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作者 | 魏建梅
不虚言,影视行业从业者里一半都是制片人。
这句话绝不仅仅是一句“毒鸡汤”。能不能做出项目,是检验制片人的唯一标准。但事实是:现在很多做不出项目的制片人也都挂着“制片人”的头衔。
会有非常多这样的情况:一个大的影视公司有50到100个项目,同时公司接触着外界的好些个项目,但最后可能是新的一个项目做成了,而且取得了还不错的成绩,但其它制片人都没有做出来。
对于这个情况大家也不会表示诧异,不论多大的一个公司,制片人做项目的成活率远低于我们的想象。可以说,现如今,几乎每个影视公司都养着至少3个做不出项目的制片人!
那么,不做项目的制片人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制片人普遍做不出项目的现象?既然做不出项目,那影视公司为什么还要养着他们呢?行业又该怎样才能打破这样的畸形生态?今天我们也来一起聊聊。
为什么每个公司都“争先恐后”养做不出项目的制片人?
一个影视公司要孵化出一个项目,其实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可能要做100个,最后才成功一个,而剩下99个,都只是一个PPT无法成型问世。那孵化这99个项目的一堆制片人,自然也就成了那做不出项目的制片人。
所以说,存在做不出项目的制片人,其实是一种常态。因为按目前的发展现状,公司不可能每开发一个项目,就成一个项目,而往往是同时期开发多个项目,最后能落地的,只有一两个。项目孵化的成与败也是这些制片人,在经过一系列评估鉴定,以及尝试性的孵化后才形成的。公司培养的制片人,主要也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资源型制片人。
资源是制片人做项目首先要具备的一点。影视行业说到底是一个人情行业。如果有资源,制片人在搭建整个项目团队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如果没有资源,即使项目再好,也寸步难行。除非,你有一个好运气,遇见伯乐。
正因为项目与资源的暧昧关系,制片人通常也会被调侃为“大忽悠”。因为资源的形成,除了需要时间和资历的累积,也需要酒精和嘴皮子运动频率的累积,这也是促成一个项目成型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美女制片人也属于资源型制片人。她们用颜值拉投资的优势也并不亚于酒精和嘴皮子的功效。毕竟,没有人忍心拒绝美女的要求。
第二类,专业型制片人。
如果没有酒精和嘴皮子的参与,不靠虚假的人情社交,项目其实也完全可以做起来。正如《幕后玩家》制片人张超之前在接受一起拍电影(ID:yiqipaidianying)专访时提到,自己一不会喝酒,二不会聊天,但还是做成了这样一个还不错的项目。这背后,显然靠的不是酒精和嘴皮子的作用,而是真正踏踏实实做项目的能力。
专业型制片人主要指的是真正懂行的制片人。如今,有不少制片人都非电影科班出身,而是从广告、电视台,或者杂志社、报社等跨界而来,混了个制片人的头衔。这些人,如果真的懂行,比如会看剧本,懂制片管理,那才有可能晋升为真正的制片人,如果不懂,那也只是空有一个头衔而已。
第三类,老总助理型制片人。
不管是资源型,还是专业型,都是可能做出项目的制片人。但老总助理型制片人,便就是做不出项目的那一类。也正因为做不出项目,所以这些制片人就沦为了老板项目的试错人、检验者。每天替老板跑腿干事,或者一开始就是老总助理来帮老总盯项目,也冠以制片人的称号。
明明做不出项目,影视公司为什么还要养着他们?
公司做一个成功的项目,是难的。所以,有做不出项目的制片人,也是正常的。但为什么做不出项目,公司还要养着他们呢?只留下那些能开发项目的制片人,提高项目成功率不好吗?很简单,老板需要人,需要老总助理型制片人的存在。
每个影视公司通常都会有几个项目同时运行,这个时候,仅靠老板一人,或者公司仅有的能做出项目的制片人,显然是忙不过来的。所以做不出项目的制片人,通常就会帮着老板做一些项目评估,亦或跑客户、陪吃饭、拉资源等等。
虽名曰“制片人”,实际上,那些做不出项目的制片人只是给老板打打下手而已。而且,制片人做项目,是按项目拿提成,如果不做项目,那一般就是固定工资,而固定工资其实并不会太高。对于公司来说,与其把这些制片人辞退,承担公司项目信息泄露的风险,还不如养在自己身边,以备不时之需。
另外,这些所谓的“制片人”,其实大部分都不是真正的制片人。真正的制片人是什么?真正的制片人是手握一个项目,从挑剧本、找投资、码盘子,到最后的宣发,全程把控。或者也可以说,现在真正的制片人,都成了老板。而我们现在所提到的制片人,仅是公司培养的制片人,这些制片人,准确来说,是项目孵化制片人。
但在项目孵化“制片人”里,也掺杂着不少的水分。因为,很多人不管自己是什么职位,都可以称自己是制片人。这就跟媒体圈见谁都可以叫老师一样,在影视圈,除了那些真正有技术含量的职位,比如导演、编剧、演员等,任何人都可以说自己是制片人。
都是参与制作电影的人嘛,好像也没什么不对的!但这也暴露出影视圈工种多,人员职位意识不强,对职业认同感低等诸多问题。
如何打破制片人“被供养”的畸形生态?
一个做不出,一个愿意养,表面来看,这是一个稳定的生态,但却不是一个合理的。影视公司要想提高效率,进行扩张,就应该改变目前的畸形现状。而对于制片人来说,离开温室,敢于迈出第一步,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制片人。那到底应该如何做呢?
首先对于影视公司来说,相比于盲目的项目和资本扩张,抓项目质量和抓人才,才是首先要做的。同时期操盘多个项目无可厚非,毕竟影视项目是一个周期长且回本慢的工作,但贪多也嚼不烂,项目的重点在“精”而不在“多”。
“精”的实现要依靠真正有实力办实事的制片人。所以,比起养着多个做不出项目的人,影视公司不如深度绑定真正有实力的大佬。不管是直接绑定人,还是用作品牵线搭桥,都是可操作的。
对于制片人来说,资源是可以积累的,能力也是可以积累的,就看你想不想为做项目努力去靠近了。
而且,不是什么题材热,就赶着去做什么题材的项目,是先调动起你所有能调动的资源,先做一个项目出来。不管投资大小,不管是不是爆款,甚至不管是不是院线电影,是不是电视剧,即使一个500万的网大也可以,只要真真正正是你自己的东西。
另外,从整个市场大环境来说,目前的国内影视制作并不像好莱坞一般,奉行制片人中心制,这也就形成了前面提到的,不管是什么人,都可以扣“制片人”帽子的问题。
未来,虽不敢断言说我们也一定会形成制片人中心制的体系,但实现工业化的生产流程和制片体系,让每个参与制作的人员都精于自己的工种,具备匠人精神,认同自己的职位,不羞于启齿,用更高大上的职位掩盖,却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制片人啥都干,其实是不成熟的体现,真正的成熟,是分工明确。
看似整天围绕在投资人、导演、演员等各种大佬中间,但制片人其实并不是一个光鲜的角色,而是一个无比苦逼、悲情,处于影视创作这条食物链最底层,随时随地都会被diss的角色。
如果项目失败了,投资人会埋怨制片人剧本没挑好、人没找好,导演埋怨制片人预算少了,老板也埋怨制片人项目没做好。忙活了一年或者几年,却依然落了个费力不讨好:这就是制片人最悲惨的现状。
但既然选择了“制片人”,我们就应该做好被diss的准备,做好时刻接受挑战的准备,而不是蜷缩在被供养的温室里,停步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