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8-07-17 07:54

旗帜鲜明地唱多小米

虎嗅原创组作品


作者丨蒋松筠


前一阵一个做自媒体的朋友,发了条挺逗的朋友圈:


2018国内自媒体四大宝: 衰腾讯、骂百度(每年都是)、怼蓝标、吹小米。


两个多月前刚传出IPO消息时,各路人马从各个角度总结小米为什么这么厉害,把小米预计估值从800亿美元吹到2000亿。


这才过了几天,随着小米市值的一路看跌,吹小米就变成了衰小米,而这拨浪潮随着小米赴港上市达到顶峰。


7月9日一天之内,我至少看到过20篇唱衰小米的文章,论调都差不太多:


  • 小米就是家造硬件的企业,非要往互联网公司的估值上靠;

  • 小米做硬件没前途,利润这么低,价格上不去;

  • 小米没核心技术,一天天儿就在这儿吹牛逼。


啧啧,你们这些媒体人啊,听风就是雨。

 

谈小米前,先破除几个误区


误区一:做硬件就是拼技术创新


科技产品的竞争,早已不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SONY靠特丽珑一项技术就可以横扫一整个市场的时代,技术实力无比强大的三星在中国消费电子市场溃败,便是发生在我们面前的活生生的例子。对如今整合程度极高的科技行业来说,硬件产品比拼的是综合实力,只“掌握核心科技”做不出好产品。


就拿手机来说,各厂商所用的绝大多数元器件都是采购自供应商,本身并无分别,旗舰机很可能用的都是高通的芯片、SONY的图像传感器(拍照)、三星或海力士的内存,但最终做出来的产品却能分出高下。甚至采用同一款相机Sensor的手机,经过厂商调校之后,拍照解析力、白平衡会有很大差别。


手机与很多科技产品,都是资源分配和妥协的结果。性能、成本、机身厚度、续航能力、散热能力、便携性是一组复杂的矛盾共同体,谁也不可能兼得。


如果用杠精的态度只谈“核心技术”,那么连核弹都能在家自制(假如你能搞到武器级的铀)。但要想做出摆在家里不危害健康、普通人也能引爆、并且能装进你家车后备箱的核弹,那就不是一般难了。


技术实力强的厂商,当然更有可能做出优秀的硬件,创造出友商更难超越的领先优势。但提升产品的设计感、软硬件结合、降低成本、抓品控降低不良率、做好用户体验,这些同样是厂商的硬实力。


误区二:品牌营销就是动动嘴皮子写文案


在很多人眼里,品牌营销≈创意+忽悠,一家公司品牌做得好=他们家的广告创意很好玩。


但实际上,品牌工作是一个踏踏实实的系统性工程。要想做好品牌,一家公司需要从确认他们的用户是谁开始,根据用户属性去设定品牌调性、进行基础建设、经营领导团队形象、勾搭媒体、做活动做事件、找到合适渠道进行品牌投放等等。这只是品牌团队内部的工作,如果真的要把一个品牌做到有说服力且深入人心,需要全公司包括产品、运营、销售在内各个方面的统一思想和协作。


华为要做高端的品牌形象,就要做出有高端设计感的产品、找有高端气质的(国外)代言人、去巴黎大皇宫开发布会、和高端品牌搞异业合作、开高端装潢的线下门店。


品牌,最重要的就是齐齐整整


消费者一般能明确感知到的品牌动作,都是某家公司投了哪个网剧、冠名了哪台综艺、做了什么“引爆全网”的事件营销。但实际上,品牌的功夫有一大半都做在水面下,而一旦在用户心中真的建立起某种品牌形象,也会比你想象中持久和牢固得多。


误区三:判断一家公司时,只分析不洞察


在2011年底看腾讯,能看到啥?


  • 虽然微信已经上线了,但腾讯的基本盘在QQ是毫无疑问的。而QQ和Qzone的增长已经开始放缓。

  • 腾讯对标人人网的实名SNS网站“朋友网”显示出比较强的增长态势,一年之内增加了82.7%的用户量,有成为战略级产品的潜质;

  • 腾讯微博与新浪微博的战斗难解难分,似乎未来能在这个赛道分一杯羹。

  • 2011年的腾讯游戏业务,最大头的收入来自于穿越火线、地下城与勇士和英雄联盟这三款代理端游,此时国内手游市场还未开启,并且腾讯自研游戏还主要是小型休闲游戏。

  • 腾讯的广告业务收入仅占总收入的十四分之一,从增长上来看平平无奇,并未超过腾讯整体增速。

  • 3Q大战和《“狗日的”腾讯》已经过去一年,腾讯在舆论战场上输掉了大多数网民的支持。此后,从马化腾开始,腾讯自上而下地梳理企业价值观和战略方向,进入了一年多的调整期。


上面这些信息,哪几点在今天来看是有长期价值的? 哪些能判断出腾讯未来?


在2011年底,对判断腾讯长期发展前景有效的信息可能是——


  • 腾讯成立了ISUX中心,以马化腾为轴心的“用户体验神教”初具端倪;

  • 腾讯在游戏上,正在经历“PC客户端游戏-网页游戏-手游”的转型,腾讯为手游配置了包括马化腾本人在内的豪华高管团队抓手游项目;

  • 腾讯已经自上而下高度认识到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性,并且All in移动互联网,2011年出生的微信正是这样思想和战略下的产物。在这方面,腾讯与百度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 经过痛苦的反省与讨论,腾讯确定了更加开放的对外策略并开始践行。


2010年下半年的3Q大战开启了腾讯一年多的战略调整期


我们当然要用当前能获取的信息去判断未来,但不同的时间尺度下,支撑起一家企业确定性的因素是不同的。短期内,可能是产品、营收结构、市场占有率、融资事件等等,把目光放到中长期,则可以是创始人的品性和能力范围、企业自上而下的价值观、品牌口碑的积累、对用户的理解,和对产品的理解


别误会,我不是在说现在的小米是一家和腾讯一样伟大的公司,我的意思是,用短期的确定性,去框住一家公司的长期潜力,不足为信。


说点实在的——小米到底是家什么公司?


我给三个答案:


现在的小米,是一家以性价比为核心竞争优势的,3C数码制造企业;


短中期内的小米,是一家以品牌认知和供应链管理为核心能力的,标准化商品电商;


中远期后的小米,如果发展顺利,是一家以物联网(IoT)和AI技术为基本盘的,互联网企业。


第一句话,大背景是智能手机这拨红利,小米已经吃到嘴里了,这才能在8年时间做到500亿美元。


第二句话,大背景是消费升级的红利,小米已经进入,以自己的方式借着风口分一杯羹。


第三句话,大背景是人类生活方式进化中的红利,小米还在布局,前景未明。


小米的护城河


看一家公司的质地如何,确定性决定其是不是一家好公司(下限),而不确定性决定其有没有机会成为一家未来的伟大公司(上限)


小米已展现出的长期确定性优势体现在四个方面:


A. 品牌积累


相比于华为或者OV来说,小米的品牌公关团队在硬实力上和投放上都有所欠缺。赴港IPO时被笑话的媒体公关,就能暴露出小米在纯品牌运作上的一些不成熟。


但这一点也不意味着小米品牌弱,相反,品牌是小米最大的财富。


小米用了8年时间,以性价比切入,用产品带品牌,笼络了一大批米粉,在消费者心智中植入了“我们和用户在一起”的形象。现在则升级成为了“感动人心,价格厚道”。


“把用户当粉丝”,是小米一个神奇的创新


小米的品牌,贵在8年如一日专打一个点,贵在禁得住诱惑,不像隔壁魅族一样盲目冲击高端,反而损失已有的用户基础。


品牌形象其实就是这么回事儿,当你说的东西不让人觉得别扭的时候,这个形象就建立起来了。小米这些年是出过一些公关危机,有在台湾虚报出货量的,有欺负软件供应商的,有笔记本宣传图“美化”的,但除了2015年“京东天马屏事件”之外,基本没有过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小米MIX在2016年开启手机的全面屏时代,以当时的领先性来说,定价在5000左右是不会有太大风险的,但小米就是把价格定在了3499。而今年雷军宣布小米今后卖硬件的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会超过5%,同样是在强化这个外界印象。



但这也有两面性,小米品牌中强有力的性价比概念,长期以来为小米贴上了便宜无好货、质量低劣的标签,而早期小米产品也确实在品控上无法让人满意。在2015年底,雷军喊出了“新国货”这个概念,这是在性价比之外,开始强调产品质量。在这方面,小米同样也是以产品带品牌,目前来看,小米产品质量的口碑有了明显的扭转。


虽然在3000+智能手机这个市场上,小米还呈现出明显的弱势,并且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但小米已经开始在2500+这个档位上站了一席之地。仅仅3年之前,小米note第一次把价格提上了2000元,产品本身并不差,但卖不出去,就是吃了品牌的亏,而如今,小米8已经可以名正言顺定价2699并且热卖,这中间经历了艰难的品牌升值的过程。


在智能手机这个领域,品牌和口碑更多时候是防御性手段。但在小米生态链已经涉及或将要进入的泛数码、白电甚至日用品领域,产品同质化更加严重、且很多领域内的头部玩家品牌还很薄弱,这时小米品牌的杀伤力真的就是成倍上升,充电宝、智能手环和插线板等产品的成功便印证了这一点。


B. 用户意识


互联网思维,用户意识,一回事儿。


小米的用户意识,对内体现在对用户体验的重视,对外则体现在极具互联网思维的营销方法上。关于后者这里不再赘述,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写的《参与感》就是很好的解读。


小米的第一款产品并不是手机,而是MIUI这个操作系统。早期小米几乎全部员工都泡在MIUI论坛上,每周发一个新版,看到用户反馈之后继续快速迭代。如此接近用户、如此敏捷且高效的开发流程,在当时是前所未闻的,这也让MIUI一经进入市场,就成为了最好用且优化最快的手机操作系统。很多接地气儿的创新,例如对中国大环境极为实用的来电号码标记和手机黄页功能,就是由MIUI首创再被其他厂商借鉴的。


MIUI率先在手机中提供来电号码标记功能


笔者用过多款小米智能家居设备,也能感受到在用户体验上的用心。仅说一点:小米的每一款智能硬件,包装都是精细设计过的,里面从来不会有传统电器常见的一大本说明书和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线。小米一般是用一页纸上4~8幅图来讲解安装和使用方法,包装中的配件也基本在5种之内,哪怕是电器白痴也能在几分钟之内安装好并且启动。


小米空气净化器Pro外包装上的配件说明图


《人物》杂志的《雷军豹变》中记载过一件小事,可以看出雷军对产品用户体验细节的偏执:小米电视前掌舵人王川曾经被雷军吐槽了40分钟,雷军喋喋不休就为了一件事——为什么小米盒子包装塑封留下的那条线不能居中?你看人家苹果就可以。


和品牌积累一样,在数码科技产品领域中,用户意识已经被广泛探讨并且重视,但对于小米生态链的诸多传统行业的竞争对手来说,具备了用户意识的小米就是拥有了高维打低维的巨大优势。


C. 标准化商品打造能力


小米2015年初开启了生态链战略,到2018年,小米生态链中已经有近百家企业,小米IoT平台内联网设备超过8500万台,800余种。


这背后是摸索出来的“小米模式”:


寻找有潜力的靠谱团队——小米投资占股——小米输出技术、设计、供应链上的能力参与产品研发和生产环节——利用小米的流量渠道帮助生态链产品售卖。


小米生态链很成功的一点是,他们用参股而不是收购的方式,就实现了数十家公司产品在设计风格上的统一,达到了看一眼产品就能知道“这是小米做的”,用小米内部的话说就是“简单、高级、素雅”的设计风格,这一点对占领用户心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截图自京东小米旗舰店


小米对生态链产品的设计研发有强大的掌控力,对于打小米品牌或者米家品牌的“嫡系”产品,小米干脆是把ID设计和App用户体验设计完全掌控在手里,由小米内部的专门团队替参股公司去做。


小米对生态链公司的另一个重要赋能,是在供应链管理上输出能力。有小米品牌背书,生态链公司在与零部件供应商合作时便有更强的话语权(有销量保障在),去获得更高的产能和更低的成本。


在小米与生态链公司的协作中,相比于收购或自己开发,小米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既拥有相当大的实际控制权,又能使自己足够聚焦不陷入多线作战。这是小米生态链能快速复制的关键所在。


D.成熟且极具前瞻性的团队和领导者


雷军是一个少见成熟、底色斑驳的企业家。


在对外时,雷军的形象是一个爱笑的、易接近的、甚至有些老实的中年人,在被全民消费的ARE U OK之后,他和网易丁磊更是在“土味科技咖”这个细分领域领先全球。雷军在业内声望斐然,同时人缘极佳。


丁磊和雷军,中国科技届土酷Style代言人


但真实的雷军,拥有多副面孔。小米创立之前,雷军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接近黄章,在他的诚意下黄章将手机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中的秘诀倾囊相授,雷军与黄章谈崩后扭头就做了小米,黄章后来说“我并不怕他,只是恶心他”;在上市前面对媒体时,老实人雷军说出了小米市值=腾讯×苹果这样明显不老实的话;而在内部管理和人事上受到挑战后,也会有2016年撤掉周光平,自己管供应链的雷霆手段。


雷军是一个高情商的人,他是国内最善于管理个人形象的CEO之一,小米公司从中获益良多。他情绪稳定,不怼人,不随意发泄情绪,发布小米6时,小米遭遇友商黑公关,几乎从不吐槽抱怨的雷军只在微博上回了一个“唉”字,换来一片解读和同情。


这是雷军在公众面前不多见的一次负面情绪流露


“表里不一”不是贬义,在国内复杂的竞争环境下,只有复杂和复合的领导者才有能力胜出。


除了性格,雷军在能力上也极为全面,拥有企业家中第一流的学习能力和战略前瞻能力,他也是一个非常善于整合各方能力的人。小米创始团队的一个特点,就是年纪都不小(相对于互联网创业公司而言),职业经历都很辉煌。这说明两点——1. 雷军是一个自信并且能服众的人;2. 雷军是一个愿意(懂得)分享利益的人。


小米旧金山路演团队


对小米的团队来说,关键词则是“荣誉感”和“执行力”。如果你和小米员工聊聊,就能发现他们尽管也会吐槽公司诸多方面的不成熟,但对于小米产品和价值观的认可度高得惊人,而正是这样,才支撑下来小米此前长期996的残酷剥削并换来了超额的发展速度。


也许最能证明小米这家企业底色的,就是小米在2016、2017年的陷入危机与重新崛起,A、B、C、D四点缺了任何一点,小米都无法做到谷底反弹。


让小米成为苹果或腾讯的机会在哪儿?


我不懂股票,也不懂怎么去估值,所以在这里不聊小米值多少钱,只聊小米这家公司。我有一个基本判断,那就是看一家公司的远景,信息可以越丰富越好,逻辑却应尽量简单,这一点不因为你炒股还是不炒股而变化。


世界上最懂股票的巴菲特,在上世纪90年代末买了大量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他看好可口可乐基本只因为一件事——可口可乐占领了消费者心智,拥有非常牢固的品牌优势。


自从投资了可口可乐,巴菲特有事儿没事儿就闷上一口肥宅快乐水


再回到腾讯的这个例子,如果有一个世界上最厉害的分析师,回到2011年,他会怎么描绘腾讯的机会?


不用多说,一句话就够了——腾讯是中国最有机会把握住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和内容入口的企业,并且以此为基础吃到巨量的福利。


那么小米未来再上一个台阶的机会在哪儿?


已经500亿美元的小米,如果能在未来5~10年中再上一个数量级,答案一定不是人云亦云的“国际化”或“线下渠道”又或是单纯的“消费升级”。


消费升级整体来说是一个现象级的机会,但一个以自产自营单品主模式的平台,注定只能吃到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红利。小米靠消费升级翻倍有可能,上一个数量级则不够。


对于小米未来的可能性和想象力,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人类的未来居家生活方式将会产生很大改变,这里面蕴含着巨量的商业机会,而小米是最有可能在这个赛道中获利的平台。


下一阶段人类生活背后的商业价值


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在过去的十年间,前所未有地整合了人类的注意力以及行为,从社交到娱乐,从吃饭到出行,到如今,你很难再说生活中的那件事完全与手机无关。在这期间,全球智能手机保有量达到了28亿台,2017年全球卖出了15亿部手机,并围绕智能手机涌现出Facebook、腾讯、阿里巴巴、Amazon、Google等互联网巨头。


未来的科技产品——说得再大点——乃至人类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精神生活不好说,但一个大趋势,是科技产品将从尽可能地抓住你的注意力,变为解放你的注意力和时间。


别误会,这不意味着未来的我们可以重新回到有权发呆的生活中去(刷抖音创造利润,而发呆不能),而是,我们也许再也不需要寻找遥控器去调节房间温度,也不需要去开灯关灯、锁门和拉窗帘。在不远的未来,房间内的传感器将无时不刻收集环境信息和你的信息,利用个人历史数据和群体的大数据判断甚至预测你的需求,最终交由具体的硬件设施满足需求。


IoT(物联网)将成为改变我们下一阶段生活形态的关键点,这一点已成为共识。


对未来的IoT,或者说小一点,智能家居来说,有一个最常见的误区——认为IoT的升级是一场硬件升级。


若如此定义物联网的话,那对小米来说,其中蕴含的商业机会的确有限。智能家居产品客单价本来就不如手机,小米还承诺了硬件净利润率不超过5%——说来说去就是从卖手机变成卖更多的低配版手机呗,那也就这么回事儿。


但IoT的商业价值绝不仅限于硬件,消费级IoT意味着四个大的机会:


A. 硬件


就算上面说了,贩卖硬件存在天花板,但仍是未来不可小觑的一个利润与营收增长点,此外,IoT业务也承担了为小米带来宝贵的新用户的重任,2015年至今,小米女性用户比例从30%增加到了40%以上,主要贡献就来自于小米生态链。

 

B. 内容与广告


大量新端口接入系统并且高频使用之后,会带来巨大的流量,流量就意味着变现空间。


但消费级IoT的流量变现通道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美好,一方面,在IoT中占主流的大量家用白电,是不存在内容呈现能力的,流量变现仅能通过智能电视、投影等有限设备实现;另一方面,如果让米家承担起广告的责任,则可能会降低用户体验。这个矛盾,可能必须以技术突破来解决,例如全息投影或VR/AR的大规模运用。

 

C. 与电商的融合与裂变

 

物联网未来将有可能和电商产生深度的化学反应,这一点是大多数人没有看到的。


智能家居系统不仅仅意味着机器输出能力的提升,也意味着生活环境中传感器密度提升,进而带来之前所不具备的信息采集能力。例如,用户如果在一套系统中使用扫地机器人、净水器和空气净化器等设备,可以非常精准地采集或推算出用户的房间面积、家庭人数等等,而这些数据是目前智能手机很难得到的。


有了这些新维度的数据,IoT系统就能做到精准的商品推荐(尤其是消耗品),甚至进一步,做到自动购买。例如,你家用了智能马桶之后,就可以在非常恰当的时候,提醒你去买手纸和洁厕灵。


亚马逊推出的Dash Button,可以在使用场景中一键下单购买特定商品

这是物联网与电商融合的1.0模式


传统的电商购买路径是点开手机,货比三家,支付并完成订单。


在物联网下,消费场景可能是,突然有一天,在你上厕所的时候空中飘来一个问句(智能音箱),“手纸剩的不多了,需要补充吗?”你看了一眼只剩20%的纸卷,说行那就买吧,系统在后台小米商城中自动下单购买了合适数量的商品并支付完成。甚至,在你上班期间快递员送货上门时,智能家居系统还可以自动打开房门在后台进行签收,并且用人体传感器和摄像头确保不出现安全问题。


现在,你理解为什么小米商城(包括有品)会卖牙膏、毛巾、电池这些不务正业的家居商品了么?其实不仅家居消耗品,生鲜食品、母婴、医药健康等商品也都有着与IoT结合的潜力。


D. 基于个人数据的增值服务


家庭IoT系统、个人可穿戴设备以及智能手机三者相结合,可以描绘出前所未有清晰程度的用户画像。对于重度小米用户来说,小米将不但能分析你在手机上的支付信息、社交信息、出行信息、内容喜好,还能知道你住什么房子、开什么车、用什么电器、吃什么喝什么、最近的体重变化、运动情况等等等等。而对于金融、医疗这些潜在客单价极高且定制化强的服务型领域来说,个人信息(资产财务状况、健康状况)几乎直接意味着变现能力。


小米在金融和医疗领域均有布局。小米金融从2015年布局,截至去年年底,小米贷款平台累计放款额超300亿元,贷款余额超过80亿元,累计服务用户突破100万。小米金融绝对体量虽然还不算大(也就是一家排名靠前的P2P公司的量级吧),但过去三年保持了非常快速的增长势头,其中2017年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00%以上。小米在医疗领域也已经悄摸摸地投了23家企业,除大家熟知的智能可穿戴业务外,还有家用医疗设备、寻医问诊平台、医疗信息化、养老康复等领域。


想成为物联网风口上的猪,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物联网在硬件技术上已经接近成熟,但这不意味着小米或者任何一家其他公司可以轻易打开这个市场,在IoT市场占得先机的公司,需要这些特质:


低价低价更低价并且品类丰富的产品


一个新兴的科技产品市场,一定是靠低价爆款打开的,正因此,百度渡鸦千元以上的智能音箱,从最开始方向就是错误的。


IoT具备明显的网络效应,也就是说一套IoT系统的好用程度,不仅仅取决于单品是否够好,也取决于系统内有多少设备在使用。设备多意味着传感器多,感知信息的能力强,同时改变环境为用户服务的能力也强。


前面已经提到,小米参股而非自营的生态链模式,在快速扩充品类方面具备相当大的制度优势,此处不赘述。


一个足够聪明好用的、用户体验一致性强的系统


前者的背后是AI技术,这方面小米起步比较晚,能力存疑,后者则是小米的极大优势。前面说了,小米会深度参与生态链企业的设计研发工作,并且将所有设备统一归到米家这个APP下面使用。


掌握住IoT时代的入口级产品


目前来看,这个入口级产品应该是智能手机+音箱,这两个入口对小米来说,前者确定性高一些,后者虽用户覆盖度还在启蒙阶段,但市场已经进入准红海竞争,小米能不能把握住很难讲。


搭建出完备的底层支持体系


在IoT时代,设备的输入能力与输出能力一样重要。


小米在IoT的底层支持设备上做出了一些尝试和努力,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框架,这其中包括智能网关、无线开关、智能插座、门窗传感器、人体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等。米家APP也提供了诸多软件上的支持,例如将“智能”设置为一级菜单,里面可以实现一些简单的“玩法”,例如回到家后一键开启房间灯光、空气净化器,关闭摄像头、安防系统等等。


进行初期的市场教育和用户普及工作


这里不提靠宣传、靠爆款这些常规套路,我说几个小米在科技行业之外的动作。


2015年初,小米向标准化家装品牌爱空间投资6000万元,爱空间部分产品系列中配备了包括小米多功能网关、智能开关、智能夜灯等智能家居设备;


早在2014年,小米1亿元投资长租公寓YOU+,目前YOU+青年社区推广的新项目中全面使用了小米生态链中的智能家居产品;


今年5月,小米有品与碧桂园旗下长租公寓品牌BIG+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联手打造的“碧家x有品”全场景品质生活公寓中将会标配小米空调伴侣和小米智能家庭套装等设备,公共区域内也将提供小米家庭影院、小米VR眼镜、扫地机器人、体脂秤等智能硬件。


小米的这些动作,除了商业价值考量之外,都有向用户做智能家居和IoT普及的意义,实实在在的产品体验是最高效的用户启蒙。尤其是与长租公寓的合作,能让未来消费潜力大的年轻人用更低成本体验到小米智能家居系统。

 

现有的布局消费级IoT的企业,大致有三类:


第一类是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

第二类是格力、美的这样的家居电器厂商;

第三类则是苹果、华为(只算一个事业部)、三星这样的消费电子企业。


阿里的IoT布局,侧重点和打法与小米有所不同


第一类互联网巨头品牌知名度高,掌握流量入口,资金实力雄厚,但不擅长做硬件;


第二类家用电器厂商在垂直领域技术积累强,具备生产高端产品的能力,但太“实在”,不擅长做细腻的用户体验,也不擅长去用互联网引流;


第三类消费电子厂商软硬结合是长项,善于打造软件生态系统,但很难把价格做低,也很难进行高度可控的品牌扩张。


相比之下,更偏向于第三类企业但又在价格和品类扩张效率之间找到了平衡点的小米,基本具备成为物联网平台的全部条件,也在不断进行IoT相关的早期尝试并有了一些积累。笔者认为,在现有企业中,小米是国内最有可能抓住IoT这拨大风口的一个。


关乎小米未来的几点疑问

 

未来5年的小米,要想进阶成为与Facebook、腾讯、苹果平起平坐的真正巨头,大概要迈过下面这几个坎儿:


第一问:能不能守住智能手机这个基本盘?


小米现在看似业务庞杂,三线齐飞,手机一旦占有率下滑,则将整段垮掉,就不存在什么长期和远景了。手机业务目前构成了小米70%的营收,是小米最忠实用户的来源,是MIUI的阵地,是小米品牌形象的根本之所在。


就算今后小米的核心业务向IoT转移,手机也是IoT系统的第二入口,不存在被取代的情况。


小米手机在2015、2016年陷入低谷,2017、2018年涅槃重生,展现出逆境下的强大实力。但智能手机的研发模式和竞争激烈程度决定了,这是一个连一步都不能走错的商业领域,过去几年HTC、三星、魅族的例子都印证了这一点,小米联合创始人王川也说过,“小米是唯一走下坡路还能上来的公司”,这句话在自豪之外,想必也是阵阵凉气——2016年爬起来了,再有一次还能行么?


2016小米年会上,雷军坦言“说实话,我不OK”,并且提出了“开心就好”新一年目标


今年夏天,OPPO和vivo改此前在geek用户眼中“高价低配转三四线城市人口智商税”的固有印象,发布了伸缩摄像头的vivo Nex和整机都伸伸缩缩的Find X。撇开实用性不谈,这样不折不扣的“黑科技”和创新完美实现了秀肌肉和扭转品牌形象的作用,相比之下依然采用刘海屏的水桶机小米8黯然失色。


2018年华为、OPPO和vivo分别发布的几款新机都在“秀肌肉”


现在国内的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进入到相当成熟也相当残酷的阶段,3年前一款达到80分的手机就可以热卖,现在则远远不够——你不但要达到95分,而且还必须有一项“幺蛾子创新”才能引领市场。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小米手机已经跨过了最危险的时期,虽有隐忧但无危机,小米超越华为OV虽然困难,但同样,被身后已经甩开的厂商逆袭的可能性也很小,可以说,小米的基本盘已比较稳固。


第二问:能不能在内容社交方面争口气?


坐拥MIUI这个月活1.9亿的大流量入口,却在内容社交领域鲜有建树,这也许是小米真正的软肋。


自米聊失败之后,小米似乎在内容社交上就一直找不到北。小米招股书中颇为“自豪”地宣称自己拥有38款月活过千万、18款月活过5000万的应用,但尴尬的现实是,无论是小米游戏、小米音乐还是小米视频,都严重缺乏存在感,没做出真正亮眼的成绩,也没能成为相应赛道中真正有影响力的玩家。


长期来看,内容社交未必会达到小米核心业务的层次,但在智能手机已满、物联网未达的阶段,内容社交本应成为重要的营收支柱。但目前看来,小米可能始终会面临缺一条腿的尴尬境地。


小米能不能在内容社交上争口气?我看难。小米缺少这样的基因。


第三问:在AI领域,能不能在实用性方面跟住第一梯队不掉队?


小米2016年成立探索实验室,才开始在AI领域大规模投入,无论从布局时间、投入力度和积累来看,小米暂时都与BAT无法相比。


但技术实力和应用层面不完全是一回事,从体验来看,小爱音箱和MIUI的语音助手的效果还不错。

AI是未来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研发投入占比仅2.75%的小米在未来几年间仍将扮演BAT追赶者的角色,对小米来说,在实用性上不被第一集团拉开差距就是胜利。


第四问:能不能打赢物联网下一阶段入口级设备——智能音箱这场关键战役?


智能音箱市场正处在爆发前的最后阶段,2017年,国内智能音箱总出货量约150万台,是2016年的25倍,而2018年第一季度国内智能音箱出货量就达到180万台,超过去年全年。


其中,小米的小爱音箱去年中段表现良好,一度达到出货量首位,但去年双十一阿里的智能音箱天猫精灵将价格降至99元,仅在双十一当天卖出100万台,瞬间碾压小米成为市场占有率的老大。


智能音箱市场将在未来2~3年内决出胜负,目前看来,智能音箱的价格战在所难免,各家比拼的不仅仅是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更是整个IoT体系的黏性、补贴力度和营销能力。


第五问:能不能在技术壁垒深厚的大件白电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小米生态链打造了很多款百万+销量的爆款硬件,但在空调这个领域吃了瘪。定价4399的智米空调并未如小米所愿成为爆款,上线接近一年时间,市场反响平平,出货量是格力、美的的零头,没有办法撼动市场。


这反映出小米的短板所在,在充电宝、智能手环这样核心技术比较单一的产品上,小米可以很轻易地用互联网思维和低价策略“击穿”行业底线,但在空调、洗衣机、冰箱这些底蕴相对深一些的领域,小米则很难用几个月的时间便碾压掉传统厂商。


不过这不一定是永恒的弱项,小米在过去一两年间,也在产业链更复杂、技术积淀更深一些的扫地机器人、电饭煲等产品上取得了一定成功。至于今后小米会选择在这些领域正面强突还是选择巨头合作,还未可知。


One More Question:开放?还是封闭?


假如一切顺利,未来的小米物联网,将会像iOS一样成为一个封闭系统,还是像安卓一样开放?


这么说有点虚,换个实在点的问法:


小米产品有可能接入别家品牌的物联网体系吗?


以及,别家品牌的智能硬件,能够接入MIIoT用米家App控制吗?


现在看,第一个问题很可能未来也仍将是“不能”。第二个问题现在已经有答案,米家可以接入少量第三方智能硬件,但据观察,这些第三方硬件均为“小米商城”或“小米有品”中在售商品,也就意味着是小米生态链产品。那么未来,小米会进一步对外开放MIIoT吗?


从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来看,在生态发展早期,封闭系统(iOS)在用户体验和一致性上会有很大的优势,但随时间推移,差距会逐渐缩小,且局限性开始显露,封闭系统的硬件体系注定只能满足一部分用户的需求。这背后是两种商业模式之分:封闭系统只能赚部分人的钱,但是系统可以对用户的每一次消费进行抽成赚取高额利润;开放系统则有潜力适用于所有人,靠开放带来的大流量赚取广告费用。


现在来谈论小米是开放还是封闭也许为时尚早,但这将决定小米在物联网时代的底层商业逻辑。目前来看,小米可能会更多倾向于类iOS的半封闭模式。


小米的野望


小米有多大机会迈过这几个坎儿,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不可能有人知道。


IPO将小米推向了风口浪尖,它的一切弱点、命门、缺陷都被无限放大和议论。但世上没有完美的公司,对于一家仍在快速发展的公司以及变化迅猛的消费电子行业,事无巨细的“机械主义理性派”反而无法做出有效判断,有时,我们需要抓住更关键的影响因子。


我的看法是——


小米已经是一家质地优良的好公司,并且有相当可观的机会成为一家伟大公司。在当今包括BAT、华为、美的在内的相关巨头中,小米是最有可能把握住下一阶段机会的玩家。而与一些人“小米走在悬崖边上,不进则死”的论断不同,我认为小米也有其退路,假如它拿不到IoT时代的入口级产品,也可以成为一家平庸的“好公司”,但这一定不是雷军想要的结果。


写到这里,我也不知道该如何结尾,那不如就说一句虎嗅的slogan吧:在未来面前,你我都还是孩子。


不要着急为小米下定论,让时间检验它的质地。


利益相关:因为怕麻烦没开港股账户,不持有任何小米股票。 目前为米8手机、小米扫地机器人、小米体重秤、小米电饭煲、小米空气净化器等设备使用者。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别打CALL,打钱

赞赏

3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