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8-06-28 07:50

潮牌:成也小众,败也小众

在全球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潮牌似乎成为中国年轻人时尚消费的新宠。


近年来,潮牌消费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趋势,2011年全球潮牌市场规模达到600亿美金,2017年则暴涨到2000多亿美金。很多舆论认为,潮牌的背后是下一个万亿级市场。


虽然潮流文化已进入中国二十多年,但作为潮流文化的载体,潮牌市场其实还远未成熟。


什么是潮牌


对于潮流爱好者而言,只要能够体现独立精神、有态度、并拥有独特设计的品牌都是潮牌。但在不少发烧友心中,站在塔尖的仍然是美国潮牌Supreme、Stussy、Undefeated等。它们才是被潮牌圈视为最正统的继承者。这些品牌的设计理念都源自美国的街头文化,这种文化融合嘻哈、街舞、滑板、篮球、DJ等元素,表现年轻人追求独立、反抗和个性的精神,是青年亚文化的集合。


到目前为之,潮牌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960年~1980年为萌芽期,热爱冲浪、冒险的个性设计师们,以Shawn Stussy为代表,在服饰中加入滑板服、工装等元素,形成独特风格。


1980年~2000年是黄金发展期,美国大兵把潮牌文化带入日本原宿,诞生了藤原浩、高桥盾、长尾智明等教父级人物,推动潮牌的多样化。


2000年~2010年是全球化蔓延期,随着亚洲国家经济发展,潮牌首先成为明星的日常服饰,从而逐渐被大众熟知。


2010年至今,全球潮牌圈正开始向日常生活领域化,开始融入更多现代精神,有了新的文化内涵,不拘泥于街头文化,开始走向大众。



买潮牌的人越来越多


在当下年轻人眼中,虽然adidas、LV、Gucci等传统大牌及奢侈品牌虽然仍在他们涉猎的范围内,但附加了态度和精神表达的潮牌,正越来越受到欢迎。


数据来源:Nielsen


根据Nielsen报告用户大数据分析,2017年潮牌消费增速是非潮牌的3.7倍,增长速度达到62%,而非潮牌消费增速是17%。


数据来源:阿里数据


来自阿里的数据也显示,过去三年,潮牌市场一直保持持续升温的趋势,2017年线上潮牌商品的搜索量同比增长超过60%,消费金额同比增长则高达260%。


拉动潮牌消费的主要群体,主要是95后、00后为主的年轻人群体。根据CBNData《2017网络时尚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对潮牌的偏好反映了年轻人群追求个性化以及新鲜感的心态,年龄越小对潮牌的偏好度越高,95后和00后对潮牌的偏好尤其显著。


数据来源:CBNData《2016网络时尚消费趋势报告》


为了这些不断崛起的时尚年轻消费群体,曾经看不上潮牌的大牌和奢饰品,也开始放下姿态与潮牌合作:LV和Supreme的跨界联名合作、Givenchy与日本潮牌Rottweiler联系发布了狗头T恤和卫衣、Gucci也玩起了街头涂鸦和繁复的动物图腾。


潮牌吸引力源自哪里?


消费迭代下的个性需求爆发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消费者消费理念已经由物质性消费向精神性消费过渡,年轻的新兴消费者更为看重品牌所代表的文化和身份。虽然潮牌并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但成功的潮牌都有独自的理念和生活方式。真实性和生活方式是潮牌的核心,通常带有明显个性化色彩,有自己的文化基础,并不理会别人的看法。


同时,这些年轻人掌握着潮流的话语权,他们既是时尚的消费者也是时尚的输出者,在社会语境中从而让小众的潮牌生意走向大众视野。


潮男崛起


数据来源:阿里数据


由于男性财富的积累,社会进步致使个人的社会身份日益多元化,更丰富的社会生活使得男性对非必需物质的需求增强,成为男性消费在中国快速崛起的原动力。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男性消费者都大量增加,消费种类也更加多元化,消费额度在向女性靠拢。


数据来源:Nielsen


过去,不论潮牌还是非潮牌,女性都一直占据着消费的领先地位。而尼尔森的调查数据显示,男性潮牌消费者对比非潮牌消费者的占比逐年增加,2015年~2017年这三年间,男性在潮牌上的消费比例从29%增至36%。


偶像明星的拉动


明星做潮牌并不鲜见,无论是余文乐的雅痞工装的Madness、刘嘉玲的黑白朋克的hardy hardy、陈冠希街头风的CLOT,还是周杰伦周氏风格的Phataci,除了独特时尚品味外,亦得益于其粉丝群的积极买单和主动传播。



根据RET睿意德《2017中国明星店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服饰位列明星开店的第三位,仅次于餐饮和酒吧,平均每十家明星店里面就有一家是服装店。如果把明星的公众形象视为IP,潮牌已成了这个IP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表达方式。


潮牌的尴尬


潮牌终归是门生意,商业行为的基石是供应链、资金链、渠道等,之后是品牌打造,但这最基础的部分,往往最容易被忽略。


有些曾经红极一时的潮牌,也因此难觅踪迹,甚至关门结业。


曾经凭借夸张印花红极一时的纽约潮牌Hood By Air(HBA),在2017年今年4月6日宣布品牌停止运营; 创立于2006年的涂鸦风格潮牌Original Fake,在2013年结业;Pyrex这个品牌前后存在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即便曾经统治全球潮流圈的BAPE ,在2011年被I.T.集团收购之后,随着nigo的离开,也失去了忠粉的信赖。


Original Fake


Hood By Air(HBA)


Pyrex 


无论是潮牌还是快时尚,商业化都要回归服装行业的本质,而服装供应链比较重,库存率高,壁垒较窄,高度依赖渠道等一系列原因,潮牌其实并不容易获得早期投资的亲睐。


青山资本(ID:cyanhillvc)对于潮牌有两个维度的观察:


第一,潮牌市场的发展靠的是现象级的爆发,那么持续打造爆款能力就极为关键。


这与普通消费品市场的发展逻辑并不一致,而更像文创市场的发展逻辑,即偶发的爆款能力并不意味着品牌的长期可发展。这其实是一个概率问题,资本方会更看重持续复制爆款的能力,以及是否掌握了某些爆款内核的东西。


第二,潮牌自入市即是小众文化的代表,小众意味着并不具备规模化商业的基础。


而一旦某潮牌在现象级爆款出现之后选择规模化发展,也就意味着失去原有核心(小众)群体的价值认同。因为一旦大众化,就失去原有潮牌所标榜的个性文化内涵,其核心人群为了绝对的小众文化而放弃大众品牌。这也意味着,潮牌通过细分切入市场,引爆后走大众化的这条路,其实对于潮牌本身的基因而言,本质上就是硬币的两个面。


在这个意义上,Supreme,BAPE等已经不算典型的潮牌了,毕竟大众的潮牌,还算是潮牌吗?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频道:

别打CALL,打钱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