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1-31 17:24

农业大摸底,不得不摸这个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潮沉思录(ID:xinchaochensi),作者:峣峣,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讲述了哈尔滨因为冬季旅游而引起的一系列意外事件,最终推动了东北农产品的宣传和推广。通过一支由广西幼儿园小朋友组成的游学队伍,引起了全国网友们的关注,从而带动了各地农产品的推广和销售。

• 🍊 哈尔滨成为冬季旅游热门目的地,带动了广西砂糖橘的宣传和销量提升。

• 🍓 黑龙江抚远种植的蔓越莓得到了广泛宣传,填补了国内市场需求的空白。

• 🌾 通过网红城市的宣传,各地农产品获得了更多的曝光和购买力,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发展。

起因依然是今年冬天的尔滨出圈。


彼时全国的游客正如潮水般蜂拥而至,尔滨成为了2023年国内冬游目的地当之无愧的首选。在哈尔滨,全城的“服务性翻新”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冻秋梨的花样日新月异,地下通道有了地毯,各大洗浴中心也连夜开辟一块区域用于存放外地游客们的行李箱。


浪潮之下,必有暗流。


在热闹的另一面,是冰雪大世界因等待时间过久而陷入退票风波,人们发现原来东北也不是“样样都便宜”,而在许多媒体的添柴加火下,尔滨一度身陷“讨好式待客”与涉嫌身高歧视的风波无法抽身,最终,将这一切推至高潮的,是某些媒体人对哈尔滨没有实体经济,只能卑微地求助流量的盖棺定论。


然而,无论是唱衰还是攻击,互联网上的骂战一波又一波,在几乎没有影响到尔滨爆火的同时,也几乎无人预料到了事情接下来的走向。



大约是在“退票风波”的十天之后,11位来自广西南宁某幼儿园的小朋友便经湖南怀化来到东北游学,途经哈尔滨,这是一次半年前就已定下的行程,孩子们全程自由行不报团,御寒衣物经家长们投票选出,最终这个颜色,是橘色,砂糖橘的橘。


而广西,盛产砂糖橘。有多盛产呢,2022年广西柑橘面积948万亩,产量1868万吨,占全国总量28.37%,连续8年稳居全国第一,其中,砂糖橘产量约700万吨,占全国一半左右。


这是一个省份的人与当地农作物的初次绑定。


十一个古灵精怪的小“砂糖橘”很快引起了当地人的注意,又通过短视频引起了全国网友们的关注。所到之处在不影响游玩的情况下,东北各地均安排了细致入微的深度体验行程并进行了有限的直播。几百万网友在屏幕前看着东北各地文旅局、林业局、消防局、大学、乃至派出所带着孩子们向边防战士致敬、体验消防员生活的艰苦、观看东北的冬季捕鱼、在哈工大航天馆亲手触摸航天设备……


直到1月10日,这支由三位老师带队的游学队伍启程回家时,全国累计已有几千万网友参与了这场声势浩大的跨年云旅游,而在这场没有任何明星出场费,没有预先台本,却不输给任何一档综艺的顺势而为的真人秀中。小砂糖橘们收获了回味一生的体验,东北抓住了千载难逢的宣传机会,近年来频繁陷入丰收滞销的广西砂糖橘也得到了高频次多时段的曝光。


而将此次逐渐脱离哈尔滨本身,作为一个独立的互联网传播事件推向高潮的,是广西用以感谢哈尔滨的11车共计200吨砂糖橘、沃柑自1月5日起便陆续抵达黑龙江,并在多个地点向市民免费发放。


当哈尔滨人已经吃上了砂糖橘时,黑龙江也早已考虑好了回送给广西(客人)的礼物——由祖国最东端城市,隶属于黑龙江佳木斯市的抚远所产的蔓越莓。


蔓越莓,一种大众认知里典型的洋水果,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蔓越莓原产北美大陆,由印第安人最早食用,如今作为移民者的“感恩节食物”被广泛使用。其酸度大,甜度小,并不适合生吃,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蔓越莓都会被用来制果汁果酱等其他食品,且由于种植难对环境要求苛刻,相较传统农业作物经济效益较大。


在中国,最适合种植蔓越莓的地方恰好就是大兴安岭。2015年左右,黑龙江抚远市开始尝试大规模种植蔓越莓,2019年红海蔓越莓基地大丰收,中国一跃成为亚洲最大的蔓越莓种植基地,种植面积大约4200亩,产量2700吨左右。


这个数字相较于美洲地区在2019年的67.3万吨,占97.9%的蔓越莓产量来说虽然绝对算不上多,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世界最大蔓越莓进口国,每年进口美国蔓越莓高达七八千吨的国家来说,这2700吨蔓越莓已经能在相当程度上填补国内糕点与饮品需求的空白。


环境适宜,技术也有了,经过几年的培育灌木苗也长起来了,甚至为了育出不被美洲卡脖子的蔓越莓种,2022年6月,由神舟十四号太空飞船带着五万粒蔓越莓种子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太空育种,然而对于抚远来说,最大的问题却仍是如何将这样一个长期处在进口状态的洋水果的本土招牌打出去。


于是乎,今年哈尔滨的意料之外爆火便成为了意料之外的最佳契机。彼时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向东北看齐,又有了广西绑定小砂糖橘的先例,于是黑龙江宣布了个事儿:以后我们就是小蔓越莓了。


可以说,最终的效果十分成功,与广西砂糖橘的名声在外不同,黑龙江掏出十万盒蔓越莓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意外中的意外。根据淘宝天猫的数据,1月10日左右,蔓越莓的搜索量同比上涨958%,连带周边商品蔓越莓汁和蔓越莓干的同比搜索量也分别上涨了228%和136%。借着这场东北大型魔幻喜剧“妈妈咱家到底有啥”的热度,2023年真正成为了本土蔓越莓深入人心的元年,而不是曾经第一批种苗种下的2015年。




有了黑龙江的成功案例,最终开启的是一场辐射声势浩大的全民试吃——广西容县沙田柚、陆川腊肉装车,3500斤北流百香果出发前往哈尔滨,十万份五常大米在五常市装车。彼时在哈尔滨游学的也不单单只有小砂糖橘,还有小野生菌、小折耳根、小熊猫,于是随之而来的便是两万盒云南鲜花饼和松茸饼干、普洱茶、牛肝菌,贵州的折耳根、洋芋,四川的鱼子酱……


一场传统的以物易物,易出了农产品的品牌跟口碑,易出了出游地的知名度,还易出了文旅局的宝贵经验。然而流量终会过去,幼儿园异地游学更是巧合中的巧合,仍有大量的省市农产品需要这样的机会,而由此开启的,便是一场“虚假的农业大摸底”。


为什么说是虚假的呢,因为各地政府、基层对于本地的农业规模跟品类可以说是再清楚不过了,具体可以精确到地方下辖的每一个合作社。


在各地新型农产业的尝试阶段,一般都有研究人员、农科院、政策扶持的深度参与,种什么、怎么种、谁来负责技术指导、销路怎么打通,都是多级政府及社会各方参与的结果。


许多地区还与扶贫目标强绑定,比如广西百色市百坭村的第一书记黄文秀就曾带领村民,将百坭村砂糖橘的产量从6万斤提升到了50万斤,比如在中国扶贫十七年的德国科学家豪格尔·帕奈,一直致力于依靠植物克隆技术将蔓越莓、蓝莓等高附加值的水果引进四川及藏区。前者因一次山洪殉职,年仅30岁,后者则因劳累病逝在实验室,享年57岁。


这种情况下,官方一直都掌握着最为全面的信息,然而只有信息是不够的,哪怕加上产品也远远不够,如何让大众知道我们有这个?如何把成果宣传出去?市场买不买账?习惯进口的消费者愿不愿意尝试国内版?所谓的农业大摸底就是干这个用的,它的目的就是要让身为潜在消费者的普通人知道我们国家有这个东西。


那我们究竟有啥呢?


抚远的蔓越莓、雅安的鱼子酱、孟连的牛油果、铜仁的抹茶、重庆的波士顿龙虾、天祝的藜麦、张掖的陆养对虾、霍邱的鹅肝、荣成的无花果、崇明的藏红花……原有的、引进的、改良的、全新的,根本无法在一轮热点中说尽,然而只要这些产品成功进入了大众视野一次,便会在消费者心中留下印象,直到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做替代尝试,市场便会被逐渐打开,产业也就能继续做下去。


2023年,由淄博的爆火引发各地文旅局的思考开始,2023年,由尔滨的意外走红带动起来的服务业升级探索、真人秀顺水推舟、省际交流互动、“揭露”各地新农产品而终。


2023年的冬天是一连串的意外,一连串好的意外。


但有人不喜欢这种意外。



“重点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在于你说了什么”,这是新闻传播学的最大魔法。


和某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伪工业党真唱衰长期持有的“网红城市没有好下场”的论断不同,和所谓官媒搞直播是不务正业的声音不同,成为网红城市不仅不丢人,反而可能是文旅部门当地能为自己谋求的最好出路。


网红最大的意义,在于你能被看见。


各地农科院、做课题的院士研究员,每年那么多的新品种新实验,指导乡亲们学技术的日日夜夜,加上大量资金、土地、与动辄几年的辛苦投入,最终都必须落实到购买力转化上,而传统的农产品宣传渠道是什么?是动辄几百万的明星代言费,是亏本赚吆喝的主播坑位费,是小商小贩直播间里的无人问津。


相较之下,政府既不是抽佣的李佳琦,也不是天价且毫无瓜葛的娱乐明星,这些由无数正向感动与流量转化而来的购买力,最终都会洒在无数个贫困摘帽县的田间地头,成为农民年终结余的鼓励与安慰。


所以打从送蔓越莓开始,笔者作为中国的一个普通老百姓,最为开心的就已不再是中国这片土地究竟能种出什么,养出什么。而是作为城市名片的文旅与宣传部门,在经过了漫长的龙场悟道之后,终于在2023年这一年中悟出了什么是流量,怎样把握流量,怎样借流量宣传,并最终落实在助农、扶贫、替各省市村县的新农业、新农民谋出路、兜底之上。


当特产被抢购,旅游被带动,地方便会保有它的意义,会涌现出更多的岗位与创业机会,中国人会过得更加幸福,中国全境的土地面积基本与整个欧洲相当,可想而知,还有非常可观的农业及旅游资源没有被开发与认识。


成为网红城市,拥有流量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而除了经济,便是拥有足以挑战旧有观念体系的话语权。


举个最直观的例子,究竟哪里是最佳冬季旅行地?鹅肝与鱼子酱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是待客之道?西服是不是必须穿英纺?看来看去,其实都是一个问题,一个再值钱不过的问题,一个关于话语权争夺的问题,一个足以打破原有利益结构的问题。


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很不公平的。当你只是一个普通人,你拥有的便只是不完整的话语权,而当你成为了明星、KOL,在衣食无忧的同时,还拥有了舆论的长臂管辖权,足以定义他人的一言一行,评价无数大小是非。


比如日本提出观光立国后,名扬世界的おもてなし(omotenashi 待客之道),其内涵便是体贴的、不求回报的、做出许多超出服务内容的事。而同样的事情,哈尔滨同样掏心窝子地做了,在宣传初期却成了上赶着、刻意讨好、牺牲本地人生活水平。


这就是城市主体成为网红的动力——不被PUA的权利、自我定义的权利。与网红一样,网红城市的本质同样是流量、关注度,是根据名誉与影响力掌握公共话语权的网络主体。而那些日常抵制网红城市的网红,没有哪个是在希望“网”的消失,本质上不过是害怕话语权的重新分配。


尾声


除非特别宣传,否则作为消费者的人们天然会倾向于选择原产地产品,于是生产者为了更好的销量也往往倾向于不强调真正的生产地。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好比我家附近的正宗南京小笼包,沈阳QQ鸡架,北京水爆肚,消费者对于商品天然不够理解。就比如霍邱鹅肝,明明是引进鹅种搞了全套生产线,做到了国内第一,消费者们也依旧会怀疑此鹅肝究竟是不是彼鹅肝,即便他可能已经多次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日料店与西餐厅消费过霍邱鹅肝。


这就是各地新农业最大的困境之一。甚至都不是进口品的廉价替代品,而只是隐藏在幕后的,无法站上擂台的,不为人知晓的,更与高附加值无缘的商品。


它们需要一个抛头露面的机会,也正是东北的这次农旅联动,让大家知道原来产品还能这样宣传。


当然了,哈尔滨或者说整个东北在这个冬天的努力肯定也不是尽善尽美,毕竟关于旅游与服务业升级,不光大家不懂,连文旅局——尤其是经验甚少的东北各地文旅局也都是赶鸭子上架,甚至起始的大连一上来就扑街。


大家既不知道这么干能不能忽悠来人,也不知忽悠来人之后该如何变现,可也就是这么个草台班子,在2023年末不仅接住了滔天的流量,时效性、联动性、品牌性样样不差,还最终演变成了让全国网民热血沸腾的农业大摸底。


为了乡村产业的长远发展,为了全国18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为了未来能够辐射更多人口,我们必须要“摸”这个底,也不得不“摸”这个底。


这才是今年冬天哈尔滨火起来的最大意义,这个意义不止停留在东北,而是造福全国人民,一如曾经。


这个冬天,哈尔滨只办三件事:幸福,快乐,和更快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潮沉思录(ID:xinchaochensi),作者:峣峣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