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3-11-28 17:46

虎嗅真是那样的?

有一段时间没写文章了。但由于这两天某位作者(我到现在也尊称其为“老师”)在微信朋友圈接连撰写对我个人及虎嗅网的揭批性文字,很多朋友转来向我求证、问我怎么回事,我想我最好还是说一说。

本来,如果只是涉及到对我个人行事与性格的评判,我个人以为不必回应——甚至我认为,当旁人把一些确实发生过的事实(比如,我的确在一年前去登门拜访求结识过该作者;比如,我的确是就他写的文章与他进行过交流)用一种奇怪的、妄断的逻辑拼凑,加诸我头上时,我也不必回应。因为任何一个人,世界本来对他她就会有多种角度的看法与解读。当某种(我认为的)误解发生,我只会跟我身边的人、在乎的人、我认为还可以交流沟通的人去沟通,没必要去向全世界解释、或者与某种说法PK抗争。

所以当这位作者发出第一篇——更多是针对我个人行状的“揭批”时,我有心一笑而过;就算他在文章里说虎嗅是“软文平台”,我也不打算去回应了——这说法存在有时,我们不可能每冒出一次此类说法,我们就去跟人家解释一遍虎嗅不是?

但是,这位作者在第二篇里继续对我及虎嗅网进行追溯式描述。我看了下,大致逻辑是说:我利用他、鼓动他去写批评、唱衰某家知名公司的文章,然后跟该公司达成交易后不再跟他交道。

这样的描述与定性,如果我再不出面予以回应,会直接影响到很多对虎嗅网不太熟悉的作者、公司对虎嗅的看法——虎嗅真是这样的?

关于虎嗅是哪样的,关于虎嗅如何看待作者、公关、公司,我个人在一年前的《对虎嗅三类相关者说》以及《我们既不是X粉,也不是X黑》中,早有说明。那些原则与态度、价值观,到今天没有变过。

节操这词儿是模糊的,原则却可以标示。在此,我再把那两篇文章里“虎嗅如何对待作者及公司公关”的一些原则与立场提炼出来重示下,并在这一年来的实践、经验教训基础上,予以一些补充:

1、我们评判文章、决定发布与否的标准是:内容是否属实、逻辑与观点是否经得起专业推敲、话题是否确实是业内重要;是否存在替某家公司(人)吹嘘夸张同时刻意嘲讽、恶意攻击该公司(人)对手的倾向(如是则不发);匿名爆料文章,我们作为发布方是否掌握作者信息甚至动机。

2、我们对所有公司的基本态度还是那句话:我们既不是X粉,也不是X黑。没有哪家公司是完美的,媒体自媒体的批评与鞭策是一个商业机构及商业社会不断完善的重要力量;但我们并不欣赏那些脱离商业产业事实与逻辑的非理性评判。

3、尊重作者的独立判断,鼓励作者的独立判断,保护作者的独立判断。只要作者发表在虎嗅平台上的文章,如果虎嗅受到公关压力,我们的做法是:①如公司提出要求,征求作者同意后,我们会把作者联系方式给公司,让二者直接沟通;②如果作者不愿意面对公司,我们会如实向作者转达公司对文章的意见,将一些合理性意见建议给作者,经作者同意后,对文章重新修订或者删除。③我们绝不会鼓动与指导作者去写所谓“黑”任何公司的文章,也绝不会在发表了某篇文章后,不经作者同意、不向作者先行通知,即单方面对文章予以删除;更不会与任何公司达成默契与交易,将任何作者列入“黑名单”。

4、虎嗅目前与公司的利益关系,除了线下活动的合作(比如我们要严重感谢我们本年度F&M创新节的主赞助商:百度!),主要体现在虎嗅网站内右侧的“赞助内容”区。有兴趣的公司机构,欢迎来邮件至marketing@huxiu.com询问具体事宜。我们根本不掩饰对金钱的热爱。

上述原则与立场,请1000多位已在虎嗅上发表过文章的作者、未来更多的作者监督,请读者监督,请业内监督。如有做得不对不符的地方,我与我的团队愿虚心接受批评。

这一年多来,虎嗅得到了外部很多关注关爱支持,来自作者、读者、用户、客户,在感恩节的今天,要向大家特别致谢感恩。同时我承认,虎嗅还有很多很多不足,大家的意见与鞭策对我们非常可贵,欢迎各位随时通过limin@huxiu.com抽打我、提醒我。

下月——12月22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虎嗅F&M创新节(即题图海报所示),会是虎嗅迄今最大一次线下活动,对所有虎嗅作者免票。非常期待大家在那个场合聚聚。虎嗅团队为这个活动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是希望来参加这个Party的人,都能发现一些好玩儿的东西、感受到新鲜的信息与灵感、结识到一些值得交往的新朋友。

是的,少发微信朋友圈,多和朋友见见面。:)

感恩节快乐!

PS:愚人节也快乐!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