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11-30 13:13

我在肿瘤医院送外卖:从不和顾客说“再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显微故事(ID:xianweigushi),作者:郭文瑰,编辑:万芳,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讲述了外卖骑手在肿瘤医院送外卖的经历,揭示了他们在生与死的缝隙中穿梭的故事。

• 🚴‍♂️ 在医院附近送外卖的骑手承载着生与死的接力赛

• 🏥 患者家属订餐的订单多,他们希望家属吃得好,有力气照顾患者

• 🌟 骑手们不和顾客说再见,默默祝福顾客早日康复

在大部分外卖骑手眼里,上海徐汇区华山路至东安路一带是一个“特殊片区”。


这里是上海市医院最密集的地方。短短2.5公里,一头是肿瘤诊疗的桥头堡“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一头是妇产领域的金字招牌“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生门与死门,在这2.5公里内同时开启和关上。


“在这里送外卖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干了四年骑手的郭仁俊说道。郭仁俊所在的外卖站点,服务半径内坐落着五家三甲医院,每天配送2000单。


郭仁俊接到单时,往往能一眼判断这笔订单将去陪伴忧伤的患者家属,亦或是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四年外卖生涯,他围观了大喜,也见证了大悲。


在秋末冬初的上海,我跟着郭仁俊送了一天外卖。透过一张张订单,在生与死、喜与悲的缝隙中穿梭。


连礼貌也是残忍的,从不和顾客说“再见”


早上7点,郭仁俊就带上头盔,骑上电动车,赶往第一个商户。


手机里显示收货地点在医院旁的学生宿舍楼。郭仁俊暗自庆幸,“这里住的大多是规培医生,可以把外卖直接放在外卖柜里,不容易超时”。


不过,大部分订单不会这么幸运,比如那些送达地点是医院的订单。


在东安路和零陵路交界处,坐落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这家医院常年位居全国肿瘤专科医院排名的前列。去年一年,复旦肿瘤医院的门诊量就高达140万人次。


作为一家三甲级别的大型医院,肿瘤医院里庞大得像一个迷宫。门诊大楼、急诊楼、住院部和办公楼,不管哪栋楼都有十多层。每位新来这个片区的骑手一开始都会迷路,但郭仁俊已经很熟悉这里的路线,只要是楼层低的,他都会直接跑楼梯上去,“这样更快”。


除了送往医院,郭仁俊更多订单目的地是紧挨医院的弄堂老巷。在东安三村一带,居民楼被改造成一间间“癌症旅馆”。每天来往穿梭这里的只有两种人——癌症患者和患者家属。


从外面看起来,东安三村居民楼没什么特殊,由十多栋民宅连成一片。由于总是接待往来医院看病的患者和家属,有的房屋被分隔成许许多多小至七八平米,大至十五平米左右的房间。


每个房间刚好能放下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个电视机。有的一层租户共用一个卫生间和一个小厨房。做饭只能用小电饭锅,晾晒衣服则是在楼外的绿化带上搭根绳子。


小间80元一天,双人间100~130一天,比起周边动辄两三百一天的快捷酒店,这里无疑是患者“心仪”的首选。


癌症很少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致命,但它又时刻吞噬着患者的生命。对于来沪求医的病人和家属来说,他们在这里等待一张床位,或一份新的治疗方案。有时运气好,等到床位及时入住,运气不好,只能蜗居在这里十天半个月。


在这块片区送外卖四年,郭仁俊只要一看订单内容,就知道哪些是送给普通居民,哪些餐是送给患者家属的。


一般来说,那些送往无电梯的居民区、低楼层、订单总价20元至30元之间的,多半是患者家属订的餐。


“他们喜欢租低层,因为这样去医院、接患者回来疗养都比较方便”,郭仁俊说,订单价格比较低,主要也因为大部人钱都花在治疗上了,在吃这件事上,能省则省。


站点同事曾配送过一个淋巴癌患者的订单。对方说,有些特殊病种采用的进口药十分昂贵,病人要注射的进口药,一支就要上千元,还没有其他药品可以替代。


诗人杰森·辛德写道:“癌症是一个莫大的机会,让你的脸紧贴在你无法逃避的死亡的玻璃上。”


接收这些外卖订单的人,多数和郭仁俊也仅仅是一面之缘,在这一带送外卖,骑手们从不和顾客说“再见”。


“不去告别,是最好的祝福”。


有的病友行动不便,需要花比较久的时间才能赶来开门,骑手们都会耐心等待一会儿。他们特别注意和顾客保持距离,惯常会询问是否需要放到门口进行无接触配送。


看到订单上顾客备注:“饭要软一点,不要放辣椒”,郭仁俊也会在取餐时提醒商户有没有照做,“毕竟是送给患者的,一定要细心一些”。


图 | 郭仁俊总会细心查看订单备注


大部分住在这里的患者家属都很避讳和外人提及自己的情况,那些生活所带来的创伤,他们不愿被外人看出。


郭仁俊也小心呵护着这份和顾客之间的“秘密”。他能做的除了准时送达以外,也只能默默希望对方早日康复,彼此不要“再见”。


图 | 医院电梯内“请勿讨论病人病情”的标识


淋过雨,才更懂得为人撑伞


除了外卖骑手,郭仁俊还有另一个身份,他也曾是一个重症病人的家属。



在来上海做外卖骑手前,郭仁俊的妈妈查出红斑狼疮。他们一家在河南省信阳市农村生活,市里的医生看不了这种病,让郭仁俊带母亲去附近的安徽省合肥市三甲医院试试。


当时郭仁俊一人在外地打工。为了陪母亲治病,他第一时间辞去工作来到合肥。当地的医生表示,由于母亲治疗的不够及时,短时间内都无法恢复劳动能力,只能吃药维持。


家庭的重担一下全部抛到郭仁俊和他父亲的身上。此外,郭仁俊还有多名子女,最大的在上初中,最小的孩子上幼儿园,哪儿哪儿都是急用钱的地方。


从合肥回来后,郭仁俊决定去上海试试机会,他需要更高的收入来维持家庭,也需要更灵活的工作时间,来应对家里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


初到东安路时,郭仁俊就发现这里的与众不同。顺着地铁站下来往左走,随手就能收到好几张“短期住房”的名片。在这些老旧的房门背后,是一个个家庭在抱团取暖。


图 | 肿瘤医院门口随处可见中介塞的租房小卡片


在这里大多数都是来放疗、化疗的,时间长、得反复来,需要家人的陪伴。虽然房子简陋些,但还能烧烧弄弄、补充营养。


在小巷子里,最多的是三种生意分别是家庭旅馆、小吃水果摊和理发店。水果店会提供榨汁服务,更便于化疗后的患者吸收维生素,连菜市场里都会特意摆出一些标注着“高蛋白”的菜谱搭配。


图 | 水果店将“鲜榨果汁”作为主打


郭仁俊对曾遇到过的一对夫妻印象深刻。当时妻子查出乳腺癌,丈夫带她来上海看病,每天早上6点就要赶到医院排队,晚去一会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轮到。一看病,就是一连好几天,有时候连口饭都来不及吃。


接到这笔订单时,郭仁俊到了地方才发现医院不让外卖员进入。


他立刻把蓝色工作服脱去,塞进后备箱,连电梯都没等,直接爬楼梯送到了夫妻俩手里。“电梯里永远都是人,每一层都停,我们没办法跟着等,送单要紧”。


如果是患者自己点的外卖,就是一个好现象。这意味着患者有食欲,主观地想吃东西,身体正在往好转的方向走。


但大部分的订单,则是来自患者家属。刚做完化疗的人身体很虚弱,尤其是做过肠胃类手术的,其实本身也吃不了什么东西。郭仁俊说,“这个关键时刻,家属身体状况也很重要,家属吃得好了,有力气了,才有办法照顾患者”。


站点同事徐业还接到过一个特别的订单。下单人是患者的孙子,订单备注着“能不能跟我一起抬个坐轮椅的老人从1楼到2楼”。当徐业赶到时,祖孙二人已在单元门口手足无措了十多分钟。


能帮就帮,是站点骑手们出奇一致的善意。


因为面对的群体特殊,郭仁俊也常常会充当“情绪垃圾桶”的角色。


很多患者由于化疗反应比较大,整个人恹恹的没什么精神,自身情绪也比较悲观,遇到一些问题难免会发脾气。郭仁俊特别理解这种感受,当时陪伴母亲时,他也尽量体谅,“生病了身体都不好受,尤其还是这么严重的病”。


有次,郭仁俊因为交通堵塞严重导致订单晚点5分钟。没想到,收外卖的用户大发雷霆,不仅爆粗口,还直接给了郭仁俊差评。


一开始,郭仁俊很委屈,“也就只有 5分钟,至于吗?”当天晚上,郭仁俊在床上辗转反侧。类似的差评不是一次两次。尽管每个月收入约万元,但他还是十分介意每个差评带来的影响。


为了方便送餐,郭仁俊合租在附近的曹溪三村,分摊800元的月租。每个月,郭仁俊自己省吃俭用只花3000元左右,剩下的都寄给老家的妻子,用来给孩子上学和给母亲买药。


懊恼过后,郭仁俊还是自我安慰,“可能真的对方那天遇到什么事了,这时任何事情都可能成为压倒他最后的一根稻草”。


毕竟,郭仁俊心里也清楚,面对这样的状况,作为外卖小哥没什么能做的,只能及时送上那一口热饭。


“只有吃饱了饭,才有力气把日子过下去”


晚上22点,一天的配送工作很快接近尾声,气温也降至7度。临到要下班时,郭仁俊又收到了一个订单提醒,对方点了一份老火炖汤,备注要求:“包严实点,不要撒,炖烂一点,给产妇吃”。



这个订单是来自片区里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的。虽然已经跑了一整天,但郭仁俊还是决定接下这笔订单,赶往商户。


到了店里,郭仁俊还不放心,盯着商户把汤倒入外卖盒后,还叮嘱商户“记得多包几层保鲜膜”,还问商户要了几根可以折叠的吸管。“产妇一般身体比较虚弱,不一定有力气自己喝,有个吸管能省很多力气”。


就这样,郭仁俊带着打包好的汤又赶往妇产医院。去的路上,他的心情轻松不少,毕竟这是一次迎接新生命到来的接力,总让身边的人能感染到新的希望和喜悦。


在这个小小的外卖APP里,记录着郭仁俊和其他外卖员一天的动线,穿梭在生与死的缝隙中,交替着送上一口热饭。


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测算,全国每年新发癌症的病例数约406.4万例。这四年来,郭仁俊见过形形色色的人,有化疗之后没有头发的病人,也见过浑身插满管子一动也不能动的病人——当时接过外卖的是那个病人的母亲,他记得很清楚。


在这里,病人某些程度上和骑手殊途同归,只不过一个在和生命赛跑,一个在和时间赛跑。相比之下,郭仁俊不觉得自己的辛苦算得上什么。


“不管发生多大的事,吃饱一日三餐是最重要的,只有吃饱了饭,才有力气把日子继续过下去”,郭仁俊这么理解自己的工作。


很多人都以为,外卖员不过是一份门槛不高,多劳多得的工作,甚至认为是一份随时可以兼职,时间自由的副业。


但跟着郭仁俊在医院附近穿梭一整天,我才深刻认识到,这份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工作,也有属于他们的温情时刻。


这份温情,或许是包裹在老火炖汤外的一层又一层保鲜膜,也或许是收到时还有些烫手的热粥,再或者是在医院排队一天饥肠辘辘时送来的一碗青菜米饭……


一句“你好,你的外卖到了,祝你用餐愉快”,几个陌生人就间接参与了一场关于生死的接力赛,用食物的温度换来的是身体免疫力的维持和提升,换来的是和病魔持续抗争的勇气和时间。


结束完最后一笔订单,郭仁俊又回到自己狭小的出租屋里。


窗外的上海,闪烁着耀眼的霓虹灯光,把城市照得耀眼而充满生机,但郭仁俊也顾不得欣赏,早早洗漱躺在床上。


毕竟,明天醒来依旧是一场硬战。在生与死的接力赛,他要准时送上一碗热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显微故事(ID:xianweigushi),作者:郭文瑰,编辑:万芳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