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虎嗅注:9月份,各大高校陆陆续续开学。而就在不久前,北航士嘉书院举办了一场开学典礼,高晓松以博士生导师的身份出现在开学典礼现场,并且致辞。说起来也是有趣,北航士嘉书院跟高晓松家族颇有渊源,“士嘉”其实是高晓松外婆的名字(本名陆士嘉,中国著名流体力学家、教育家),她也是北航的筹建人之一。可以说,陆士嘉的生平是一段传奇,见证着中国过去的历史发展,故事还得从1911年说起。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北航士嘉书院”(ID:BUAA_SHIJIA)。
北航士嘉书院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很荣幸有这个机会来到北航,来到这座以我的外婆陆士嘉先生命名的北航本科书院,分享一些有关外婆的点滴。
外婆生于中国风雷激荡的辛亥年。出生仅仅几个月,全家便惨遭灭门。她的爷爷陆钟琦是晚清最后一任山西巡抚。当时外婆的父亲正以留日同盟会员的身份劝其革命,起义独立,不料被山西新军突袭巡抚衙门,外婆的爷爷奶奶父亲堂兄同时被杀,外婆被母亲抱着躲在假山石后幸免于难。
外婆跟着她的母亲回到北京艰难度日,中学时读了《居里夫人传》,遂立志投身科学。为节约开支,外婆勤工俭学读了当时不收学费的北师大物理系。身为物理系唯一女生,外婆不让须眉,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1937年8月,日寇刚刚发动侵华战争一个多月后,外婆和外公离开祖国赴欧洲留学。当那条载着留学生的最后一班英国班轮拉响汽笛,离开上海港时,留学生们回望炮火连天的祖国,许多人痛哭失声,发誓学成归来建设这个悲怆的老国家。外婆与外公订婚时送给外公的钢笔上就刻着“勿忘祖国”。
外婆考入当时世界顶级的德国哥廷根大学,原本学习物理,后来听到日寇轰炸中国平民城市的暴行,决心改学航空报国,投入世界空气动力学之父和现代流体力学之父普朗特大师门下,成为普朗特关门弟子和唯一女博士。
有趣的是,与此同时,普朗特的第一位博士生,大弟子冯卡门教授,刚刚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带出一位中国博士生,同时也是外婆的小学同班、中学同级同学——钱学森先生。所以后来钱先生见到外婆,常开玩笑叫“小师姑”。
新中国成立后,外婆在清华大学航空系任教授。1952年国家决定成立北京航空学院,外婆担任北航筹委会委员,是北航的主要筹建人之一。她自费买了一大堆肥皂,和教师们一起制作北航规划模型,如今的北航老校区,最早的蓝图就出自那些肥皂块。
外婆是北航第一任空气动力学教研室主任,也是建立中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的主要奠基者。她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流体力学实验室,就是今天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北航陆士嘉实验室。也是中国第一个以女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实验室。感谢北航饮水思源,不忘春晖。
1955年,我的外公当选中国科学院第一届院士(当时叫学部委员)并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因此外婆继续住在清华园。后来因为外婆身体不好,北航为外婆配了一辆轿车,每天去接外婆上下班。外婆为了不给国家增添负担,每天坚持坐公共汽车从清华往返北航。轿车司机没办法,只好在公车后面跟着,成了当时清华一景。
外婆在北航还有一景,就是授课时可以双手同时板书,有周伯通双手互搏之能。外婆不但上下班坚决不坐小汽车,就连她担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以及晚年担任全国政协常委期间,去开会都坚持坐公车。以至于发生了哨兵误会不许外婆进会场,经解释又说不许带包进会场,导致外婆站在大会堂外等熟人的车存包的事故。
外婆留学德国期间,曾住在哥廷根大学著名物理学家R Poll波尔教授家中。波尔为人正直,坚决反对纳粹。二战期间兵荒马乱,波尔教授用一生积蓄买了750克铂金,托付给外公外婆,因为他们是盟国公民,战后比较安全。并声明乱世颠沛之中,如有遗失,绝不索赔。外公外婆带着这块铂金辗转归国。途径瑞士、法国、到当时的法属越南,在越南西贡还被关进难民营。外公外婆为了保护朋友的财产不被搜走,专门把这十几片铂金藏在我母亲的尿布里。
最后被中国使馆营救,转道香港回国,一直保存到1958年,通过一位东德教授找到了留在西德尚在人世的波尔教授,托这位东德教授将铂金带回德国,完璧归赵。没想到文革期间,除了“反动学术权威”以外,这也成了外公外婆的另一项罪状“偷运战略物资出境”。
文革期间外公下放江西农场养猪,外婆也靠边站。家被抄,工资被停发,只有极少的生活费,家中搬进好几户人。外婆在仅剩的斗室里坚持翻译导师普朗特的著作。以致我母亲怀我的时候只能去舅公家待产。
忽然有一天外婆被叫走参加一项机密工作。
原来那时国家想从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引进飞机发动机(大家知道罗罗公司今天依然是世界三大飞机发动机制造商,包括战斗机和民航机),但当时学术权威都靠边站,参加谈判的人员专业能力不够,导致英方打算高价卖给我们劣质产品。主管领导最终决定把外婆找回来参加谈判。当英方得知对面这位老太太是普朗特大师的关门弟子时,态度大变。外婆以深厚的专业素养据理力争,最终英方以合理的价格卖给了我们优质的发动机。
1981年,中国科学院补选院士(学部委员),外婆被多位重量级院士推荐列为候选人。在大家都认为外婆当选应无悬念的时候,外婆向学校提出自己年纪大了,应该把机会留给年轻人。当时北航校领导气得批评她缺乏组织观念,说这不是个人的事,是北航的大事。因为当时北航总共只有沈元校长一位院士。
在组织上多次做工作之后,外婆勉强填了表。然而在得知自己在第二轮继续作为候选人后,外婆考虑再三,并征得全家人支持,直接给中国科学院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年纪大的同志应该主动设法为中青年同志创造条件,应该让他们在前面发挥作用,我们这些人不当学部委员也会提意见、出主意,绝不能由于我们而挡住了他们,这样对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不利。”
她力排众议,恳请从候选人名单中删去她的名字。中国科学院在回信中深深赞誉她的高尚情操,认为信写得非常感人,体现了一位老科学家虚怀若谷的精神和作风。当时推荐外婆的著名科学家严济慈老院士事后说:“别人打破头请我推荐我都推掉了,我推荐士嘉,她自己却给辞了,真是可惜。”
如果说不爱金钱,不要待遇是那个时代大部分知识分子的节操,不做院士却是绝无仅有的新闻。当时许多媒体纷纷报道,都觉得院士是对一个科学家的最高肯定和荣誉。觉得难以理解,非常可惜。
别人觉得不解、可惜,外婆却觉得自然而然。她之后从没提起这件事,这件事和她大学时勤工俭学、留学时心系祖国、归国时毫不犹豫、受人之托须完璧归赵、身处逆境仍为国分忧一样,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份召唤,因了这份召唤而做的事情,都是自然而然的。越纯粹的人,内心的召唤越远大,越坚定。
北航从创建那天起,就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承担着星辰大海的辽阔使命。各位北航士嘉书院的上千名学生,都是堂堂中国名校生。名校生不仅仅意味着闪光的校徽,锦绣的前程。
名校生还意味着的召唤与使命:让世界更加文明,让国家相信真理。无论世界前进还是倒退,无论科学昌明还是黯淡,都努力站在人类的最前列,披荆斩棘,捍卫真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须百折不挠,才不负此生。
谢谢各位。
高晓松
2018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