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根据北大博雅青年学者、北大国发院经济学长聘副教授黄炜在“朗润·格政”活动上的主旨演讲整理,来自微信公众号:北大国发院(ID:nsd-pku),作者:黄炜,整理:文展春,编辑:王贤青、白尧,原文标题:《黄炜:浅析中国的生育成本》,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我分享的一项研究是关于我国的生育成本。中国的生育成本如何?生一个孩子的成本来自何处?成本有多高?
在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生育率一直比较高。计划生育开始实施后,生育率快速下降,一孩政策出台后,生育率继续下降。直到最近,一些鼓励生育的政策出台后,我国的生育率有所回升,但仍需进一步的提高。
大家都在热议,中国的生育率为什么相对较低?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
一、生育成本的分类
生育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育成本太高。经济学家谈成本,其实有很多不同分类。
二、生育的机会成本
在经济学中,“机会成本”指的是为了从事一项活动而不得不放弃的其他活动带来的收益。女性为了生育子女,可能必须放弃一部分事业,比如就业、加薪和晋升的机会等。男性也可能会有所放弃。经济学的文献中用“生育惩罚”来形容,意思是在生养子女的过程中,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牺牲自己的工作和事业。
其实不止“生育惩罚”,生孩子后还有许多不得不放弃的东西,比如原来可以随心所欲地出门玩耍,有了孩子以后出门的机会减少。原来可以自由地支配时间,生了孩子后时间变得不那么自由。
三、生育的直接成本
目前大家所热议的“生育成本”,多为生育的直接成本,即生养子女的直接开销。这主要包括三方面:
1. 母婴呵护费用。比如月嫂、月子中心,母婴食品支出。生孩子的过程也带来很多开销,比如去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生孩子?选择什么价位的服务项目等;
2. 教育成本。这包括托儿所、补习班、择校费等开销;
3. 家居购置成本。很多家庭原本住一居室,生小孩后不得不考虑换房。养育小孩还需要购置一些家用物品,大家可能都有类似的体验,在孩子年龄还小时,出门旅游最大的箱子里装的都是孩子用的东西,大人的物品只需要一个小箱子,由此可见养育孩子需要的物品购置成本还是比较高。有些父母也会提前为子女购置未来所需要的住房。
四、生育对劳动供给的动态影响
无论男性女性都可能因为生育而不得不放弃劳动市场上的一些机会,这可能会对劳动供给造成影响。
图1
图1展示的是中国男性、女性在生育孩子前后,就业率或劳动供给的动态变化,使用的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Henrik Kleven提出的动态分析方法。可以看到,在中国,女性的劳动供给在其生育当年明显下降近30个百分点,此后逐年上升,在孩子八岁前后升到最高点,那时候孩子已经上小学,需要母亲全身心照顾的时间略少。
相比之下,男性的劳动供给在生育之后立即有所上升。在一些文献中,有时会将其称为“生育奖赏”。我想这对爸爸们而言也不能称之为奖赏,毕竟有了孩子之后,爸爸们需要加倍努力工作才能为家庭和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爸爸和妈妈都不容易。
图2
图2主要是关于女性的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生育之前,无论是2000年~2005年,还是2010年~2015年,工作方面的变化趋势几乎一致,生育当年劳动供给的下降幅度也类似。在生育后的恢复过程中,早些年生育的女性通过努力,其劳动供给可以恢复到生育前的水平;但晚些年生育的女性很难回到生育前的水平。这可能反映出2000年~2015年就业环境的变化,尽管女性很努力,但仍不得不因为生育而在工作上做出很大牺牲。这就是经济学概念上生育的“经济成本”。对今天的中国女性而言,这是很大的一项成本。
五、生育率为何下降?
图3
图3展示的是我国各地生育成本和生育率变化情况。需要强调的是,这张图只是呈现了一种简单的相关性分析,上图展示的规律不能被诠释为因果关系。横轴代表生育成本的变化,纵轴代表生育率的逐年变化。可以看出,在2000~2015年时间段,生育成本,特别是生育机会成本上升越快的地方,生育率下降幅度越大。这或许能从一个侧面解释近年来生育率快速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生育的机会成本太高。
六、工资性收入的动态变化
图4
机会成本肯定不止就业这一项。图4展示的是生育对男女工资收入的影响。不难看出,男性的工资基本维持原状。女性的工资有明显地下降,随着时间推移,女性工资下降一直存在,始终未能回到生育前的水平。图4中使用的数据相对旧一些,但我认为即便更新数据,这一趋势仍然存在。
七、家户收入、消费和储蓄率的动态变化
图5
为生育小孩,一些人不得不放弃工作。不工作就没有收入,家户收入自然也会下降,而孩子出生后家庭的总消费可能因育儿开销的提高而增加。图5展示的是生育孩子前后,家户总收入和总消费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生育小孩之前,总收入和总消费基本持平,但在生育后这两项指标开始分叉,消费上升,收入下降。这意味着家户储蓄率也有显著的下降。总体看,家庭很难在生育子女后的几年内增加储蓄。
曾有经济学家讨论孩子的经济属性,有人认为孩子是“消费品”,利他主义的家长从抚育和陪伴孩子成长中获得效用。也有人认为孩子是“投资品”,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人们把时间和金钱花在子女身上,是期望获得长期的利益回报,比如“养儿防老”。那么,孩子本身的属性到底是什么?这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经济学的很多规律已经给出答案,根据格尔·贝克的理论框架,孩子既可以带来效用,也可以为未来提供保障,因此孩子是各种属性兼而有之。
图6
图6展示了生育孩子前后,家庭储蓄情况变化。可以看出家庭有孩子后,储蓄率下降,这说明“养儿防老”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八、消费的动态变化
图7
图7展示的消费动态上升的分类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在生育当年,消费的上升主要集中在食品、衣物、医疗健康、居住设备等方面,教育文化和交通通信方面的消费下降。随着孩子慢慢长大,食品消费逐年下降,居住设备、医疗健康方面的消费也逐渐恢复到之前的水平。教育文化消费开始上升,这可能是托儿所等方面的费用开始上升。图7只展示了孩子五岁之前家庭的消费变化情况,进入小学之后的消费没有包含进来。
孩子两三岁之后,家庭在托儿、教育方面的消费明显上升,尽管其他各项消费有所下降,但总体消费水平仍然上行。交通通行消费一直处于下降状态,这一点很有意思,我的理解是在孩子年龄小时,全家都围着孩子转,出门旅游太难,甚至是爬山这样普通的户外活动,在孩子很小时也不太现实。还有其他的很多消费项目在有了孩子之后也不太方便。
总体来看,对一个家庭而言,孩子的降生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无论是观念、消费、收入,很多方面都能体现出这种转折。一个家庭决定要孩子,通常需要非常大的勇气,这份勇气就体现在这若干个细小的转折之中。今天我们一直在谈生孩子的成本,其实成本有多高就证明我们对孩子的爱有多深,我相信所有的爸爸妈妈对此都有深刻的体会。
九、如何降低生育成本?
降低生育成本可以鼓励生育,我认为这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通力合作才能做到。
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爱护,相互扶持、共同打拼,一起应对孩子降生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企业要乐意招募女性员工,不能因为女性员工将来可能生育、休产假、抚养小孩而区别对待。
政府的决策和制度也要切实帮助女性更好地完成就业。生育成本不仅仅是生养孩子的直接成本,还有劳动参与下降带来的机会成本。如何降低这方面的成本,为女性创造一个平等的就业环境,这也是降低生育成本的一项重要工作。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生育成本有较大的地区异质性,今天的这些研究仅仅具有统计意义,家庭之间千差万别,不一定都与我们今天讨论的情况一致,甚至还可能存在较大的偏差。未来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更多的分析方法才能得到更加全面的结论。今天我们仅从劳动供给和家庭支出层面进行探讨,还有很多方面,比如精神健康、身体健康等未涉及,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我们希望建立一个真正男女平等、对男性女性都友好的社会。在生养孩子这方面,妈妈很辛苦,爸爸也很辛苦。我们需要一个足够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为每一个人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劳动机会和公平的工作环境。这一点对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重要,对整个社会的生育趋势转变和未来发展也非常重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北大国发院(ID:nsd-pku),作者:黄炜(北大博雅青年学者、北大国发院经济学长聘副教授),整理:文展春,编辑:王贤青、白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