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文 | 波波夫
爱默生说过,我们对生活有种种期许,却从未真正生活过。从这个角度看,最近争议得沸沸扬扬的数字时代的儿童养育问题,其最佳的解决之道,不是把孩子隔绝在屏幕之外,而是如何让屏幕前的每一分钟变得有意义。
因为你根本无法将孩子从屏幕中隔离开来,从学校到家庭,我们的日常早已深深地嵌入到屏幕之中。
在现代化教室里,老师不再捏着粉笔,在黑板前挥汗如雨、唾沫横飞,授课内容都装进了课件里,投影在教室前方巨大的幕布上,老师更像是一个辅助的讲解员,学生们也习惯在Pad上看教材,记笔记。
老师和家长的互动也越来越地发生在线上,比起过去孩子们最害怕的「叫家长来学校」来,老师和家长早已习惯在微信里实时沟通,甚至是留作业。当然完全的透明和实时,这对有些家长来说也是灾难,打开微信的每个瞬间都是家长会,对孩子也少了许多偷偷改正错误的机会。
家庭更是如此,你用手机给孩子拍照,放音乐,甚至是替代你自己讲故事。在旅途中,当进入熊孩子模式时,你把手机塞到孩子手上,止哭止闹效果立竿见影,这是对数字一代儿童最好的安慰。很遗憾的,也许他们并不想要我们的拥抱。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今年发布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
平均有超过28.3%的学龄前儿童(3~6岁)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
5岁时网络使用时间超过30分钟的儿童达到31.6%;
到14岁,儿童在媒介使用各种行为的关键指标就已超越了他们的父母,使用电脑查信息、用手机微信/QQ等已习以为常,每天上网时间超过30分钟的达到60.8%。
人们已经接受了屏幕即生活的事实,所以,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引导和控制孩子们的屏幕使用时间和方式?
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屏幕使用合理时长,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机构意见趋同——不超过1小时。
今年6月,北京体育大学、首都儿科研究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三家单位共同研制的国内首部《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专家共识版)》建议,学龄前儿童屏幕时间每天累计不超过60分钟,且越少越好。任何久坐行为每次持续时间均应限制在60分钟以内。(从这点看,小孩坐不住倒是件好事情。)
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18个月及以下的婴儿不应有任何屏幕时间,2至5岁儿童的每日面对屏幕的时间也不宜超过一小时,同时建议儿童睡觉时卧室不应存放任何电子设备,包括电视、电脑和智能手机。
美国心脏协会(AHA)在Circulation杂志上发表科学声明,建议儿童青少年每天看屏幕时间(包括看电视、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不超过1~2个小时。
关于过度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所导致的副作用的报告可谓连篇累牍。
通过对4500名伦敦小学生的生活习惯和相关数据后,英国圣乔治医学院发现,与那些每天「屏幕时间」不足1小时的孩子相比,每天屏幕时间超过3小时的孩子已经出现了Ⅱ型糖尿病的患病征兆。研究显示,减少「屏幕时间」或有助降低Ⅱ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男孩、女孩都是如此。这一研究成果最终发表在权威的《小儿疾病文献》月刊上。
但关于屏幕时间的积极意义却备受忽略。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2017 年世界儿童状况:数字时代的儿童》中倒是看到这一点:
「信息和通信技术正在帮助为地处巴西、喀麦隆偏远地区的儿童,以 及阿富汗不能离家的女童提供教育机会。信息和通信技术也帮助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儿童通 过博客和自媒体等工具倡导自己的权利。发生紧急状况时,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儿童及其家 庭提供的机遇越来越多。」
对于一刀切地制定合理屏幕时间的做法,这份报告也予以了否认:
「在高度互联的环境中,许多儿童很难估算他们在数字技术上花费的时间,因为可以说他们随时都在使用这项技术。屏幕使用时间的「多少是过多」是一个高度个人化的问题,取决于儿童年龄、个人性格,以及社会环境。」
与其单纯地限制孩子们的上网时间,不如让他们找到如何更有意义上网的方式。
《上网艺术——家庭如何平衡数字媒体和现实生活》一书作者认为,相比日常被动观看视频,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在上网过程中掌握技能,比如在摄影社区里学习相机和拍摄常识;在沙盒游戏《我的世界》中自学编程。
即便被动的观看视频,其实也与数十年前被电视喂养的「沙发土豆」一代也非同日而语,那时候,电视就是家庭的电子壁炉,一家人围坐而观。而在今天的网上冲浪,往往是一个人的欢乐。即便是被动观看视频,依然还有电视时代望尘莫及的实时评论功能。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互联学习实验室主任、文化人类学家伊藤米米认为,在屏幕面前,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一种「超凡学习」的体验,这种体验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出现之前是不可能有的。
这种所谓「超凡学习」的体验的基础,正是心流体验,也就是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积极心理学创始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把心流视为人类快乐的源泉。
互联网更容易让人产生心流体验,如果能够因势利导,可能将产生巨大的正面效应。超越世俗的技能培训,哪怕是全神贯注地娱乐也是一种天赋。
从屏幕的互动中,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学会了一种获取快乐的途径,而一个人的幸福感,归根结底取决于心灵如何过滤和阐释日常体验。我们快乐与否,端视内心是否和谐,而与我们控制宇宙的能力毫无关系。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作为家长,你自己的屏幕时间消费又是如何构成的?你是否有过心流体验?
(波波夫,科技商业专栏作者,公号:波波夫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