个鲜活例子,是韩剧。《鱿鱼游戏》全球爆火,在80多个国家收视登顶,直接推动Netflix股价高涨,韩剧成为“敢拍”的代名词。《窥探》中的连环杀手、愚民暴政、基因变态,《黑暗荣耀》中的校园暴力、财阀倾轧、黑化复仇,无一不是凭借大尺度、黑暗现实、禁忌题材博得观众青睐。
然而近来,逐渐沦为国际流媒体平台低成本代工厂的忧虑疑云,严重困扰着韩国本土影视从业者。今年8月底,韩国最大民营通讯社Newsis直言韩剧市场正面临崩盘危机,有100多部剧集正面临制播危机,大咖演员金喜善、李瑞镇等参演的项目也不能幸免,三大电视台接连陷入资金危机,CJ娱乐也连续两季度亏损几百亿韩元。
近年因全球疫情冲击、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变化,国际OTT平台投资意愿普遍转趋保守。据台湾“文化策进院”《2022年台湾文化内容产业调查报告II:电视、电影、动画产业》(以下简称《报告》)统计,2021年台湾73部新制戏剧节目中,国际OTT平台参与投资11部,其中在平台全球独家播映的共6部。
岛内市场规模本就有限,在国际OTT平台刺激下又出现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台剧供过于求的问题愈加严重。台湾“立委”张廖万称,超过六成台湾民众使用网飞、迪士尼+等境外流媒体平台,反观岛内三大电信的平台市占率加起来也仅5%。且本土OTT平台和电视台等播映方资源分散,难以负担台剧越来越高昂的制作成本,根本无法与国际平台抗衡。
国际OTT平台致力于打造的全球化一体化生产体系,损害当地媒体产业的独立性。头部的制作公司和影音平台热衷于向国际审美靠拢,本地中小从业者的生存空间被挤压,不利于本土产业的内容多样化发展和市场长期增长。
“小市场”的灵活应对
对于制作方而言,拓宽剧集销路势在必行,国际化不能仅依赖Netflix一家平台。文策院《报告》鼓励掌握内容制播资源的从业者采取和不同国际 OTT 平台、电视频道合作的模式,自行拓展东南亚、欧美等潜力市场,积极发展跨国合作并在合作方当地取得海外曝光。
2022年5月,台湾地区公告“网际网路视听服务法”(OTT TV 专法)草案架构,参考欧盟数位服务法(DSA)草案针对数位通讯传播中介服务的规范架构,层级化管理、并赋予业者在侵权防治、自律、投资本土内容产制的义务。
台湾瀚草影视董事长汤昇荣表示,每个地区本土的OTT平台都面临国际OTT平台带来的冲击,而第三个内容方的加入有利于平衡格局,目前瀚草在日本、韩国、越南等地都有合拍或合制的案子在洽谈中。
台湾OTT平台Catchplay+的执行长杨丽贞也透露,平台有60%的营收来自印尼市场,2023年还投资当地团队推出原创惊悚剧集《恶灵旅店》,票房挤入印尼Top20。
台湾本土资源的整合正在政府的推动下积极进行中。据台湾联合新闻网11月2日报道,台湾中华电信、远传电信近日接连宣布和文策院合组影视基金,台湾大哥大也宣布和华纳兄弟、文策院准备共组“台湾内容基金”,投资的资金加起来初步估算可达90亿元新台币。
有着语言和文化背景上的天然亲近,以优爱腾为代表的大陆长视频平台将台湾视为其内容及平台“出海”的前站,并逐步从已有内容的二次分外转向基于当地制作团队和受众需求的项目自制,这一变化为台剧提供了新的市场可能。
2016年爱奇艺便率先在台湾地区申请投资设立子公司,成为其出海第一站。借鉴Netflix等国际流媒体巨头的发展经验,以及自身在悬疑赛道的积累,其首先与台湾团队合作推出《逆局》,剧集气质与迷雾剧场的悬疑氛围和烧脑推理同出一脉。
与前者相比,今年上线的《不良执念清除师》则展现出更强的台湾本地特色,中式民俗文化以一种鲜活不刻板的形象出现在荧幕里的现代生活中。
B站在2022年与Disney+合作出品台湾律政剧《正义的法则》,今年10月则独播《有生之年》,还将独播林心如的另一档综艺《光露营就很忙了》。
电影《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或许可以被视为台湾影视新阶段的一个典型案例。这个有机融合了民俗、喜剧、警匪等多重元素的电影,讲述着最台湾当下的故事。
主人公之一毛毛被塑造为一种典型的台湾青年,向往同性婚姻合法化,积极参与反核净滩、大游行,遗愿清单里列着拯救北极熊和流浪狗——可以窥见当代台湾青年社会的活力。电影不仅在台湾本土大获成功,在包括香港在内的泛东亚圈都收获票房和口碑,而后又经Netflix在全球发行。
导演程伟豪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他的上一部电影《缉魂》尽管是完全不同的惊悚悬疑风格,但在讨论议题和元素使用上亦有延续。
台湾影视行业的新可能最终来源于这些逐渐在个人风格上崭露头角的独立创作个体。
以台北艺术大学为代表,岛内艺术院校仍然在持续为影视行业输送人才,影响力不仅覆盖台湾本岛的创作者,还辐射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多个国家,使台湾成为整个东南亚的内容创意中心之一。比如,电影《误杀》的导演柯汶利就曾在台北艺术大学就读,其处女作《默杀》有吴慷仁等多名校友出演。
在这层意义上,和多平台、多地域的灵活合作不仅为台湾影视行业避开类型陷阱提供了可能,甚至有可能成为推进其内容多元化创新的一个新机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声Pro(ID:xinsheng-pro),作者:张书涵,监制:王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