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8-11-21 17:02
社会问题就是设计问题

Photo by rawpixel on Unsplash.本文作者:刘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协同创新生态设计中心主任),原文标题:《一个国家,可以没有钱,没有资源,但不能没有好设计师》。


以下为视频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刘新,我演讲的题目是《社会问题就是设计问题》。


可能你们一看,会想:设计管得太宽了吧?


我们以前学设计,认为把一个东西做漂亮,做得好用,有很好的体验,能帮企业赚到利润,这就是好的设计。这是传统上对设计的定义,但是今天我们需要改变观念了。


为什么?


因为范式在变,我们不得不变,必须顺势而为。


设计的无奈


我从80年代开始学工业设计,那个时候中国的工业设计也才刚起步,我毕业以后在北京汽车制造厂做了七年的汽车设计师。


那个年代的汽车厂跟现在不能比,很落后,我们其实还开发了很多别的车型,但是都没有生产出来。所以我非常清楚,在一个企业里,创意转换成产品,是多么漫长艰辛的过程。


后来,为了完整地构建我自己的工业设计知识体系,我又从汽车厂考到了当时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跟随柳冠中先生学工业设计。


硕士毕业以后,我没有正式找工作,在社会上漂了很多年,开过餐馆,办过有机农场(对,那时候我就开始办,特早,所以倒闭了),当自由设计师,在长三角一带跟各种各样的企业打交道,给人做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


赶上中国消费品暴增的年代,我做了很多项目,但都是短平快的小项目,老板让你抄一个国外的东西,要求你“不能抄得太像,但是不能不像”。我们经常要把握着这种“平衡的艺术”去做设计,我觉得太“行活儿”了,时间长了就感到身心疲惫。


于是我又考到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读博士,还是跟随柳先生,研究可持续设计。博士毕业后我留在学校,教交通工具、造型基础,重点教可持续设计。


在这整个过程中,我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以后设计介入企业、介入到人们的消费品中的完整历程,关于设计跟商业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个中无奈我都深有体会。


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不断在思考,设计到底是什么?


设计到底是什么?


我觉得设计的本质,就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以及提出对未来的愿景,核心就是解决问题。


那么什么是问题呢?


以往来说,漂不漂亮是问题,我们之前的产品太丑,我们之前的产品不好用,我们之前的产品服务体验不好,不能为企业赚到利润……这都是问题,这永远是设计的一部分。


但是,我们今天的问题比这个要复杂得多,有些设计师也许没有特别想过这件事。



但是在清华大学一年级,我们就不断和学生们说,空气污染问题、废旧垃圾、干旱、人口老龄化、贫富差距、农业(现在化肥农药的施放量,我们的健康食品)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设计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你觉得离你很远?NO,毕业以后你踏进社会面临的都是这种问题,短期的赚钱是短线的,这些问题是长期的事儿。



所以,我们提到可持续发展,这是可持续设计的根本。


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宏大的一个概念,不管是国家、社会还是企业,任何一个层次想要可持续,都要从环境、社会、经济这三个领域去取得平衡。


环境,我们以前太忽略了;社会趋势是什么,人的真实需求是什么——不是假需求,我们今天生活中有大量假需求,很多的创业围绕的都是假需求;同时,我们还必须有好的商业模式,你光喊口号说“绿色”,没用,你必须有好的商业模式,必须让人愿意用你的产品。


这三者的平衡才是真正的可持续,要做到,很难。但是我觉得一个目光长远的企业一定要把这三点放在心里,也许你现在追求经济多一些,但是一定要不断地平衡环境和社会这两个点。


如果说这三点有点儿虚,大家可以参考联合国提出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这是由190多个国家共同达成的对未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愿景的细化,包括了减贫问题、教育问题、性别平等、饮用水、海洋、气侯,还包括企业间的合作、正义、公平……等于把一个比较虚比较大的概念,落实到17个具体的目标。


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发展


可持续设计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大框架下去做思考、探索和各种各样的实践。绿色、生态、社会创新、为老年人设计、包容性设计等等,这些都是可持续的落脚点。我们要在这些具体的点上共同去实现这么一个平衡。



有时候我们说“绿色”,但到底什么是“绿色”?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不可持续,但是什么是可持续?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情况。


一次性购物袋跟我们的环保袋比起来,哪个更环保、更可持续?当然是环保袋。但是环保袋一定要重复使用,如果只是放在家里闲置,比塑料袋的危害还要大。


为什么?


因为制作一个环保袋所需的碳足迹(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比一个塑料袋更高。一个陶瓷杯要使用超过70次,才叫环保,不到70次你摔碎了,那不环保。这里面很细,我们要动脑子分析。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从国外兴起的绿色设计风潮,是可持续设计的开端,它重点关注低环境影响的材料和能源。


这里有几个例子。


这是竹制的椅子。我们是不是可以更多地用这种天然可降解的材料,让它跟自然界相融,在一定时间之后回到它的生命周期里去,而不是生产一个100年都不会坏掉的东西?我们现在大量的垃圾因为无法降解,还是依靠填埋,但是通过光降解、淀粉降解之类的新技术,可以加速它被自然界消纳。这是第一步,我们称之为过程后干预。



第二步,我们提生态,提生命周期,意思是我们在考虑一个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思考这个东西的原料从哪儿来,原料的开采、加工、使用直到废弃的全过程是不是环保的。这是过程中干预。


我们不能为了美,就奢侈地从非洲购买大量大理石来装修房子。我们有钱,但要去算算整个碳足迹能不能可持续地支撑我们未来的发展。


这是一个日本的马桶,上面是洗手台,洗完手的水可以冲马桶,一个不浪费水的小设计。



我姥姥包括我妈妈那个年代,人们都是用一个水盆接水洗手,洗完以后把水留着用来冲马桶,因为她们不舍得浪费。现在这些好习惯都丢了,都被当作陋习了。我们现在撒泡尿冲一遍,6升水。中国的水资源有那么富裕吗?北京是极度缺水的,要不是南水北调,我们现在危机更严重。



沿着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思考绿色,思考生态,后面要思考的就是服务设计。从产品和服务层面进行干预,这也是我所说的范式的转变。


未来的消费市场,需要更多地用服务的理念替代一些物质性的消耗,这种理念非常重要。我们身边要是堆满了环保产品那也不得了,我们汽车都绿色环保了,但是街上还是堵车怎么办?


中国有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如果我们不倡导共享,而是人人都追求自己持有,那对世界来说会是个巨大的灾难。


这时候就出现了共享汽车、共享单车,虽然共享单车在中国遇到了种种的问题,但是它背后代表的共享消费、共享生活理念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服务设计正好能介入到共享的理念中,非常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如果能很好地转型,它不一定靠廉价制造和物质性的产品维持经营,它也许通过非物质产品和服务就能获得利润,同时保护环境。


绿色、生态、产品服务和社会公平,不是谁替代谁,而是互相补充。


关于可持续设计的持续探索


这是我们2012年做的一个农场项目,那两年我们发现北京周边有很多有机种植的小农户,他们经营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我们思考着如何去促进城市居民跟这些农户之间有更多的互动,让城市周边的农产品销售运作更顺畅,让这些农户的生意变得更好。


我们一帮人一起做了这个设计,这里面有我们的研究生,有返乡回去种地的大学生,有村长,有农民,有有机市集的经营者,他们都是“设计师”。未来的设计一定是这样一个跨学科的社会共创的过程。利益相关的各方都参与进来,因为设计师可能不够了解实际情况,但是没有设计师也不行,缺乏设计思维的引导和表达。


因为零散配送成本很高,我们在村子里建了一个小社区中心,把各个小农场的产品收集到一起,根据需求统一转送到居民的家里,同时把居民家里的厨余垃圾回收到农场再利用,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厨余对每个家庭来说是个负担,但是对农场来说是宝贝。



我们还在社区中心做了一个小的素食餐厅,大家还可以把村里的工艺品带到这里来。就是通过这样的节点,让这些健康食物的生产者和居民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


这个设计后来在深圳第一届中国设计大展上展出,我记得当时展馆里面都是特别高大上的产品设计,只有我们这个像农贸市场。实际上我们在里面办展览,在外面办市集,把珠三角一带的好多有机农户攒在了一起。


我觉得这是设计的一个部分。设计不仅是画出漂亮的图,做出好的产品,重要的是要能够促进整个机制链条的改善。把各个环节连接在一起,变成一个社会参与的过程。


2013年的北京设计周,我们沿着农场项目的思路,在798后面的大铁桥上跟农场合作,种了一桥的有机蔬菜,在桥下养蘑菇,用蚯蚓堆肥,通过这个告诉消费者,有机种植是你在家里的阳台就能够做到的。在现场我们还通过视觉设计让参观者直观地去认识生活中的食物浪费问题。


从这些现实问题出发,引导人们为未来考虑,这就是设计师要反思的,我们要尝试在这些巨大的现实问题里做一点事,促进一些良好的发展。


我们小时候上课,老师告诉我们祖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好像采之不尽,取之不竭似的,今天老师不敢再这样说了。按照我们目前的发展方式,未来地下可挖的东西越来越少,如果我们未来50年还这么走,肯定是有问题的。


所以这两年我还带着同学在思考垃圾。


我把垃圾叫做“都市矿产”,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椅子,还有我们的废旧电器……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的矿产,如何把这些资源分类改造,而不是填埋了事,这也是设计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清华,有些同学把废旧自行车改造成小电动车,不一定最环保,但是他们在尝试废弃用品的再利用。


他们还把废得不能再废,破得不能再破的牛仔裤拿过来,添加了一些环保树脂,做成灯饰。以后我们甚至可以定制,把自己穿破的衣服,不要的健身器材,改造成家里的灯具、衣挂钩等等,多好!


废旧家具怎么处理?因为件儿太大,运输成本太高,我们小区里经常有人搬家之后扔下一些家具没人动,有没有一个平台、一个机构专门做废旧家具?产品加服务,也许做这个买卖企业都能赚大钱。瑞典就有一个二手家具平台叫Retuna,它有非常完整的商业链条。



我们需要转换理念,有很多小众市场是有极有潜力的。


比如,我们做着做着农业,顺着食物就做到厕所了,因为这两个关系太密切。设计师很少有人关注厕所,但是我觉得它是可持续这个圈里特别特别重要的节点,所以我们这两年都在做。


公共厕所在城市里是多么好的地产,位置非常好,如果我们不只是简单地把它当作一个厕所,而是在里面探讨环保和经济模式,它未来会有巨大的收益。


这是我们在通州做的一个示范性公共厕所,它不是传统的厕所,是社区公共卫生的节点。一层能上厕所,二层有咖啡厅、花店、洗衣房(洗衣房的水可以用于楼下冲厕所),还有二手物品的回收置换,这就把人的需求和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连结在一个点上。



我们还做了车载资源型厕所,它是针对一些大型场所设计的临时厕所,厕位多,还有收集处理系统,最后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做有机肥。



我们还给西藏地区做生态旱厕。在气候那么干旱,生态那么脆弱的环境,如果还像我们这里用冲水厕所,那是灾难。



新农村建设很多时候是从模仿城市开始的,但是城市里有污水处理厂,农村没有,只能直排江河湖海,一发而不可收拾,这些地区需要新的生态模式。


这是我们刚刚为高层工地工人做的小便器。



我们在调研里发现,高层建筑工人小便一般都在墙根,这么多年来这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你想,他在20多层,小便一天好几次来回跑不现实。在工地上有盆有壶,也是一种解决方式,但是不仅不方便,而且一点尊严也没有。


所以我们跟中建集团和周边的尿激酶厂一起合作了这个项目。咱们的尿是宝贝你知道吗?除了能腐熟浇地,还可以做尿激酶,是一种特别好的药。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也许赚不了什么钱,但是我们愿意花精力,因为确实能帮助工人解决他们的问题,同时保护环境,不乱排放,又形成了一定的商业模式。


很多项目都是在尝试,但是现实和梦想之间,有时候就是通过企业连接起来的。


怀揣善意,积极前行


可持续讲了半天,没有那么高深,如果换一个更有感情的说法,就是:去做善意的设计。


对你周边的人、社会、环境、自然怀抱尊重和善意,你自己会越来越敏锐,越来越完整,越来越有力量。


这时候,你也才能真正让设计介入生活,否则的话,你不知道要设计什么。好东西全让前人设计了,大的框架性的东西改不了,你会很纠结。但是,我觉得你要怀揣这么一颗心,你能发现很多新的点。



最后我想说的是,即使你如此充满善意地去做了,你还是会发现,在整个的社会进展中,仍然有那么多问题你是无能为力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不能只是抱怨批评。


设计的天性就是不管大小,你要出一个解决方案。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人,更多的企业家投入设计思维,投入社会关怀,那样,我们才能够更快地构建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别打CALL,打钱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