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8-05-02 13:43
印度电影版权是块大蛋糕,但你知道要怎么吃吗?

4月24日星期二,Prasad Shetty从早上10点忙到了午夜。


先去西北二环外的图书公司谈版权合作,在三元桥匆匆吃过午饭,又回到西二环的电影制作公司,看了一部三个小时的印度电影,晚餐时间,他在亮马桥见到了从印度来的电影制作人,和他们讨论之后几天的行程。


“就像是桥梁一样。” Prasad告诉志象网记者,“所以我要不停地见制作人、导演、编剧、演员,和他们谈。”


Prasad是中国孔雀山影业的合伙人,在中国的电影行业做了快五年。从2015年首部票房过亿的印度电影《我的个神啊》开始,到今年3月上映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止,每一部在中国院线上映的印度电影,都是由他牵线搭桥促成。


孔雀山和创世星是国内最早关注印度电影引进的民营公司。《我的个神啊》之前,印度电影并未在国内市场引起关注,创世星和孔雀山早早入局,又相继推动了三部印度电影在国内上线,反响平平,直到2017年5月《摔跤吧!爸爸》上线。


《神秘巨星》《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起跑线》海报


2018年一开始,印度电影就迫不及待地排队上映,前四个月就有《神秘巨星》《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和《起跑线》三部电影,累计斩获超12亿票房。


印度电影的版权引进也逐渐火热。从创世星和孔雀山的一枝独秀,到不断有新人入局,想从印度电影这个十亿级市场分一杯羹。


据志象网记者了解,近期有上映计划的三部印度电影中,《巴霍巴利王(下):终结》是由创世星协助发行,其他两部《厕所英雄》和《护垫侠》则来自其他两家民营公司。此外,还有不少公司也正在跃跃欲试。


Prasad每天都要见好几拨人。不仅是中国公司想买印度电影,印度公司也想把电影卖到中国来。“这是当下的抢手货,所有人都想从里面捞一笔。”他说。


赛跑  


2月15日除夕,李京和同事一直在加班。


“意向协议是大年三十那天定下来的,大年三十、大年初一的时候我们都还在加班,跟版权方打电话、发邮件。”李京对志象网记者说,拿下《护垫侠》版权,全靠他们“动作最快”。


李京是北京环鹰时代的宣传总监,他们1月份时候就看了片子,2月9日《护垫侠》在印度和北美同步上映,在票房和口碑刚起来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和版权方谈。


《护垫侠》海报


上映后的第一个周末,护垫侠的票房达到了74万美元,IMDb上的评分已经超过8分。“这个东西如果拖到年后,各个公司都看到他的海外口碑这么好,那我们肯定拿不到,很多大的公司会出更高的价格、开出更好的条件去拿的。”李京说。


《护垫侠》的主演是宝莱坞声名显赫的男星阿克谢·库玛尔,故事改编自印度企业家Arunachalam Muruganantham的真人真事,他发明了低成本的卫生巾生产机,引发了印度农村的经期卫生观念变革。


《护垫侠》上映伊始,包括阿米尔·汗在内的众多宝莱坞明星就自发为其造势,在推特上参与了“姨妈巾挑战”,上传手持卫生巾的照片以示支持。


阿米尔·汗的“姨妈巾挑战”


宝莱坞巨星、社会议题、女性权益,这些元素听起来就很熟悉,与之前大热的阿米尔·汗电影《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如出一辙。


李京说,在全球市场上来说,有大明星的印度电影一直都是比较抢手的,现在中国公司的动作也越来越快。


“我们的优势就在于过年的时候加班把这个东西拿下来了。”李京说,有很多规模更大、资历更强的公司之前也看过这个片子,跟索尼都在谈,他知道的至少还有三家。


环鹰时代在2014年成立,之前主要做国内市场的宣传和发行,2016年开始开拓海外市场,《护垫侠》是他们采购的第一部印度院线片。


“好多公司13号就放假了,我们创业公司没有那么多规矩。”李京说,他们现在几个合伙人“一人带一摊”,他带宣传团队,有人带发行团队,老板带市场部和海外团队。


《护垫侠》的版权竞争,他们跑赢了。因为《护垫侠》,他们也接触到了其他印度电影公司,希望慢慢打开市场,更早接触到其他投资更大、质量更好的电影。

  

分成  


根据中国的电影进出口规定,只有中影集团和华夏集团两家国企具有进口片引进资质。


手握配额的中影和华夏,仅靠好莱坞六大电影制作公司的分账大片即可赚得盆满钵满,相对小众的进口片引进市场就成了民营电影公司的主要战场。


批片引进流程图


他们引进电影的方式一般是买断版权,业内称为“批片”。在接触到电影资源、与版权方谈好合作之后,民营公司需要向中影或华夏申请配额,再由后者向广电总局报审,获得准予进口通知书和“龙标”(公映许可证),最后才能排期等上映。


志象网记者了解到,民营公司参与批片,需要支付版权费和宣发费用,这是成本的大头,根据具体情况,可能还需要支付翻译、配音等费用。


在票房分成上,院线和影院拿走一半左右,所剩部分作为主发行方的中影和华夏会再分走一半左右,“其实就是买牌照”,真正能落到民营公司手里的,只有20%~25%左右


批片分成估算示意图


从前,批片被看做是“以小博大”的生意。看准了冷门但有票房潜力的好片,用很低的版权费买下,可能获得千万甚至上亿的收益。


经典案例是2010年上映的《敢死队》。创世星当年花了50万美元的版权费,从史泰龙手里买到了影片,最终内地拿下2.16亿的超高票房,相当于利润超10倍。


但现在早已不如往昔。热门影片的版权费水涨船高,有些影片海外口碑上佳在国内却水土不服,批片再也不是一门稳赚不赔的生意。


对于刚刚在中国打开市场的印度电影,民营公司跃跃欲试,但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印度电影被中国观众接纳和喜爱的法宝。《我的个神啊》票房破亿之后,创世星引进了宝莱坞巨星沙鲁克·汗的《新年行动》和《疯狂粉丝》,票房都仅有200万。


《疯狂粉丝》海报


批片公司在电影引进这门生意里,既是冲锋者也是断后者,他们要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影片,谈合作,宣传推广,接受观众的裁判。


Prasad说,自己在中国待了7年,但感觉“学的越多,知道的越少”。“我还是一个学生。这个过程会很漫长。”他说。


 信任  


 但Prasad毫无疑问是这个市场里的一个关键人。


记者问:“你是第一人?”


“可以说‘新纪元’的第一人吧。” Prasad纠正说。所谓“新纪元”,在他看来始于阿米尔·汗的《我的个神啊》。此前,阿米尔·汗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在2011年12月(本土首发两年后)上映,仍取得了1400万的票房,并在豆瓣收获了77万人评价9.2分高分的成绩,Prasad认为它唤起了中国观众对印度电影的认识。


阿米尔·汗与王宝强


但当时绝大多数印度公司对于中国市场仍然一头雾水。在2014年之后,Prasad和其他合伙人开始更加专注印度电影在中国市场的推广。2015年的《我的个神啊》,他们找来了王宝强为阿米尔·汗配音并协助推广,阿米尔·汗的表演与王宝强的声音意外擦出火花,也最终助推这部电影的票房破了一亿大关。


这让Prasad和创世星意识到,观众喜欢阿米尔·汗。打好阿米尔·汗这张王牌,将会是印度电影打开中国市场的第一步。相比其他宝莱坞电影,阿米尔·汗的电影类型更多元、表达方式也更国际化,作品质量更高,且不断推陈出新,几乎部部精品。


自上而下分别为:《我的个神啊》《我的个神啊》《摔跤吧!爸爸》


2015年《我的个神啊》上映时,阿米尔·汗来中国宣传,创世星CEO何巍去机场接他,看到了一个大腹便便的阿米尔·汗,何巍甚至没有认出他来。“接下来在宣传的时候媒体很崩溃,都在问这个大叔是谁啊。”何巍说。


当时阿米尔·汗已经在拍《摔跤吧!爸爸》,为了拍中年发福的戏份增肥到了194斤,与《我的个神啊》里面健硕的形象“胖若两人”。


2017年宣传《摔跤吧!爸爸》时候“昨日重现”。阿米尔·汗开始拍《神秘巨星》,留着长发和八字胡,“油腻大叔”的样子与电影里面的父亲形象反差巨大。


从左到右分别为:《摔跤吧!爸爸》《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


《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两部高质量作品,加上策略性的电影和个人的形象宣传,树立了阿米尔·汗个人和作品的口碑和形象,成为了“高质量印度电影”的代名词。


这也奠定了创世星和孔雀山在中印电影市场的领先地位。何巍告诉志象网记者,目前国内电影市场和印度的合作,90%都有他们的参与。现在,也有其他公司想通过创世星进入到印度电影产业,他们也会在不同的电影和其他公司合作,共同推广印度电影。


就批片市场而言,想入门,人脉和资源至关重要,而不是钱。几乎所有人都同意,“信任是最重要的”。


阿米尔·汗电影的表现让印方看到了完全打开中国市场的可能性,他们希望建立稳定互信的合作关系;中方也希望通过一次合作,慢慢积累到整个印度电影市场的资源。


这个从前被忽视的市场,格局和秩序也开始逐渐建立。创世星经过多年耕耘,与印度几大电影市场都有合作关系,也成了部分公司的“入口”。其它入局者也正在尝试从印度找伙伴,第一步都是交朋友,而不是撒钱。


合作 


如果说好莱坞大片吸引中国观众主要是因为它“新奇”,印度电影打动中国观众的原因则恰恰是因为“熟悉”。


《摔跤吧!爸爸》里强硬却深沉的父爱,《神秘巨星》里温柔却坚韧的母亲,《起跑线》讲述的中产阶级面临的教育困境,东方社会共通的社会现实和情感表达,让中国观众对印度电影的看法从“一言不合就跳舞”彻底转变。


《神秘巨星》剧照


版权市场的火热,意味着未来将会有更多印度电影进入中国市场。但宝莱坞每年出产近2000部电影,适合中国市场的电影数量可能并不多。


“我们拿进来的好东西,基本上是被本土市场甚至全球市场检验过的作品。”何巍对志象网记者说,现在现实题材的印度电影已经打开了中国市场,他们希望尝试介绍其他题材的优秀印度电影进入市场,由观众进行选择。


“对我来说,可能一年适合中国市场的电影就4部~5部。”尽管从印度来中国谋求合作、试图通过他进入中国市场的电影公司越来越多,但Prasad还是强调只选择质量最好的作品。


他认为,现在中国观众对印度电影有很高的期待,在市场的早期阶段,不应该因为引进不好的电影而毁掉声誉。就像好莱坞,每一部电影都是类似套路,观众就不再买账,“应该过滤一下”。截止目前,已上映和有明确上映计划的印度电影已经有6部,Prasad耸耸肩说:“现在这是一个有利可图的市场,我没法阻止任何人。”


有不少公司想来分印度电影版权这块大蛋糕,但事实上,版权也只是整个电影产业里面很小的一个方面。在Prasad和何巍看来,中印的电影市场未来会有更深入的合作,中国电影硬件设施领先,印度电影产业链成熟,双方的文化又更接近,在翻拍、合拍上面,中印有比中美、中欧更明显的优势。


2009年的《月光集市到中国》和2017年的《黎明前的拉达克》


但问题在于如何找到一个“有机”的故事。Prasad解释,“有机”意味着观众会相信这是一个自然地、可能发生的故事,而不是简单拍一个中国姑娘和印度小伙子的爱情故事。


“这很困难,但总有人要先开始尝试。最重要的是需要耐心。”他说。


志象网(微信公号:passagegroup)专注报道中国科技企业全球化之路,是英文科技媒体The Passage (www.thepassage.cc)在大中华区的独家合作媒体。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别打CALL,打钱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