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商业风向标
2023-12-26 22:242023年,你可以不打开小红书,但很难避开小红书。
翻开今年的年度盘点,总能看到小红书若隐若现的影子。《咬文嚼字》发布的“年度十大流行语”里,“显眼包”“搭子”“多巴胺XX”和“质疑XX,理解XX,成为XX”都与小红书有关;《新周刊》的“2023十大关键词”里,也有“城市漫步Citywalk”“多巴胺”“搭子”等词语。
不少公司的朋友也跟我说,他们总是要去知道年轻人在想什么,现在流行什么,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刷小红书。于是在他们的会议PPT或者内部调研报告上,越来越多出现小红书的截图。
日常生活的偶遇也越来越多。在咖啡馆里和朋友聊天,聊到小红书,身边就会有人来搭话,说自己最近也在小红书,正在小红书上卖货。再问问身边做内容的朋友,要不然正在做小红书,还没做的,也在思考自己与小红书如何适配。
在上海的小马路上随意转转,也总能在不经意的转角看到小红书的存在。有些是之前小红书办线下活动留下的痕迹,有些是商家或者街道自发按照小红书热门笔记,装扮了店铺或者街头。
图片来源:小红书@赵晶晶和她的朋友们
前两年,小红书发展迅速,但除了小红书用户,多数人要么不关注,要么是作为商业、文化现象来分析研究。然而在今年,小红书已经深入到生活的肌理,影响线下生活甚至物理空间,成为众多生活趋势的策源地和放大器,并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日常生活——比如现在计划周末散心时候,Citywalk肯定是候选项,而这正是小红书 2023 年的年度生活趋势之一,另外还有“显眼包”“听劝”。
小红书的生活趋势,也与别处不同。评选“年度流行”往往基于声量,于是往往出现一些网上很多人说,但身边几乎见不到的“流行文化”。不过小红书的生活趋势,往往首先是生活方式,即便你不用“听劝”这个词,今年也可能越来越多为了改变当下生活,而寻找其他人的建议。
以前大家会用“美好生活”、“种草”或者“有用”“陌生人的朋友圈”等词汇,来概括小红书的特质。2023年,这样的概括越发艰难。它更多地影响了生活,也在被大众生活影响,每个人自己的经历、接触到的人和输入的信息,本来就是复杂的,映射而成的小红书,也正变成一个复杂的系统。
毕竟,生活不是电影,没有模板一样的故事线,小红书也同样如此。不过尝试理清楚小红书 2023 年的变化,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更好认识身边的生活。
展示有褶皱的那面
很少有互联网产品会像小红书一样,把“生活”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它会说“2 亿人的生活经验都在小红书”,会说自己是“你的生活指南”,十周年的庆典活动,也叫做“马路生活节”,号召大家要“投入真实生活”。小红书近些年内容偏好也是“有用的真实经验”。
图片来源:小红书@美少吕吕
社交媒体和随后的短视频平台出现,人们有了展示生活的舞台,小红书则模糊了台前幕后的分界,鼓励大家直接展示生活切面而非表演。大家对小红书的过往印象里,觉得它像是个“乌托邦”,大家在这里展示的只是切面里最光滑的部分,也就是“美好生活”。这带来了一个问题,2023年,很多人面对生活,开始犹豫、开始怀疑,化用凯恩斯的话来说,“当生活改变之后,我的想法也随之改变”,那么承载了大家关于生活念头的小红书,是否也会发生改变。
确实发生了。
2023年,小红书依然有很多人展示温和、美好的生活,但也越来越多出现了粗糙、有褶皱的那一部分切面,也越来越多出现一些很难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最终居然能有回应:比如台湾的赖赖只有一个清朝时候的地点,怎么找到自己祖先的家乡;比如有年轻人意外找到一本民国日记,他的原主人在哪儿;比如西红柿炒蛋到底哪种做法最好吃——不少方法做出来味道都会有些古怪;比如“找不着对象,大家觉得我问题出在哪”。
提问题的是小艾同学,如今他有个称号,叫“全网最听劝的男人”,不过提问题时候,他觉得自己是个“很垮的人”,“在同事之间平平无奇,也没有很突出,放在人群中,像那种小透明,不会被人注意到的感觉”。
他在湖北省荆门市打工,这是个小城市,距离武汉不远,在很多所谓“目标人群画像”中,会被归为“下沉市场”。不过小红书公司内始终拒绝用这个词语,他们认为这些只是“低线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或许还不高,但和北上广深等地方相比,并没有上或者下的区分。
2022年8月,小红书内部发起过一个调研项目,去一些低线城市实地走访,看小红书在这里应该怎么增长。一位参与过调研的小红书员工跟我说,最初,他们想知道那里的人不会喜欢一些“大城市的玩意儿”,但这个假设不完全对,“在低线城市,同样也有对新的生活方式感兴趣的人,他们和大城市相比,只是有一个时间差,往往是信息先过去,之后硬件设施才跟上”。
大家不会同时开始实践某种生活方式,它就像一颗石子,投在水里,涟漪层层扩散。她举了个例子,在一个小城市,大家对于飞盘、露营都很有兴趣,但没有人一起玩,也缺少相应的地方、装备。到了2023年,大城市已经开始匹克球、溯溪,而《衡阳晚报》在今年十月的报道里,认为露营正在“出圈”“正打开文旅消费的一片新蓝海”。
图片来源:小红书@芸野CAMP-栗子
小艾同学的成长环境里,周围人都告诉他,男孩子不需要重视自己的形象,不过当第二天看到收到的上百条评论里——如今这条笔记的评论数量超过1.1万,他发现不是这样的,“我以前没有在意穿搭和发型,没有在乎这些,那个时候我可能意识到,男孩子也是要拾掇拾掇自己”。
他不知道该怎么拾掇,就按照评论里的建议一样样来。先换了发型,之后开始减肥,“减成了细狗”,瘦了之后有人说还得增肌,于是练了肌肉,还开始化妆,用粉底遮瑕,为了眉毛形状,就研究了四五个笔记,他还说以后有条件,会考虑去做医美,进一步完善自己。
很多人发了类似的帖子,但是没有热度。小艾同学说可能是自己运气好,要非得找原因的话,“可能是丑得比较真实,好像他们的生活中真的就有这么个胖子,很有代入感”。现在的小艾同学,被评价为“脱胎换骨”,他变得时尚,也在小红书上找到了女朋友,已经领证,正准备婚礼。他说那些网友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因为要是自己再继续以前的生活状态,过几年说不定就彻底对生活丧失希望了。
图片来源:小红书@小艾同学。(备婚中)
热点可以是一个人带动,但趋势不能。一个生活趋势的出现,必然需要普通人、KOL、商家和平台方的合力。我们可以轻易地把“听劝”的起源,定位到小艾同学发笔记的那天,不过那天之前,需要帮助的人一直都有,愿意提供帮助的人也一直都在,他们只是需要一个相遇的机会。
小艾同学说,他以后想去教男生去怎么拾掇自己。他恰好遇到了生活方式扩散的涟漪,于是生活发生了改变,如今他正投下更多石子,甚至也影响了小红书这个平台。在“听劝”这个表达之下,聚拢了一批想要追求生活其他可能性的人。在小红书上,平均每篇关于“听劝”的笔记,都会获得43.9个人回复,一个名为“改妆我听劝”的话题,浏览量接近4亿。
生活没有SOP
我很想知道,小红书究竟有没有一套 SOP,可以批量生产生活趋势。
SOP 意思是“标准作业程序”,也就是工作指南或者说明书。如果某一个产品有 SOP,那么就可以批量复制,让它成倍增长。制造业需要SOP来生产标准件,而互联网公司更需要SOP,不仅可以用于规模化的增长,也可以让人成为算法和大机器的一个环节,效率高,替换也方便。
不论新人还是高粉丝量的KOL,都说有些不明白小红书的运营逻辑。有时候一篇精心制作的笔记只有寥寥几个人浏览,随手的几句吐槽能换来上千评论。外界关于小红书的运营课程很多,提供的都是一些千篇一律的指导:要有人设、要精致、要用故事挑动情绪……
所以我决定直接去找小红书的运营来询问有没有操作指南,而运营小彬也很干脆地告诉我说没有,“要是一个趋势,能够用SOP的方式制造出来,那肯定不是一个真的趋势。”
运营往往被看做“掌握了流量密码”,不过小红书的运营与其他互联网公司不太一样。他们会说自己不算”运营专业人士”,而是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来做运营:潮流时尚的运营每天都会换着潮牌来穿,美食类运营的桌子上会摆满零食,户外运动的运营在天气合适时候每周都会去露营爬山。小红书的运营活动,也往往也会在公司里面办一轮,让公司里的人一起参与,于是小红书在SOHO复兴广场的办公室,也会有展览、品酒、分发烤红薯等热热闹闹的活动。
图片来源:小红书@我是丁三好
“你不能把趋势和热点搞混了。”小彬谆谆善诱。作为运营,他们确实有一套流程,可以把捕捉到的趋势放大,让更多人知道和参与进来,但只有作为“专业人士”,他们才能在一件事规模还小的时候,发现它是一个值得放大的趋势。当然这并不是说,小红书是一个杂志,依靠运营来人工审稿。这也不现实,杂志社的编辑只需要面对几十名作者几百篇稿子,而在一年前,已经有两千万用户每个月在小红书至少会发一篇笔记,不可能只依靠小红书的运营把这些内容手动筛选出来。
负责旅游领域的运营小苏有个工作习惯。他会筛选出一批粉丝低、收藏量高的笔记,投入到一个内容池里,给他们更多曝光机会。他说按照这套标准筛选出来的笔记,不是依靠自拍美照获得的,往往是真正有用的内容,给其他人提供了信息量。每天大概能筛选出两千多篇笔记,他也不管自己是否喜欢这些内容,让更多用户看到,如果有更多用户喜欢,那么就会获得更多流量,再让更多用户看到。
这相当于让普通用户来帮自己筛选内容。大家惯于用百万粉丝的创作者来定义小红书的样子,但是小苏觉得,在旅游这个领域里,普通人的内容比博主的内容更重要。大家看专业博主,往往是出于娱乐的目的,去看他们表演,专业博主也需要“确定性”,保证自己的笔记能火,往往更精致,但真实生活连接没那么紧密。不过普通人需要和普通人交换信息,“你在大马路上喊一下,我在哪能吃顿午餐,都不会有人理你的,但是你在小红书上喊一句,是能有回应的。就是因为真人密度高,且大家是和你一样身份的人,所以他说的话对你有用。”
今年有两个火热的旅游方式,首先是特种兵旅游,其次是Citywalk,不过小苏觉得这两个还不太一样,“Citywalk你是真能搜到一条街,你能去的,但是特种兵旅行你其实不太知道到底怎么就算特种兵,怎么就不算了,难道不睡觉就是特种兵嘛?那你不可能让更多人去不睡觉嘛,所以他更多就是一个内容的爆款,是个热点,而不是一种生活,这两个我觉得是一个核心区别。”
生活趋势晚于生活本身,它是总结概括而非预言。Citywalk还没火的时候,普通人不会为了创造这一趋势而去街道里漫步,他们往往是先去了这些街道,之后才会发一篇笔记来记录,再之后“追认”自己的行为是Citywalk。对于旅游这个类别来说,“身边的人都在这样玩”是比“明星在这样玩”更好的背书,小苏会引导千粉左右的用户去发布Citywalk相关的内容,其他人看到了这些笔记,去了里面提到的街道,又会再次在小红书上分享,于是小红书上就有了更多内容告诉大家怎么去玩。
生活趋势往往不在小红书诞生,最初时候,这趋势可能只是一些爱好者的新玩法,或者直播间里主播某个梗。不过在小红书,这些新鲜事物的萌芽才能真的与生活结合。小苏说,大家开始在城市里漫步,开始玩起来,生活趋势就已经成形了,只是还没被命名,还没成为热点破圈——这一步需要粉丝量高的KOL、明星和超大媒体的参与,但这并不是他工作的目标,只是顺其自然的结果。
在讲述产品或者技术创新如何走向大众的《跨越鸿沟》里,作者把扩散过程分成四个阶段。从极客,到愿意尝鲜的人,再到早期大众,之后是晚期大众,当然还有一批一直不愿意尝试新事物的人。一个新的生活趋势,扩散也要经历类似的过程。小红书不能制造新生活,热爱生活的人制造了新生活,小红书把他们聚集起来,扩散给愿意尝试的人,如今小红书用户增多,也足以再次扩散给大众人群。
扩散需要时间,于是小红书上的生活趋势与大众感知也会有时差。2020年,Citywalk已经在小红书流行,走向大众却是在将近三年之后。小彬说,他们内部估算,生活趋势走向大众平均需要一年到一年半,“不过用户多了,这个时间也在缩短”。
“那这一套方法,算是趋势运营的方法论吗?比如筛选笔记加流量,去线下做活动。”我不死心,拿着获得的信息反过头去假设。
“不能吧,不同的内容差别太大,没办法套。最重要的是怎么识别出来趋势,趋势这件事情我觉得还是跟我们如何理解目前我们所有的用户、理解整个社会的变化有关,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决策。识别好内容这件事情,我觉得是要靠人,不能靠机器。”小彬说,“我听说有的平台已经不靠人来做判断了,全给算法。但算法是先发现了规模,再去推更大的规模,以这种机制去做,可能会变出热点,它不会成为趋势。”
不在场的影响力
一位老人,八十岁,住在上海的南京路附近,距离永安百货不远。年轻时候她是个工程师,有喜欢很久的男人,但最终也没能在一起。如今那个男人也去世了,身边的朋友也老了,散在世界各地,于是上海只剩下她一个人。
如此过了十几年,等到今年八月的一个晚上,天气热,她出门找树荫纳凉,对面永安百货忽然热闹起来,灯光打在白墙上,萨克斯风吹起了《甜蜜蜜》的前奏,她用略带美声的唱法,跟着唱完了整首歌。之后永安百货陆陆续续开始了其他表演,有音乐剧,有爵士,也有老人熟悉的昆曲。她坐在那里,一直听到晚上十二点。
图片来源:电影《步履不停》
她说起自己年轻时候亲身经历的“十里洋场”,说那时候的百乐门,两毛钱能跳到天黑。如今再想去听昆曲,需要在互联网上买票,互联网上支付,不论是票价还是为了买票所需要的对互联网的使用知识,都已经超过她能力范围了。她也不会知道,这是小红书办的马路生活节中的一场活动。
2023年的开始,每个人都知道生活会有新的变化。因为疫情居家,不少互联网公司迎来了意外的用户增长。《晚点Latepost》的报道里总结说,在2020年之前,它还只是一个以美妆、时尚内容为主的女性社区;2020年之后,最火的内容变成了“如何做凉皮”。不过,当大家纷纷走出家门之后,下一步要做什么?
图片来源:电影《白日梦想家》
大家拿起手机,往往是为了休闲娱乐,放下手机,才真正开始生活——这是小红书一次内部讨论得出的结论。于是在今年,小红书做了大大小小一二百场线下活动,以至于有策划公司开玩笑说,觉得小红书要开始做乙方的事儿了。
在小红书的逻辑里,小红书的核心用户,大概率是“现充”,对生活还有想法有热情,所以他们会去演唱会,去看展,去亲自调一杯酒做一杯咖啡。线上是一个一个的流量,线下是活生生的人,核心用户最有可能聚集在那里。业务负责人下了硬性命令,所有类目的运营,都要往线下走,“把线上的运营脑子,换成线下”,核心目标也不再是内容的增长,而是用户的增长。因为只要核心用户在小红书,那么小红书的内容就能不断更新,始终能最先发现新的生活趋势。
“马路生活节”是一次大型线下活动,除此之外,小红书还做了一百多场其他线下活动。比如在杭州凤起路地铁站上,就能看到小红书的广告投放,素材来自小红书的笔记,上面写着:“先去法喜寺,再去灵隐寺,大部分都是下坡路,更省力。”小红书还在上海弄堂做了“大家时装周”,在长沙街头做了“接头点”,在广州东山口做了“REDblock潮流街区”。这些地方往往是小红书笔记的来源,小红书带着笔记又回到了这些地方。
方浜中路在黄浦江边上,原本也是条河。1913年开始,这里埋土造陆成了商业街,成了老上海的代表,百年之后面临拆除。现在动迁房屋征收完了,人类搬走了,沿街门窗封起来了,墙皮斑驳,冷清凄凉,晚上路过就像是经过了恐怖电影现场。
今年五月,小红书与BFC一起,由漫画家Tango做策划,把一批猫咪的照片和漫画搬上了方浜中路的墙上。我过去的时候,这个展览已经到了尾声,但只要有人路过,就总会多看几眼。有年轻人,有孩子,也有老人,有专门过来“打卡”的,也有路过被吸引来的。最后据说有一百多万人先后过来,我相信其中不少人不是小红书的活跃用户,甚至可能不知道小红书是什么。只是小红书虽然不在场,依然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轨迹,让他们愿意转个弯,停留几分钟,去看看墙上的猫。
互联网发展至今,已经有了不少影响时代的产品。比如淘宝,让人们轻易买到自己摸不到的东西;比如微信,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保持联系,不论是否情愿。小红书不在此列。它不像是“改变一切”的互联网公司,不论重视线下,依靠人发掘内容,或者维持APP的双列形态,这些在效率至上的互联网行业里,多多少少都有些另类。
不过,在和一些与小红书毫无关系的朋友吃饭时候,朋友说起自己想去加州自驾玩,但只有中国驾照,没有美国的驾照,不知道该怎么办。我脱口而出:“你去小红书上看看呀,那儿肯定有说这事的。”
从“消费”出发理解小红书,是个路径,但不免有些偏差。小红书的野望显然不止是“消费指南”,《晚点Latepost》引用小红书CEO毛文超的话,来说小红书的价值:“过去 10 年,如果要说最自豪的,那就是我们通过小红书这个产品,将上亿中国人的生活经历、经验、感受,从每一个人的脑子里搬到了互联网上,这些生活信息的数字化,极大程度地丰富了中文互联网上的信息。”
小红书很少从零开始创造新的生活方式。生活和生活的经验,星罗散布,小红书把已有的生活聚拢起来,让更多人能看到。小红书上的生活趋势,往往来自生活方式,最终影响的也是每个人的生活实践,而不是停留在“网络流行词”上。
这让小红书成了一张地图。今年一个流行说“人生是旷野”,不过有种疾病恰好叫做“旷野恐惧症”,按照《默沙东诊疗手册》的解释,是“对陷入无法轻易逃离和无法获取帮助的处境和地方的持续性害怕”,这时候便需要地图,需要前人走过的痕迹,告诉你这条路是可以走的,你也来试试。
图片来源:电影《白日梦想家》
大卫·格雷伯因为《毫无意义的工作》在中国出名,在一次演讲里,他说文化不是大城市里中产阶层的消费,而是普通人在日常工作之外的创造,起源也不是消费,而是“拒绝服从”,拒绝去做周围人都在做的事情。这样的动机,多数时候只是变成了烦闷的心绪,但也有可能真的带来了生活的新变化。
来小红书的人,不是逃避生活,而是相信生活依然有可能。或许我们误解了小红书和生活的关系。它不是生活的镜子,也不是生活的理想。当我们相信生活时,反而不需要小红书,当我们开始对生活发问,想要探索其他可能性的时候,小红书才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