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12-21 11:19

中国“血钻”故事:降价、套证,戒托都比钻石值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显微故事(ID:xianweigushi),作者:杨佳,编辑:杜锐峰,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培育钻行业的兴起和影响,以及天然钻石市场的变化。由于培育钻的价格低廉且性质与天然钻石相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转向购买培育钻。然而,培育钻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套证、改色和混淆莫桑钻等不良商业行为。

• 💎 培育钻价格大幅下降,消费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相同质量的钻石。

• 💍 天然钻石市场受到培育钻的冲击,钻石商纷纷采取措施维持价格。

• 🏭 河南成为中国培育钻产业的中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培育钻产业集群。

这年头,谁还买钻石?


据统计,2023年以来,全球抛光钻石的批发价格下降约20%,而未切割钻石的价格下降约35%。


对此,世界上最大的垄断钻石商戴比尔斯喊出“2023年是最困难的一年”,而数家天然钻石厂商则选择停止开采,以维护钻石价格。


有人说是因为经济下行,有人说是因为观念变化,也有人说是因为战争、汇率……


在这些“与众不同”背后,“培育钻”的大量应用或许是更根本的原因——作为纯碳构成的晶体,培育钻和天然钻石没有任何性质上的差别,生产成本却远低于矿场开采。


电影《血钻》中,一颗钻石的流通背后是数条人命。


十多年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培育钻产出国,中国市场诠释了另一个版本的“血钻故事”,它由降价、套证、以次充好和倒闭变卖组成。


不再血腥残忍,但同样荒谬无奈。


一、“一克拉钻石也不值钱了”



每天都能卖出“鸽子蛋”,是从前郭思文不敢想象的。


“我这里没人买50分以下的,主流是买1克拉以上的钻石,有的家庭会直接看3克拉或者5克拉的裸石。”郭思文有些自豪地说。


郭思文是一名深圳的珠宝行业从业者,从去年开始转做培育钻。


目前在她手上,一颗“顶配”1克拉培育钻裸石标价约4000元,同样大小,颜色和净度稍差的更是只要3000元。


她把F色VS1/VS2净度的钻石称为“性价比”级别。


曾经,在天然钻垄断的时代,2万元只够买一颗30分左右“性价比”级别的天然钻,如今,已经可以买到同级别的3克拉培育钻。


郭思文的同行们中,甚至有人推出了1克拉Def si(成色等级高、有小杂质)等级培育钻“裸钻1599元一口价”的活动。


除了性价比高之外,培育钻还可以定制各种各样的形状,如有特殊含义的英文字母或数字等。


在郭思文看来,“我们中国的培育钻已完爆了天然钻”。


尽管培育钻拥有如此大的优势,但很长一段时间里,大部分培育钻的销售途径还是网络,在珠宝线下柜台的渗透率并不高。


郭思文解释,早前技术不成熟时,培育钻多是工业用途,直到2013年左右才出现在部分国家的消费市场上;加上培育钻利润微薄,大部分珠宝商家处于观望状态,引进培育钻饰品的意愿不强。


近两年,风向有了些许变化。


在上海某黄金首饰品牌店做柜姐的小文介绍说,此前钻石溢价高,售出一枚钻戒的提成远超黄金,因此对备婚群体会极力推荐钻石。


今年她发现进店购买钻石的客人锐减,“稍有念头的也会询问有没有培育钻”,由于钻石销售低迷,如今她和同事宁愿推荐提成更低的黄金,也不愿意继续推荐钻石。


各大天然钻石品牌的销售数据也说明了一切。


迪阿股份(301177.SZ)上半年实现营收12.42亿元,同比下降40.45%;莱绅通灵(603900.SH)上半年营业收入4.3亿元,同比下降21.4%,爱迪尔(002740.SZ)上半年营收1.41亿元,同比下降12.57%。


迪阿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对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关注函回复的公告


创造出“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广告语的钻石垄断商“戴比尔斯”,早在2018年就开始布局培育钻,旗下人造钻品牌“Lightbox”不分等级,只分“最好”“一般”品质,前者按照1500美元/克拉销售,后者按照800美元/克拉销售。


事实上,2022年,美国已有超70%的消费者选择培育钻,培育钻石成了最受欢迎的订婚戒指宝石品种。


在培育钻的迅猛攻击之下,天然钻石商们扛不住了。


今年11月14日,戴比尔斯竞争最大对手、俄罗斯最大矿石生产商“Alrosa”宣布了一条史无前例的措施:2个月时间内,停售所有天然钻石,试图支撑暴跌的钻石价格。


曾经上游的“制裁”,是郭思文最大的“恐惧”。


但此刻她看到这条消息时,轻蔑一笑,“有什么用呢?太小瞧河南了吧?”


二、河南培育钻,打爆“血钻”谎言



你能想象吗,河南,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培育钻产业集群。


来自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超硬材料分会的数据显示,我国人造金刚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5%,而河南人造金刚石产量占全国的80%。


有人为了购买一颗合心意的培育钻,会特地驱车去柘城的培育钻工厂“蹲守”;也有人在听到“郑州即将打造钻石产业园”后,立即前来查看商机。


其实,河南的培育钻产业由来已久,时间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


钻石,学名金刚石,在磨具行业是核心材料,广泛用于各个基建领域,有“工业牙齿”之称。


中国工业化早期,金刚石主要来源于刚果金、苏联。


1960年刚果金发生自然灾害,当地钻石产业遭受极大影响。


苏联切断对中国钻石的供应后,其余拥有人造金刚石合成技术的国家也相继对中国实行了技术封锁。在这种状况下,中国决定突破技术封锁,自研人造金刚石。


彼时拥有中国超硬材料“黄埔军校”美誉的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简称:郑州三磨研究所)承担了这个重任。


1963年,三磨研究所研发出中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此后河南便成为了中国人造金刚石的基地,为“培育钻”风靡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人才储备基础。


从2006年开始,中国就已成为全球人造金刚石产量最高的国家,其中大部分人造金刚石来源于河南。


到2021年,仅河南省一年的人造金刚石产量就超900万克拉。


人造金刚石产量如此之高,为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钻石的价格都高居不下?


在“钻石之都”河南柘城做工程师的李奥解释,“早前原因是当时的技术不成熟,达不到首饰钻的需求,后来则是纯粹的‘商战’了。”


李奥介绍,早前行业里生产培育钻方法为高温高压法,成品大部分为小颗粒钻石。


此外由于合成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大部分人造金刚石会存在杂质,或者颜色偏黄,无法作为首饰,因此主要用途为工业领域。


2014年,中国培育钻技术有了重大突破,可以造出天然钻品相的培育钻。


此时嗅到商机的印度商人大肆从中国进口购买颜色、净度与天然钻石相同的培育钻石毛坯,在印度加工后混入天然钻石里,对钻石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


天然钻石商们为了维持“钻石”的溢价,通过各种手段来维持钻石的“稀缺性”,如控制产量、经常举行拍卖、品牌营销等,以及最重要的一条:拒绝鉴定培育钻石、开具证明书。


没有证书的钻石“不可信”,钻石商以此打压培育钻。


直到2018年中国公司收购IGI(世界规模最大的珠宝鉴定机构),证明培育钻和天然钻成分一样,并制定出相关的标准后,天然钻石商家口中“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成分完全不同”的言论才被打破。


同年,戴比尔斯宣布投资9400万美元建造钻石实验室,天然钻石商最后的“防火墙”也低下头来。


河南则凭借着优势一路狂奔,稳坐培育钻领域第一把交椅,成为背后绕不开的“老乡”。


三、“躲不过的万般套路”



培育钻的爆火,让河南柘城如雨后春笋冒出了许多生产钻石的小厂。


这些工厂夜以继日生产,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钻石毛胚。


随着大量培育钻涌入市场后,天然钻石的光环不再,价格也难维持曾经的高位。


据证券时报报道,过去一年里有证书的钻石价格下跌了35%到40%。而大盘来看,国际钻石交易所钻石价格指数从2022年一路下跌,跌幅达约3成。


钻石暴跌带来的风波也很快波及到培育钻。


培育裸石价格一泻千里。如“最好”品质的1克拉培育钻,2015年价格在4万元左右,2022年价格降到了1万元水平,今年11月已来到2000元左右,并且还在不断下跌。


如今培育钻头部企业中,黄河旋风、中南钻石和力量钻石等企业已陷“理论亏损”,而不少钻石“小厂”已在这轮价格战中倒闭,开始变卖机器。


“没有最低价,只有更低价”是如今钻石行业的写照。


曾经行业里“买钻石,送戒托”,现在没人敢这么做,因为“卖钻戒的利润几乎都在戒托上了”。


专做培育钻定制镶嵌的钱琳形容这种落差如“从云端猛然掉落”。


她说,自己每颗钻石只能赚百元左右,“没想到钻石能从溢价最高的行业,变成溢价最低的行业。”


钱琳售卖的主要款式是大牌“仿款”,目前卖得最好的款式出自Tiffany、HW等奢侈品牌。


自从钻石价格暴跌,愿意为钻石品牌溢价买单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人们更愿意买仿款,好过花大价钱买那些注定贬值的“大牌”原版。


价格的巨大波动,以及不成熟的市场,也给培育钻的“灰色”地带留下可趁之机。


“目前行业里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套证’”,郭思文解释,许多卖家在售卖裸钻时称“包复检费用、有证、假一赔三”,实际上提供的是印度IGI,“印度IGI的鉴定没有上海严格,容易导致许多钻石‘掉级’,颜色和净度没有达到应有水平。”


“为了更显逼真,行业里流行的做法是直接开印度IGI,然后回上海复检。由于上海IGI和印度IGI之间是互认的,不会给新的评级,这样看似拿到手的是上海IGI,其实依旧是印度证书,消费者只能吃哑巴亏。”郭思文说。


此外,还有克拉溢价。


以1.99克拉和2克拉的培育钻为例,其重量只有0.01克拉的误差,约0.002克,差价或许达千元,有卖家看到其中的“商机”,将1.99克拉按照2克拉的价格售卖。


“行业里面改色也是常用的手段”,钱琳解释,不少大克拉的培育钻会出现颜色净度差的情况,商家们会选择改色而不主动告知消费者。


比如,将CVD培育钻石中,极浅的褐、灰色钻石改造后当成白钻卖,不值钱的较深的褐、灰色钻石改成彩色钻石后售卖,“虽然改色对培育钻本身影响不大,但相当于花了冤枉钱。”


印度IGI、克拉溢价、改色还是行业里相对“体面”的做法,更令人不齿的是用莫桑钻来鱼目混珠。


钱琳解释,培育钻和莫桑钻都属于一般认知里的“人造钻”,莫桑钻却是拥有近似钻石外观的另一种矿石,二者完全是两码事。


更重要的是,前者价格在2000元/克拉左右,而后者的价格,目前已跌至100元/克拉。


许多人在直播间卖钻石,欺负普通人不了解“培育钻”和“人造钻” 的区别,吆喝着人造钻便宜卖,“你以为你买的是培育钻,结果收到的是莫桑钻。”


此外培育钻也不如天然钻一样,严格区分等级,而是按照戴比尔斯的惯例分为两个级别(叫法不同,如戴比尔斯叫做“极好”“一般”;郭思文叫做“顶配”“性价”),不少商家会套用天然钻的评级,将一些本应该“淘汰”的次品培育钻卖出高价。


“这个行业像极了当初的莫桑钻”,钱琳提及当年,莫桑钻也是红极一时,被视为“天然钻”的平替,没想到过几个月莫桑钻就跌成了“玻璃价格”。


“谁也不知道培育钻的底价在哪里,如果这个行业再不好好管理,或许也会如莫桑石一般。”


钱琳耸了耸头,将一枚仿Harry Winston经典设计的培育钻戒放入了几十块钱买来的盒子中,然后交到了顺丰快递的手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显微故事(ID:xianweigushi),作者:杨佳,编辑:杜锐峰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