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12-04 10:08
昨天东航备降之后的两种声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停机坪 (ID:tingjiping789),作者:停机坪大表哥,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昨天,东航MU721航班从上海虹桥飞往香港的途中,出现故障信息并备降厦门。很快,各种图片与小视频便充斥在了各种微信群里。


过往无数次的经验告诉我们,每当发生类似的事件,照片视频都会第一时间流出,并且传播速度极快、范围极广,在舆论上留给航空公司的反应时间并不多。


而昨天,东航也一如既往地迅速发声,在事发后一个小时便通过微博发表声明(真的很快了)



然后,舆论场里便是各种的新闻采访与业内科普了。


但给我的感觉,这其中的两种声音走向太过偏离:媒体与公众太过于“焦虑和恐慌”,而业内的科普太过于“轻松和平常”。


比如,在很多地方媒体、财经媒体以及不知道什么属性的媒体新闻稿件中,当事旅客描绘的场景都是这个样子的:


“我早餐还没吃完,就听到左侧有一声巨响,然后机身开始出现剧烈的抖动,仿佛拖拉机启动时一样,还伴有强烈的烧焦气味。


当时大家都系上了安全带,感觉呼吸都凝滞了。“从发生故障到落地,大约持续了20分钟,后面10分钟颤抖就没那么明显了。”


云端的刺激,高端的体验,起个大早赶飞机差点儿飞往天堂,这待遇太惊魂。


再比如:



特别是这个遗书。今年以来,遇到飞机颠簸写遗书,遇到飞机故障也写遗书,先不说如果真出事这遗书能不能留下来,咱可不可以遇到危险时先考虑如何听从指挥确保安全,再考虑遗书的问题啊。


简言之就是,当事旅客描述得越恐怖、越可怕,媒体便越喜欢引用,并极为善于提炼关键字词作为标题,在各个平台撒网发布,以便抢占报道先机。


那我们业内专业人士的科普内容,又显得过于轻松平常,大多在强调如下两个观点:


1. 这架飞机只剩一个发动机是完全可以安全落地的。


2. 单发落地只是飞行员训练科目中的“科目二”而已。


从专业角度说确实是这样。但这两种声音同时出现在舆论场,便总让我有一种大家各说各话的错觉——你科普你的,我害怕我的,下次同样还是如此。


其实对于公众来说,业内无论做多少次的科普,该害怕肯定还会害怕,这是人之常情,无可指摘。所以我们不能嘲笑那些把“迫降”“生死”挂在嘴边的旅客,飞机对于我们来说太过熟悉,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心里自然有底,但如果是我们身处陌生的环境时,对“突发的未知”同样会感到紧张害怕。


但是呢,我觉得媒体们应该在此类事件中有更多的担当。


事发之后,能不能不要总想着利用各种惊悚的标题去吸引眼球,能不能不要着急去打扰惊魂未定的旅客,能不能以传统媒体的身份先去核实、调查,考虑好自己说问题的视角和思路,再普及给大众?


比如如果是航空公司的责任,那请做好舆论监督。如果无关生死,反而能借此机会给公众普及航空知识,那便请专业人士进行科普,告诉大家不要过分紧张害怕——以及乘坐飞机时请听从乘务员的指挥。


可现实里,每当类似事件出现,媒体总会裹挟海量“恐怖”一窝蜂进场,生怕被其他媒体抢了先,这么多年总是如此,很是让人遗憾。


我浅显地以为,在一个健康的舆论场里,这两种声音应该是彼此融合、或者一直在走向融合的,公众遇到此类事件时的紧张与担忧程度,应该在媒体的科普讲解下逐步降低,而不是如今天这般被争先恐后地放大。


其实从驾驶舱、到客舱,从空中、到地面,从飞行员的飞行技术,到乘务员的应急反应能力,从机务的专业水准,到空警面对突发状况的处置原则,这些事情在民航业内都有着极其细致的规范、要求、准则,且随时都在跟着科技的进步、国内外的案例进行着更新和蜕变,这些都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昨天东航这起事件,究竟是何原因导致的尚未确定,在调查报告出现之前,任何猜测都是不负责任的,可将来有了调查结果,各位还感兴趣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停机坪 (ID:tingjiping789),作者:停机坪大表哥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