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 (ID:zhenjiaolujun0426),作者:真叫卢俊团队,原文标题:《家人们谁懂啊,现在老年人都去KTV了?》,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过年期间大家有没有去唱KTV的?在老家没什么娱乐活动,大家可能约着约着就去唱歌了。放假期间可能包厢里都是年轻人,但是我之前工作日偶然路过借了下厕所,意外发现原来现在KTV已经变这样。
我那次偶然路过的那家是黄浦区淮海中路某家连锁KTV。下午两点的时候,几乎一半包房都开着的,稀奇倒也不稀奇,不过更让我吃惊的是,这些包房进进出出的,都是六七十岁的上海老爷叔、老阿姨。
不是什么偶尔聚餐、也不是什么特殊活动,而是每个工作日、每个大中包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站在门口的我有点凌乱、也有点好奇他们是谁、又在干什么,我的意思是为什么他们会在这里。
一、我可能见证了上海KTV新时代
这么说多少有点夸张,但那天看到的景象真的记忆犹新。那天出去办事,回来路上着急找卫生间,正好路边有家KTV(没别的意思就是碰巧碰到)。然后我就顺着这家KTV扶梯下到B1层,这里的走廊五个人并排都不挤,里面也是阡陌交通大到容易迷路,还时不时会出现这种小喷泉。
所有细节都在告诉我这是淮海中路一家豪华KTV,不过让我吃惊的是大周一的工作时间,这里的包房居然开了快一半。更吃惊的是,渐渐的我发现每个包间都是长辈爷叔奶奶们在里面。刚开始我以为是老年团建,但我绕了两圈厕所发现所有包间都是他们这样的。
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走廊每个角落都是两边包房传来的老歌:《松花江上》、《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而且他们唱歌还有两个特色:
1、不爱关门。有个画面我记得特别清楚,一个三四十平大包里面的黑色皮沙发上,围坐了一圈银发奶奶,这还是我头一次在KTV那种闪烁着霓虹的彩灯下感受到了一丝温馨和肃穆。我问说能不能帮她们拍张照,其中最高的一位银发奶奶优雅的摇了摇手。
2、比较爱去卫生间。我也是顺着爷叔和奶奶们去的比较多的方向才找到的卫生间,洗手间出来我终于可以继续观察,不仅包厢里面、走廊里、电话亭里(可以让人接打电话的安静空间)、还有前台、卫生间、大厅......
有那么一刹那我甚至不成熟的想过自己是不是被什么神秘力量整蛊,不然为什么眼前看到的跟自己以前去的KTV怎么完全不一样了。我拦下一位刚从包房出来的KTV侍应生想问问到底怎么回事,他理所当然感觉这件事已经发生八百年一样的跟我说:“现在哪家KTV白天不是这样?”
二、当我走进他们的包间......里面更魔幻
说出来我自己都不信,鬼使神差的我被爷叔、奶奶领进了他们包间。也许看我门口绕了好几圈舍不得开包的样子,也许前面找我问路卫生间的时候我帮上了忙。总之没过一会我就坐在他们中间,成了他们中的一员......不得不说,别看都是60岁~80岁的老人家们,唱歌技术是真的一流。
功架十足的京剧:
全程女高音的美声唱法(看口型):
还有战争年代的军队歌曲......而且现场这个氛围是真的嗨。休闲装的爷叔带着鸭舌帽,和队友合唱一首,现场的欢呼、队友的起哄。这哪里是六七十多岁的老人。
还教我用手机点歌:
顺带掏出自己宝藏歌单:
那一刻我把什么周杰伦、蔡依林、五月天通通抛诸脑后,高低来首邓丽君。现场也像家里得大客厅一样,桌上散落着吐司、香蕉。
还有打开着的眼镜盒,里面老花镜已经取出:
绑着丝巾的奶奶时不时会拿着带来的保温茶壶倒杯热茶润润嗓,茶叶还是自己从家里带来的西湖龙井。像老朋友各自带着零食出来郊游,只不过目的地是KTV,也像家里的大客厅突然来了很多朋友,大家磕着瓜子、吃着零嘴、唠着嗑,轮到自己的歌曲,就站起来高歌一曲。
三、“一周来三次,每次32块”
唱京剧的爷叔说自己每周来三次,因为身体不好,天天吃药,不能剧烈运动。也不能老是坐那里打牌,于是唱歌就成了他的最爱。他们也有一个自己的群,规模蛮大,四五百人,有谁想去唱歌了,就去群里接龙报名,凑满8个人就成行。不过更多时候远远不止8个,像他们这次就来了20多个人,分别开了3个包厢。
日常这里的中包工作日下午收费358元左右,但是经过团购,最后每人平摊32元/人。这个32元还是从上午10点KTV营业开始,可以唱7个小时,唱到下午5点。中午的午饭也不用点KTV的,而是爷叔、奶奶从家里带来的各种零食,或者点外卖,然后大家放在一起分享(像不像野炊)。
茶水也是,自己从家里带,大家轮流带茶壶,然后群友们各自带好自己茶杯就好。他们每天10点到,10点10分准时开唱。每人一首歌,一个包间差不多半小时一个轮回。空余时间他们就爱在走廊走走,或者去其他包间串串门。
不是每位老人都要唱到下午5点才走,有的老人11点才到,然后下午2点~3点就得撤,因为得去接孙子放学;有的老人比较轻松,孩子在国外,没有任何负担,每天坐1个小时911路过来K歌;有的老人,像那位唱京剧爷叔,今年已经78岁,每周来3次,每次走的也比较晚。之所以每隔一天来一次,还是因为中间要让嗓子休息一下,吃点金嗓子喉宝。
还有的老人每周只来1次,像前面那位穿着碎花裙唱美声的丝巾奶奶,除了这里她还有别的KTV团友,她每周得两头跑。相比广场舞,她更喜欢唱歌,可能跟她年轻时唱样板戏有关。老人们说,现在日常也没什么消遣,唱歌是他现在唯一的乐趣。公园唱歌有点奇怪,也吵,而且也没什么节拍,KTV的氛围刚刚好,头顶上彩灯还有年轻时候迪斯科的感觉。
透明镜框爷叔,气质儒雅的穿着白衬衫,唱歌时候还有点腼腆,但是一首歌下来,脸上是真的写着开心。这画面有点清奇,也有点自然和快乐,原来霓虹灯不仅可以照在烈焰红唇的妆面上,也可以映照在银发和眼角皱纹上。
总之这里的老人各有各的故事,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爱唱歌,也都爱来KTV唱。
四、上海老人正在占领KTV
如果你工作日有时间去到KTV,你会发现这些KTV工作日基本都是老年人专场。在我去过的世纪大道附近好乐迪,走廊里偶尔出现的背影都是中老年人。
好乐迪(世纪大道店)
前台的小哥说,他们的工作日的白天客群都是以老年客群为主。世纪大道的星聚汇、好乐迪(中山公园店)、好乐迪(徐汇店)、IN LOVE(宜山路店)、唛果KTV(华侨城店)......都是这。
晚上或者周末可能属于年轻人,但工作日白天一定属于老人。这是一个很大的客群改变,KTV自己肯定最先知道。所以不少KTV也推出了中老年专属的夕阳红卡,比如星聚汇的夕阳活动:
还有温莎KTV(淮海中路店)的夕阳红卡:498元优惠卡可以唱2次,但是得带着55岁及以上身份证到店办理;还有好乐迪(中山公园店),周一到周五白天可以唱2次,只要158元;还有好乐迪(徐汇店),周一到周五358元可以唱3次,每次白天可以任选4小时;唛果KTV(华侨城店)充值1000元,送8次,每次都4小时......
类似这样的活动,几乎你去到上海任何一家KTV都可以找到,只不过内容不同。并且都默许爷叔阿姨自己带饭、带饮料、带茶水。所以对KTV来说,老人客群占比的提高更多是捧人场。
一位00后侍应生跟我说,KTV包间工作日白天空着也是空着,他们的到来正好可以让包间不至于完全闲置。不过赚钱就别想了,因为KTV盈利主要靠酒水。在淮海中路这样地段的KTV,一个包间一晚上可能消费过万。但爷叔阿姨们几乎不会买酒,吃饭也是自己带,也就是说没有包间以外的任何消费。
五、时代在改变,有些东西没变
一份来自《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的数据,7年前的2016年,离现在已经有些年头了,但光这一年的传统KTV数量就断崖式减少了近60%。如此背景,再看回今天的老年人专场,老年人似乎成了KTV生存的第二曲线。
那位00后侍应生跟我说,他在KTV服务员这个行业做了5年,从四川老家出来去过贵阳、杭州、最后来了上海。五年从业经历不长,但他也能感受到不管是一线还是二线、三线,KTV娱乐其实被越来越多冲击。剧本杀、主题乐园等新兴娱乐方式崛起,大家的选择变多了,KTV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曾几何时,摇晃的红酒杯、闪烁的霓虹,这些画面几乎成为80后、90后心目中流行消费。也忘了大概什么时候,KTV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在过年期间可能大家偶尔在此相聚但没想到,平日里已经是中老年的天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 (ID:zhenjiaolujun0426),作者:真叫卢俊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