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政见CNPolitics(cnpolitics2011),作者:归宿(政见观察员),虎嗅获授权发表。题图为《红海行动》剧照
目前中国在海外的企业已经超过三万家,每年赴境外的中国公民人数超过一亿人。然而,很多海外中国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安全形势并不稳定,维护企业和公民的海外安全已成为中国政府的现实挑战。
《战狼2》及《红海行动》等电影的热映,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中国民众的期待。但是,电影里的场景有多大可能在现实中发生?中国对海外利益的保护究竟是什么模式占主导?在最近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兰德公司对中国维护海外利益的方式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大国崛起中的海外利益
历史上,大国崛起离不开对外贸易和投资。保护本国的海外投资和利益,是绝大多数崛起国都面临过的问题和有过的期待。在过去几个世纪,欧洲国家和日本都曾在崛起过程中花费巨资扩充军力,并在海外建立殖民地来保证资源来源和市场。美国也曾在亚太地区建立殖民地和军事基地,并通过二战建立全球同盟网络体系。
但中国是个例外。
研究者认为,受中国外交政策传统、政治体制、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形势等因素影响,中国在现阶段如实施大规模对外干涉,将面临很多制约因素。
并且,中国缺少有效的同盟体系和强有力的战略投送能力,自身周边的政治安全形势又趋于紧张。这些情况,连同一些其他因素,让中国倾向于不实施军事扩张,而是选择“混合模式”来维护海外利益。
由政府主导的“混合模式”
研究者认为,对于中国,海外利益保护本质上是政治问题,而非军事问题。中国倾向于用政府主导的方式,综合利用外交、执法部门、国有企业和军队等多方面力量达成目标。军事力量虽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并非主导力量,而是多用于具体任务的执行。另外,中国政府也会动用武警等准军事力量,并鼓励国有企业和私营安保公司等在维护海外利益中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还通过要求东道国提供安保措施的方式维护海外利益。巴基斯坦就应中国要求,派出过一万名士兵保护中国工程项目及人员。“中巴经济走廊”投入运营后,巴基斯坦还将成立专门安保部队实施保护。在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随着中国投资不断增长,中国政府也更多向当地政府提供武装无人机、卫星图片等军事技术装备援助,帮助其打击“博科圣地”等恐怖势力,促进安全稳定。
研究者指出,上述各种方式均有利有弊。比如,要求东道国提供安保措施,将安全措施压给对方,虽然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投入,但也将维护利益安全的主导权拱手让出,较为被动。因此,中国政府使用“混合方式”,也是希望多种方式齐头并进方式促进,以降低特定方式的负面影响。
国际视野中的中国“混合模式”
研究者认为,美国不需要担心中国借贸易和海外投资扩张实施军事扩张。中国的“混合模式”是在最大程度降低对外军事安全承诺的基础上,维护自身海外安全利益的一种方式。这与美国从叙利亚、伊拉克等地撤军如出一辙。因此,此模式对他国不构成威胁。
但另一方面,在中国不愿过多介入海外局势的背景下,美国也不能指望中国“分担国际安全责任”。中国有限的海外军事力量只用来打击那些威胁中国利益的势力,所使用的方式也只会是小规模的精确打击。
中国的混合模式不对他国构成威胁,但客观来说,会对地区局势有一定影响。中国通过军事技术装备援助等方式实施海外利益保护,会增加受援国对中国的依赖。
另外,中国的军事援助也会影响到他国的政治博弈。比如,中国加强与伊朗的双边军事技术合作,加强对菲律宾、泰国和印尼等国的军事援助,在保护自身在中东、东南亚海外利益的同时,也会让这些国家提升镇压国内反对势力的能力,增加其在与他国博弈中的筹码。
参考文献:Timothy R. Heath,“China’s Pursuit of Overseas Security” (2018). Rand Corp.
https://www.rand.org/pubs/research_reports/RR2271.html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政见CNPolitics(cnpolitics2011),作者:归宿(政见观察员),转载请联系授权:Webmaster@CNPolitic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