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来源:托马斯白(ID:tuomasibai)
作者:托马斯
1
我的好友阿牛,是一个环保主义者。
很多年以前,我们还在读高中的时候,他最喜欢的环保活动是收集废旧电池。
根据环保主义者的说法,废电池含汞,而汞是很容易破坏环境的元素:
一颗钮扣电池弃入大自然后,可以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
而中国每年要消耗这样的电池70亿颗…… 电池中含有汞,汞即水银,是一种液体金属。
比重13.6,熔点-39.3℃、沸点357℃。
汞在常温下即可蒸发,其蒸气无色无味,比空气重七倍。
汞及其化合物毒性都很大,特别是汞的有机化合物毒性更大。
鱼在含汞量0.01毫克/升~0.02毫克/升的水中生活,就会中毒;人若食用0.1克汞就会中毒致死。
大家可能都听过这种论述吧。所以阿牛同学以身作则,用过的废旧电池从不乱扔,而是自己收集起来。还组织了全班同学一起收集废电池,很快就收集了一大桶。
这时他却遇到了难题:很难找到可以接受这些废电池的机构。
实际上他遇到的难题,政府也遇到了,我国至今也没有特别完善的废电池集中处理机制。废电池集中处理的难度很大,污染也非常严重:
2007年时北京、上海、南京的废电池回收状况:
北京
北京市第二清洁车辆厂有用垃圾回收中心,在社会各界的呼吁下于1998年4月正式接收北京市区的废旧电池,中心设立热线电话,配备了两辆废电池收集车。北京市区的个人和团体凡只要收集到30斤废电池,中心就会派废电池收集车上门免费回收,所收集的废电池中心利用垃圾车的集装箱进行集中堆放,中心现在承担着北京市内300多个回收网点的回收工作,这些网点多为商场和学校自发设置。
至今中心已储存了140吨废旧干电池。据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开展回收工作是出于社会责任感,回收工作的资金来源是利用原有的设施和资源。此项工作不但没有收益还占用了中心的许多场地和设施,正在腐烂的电池已腐蚀了集装箱,如还没有处理厂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他们很难再继续维持此项工作。
上海上海市废弃物管理处通过小区垃圾分离收集试点,回收到废干电池70多吨,他们还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在小区和学校进行废电池的危害宣传。这些电池至今还分别存放在上海宝山北塘桥和嘉定安亭的处理场仓库里,处理场根据废电池的种类进行了分类储存。
除此之外,处理场还对日光灯管、废弃油漆桶等有害废弃物进行了分类收集和储存。据废弃物管理处的领导介绍,今年上海垃圾分离收集工作将辐射全市的各大小区,但有害垃圾处理的技术仍然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可喜的是,上海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和探讨有关的政策和处理技术。
南京
南京市部分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废电池收集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响应。部分商场和学校纷纷设立了废电池回收箱,但储存和处理问题仍然是制约回收工作的难题。今年年初,南京市市容委在市政府的支持和其他部门的配合下,成立了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他们通过宣传提倡市民生活垃圾分类袋装投递,有用垃圾由资源回收员上门向市民有偿回收。他们规定,资源回收员对废电池等有害废弃物必须无偿回收交到回收站集中保管,然后由环卫部门派车到回收站定期收集,最后运到环保局指定的废电池临时储存场。
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的成立,把南京市各界的废电池回收活动再次推向了高潮。据了解,许多学校和商场都开始设立回收箱,无偿地进行废电池收集工作。但据环保部门介绍,对废电池进行临时储存并不是长远之计,废电池的无害化处理再利用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
可以看到,废电池的集中处理成本极高,按照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实在很难普及。即便像北京和上海这样的超一线城市,也仍然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有待解决。
2
这还不是最打击阿牛的地方。最打击的是,废电池如果不集中处理,反而不会成为环境污染问题。
刚刚大家看到的那句话,什么一颗电池污染60万升水,是理论值。
实际上如果废电池跟随生活垃圾一起处理,按照现行的垃圾处理方式,并不会造成额外的环境污染,可怕的是集中处理。如果集中处理不及时,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出现上述引文中“腐蚀集装箱”的情况。
2003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了《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电池制造企业逐步降低电池汞含量。到2005年1月1日,所生产的电池必须达到无汞标准。政策不再鼓励废旧一次性干电池的回收,原因是在外壳保护和环境稀释作用下,无汞低汞干电池不会发生太大污染。
而如果将大量废电池集中起来处置,则可能造成局部地区更加严重的污染。同时,不鼓励集中回收低汞或无汞废旧一次性干电池,一次性电池完全可以当普通垃圾处理,已经实行垃圾分类的小区,可以扔进社区有“其他垃圾”标识的黄色垃圾桶内。
3
类似的环保主义骗局还有很多,比如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否真实存在?是的。但是人类高估了自己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力。
首先,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会寒冷到根本不适合生命生产。因此,温室效应其实是一个中性词,而非贬义词。
若对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进行排名,前四名是:
水蒸气,36%~70%(但不会列在温室气体中)
二氧化碳,9%~26%
甲烷,4%~9%
臭氧,3%~7%
请注意,水蒸气竟然是占据70%的温室效应的来源。而因为水蒸汽完全不可控制,它甚至没有被列入到温室气体这一类中。
然后就是大家熟知的二氧化碳了,其在温室气体中的比例其实只占9%~26%。而几乎所有针对温室效应的减排措施,都是面向这个非决定性气体而制定的。
真正的祸害是甲烷。
牛屁:气候变暖最大元凶
据报道,甲烷是威力强大的温室气体,而畜牧产业是甲烷产生的头号元凶。
畜产业制造了全球近五分之一的温室气体,超过世界上所有的汽车、火车、船只和飞机等交通工具制造的温室气体。
此前有研究显示,牛群每年放出的屁占甲烷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2006年发布报告称,全球每年饲养的10多亿头牛放出的屁是全球变暖的最大元凶,一头牛每年排出的污染物,其污染程度甚至超过一辆小型汽车。
甲烷捕捉热气的能力相当于二氧化碳的23倍,而且无所不在,在动物的粪便、垃圾堆、煤矿和泄漏的天然气管道里都能找到它们的踪影。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让全世界的牛都别放屁了?
4
针对温室效应,最有名的国际协定是“京都议定书”,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以保证生态系统的平滑适应、食物的安全生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世界碳排放量第一名的美国,退出了“京都议定书”。世界碳排放量第二名的中国,在议定书上签字了,但是由于是发展中国家,实际上在“京都议定书”中并无减排要求。
而即便所有国家都签署并执行“京都议定书”对减排的要求,如果能被完全执行,到2050年之前,可以把气温的升幅减少多少呢?
答案很惊人,只能减少0.02℃至0.28℃。
一个严格控制碳排放,以至于世界第一大国退出,第二大经济体不愿受限的国际协定,完全执行后,最低只能减少0.02摄氏度的气温升幅?
事实很明显了,人类对于地球整体气候和生态的影响力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强。既然费劲心思能做到的结果还比不过牛放的屁,整个温室效应理论就完全沦为了政治工具,而没有了真正的环保价值。
5
类似的环保骗局我们还经历过很多。
例如因为一次性筷子而砍光了我们的森林,日本森林覆盖率极高,却从我国进口筷子。事实上经济林就是用来砍伐的,可以快速再生,而日本已经开始出口一次性筷子了。
例如全球关灯一小时节约用电,这种行为如果真正发生,对发电设备会产生致命的损害。用电量最重要的是稳定,而不是忽大忽小。真正需要用电的夏季高峰时间,你倒是关上空调试试啊?
例如保护流浪猫/狗,流浪猫/狗几乎是城市户外食物链的顶层生物。过度繁殖的流浪猫/狗会破坏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包括野生鸟类的数量会急剧减少。事实上全球大部分国家的流浪猫/狗收容机构都会定期对收容的流浪动物执行安乐死。
有这么一项数据,每年约有500万~700万的伴侣动物进入全国动物收容所,每年对其中的300万~400万执行安乐死(60%的狗和70%的猫)。”
6
所以什么是正确的环保态度?
看完上文,有些同学可能会觉得我在宣扬消费主义了。恰恰相反,我曾经旗帜鲜明地反对过消费主义,我反对的其实是极端环保主义。
极端环保主义者对环境的要求、评价超出了人类社会所能够承受的标准,往往会表现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偏激和过分的热情。这种热情非但不会对环保产生实际的意义,反而会因为过分解读和执行,造成了生活上本不应有的成本和困扰。
我们倡导的应该是适度地消费、适度地使用各种能源及社会资源。在适度的前提下,追求生活的便利和舒适从来都不应该被谴责和反对。大家与其花精力在这些非必要的环保运动里,还不如把时间用在生产和创造上。如同开源与节流的讨论,开源的重要性永远都比节流高得多。
行文至此,你可能想问,我的朋友阿牛收集的那些废电池最后如何处理了?我特意发了条微信问他。过了许久,他回复我:“我吃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