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8-11-18 08:05

金马背后的博弈

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作者/斯塔西


在刚刚落幕的金马奖颁奖典礼上,《大象席地而坐》摘下金马奖最佳影片的桂冠,原本预测的夺冠热门《我不是药神》败下阵来。


这一结果,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16年的场景,彼时《八月》战胜了原本的夺冠热门《再见瓦城》。有人问,金马奖是又上演了一次精英品味战胜了大众品味的戏码吗?


“你猜对了你就觉得这群评审品味很好,金马奖很公正。猜错了你就觉得这群评审有问题,金马奖不合理。” 金马奖执委会执行长闻天祥总结过,很多人都只在乎输赢,很少去推演背后逻辑是什么。



就近几年来看,金马奖确实把大奖都颁给了像《八月》《推拿》《刺客聂隐娘》这类票房不理想的文艺片。但金马奖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也经常会把大奖颁给《卧虎藏龙》《无间道》《功夫》《投名状》等这类优秀的商业片。


闻天祥说,21世纪初,华语电影圈确实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类型电影,褒奖它们无可厚非。“但是到后来发展到一个地步的时候,大概是在2010年前后,评审们就会觉得乏善可陈,差不多够了。所以,又会开始回头找人文精神了,金马奖是有这样一个曲线变化的。”


闻天祥所说的金马奖曲线变化,也正符合大陆电影产业发展现状。小娱整理了金马奖报名影片的数量增长变化图,发现它不仅和大陆电影入围金马奖的增长变化趋势相近,也和大陆电影产业发展现状息息相关。(注:因为合拍片居多,大陆电影定义为大陆导演的作品)




2003年大陆电影从国营到私营产业制改革以前,大陆影片不仅鲜有入围,而且金马奖的整体报名数量也偏低,维持在不到百部的水准。


2003年以后,随着大陆电影产业化发展,金马奖入围数量与报名数量都呈小幅增长趋势。而到了2011年以后,金马奖报名数量每年有较大增幅,大陆影片入围数量也整体提高。


因为这一年,正是大陆电影票房突破百亿之年,故事片产量达 558 部。2012 年进入“中美电影协议”启动年,为应对“好莱坞”入侵,总局颁布《关于加强海峡两岸电影合作管理的现行办法》解除了“纯大陆电影”报名金马奖的限制。


金马奖采取主动报名制度,而以前总局只允许台港合拍片参赛,田壮壮《吴清源》、李杨《盲山》、王全安《图雅的婚事》就曾被迫退赛。


所以,金马奖不是和产业没半点关系。相反,策马奔腾55年的金马奖,越加像是一个华语电影工业的晴雨表。


那么,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评奖逻辑,才形成如今局面?


自娱自乐地标榜精英品味,还是华语电影工业的风向标?


众所周知,金马奖实际上是采取了欧洲电影节的精英评审制度,但却评选了与奥斯卡奖一致的工业奖,包含了最佳视觉效果、最佳美术设计、最佳造型设计等技术奖。


“金马奖走的是一条中间道路,是基于目前华语电影现状最为公平合理的做法。”闻天祥说,这是他与现任金马奖执委会主席李安的共识。相对于奥斯卡,金马奖比较小众,但是相对于欧洲三大,金马奖又比较大众。


今年第55届金马奖决选评审团及主席李安


要清楚这条中间道路,就要先知道所有竞赛类奖项的区别。竞赛类奖项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类是工业性奖项,以美国奥斯卡金像奖为代表。由各电影工会成员投票选出最终得奖名单,目的在于表彰电影工业各个工种的优秀人才;第二类是艺术性奖项,以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为代表。由7-9 人精英组成评审团,通过看片、讨论和投票选出得奖结果;第三类是商业性奖项,以 MTV电视奖颁奖典礼为代表。由观众票选出最后得奖名单。


之所以说金马奖是中间道路,就因为它介于第一类与第二类之间。一方面,是因为两岸三地电影工业体制不够完善,还没有形成如奥斯卡一样拥有众多成员的各个电影工会,所以才会采取效仿欧洲电影节的精英团体评审制度。


另一方面,采取精英团体评审制度可以避免奥斯卡工会评审制度的非公平因素,即成员不论看完所有影片与否都可以进行投票,金马奖1995 年试行大评审团制度时,近百人会员竟只有两人全部看过所有参赛影片。


所以,自2007 年焦雄屏改革成初审、决审两阶段评审,到现在三阶段初审、复审、决审的评审都要求规范地看完所有影片,才可以参与讨论与投票。



“我们的评审是业界精英团体组成,但这不代表就一定是精英审美。”闻天祥解释说,当评审观看完每一部来报名金马奖的华语电影后,已经站在一个与普通观众不同的高度上。他们相当于是纵观了整个华语电影的全局与创作生态,已经不再是那么片面了。


所以,他们在做决定时候自然会知道根据整个华语电影的走向,应该去鼓励什么类型的影片,今年关注的重心是什么。


金马奖背后的博弈论:提名靠实力,得奖靠运气


不可否认在金马奖的精英团体评审的博弈中,很容易出现三种情况:


一是少数强势评委领导多数弱势评委的局面。


曾担任过金马奖 48 届评审的作家小野认为评审分三类人,第一类是有主见、果断的人,第二类则是摇摆不定的人,第三类是投错看错又偏执的迷糊者。


这样以来,第二类评审很容易被第一类评审引导。比如闻天祥透露第 53 届金马奖中有一位力挺《八月》的评审,甚至说服了所有评委去看第二、三遍《八月》,并让他们信服了他说出的最佳影片理由。



二是两方支持团体僵持不下,出现第三方渔翁得利的局面。这种情况是极有可能出现两方强势的评审,而另一方看似不强势的评审极有可能策略性地赢得最后的胜利,也即是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先挤掉两者强势中的一方,再博得出局一方的票数,赢得最终胜利。


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第 51 届金马奖影后的争夺,原本巩俐和赵薇的票数最为强势,赵薇在倒数第二轮被意外投出局后,支持赵薇的评审不投巩俐转而投给了陈湘琪,结果陈湘琪逆转胜出。第42届《功夫》、第54届《血观音》的胜出也是在如此,鹬蚌相争的局面下出现的结果。


最后一种情况,则是最为公正的情况,即凭实力博得所有评委喜欢并一轮投票胜出的影片。比如担任第51届金马奖评审的导演陈玉勋透露《推拿》几乎全票通过,轻松拿到最佳影片的桂冠。



总结起来,一部影片要想脱颖而出,首先影片本身要有“闪光点”被评审发现并产生强烈的喜爱之情,才会不遗余力地说服原本不喜欢影片的其他评审。无论是商业片还是艺术片,谁在各自领域做得更好,进步更大,提名的概率就越大。


但得奖的话,强者未必胜券在握,弱者也未必永无出头之日,因为在这段博弈关系中,结果不仅取决于参与者的实力与策略,而且还取决于其他参与者的制约与策略。常言道“提名靠实力,得奖靠运气”。


《我不是药神》所代表商业片以往在金马奖的境遇如何?


“如果金马奖是自娱自乐的文艺奖,那为什么每年这么多商业片会主动来报名?”闻天祥说,金马技术奖的存在,就是为了鼓励华语电影圈不同工种的优秀人才。


金马奖这个功能尤其体现在2000 年《卧虎藏龙》以后,这部获得第37 届金马奖最佳影片的电影,也同时获得了第73 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两个电影奖在产生关联的同时,也象征着金马奖开始与奥斯卡一样,在艺术商业取向上寻找某种平衡点,以此来鼓励电影产业的良性循环。



就像闻天祥所说21世纪初,像陈可辛《投名状》、冯小刚《集结号》、宁浩《疯狂的石头》、姜文《让子弹飞》等这类优秀的商业类型影片,都出现在金马奖最佳影片等大奖名单上;即便是在2011年商业片乏善可陈的阶段,票房黑马或是冠军也都有入围金马奖,比如2012年的《失恋33天》入围了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编剧本等5项;《画皮2》入围了最佳视觉效果奖。


华语电影圈,优秀商业片《解救吾先生》《寻龙诀》《唐人街探案》《绣春刀》等等一个没落下。

2010年,金马奖增设了最佳新导演奖,给予具有潜力的青年导演奖项鼓励,比如乌尔善就是从新导演奖出来的,2011年凭借处女作《刀见笑》获得提名。


金马奖的商业价值还体现在,它是明星、艳星与谐星的转型或确立影坛地位的平台。比如“四大天王”黎明、郭富城分别获得第39届金马奖与第42、43届金马奖影帝,以及曾出演三级片的舒淇获得第 35 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第42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等。


但金马奖与奥斯卡相比,对入围或得奖的演员所产生的后续商业价值加成,远不及奥斯卡。比如詹妮弗·劳伦斯与艾玛·斯通获得影后均身价飙升。


而金马奖影后无论是台湾的杨贵媚、陈湘琪,还是大陆的李丽萍、陈冲等都没有因为得奖而产生任何明星与经济效益。近年来,金马奖对演员的身价的增益效果有所提升,比如第 53 届“双影后”周冬雨与马思纯因得奖而知名度、身价倍增。


《路边野餐》之后,“新导演们”都能成为下一个毕赣吗?


“2016年毕赣得奖之后,2017年就来了100新导演报名,这个数量太惊人了,法国新浪潮都达不到这样的数字。”闻天祥说,这简直是电影史上罕见的一幕,一年之内有100个人拍出自己的处女作,都来报名金马奖了,他们都想成为下一个“毕赣”。



2011年后,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金马奖和First青年影展的距离近了。入围First 青年电影展的影片也入围金马奖,比如《心迷宫》《八月》《老兽》等。


一方面,前面已经提到,是因为大陆商业电影进入乏善可陈的阶段。另一方面,独立电影开始取得阶段性成果。大陆独立电影与 2006年开始创办的鼓励新导演独立创作的 First 青年电影展一样,经历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与主流商业制作迥异的独特面貌。


曾担任金马奖评审的台湾导演陈玉勋说,“金马奖是近十年比较倾向艺术片一点,以 前还不至于那么明显。”而曾担任金马奖评审的杨力州导演也证实了这个说法,同时,他认为这部分正在发展的独立电影正好对了金马的“胃口”。


但如果说人人都能成为,那就是一个错觉。“就像每年入围First的那些影片《小寡妇成仙记》《喜丧》《中邪》等等其实都有报名,我们反而选出了一部没在First得奖的《八月》,大家不要忽略了那些被筛选掉的人。”闻天祥说。


金马一直处于商业片与艺术片,类型导演与独立导演、作者风格与类型电影的博弈中。“其实每一届都是这两个方面在比较,只是谁赢谁输的问题。比方说,第40届金马奖《无间道》胜了蔡明亮作者电影《不见》《不散》;第47届张作骥的作者电影《当爱来临时》又胜了《十月围城》。


总而言之,金马奖走过成为华语奖的二十个年头,经历了无数内外质疑,从台湾方面质疑其“为他人作嫁衣”到大陆方面质疑其“自娱自乐不公正”。


但站在历史角度,纵观金马奖二十年的获奖及提名的名单,它有其立足的公正性与权威性在,它也确实是应运华语电影产业而生的。正如闻天祥所说,“一个电影奖办得再好,还是需要影片去支撑的”,换句话说,正是这些优秀的华语电影支撑起了现今具有含金量的金马奖。


附金马奖完整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 《大象席地而坐》

最佳导演 张艺谋《影》

最佳男主角 徐峥《我不是药神》

最佳女主角 谢盈萱《谁先爱上他的》

最佳男配角 袁富华《翠丝》

最佳女配角 丁宁《幸福城市》

最佳新导演 文牧野《我不是药神》

最佳新演员 钟家骏《只有大海知道》

最佳动画长片 《幸福路上》

最佳创作短片 《吉祥》

最佳动画短片 《当 一个人》

最佳原著剧本 韩家女/钟伟/文牧野《我不是药神》

最佳改编剧本 胡波《大象席地而坐》

最佳摄影 董劲松/姚宏易/大卫·查泽雷《地球最后的夜晚》

最佳剪辑 雷震卿《谁先爱上他的》

最佳视觉效果 王星会《影》最佳美术设计 马光荣《影》 

最佳造型设计 陈敏正《影》

最佳动作设计 何钧/谷垣健治/严华《邪不压正》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许志远/林强《地球最后的夜晚》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李英宏《谁先爱上他的》

最佳音效 李丹枫/司中林《地球最后的夜晚》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别打CALL,打钱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