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12-13 17:50
人生中的“虚荣指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讨论了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被虚荣指标所影响的问题,虚荣指标是那些表面看起来很吸引人,但实际上对个人成长和业务贡献并不大的指标。文章提到了虚荣指标的三个表面特征,并探讨了虚荣指标在某些情况下的用途。同时,文章也提到了比率值在反馈真实指标方面的重要性。

• 💡 虚荣指标是那些看起来很吸引人,但对个人成长和业务贡献并不大的指标。

• 💡 比率值能够指导实践、方便比较和反映数据变化,是反馈真实指标的重要依据。

• 💡 在制定目标和做决策时,应该注重工作如何促进个人发展,而不只是追求表面的数量。

你应该有类似感受:


工作好几年,经历几次跳槽,换来几个title,除去无数个熬夜的夜晚,属于自己的成就,屈指可数。


我们总在忙碌中奔波,很少停下来想想,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时间一天天过去,也逐渐习惯忙碌,但快乐却越来越少。


很多人觉得,人生是不断探索的过程,多走弯路很正常。


这些观念难免以偏概全。每个人都有能力培养出一种敏锐的洞察力,去分辨哪些事情真正有价值,哪些属于无谓的投入。


最近见不少新朋友、跟客户开几次线上会,我发现,工作、生活中,你以为看起来很重要的事,有时对个人成长、业务贡献并不大。大家都会被“虚荣指标”影响。



什么是虚荣指标(Vanity Metrics)


这个概念最早由风险投资家、企业家戴夫·麦克卢尔(Dave McClure)在2010年提出。原意指:


看起来很好,实际不能反映产品、服务或者公司真正价值的指标。简单讲,如果你知道一个数据,却不知道如何根据它来采取行动,那么,该数据是一个虚荣指标。


让我想到一个情境。


周末,在家看一部悬疑剧,其中,警察正在调查凶案现场,他们根据线索推测出嫌疑犯大概1米70身高。过程中,一个意外声音从旁边传来,声称嫌疑人有1米75。


警察对声音表示怀疑,好像在质问这个声音主人,为什么提出1米75?你怎么知道1米75身高,信息有什么特别含义?


这个场景就像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粉丝数量。


粉丝量看起来不错,能体现一定影响力,实际上,它并不总能反映真相。可能有人不小心点了关注,第二天就取消了。这样一来,看起来有一定累积效应,实际上并没有揭露出任何深层次真相,这就是虚荣指标。


因此,它有三个表面特征:


表面性的。这些指标看起来很吸引人,实际没什么用。


比如:我发一篇文章,阅读量破10万,点赞、在看数据可观。虽然阅读量高,但大部分人因为标题党点进来看个开头,就走了。


你开家餐厅,门外排长队,进来的人,为了尝一口免费小菜,看似人气爆棚,却没有人点正餐消费,没有任何收益和忠诚度。


其次,缺乏实质内容。数据无法有效引导我做出改变,它们并不能精确告诉我,文章哪些部分受欢迎,读者真正关心什么。


同样,餐厅中,即使有大量顾客,这些数字也无法提供关于顾客喜好的具体反馈,指导你如何提升菜品和服务质量。


最后,常常表现出短期性和无法对比性。


指标有点“烟花效应”,瞬间很美,很快消失。品牌宣传或广告投放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一次广告投放会瞬间带来数据高峰,波动只持续短暂时间,之后回落到原来的水平。


由于数据通常孤立的,缺乏足够多背景对照,你就很难准确判断产品、服务真实效果,存在一定误导性。所以,要警惕虚荣指标,避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虚荣指标看似在深度、实质上有所欠缺,可在某些情况下也有一定用途。


以阅读为例:


几年前,朋友圈应该经常看到,很多人晒一年要读多少本书的目标,这些数字一开始听起来,有种炫耀心理,像在比谁读的多。


其实还挺管用,为什么?


首先,我们知道读书质量比数量重要,但对于那些不怎么爱读书的人来说,定数字目标能给他们一个明确方向,类似于,我要读50本,这样一来,可能真能读这么多。


再者,当大家在朋友圈晒阅读目标时,氛围刚好形成一种正面压力,你看别人都在努力学习,受到刺激,自己也会认真对待阅读计划,有种相互竞争、又相互鼓励的感觉。


显然,这种注重表面数量的方法,有助于鼓励多读书。


不怕你笑话,我一开始也是这么过来的。当年根本不爱看东西,没耐心,后来慢慢调整自己,先尝试看几页,适应节奏后,再增加一些,才进入的学习状态。


这是一种调节心理的办法。


大多时候,沉浸在某事情上时间短,往往意味着潜意识不能适应,找不到节拍,需要慢下来。我们很熟悉一个概念叫“边际效用递减”(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当消费某种产品服务时,随着数量增长,每增长一个单位所带来额外满足会逐渐减少。


正因熟悉,心里才会不自觉在看不起低微的效用,习惯把注意力放在能引起更大改变的行动上。


和它相对的概念叫“边际效用聚合”。意思是,做每一件事上,做出极其细微的进步,最后都会获得远远超出预期的良好结果。聚合不难理解,关键在执行。


为什么执行难?


每次行动所带来的变化只有1%,甚至更小。开始时,实现相对容易,通常涉及一些基础或明显改进事项;随着时间推移,往后会越来越难,因为你已经摘掉了“低挂的果实”,需要深层次调整。


类似地,更复杂的策略、更高的技能、更大的付出等,当没有产生预期效果时,我们就很难长期坚持,会进入“失望之谷”状态,产生一种想要放弃的想法。


不信,你想想看,当你去健身房三天后,发现身材不会马上变好,会不会放弃?存一点钱,想想离买房还挺远,会不会泄气?


再举个例子:


日更是每个创作者遇到的问题。总有两种不同看法。


一方面,有些人觉得日更挺烦人。理由是,写东西得对得起读者,读者花时间看内容,是在用他们宝贵的生命;如果读完觉得“我的时间被浪费了”,那创作者就失败了,所以,没有价值的口水话不要写,少写是对读者尊重。


另一方面,也有人觉得日更很棒。有个朋友就说,如果你是职业作者,必须练就自己的“接客”能力,不断刻意练习,才能达到较高水平。


他还说,假设喜欢写作,讨好的对象是自己,愉悦自我,坚持日更没什么不好。不喜欢看的人可以选择不看,就算有人看到,每个人感受也不一样,有人觉得索然无味,有人觉得一语惊醒梦中人。


所以,表面虚荣指标,是一种计数器思维,一开始每个人都需要用数字的力量,牵引着自己改变。


放在商业领域也同样适用。


比如,短期品牌公关宣传中,公司通常会量化一篇稿子的阅读、分享点赞、留言数。这些数字长远来看不是那么关键,但短期内,它们能给品牌提供一些重要反馈。


类似于,告诉别人有多少人看了我们的内容,我们的信息传达了多大范围,哪怕这些数据里有一些水分,展现出来的繁荣景象本身也能吸引围观。


当大家看到某个产品、品牌获得大量关注时,自然会感到好奇,愿意跟风尝试,这种群体心理反而引导实际消费,甚至形成一种自我强化的循环。


因此,尽管短期、以数量为导向的指标,不会直接影响一个品牌长期战略,但它在建设知名度、引发市场关注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当你觉得表面数字够好时,下一步,就得关注更重要的东西,“比率值”(Ratio)。简单讲,一件事情想保证结果有很多维度,不应只看数据,还要看事物之间比例关系、平衡程度。


比如说:


做生意,不光看销售额,还要看利润占销售额的比例,才能更好地理解你的生意赚不赚钱。


你开个网店,除了关注每天订单量,还要关注订单量与访客量的比率;比率会真实告诉你,多少访客在你这买东西了,如果访问量很高,实际下单比例低,意味着人流量大,转化效果不好。


反过来,访问量不高,下单率很高,说明店铺对目标用户很吸引,产品营销方法有效。


在一件事情中比率值有效,有三个原因:


  • 指导实践

  • 用来比较

  • 有所关联


首先,比率值能帮你指点迷津。就像开车,你知道目的地还有多远,但不知道自己开车速度,那也就不知道啥时候能到。


又比如,APP有100万注册用户,听着不错,但一看只有5万个会员,付费率只有5%,可能就很头疼,这付费率,连工资都发不起。


其次,方便比较。数据分析场景下,我们经常要看比去年增长多少,比上周怎么样,人均、客均是多少。这种比较有助于你知道事情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再者,比率值还反映数据变化。市场部花一大笔钱做活动拉新,结果新用户不少,第二天留存率没变,那说明都是来薅羊毛的,活动不算成功。


还有,好数据是相关的。如果某个指标出问题,很可能影响到其他几个,这种相互性能帮你找到问题所在,而且,好数据指标维度简单明了。如果每次用都要解释一堆,那明显有问题。


因此,比率值有三个重要指标:


能用,你得知道围绕一件事,拿数据能做什么;好用,这个数据能不能拿来就用;能检查,能用它检查下事情是不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如果一个指标达不到这三点,就得小心。


拿我体会来说,制定目标不总完全遵循SMART原则。


我会在量化目标的同时,注重对齐和协调,“目标”是一种降低维度的做法,只是把问题平面化了,很容易产生一种似乎解决问题了的错觉。


比如说,5年前开始写作,我每天会设定写多少字的目标;后来发现,练习是基础,刻意更重要:刻意尝试新表达技巧、刻意问问身边人感受如何、刻意关注阅读、评论数据、新增情况、购买会员率等。


我发现,练习与刻意二者之间是一种比率值关系。每一次写作都要思考:有没有用?有什么用、价值在哪、怎么落地?换言之,不仅要专注数量,还要专注质量。


在人生中是同样道理。


你做大量工作,是否考虑过工作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呢?


工作是一种“练习”,主要考验解决问题、重复任务的能力;个人发展则要通过技能提升、拓展职业视野、建立人脉关系来实现,三者属于“刻意”范畴。


刻意手段决定练习水平。


就像在地上撒谷子,随意撒不能成堆,怎么撒、撒多久,比单纯撒多少更重要。如果不能从每次行动中学习规律、进行反思,花再多精力都是虚荣指标。所以,比值率在反馈真实指标(Real Metrics)



真实指标讲究不仅关注做多少事,更关注工作如何促进个人发展,让每一次“练习”都有价值。也许你会说,人生很长,怎么知道是否有价值?如何培养出一种敏锐眼光,避免在无用之事上浪费时间?我认为有三点:


1. 可掌握的蓝图


你得知道自己大概要去哪。战略家和棋手做决策,有个共同方法,先定一个远大目标,再回过头,想办法一步一步实现它。


比如,国际象棋特级大师下棋,先设定在未来10到15步之后,想要达到的棋局。然后,评估所有可能达到那个局面的走法。紧接着,根据目标来决定接下来的每一步。


这就像先看准山顶,规划出通往山顶的最佳路径一样。


首先确定一个方向,再找到达到方向的方法;同样,你也可以思考一下未来2到3年的方向是什么,明确终点之后,再反推采取哪些步骤来实现。


2. 最小化后悔模型


大脑本来并不擅长做长远打算,只是在进化过程中慢慢发展出来,特别是前额叶皮层这块。当我们面对一个不确定未来,不知道该怎么思考、决策时,我一般用最简单的方法:亲自去体验和感受。


大部分人都overthink(反复思考),其实,多数事情显而易见,没什么可想的,你只要用常识来判断就可以。


拿乔布斯来说,在自传里提到一个特点:他会有一段时间对某件事特别集中精力,然后,突然又对别的事情感兴趣。工作上,一旦投入会非常专注,不管别人怎么努力想拉他参与,都拉不动。


这反映乔布斯另一面:只要最好的,只关心眼前对发展有利的事情。贝佐斯离开华尔街创办亚马逊时,也是这种思维方式。


简单讲,每天遵循一个关键原则:最小化后悔模型。


如果今天不做,明天是否后悔?在意识到蓝图大概在哪后,大脑才会发出清晰的指令,让你做出符合长期利益的决策。


3. 不间断地刷新


在我眼里,刷新不等于迭代。刷新是在每一步选择中,采取当前状态下最优(最有利)的选择,从而希望结果最好、最优。


最优的核心意思是,现在每一个小决定,能影响到最后的大结果。好比你把一个大问题拆成好几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都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最后,这些小问题的解决方案加起来,能解决大问题。


就像,每一步都问自己:“我现在做的这件事,是不是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这是一种把理想、现实连接起来的方法,也是一个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


大脑做决策总有局限。但如果你观察那些牛人,会发现他们都很善于变通、敢于变化。


就像比尔·盖茨在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个人传记《刷新》的序言里说的那样:刷新,不会将所有东西清除并重新开始;实际上,会保留一些内容并替换其他内容。


会不会后悔?当下是不是最优?到底有没有为蓝图服务?这是我每天坚持的三个原则。


总结而言,要试着远离表面繁荣。如果你能想清楚一切,兴许,“虚荣指标”就不再是关注点,你更愿意花费更多精力在重要的事情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