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两档偶像养成类节目的大热,让2018年被冠以“偶像元年”的名头。
但现在回过头看,中国的偶像产业仍然处于一个十分魔幻的时代。一方面,偶像的数量正以几何级增长,并且拥有黏度极高的粉丝群体;另一方面,出道后的偶像们仍然停留在流量层面,这在鲜肉迭代越来越快的娱乐圈,显然是极其危险的。
移动互联网不仅推动了网红的诞生,也让偶像这个产业变得更加未知。
魔幻时代
我们正在见证偶像产业的魔幻时代:电梯和地铁里到处可见蔡徐坤、毕文珺、王子异、吴宣仪、孟美岐等的应援灯箱和代言广告。腾讯视频更是大手笔承包了地铁车厢,让101小姐姐们的笑脸最大程度绽放在人们眼前。这些新鲜出炉的偶像们,声势浩大的占据着大家的时间和视线。
这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相比剧场演出、团体出歌、参演网剧、制作团综等方式,养成类节目是捧红艺人最有力的捷径。
如果你认同这种想法,那我觉得有必要了解一下另一个偶像团体养成节目——浙江卫视正在播出的《最优的我们》。
在《创造101》收官前,这档节目已经开播近一个月,目前12期节目已经播完10期,却几乎没有任何话题和讨论度。尽管号称要“打造一支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行团体”,却直到7月28日那期节目中,香蕉娱乐旗下的男团助阵才引起相对广泛的关注。
继续向前回溯会发现,《最优的我们》初阶版、2017年的第一季节目《天生是优我》出道的女团“优我少女”至今不温不火,其中微博粉丝数最高的魏冰雪也仅有30万,大多数成员的粉丝数都停留在10多万的程度。
如果说,第一季节目的不幸糊掉是因为天时不对,那么依然低迷的第二季显然不能再用这个理由来解释——《最优的我们》开播的6月初,绝对是偶像养成节目的风口时期。
或许,卫视们需要向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好好学习一下,如何让节目呈现出足够的剧情,以及在选手身上操作出最多的故事和话题。典型案例杨超越就在那里,不能好好研究一下吗?
饭圈风云
饭圈最近有两场撕逼,都和乐华有关。
孟美岐参加腾讯视频《星空演讲》后,“美宣”两家的粉丝撕了起来。吴宣仪粉丝认为,孟美岐在打着不卖惨的招牌行着卖惨之实,并且在演讲中cue了吴宣仪,目的是把花瓶的标签贴在她身上。孟美岐粉丝则坚决不认,反而觉得对方戏太多。
两家粉丝达成的唯一共识,大概就是都要求经纪公司乐华将二人解绑,不要再炒CP。
事实上,从二人回国发展到成为101的门面担当,乐华采取的都是将二人捆绑炒CP的宣传策略,微博话题#美宣#里,基本都是孟美岐和吴宣仪的相关信息,以及粉丝要求公司解绑的留言。
NINE PERCENT成员Justin黄明昊则一度陷入粉丝和经济公司的口水战中。
起因是乐华九子的新专辑《THE FIRST》中,Justin的独唱台词只有九个字。粉丝们很担心,这会导致上台表演时候的尴尬,同时将此事解读为“Justin被乐华雪藏了”。在此之前,年纪最小的Justin一直被认为和范丞丞一样,是乐华主推的艺人之一。
这激起了粉丝的保护欲。再加上Justin的粉丝以妈妈粉和姐姐粉为主,这种情绪被发酵得格外到位。
不过,粉丝撕经纪公司,其实是个老话题。除了自己成立工作室的艺人和少数资源爆表的艺人外,大多数艺人的粉丝都会认为经纪公司对自家艺人不够用心。
热潮褪去
真正值得警惕的是,除了粉丝们仍在圈地自嗨外,选秀偶像们的全民讨论度在逐渐退去。就连一位就职于上述视频网站的员工都不得不感叹,“热度好像过去了”。
从数据上看,少女们似乎有点后继乏力。除了孟美岐和吴宣仪的微博粉丝数在500多万,Sunnee和Yamy的粉丝数在200多万,赖小七、紫宁、段奥娟等其余成员的粉丝数都停留在100多万,包括一度被全民讨论的杨超越,目前粉丝数也仅有150多万。
可以对比的是NINE PERCENT成员的微博粉丝数据。其中,蔡徐坤以1300万的粉丝数稳居第一,粉丝数相对较少的王子异和尤长靖均在400万左右,其他成员的微博粉丝数基本在500万~700万左右。
资源问题也值得担忧。成团后的NINE PERCENT和火箭少女101代言资源爆表,但作品资源仅有屈指可数的几个综艺。
火箭少女101刚刚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支高认知度单曲,是和电影《西虹市首富》合作的《卡路里》。不过,这首歌从曲风到MV都走神曲路线,各个视频APP上都能看到吃瓜群众留言同情小姐姐们,“脑补不出她们拿到这首歌时的表情”。
目前,NINE PERCENT也已经开完第一阶段的最后一场巡演,制作中的新歌尚未面世。接下来这个团会怎么走,也是让粉丝们十分操心的事情。
这也印证了不少粉丝此前的担忧:出道后,才是问题的开始。
对这些年轻的偶像们来说,巅峰时刻之后,袭来的是漫长的变现期。这显然是十分危险的——没有作品加持,仅靠比赛时期的人气,他们仿佛在进行一场消耗加时赛。
逆袭维艰
偶像的人设分两种:一种是完全认同自己的偶像标签的,一种是希望证明自己专业性的。
爱奇艺的另一档综艺《中国新说唱》,就屡次被第二种偶像们用来证明自己。从去年的朱星杰、小鬼、周艺轩,到今年的徐圣恩。但偶像Rapper一旦遇到OG,结局往往惨烈。
7月28日的节目里,徐圣恩在换位赛环节中,被说唱OG功夫胖淘汰。
在此之前,这位来自《偶像练习生》的人气选手、人称“狠毒男孩”的徐圣恩,已经在节目里经历了不少挫折。freestyle环节被其他选手质疑套词,“1V1”环节与另一位偶像Rapper黄礼格合作的歌曲又被导师评价为口水歌,吴亦凡直接说“我希望淘汰你们两个人”。
这也引发了后续的网络反应。
网易云音乐上,徐圣恩的歌曲评论里几乎都是diss他的人在和粉丝互撕。直到现在,微博搜索“徐圣恩”出现的前几个关联词,依然是“徐圣恩套词”“徐圣恩淘汰”“徐圣恩功夫胖”等。
并且,由于时长问题,很多OG的表演都被剪辑得面目全非,黄礼格忘词的车祸现场却完整播出,也让一些观众颇为不满,认为节目组为了流量和话题而不顾专业性,对一些说唱歌手不够尊重。
尽管徐圣恩的微博认证已经和其他选手一样,改成了“2018爱奇艺《中国新说唱》选手”,但从最终的播出呈现来看,在《偶像练习生》中人缘很好的徐圣恩,并未在《中国新说唱》得到同样的欢迎,镜头切到等候席中的大多数时候,他都表现得十分安静。
造星运动
现在去复盘这场全民造星运动,会发现几个明显的行业性特征。准确来说,这个阶段出道的偶像们,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偶像产业自我探索的试验品。
1. 实验阶段和试验品
和很多产业一样,偶像产业也在遭遇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挑战,新的网络环境带来了太多的变数。比如,像虎扑JRs大战吴亦凡粉丝这种奇观,以前我们是很难见到的。
用户注意力被分散后,传统的造星模式也遭遇颠覆,以往那种“渠道强推”的方式变得效力未知。我们也看到了不止一个被主推时候并不红,放飞自我后反而观众缘好转的明星。
所有人都在试探,寻找适合新环境下的有效造星方式。这个阶段出道的偶像艺人,本身都带有很强的试验性质,某种程度上算是为产业做了贡献的人。
2. 回锅肉现象
追选秀综艺的观众经常会在不同的节目看到一些熟面孔。
比如,浙江卫视正在播的《最优的我们》,人气较高的选手李之繁,实则和《偶像练习生》的朱星杰、周彦辰、周锐来自同一个已经解散的组合MR.BIO,由2015年爱奇艺的《流行之王》出道。
《创造101》中的强东玥,之前参加过《超级女生》和《中国有嘻哈》。
为了制造人气,经纪公司往往会安排他们参加不同的节目,俗称“回锅”。但这同样是有风险的。
首先是视觉疲劳。强东玥在《创造101》亮相分班的battle环节唱了一段rap,马上被观众听出就是在《中国有嘻哈》表演过并且在正片中被剪掉的那首歌。
其次,大多数综艺节目为了呈现出“剧情”,都会刻意制造矛盾甚至在粉丝间引战。频繁参加节目会在很大程度上加重这种风险。
《中国有嘻哈》的一个特点是突出了地下Rapper和偶像之间的矛盾。其中一个非常有名的画面是,GAI在diss偶像,镜头同时拍到了一起参加节目的朱星杰。在当时,这一度给朱星杰带来了非常不好的舆论影响,作为粉丝的我非常心痛。
实际上,这是剪辑效果。同为重庆人的Gai和朱星杰私底下关系并不差,社交网站上还可以找到二人和bridge的合影生活照。
3. 透支的价值
商业变现和艺人培养之间的平衡,是一个老话题。只不过,在《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等选秀节目出道的艺人身上,这一点会体现得格外明显,因为这是已知18个月存续期的限定团。
《创造101》决赛之后,成团发布会有过一次推迟,据说是由于制作方和经纪公司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另外我们也看到,不管是NINE PERCENT还是火箭少女101,出道后都面临同一个问题:代言资源丰富,但作品资源稀缺。
尽管流量经济已经起飞,但娱乐产业依然有“用作品说话”的传统。广告显然是不算作品的,甚至大多数的流行歌曲,都很难为一个艺人留下长久的品牌标签。
不愿投入的背后,是经纪公司的恐慌。一方面担心艺人红了之后跳槽,另一方面又担心被更新鲜的面孔所替代。
这形成了一个逻辑悖论:公司需要不断捧新人去应对市场喜好的变化,捧出来后急于变现;而缺乏真正意义作品的艺人们,又很难形成自己的护城河,去抗衡源源不断涌现的新人。
在不断加速的鲜肉迭代下,他们依然危险。
作者杨舒芳,公众号“科技考拉”,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