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风声OPINION (ID:ifengopinion),作者:李愚,主编:萧轶,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根据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我本是高山》,将于11月24日全国公映。电影于11月17日至11月19日,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启超前点映,本意是通过口碑发酵,让电影收获一个好票房。不料,这一波点映不仅没有将电影票房点“活”,反而让电影陷入巨大的争议之中。
网友批评电影,编剧失态回怼网友,“中国电影报道”也站出来发声,试图平息纷争,同时表达了对电影的力挺,表示“真诚的沟通,对每一部中国电影、每一个中国电影人都有好处。但如若是那些丧失良心的杂音,辛勤耕耘的中国电影人承受不起,正在复苏的中国电影承受不起,正义的‘六公主’也绝不接受”。
始料未及的是,这一回“六公主”发话也不好使了,反而被视为电影的“同路人”,电影的争议愈发难以收场。
归纳起来,《我本是高山》主要遭到两种视角的批评。
一种是女性视角。一些观众认为,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多多少少都有点“负面”,比如女学生被塑造成贪玩、逃课、不想学习;原型中酗酒的父亲,变成酗酒的母亲;不理解张桂梅的女教师,背地里贬低张桂梅;就连张桂梅,也被刻画得“不近人情”——比如她因女教师怀孕或孩子生病请假而大为光火……
这部分观众质疑的是:一部讲述一个伟大女性帮助女学生走出困境的电影,为什么把女性角色刻画得这么不讨喜?
另一种是信仰视角。在这部分观众看来,张桂梅校长办女校、拯救女学生的根本动机或信仰源泉,被电影塑造成了因病去世的丈夫。在张桂梅办学过程的每一个困难时刻、在她每一个想要放弃的时刻,张桂梅脑海里闪现的都是与丈夫温馨生活的影像,是丈夫对她一直以来的鼓励与支持……
这部分观众愤慨的是:为什么把一个基于伟大信仰的故事矮化为基于爱情的故事?
所以,《我本是高山》这部原本预期中会受到女性观众欢迎,也能够影响主旋律目标受众的电影,同时遭到这两部分观众的指责。他们的指责出发点不一样,却又殊途同归——不满于电影对于张桂梅的塑造,认为电影“贬低”了张桂梅,甚至以此怀疑主创者是否动机不纯。
但从电影创作的幕后信息可知,主创者恰恰是出于对张桂梅的敬意,才创作了电影。《我本是高山》开机于2022年10月,在杀青后能够以比较快的速度与观众见面,显然在内容过审方面没有遭遇什么大的波折,推进得顺风顺水。也就是说,电影的立场与倾向是没有问题的。
由此,电影的改编之所以出现这些争议性的桥段,不是主创者立场“歪”了;相反,可能是主创者太想去“迎合”观众了。
比如,为什么电影开篇要刻画女学生厌学和逃课?是为了凸显之后的女性觉醒。为什么要把酗酒的父亲改为酗酒的母亲?为的是凸显之后的“Girls help Girls”。为什么刻画年轻女教师对于张桂梅的不理解?为的是凸显张桂梅义无反顾的坚持和坚守……
每一个从女性视角出发的批评,最后绕回来,主创者的本意都是凸显女性视角。但它想要“先抑后扬”,然而在“抑”的时候用力过猛,最后“弄巧成拙”。
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电影各种正能量的元素并无缺席,张桂梅的信仰也得到烘托。编剧之所以大量加入张桂梅丈夫的内容,为的是让信仰叙事拥有更多“人性化”的底色,试图去呈现张桂梅“圣人”形象之外那些脆弱、柔软的部分。
尴尬的是,对于信仰叙事的追随者而言,张桂梅的形象就是“圣人”,她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她牺牲“小我”、甚至没有“小我”,她只有“大我”。编剧的本意是试着去塑造一个更加立体的伟人,但这种学院派的人物塑造方法,在一些观众面前失效了。
编剧对于观众差评的回应,诸如“你奶奶我生来就是高山!”,显然是失态的,也让电影的口碑雪上加霜。
但观众若是因为电影的一些“瑕疵”,而认为电影的主创者“其心可诛”,显然也有些上纲上线。
准确地说,主创者并无恶意,他们只是“天真”地以创作一部电影的心态去拍摄张桂梅,但他们忽略了张桂梅的“特殊性”——这是一个真实的、拥有广大民众基础、健在的、伟大的女性,不同人在张桂梅身上有不同的立场寄托。
编剧很努力地想讨好两方面的观众,反而“背离”了公众心中的张桂梅形象。
不过,这种“背离”,本身也是艺术创作的权利。说到底,《我本是高山》虽然基于张桂梅的真实事迹改编,但它是一部文艺创作的电影,而只要是文艺创作,编剧和导演就有虚构的“特权”,他们有权去刻画他们心中的“张桂梅”。
电影的筹备花费了两年时间,主创者实地拜访了丽江华坪女高,阅读了几乎所有关于张桂梅的资料,电影的拍摄也得到了张桂梅的首肯。很难说,网友比主创者更了解张桂梅;也很难说,究竟是观众心中的张桂梅,还是电影中主创者刻画的“张桂梅”,更接近于真实生活中的张桂梅。
观众何以认为,电影中的“张桂梅”是不够真实的呢?
由此可见,围绕《我本是高山》的争议,实质上是观众与主创者对于“张桂梅”的定义与想象出现了分歧。观众对于电影的批评,并不是从文艺创作的视角出发,而是从他们原本的立场出发、从他们心中已经确定了的张桂梅形象出发。
当公共事件的讨论走向了立场决定论,往往也就走向了自说自话、上纲上线、一地鸡毛。
说到底,对于一部电影的讨论,还是应该回到电影本身,它终究就只是一部电影。虽然,任何改编自真人故事的电影,难免会有伦理等层面上的争议,也直接关涉到对真人的评价是否公正客观,但一切仍可以回归到电影本身。如果电影对于人物的塑造基于真实材料、也合乎逻辑,那么电影中塑造的那个人物就是成立的,人物不必等同于真人。
故而,对《我本是高山》的评价,也应该回归到电影关于“张桂梅”的塑造是否立体、可信,而非“张桂梅”是否与报道中的张桂梅一一对应。毕竟,这是电影,不是纪录片,也不是新闻报道或宣传。
否则,立场先行地在电影中寻找“立场”,那么争论的不是电影、争论的形式也不是文艺批评,而是自我立场的又一次声张与扩张而已。这样的争论,是失焦的,也是内耗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风声OPINION (ID:ifengopinion),作者:李愚,主编:萧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