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迪士尼费尽心思地切入流媒体赛道,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
既ESPN+plus之后,在2018年Q3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迪士尼CEO鲍勃•伊格尔又宣布了新的流媒体平台“迪士尼+”(Disney+),并预计将于2019年年底正式提供服务推出。
整合了迪士尼最强势资源的“迪士尼+”,一露面就展现出了“天生不凡”的潜质:
父皇“米老鼠”宣布为它终止与Netflix的在线发行合约;
整合了迪士尼、皮克斯、漫威、“星球大战”和21世纪福克斯等不同IP,可谓星光灿烂;
漫威、星战系列的真人电视连续剧也将投入生产,并将在这一平台独家播放;
迪粉们也纷纷表示已经准备好为信仰充值。
但“迪士尼+”真能如约而至、干翻Netflix吗?恐怕还要划上一个问号。
期待迪士尼在流媒体领域与Netflix正面硬刚的朋友,还是先洗洗好好看动画片吧。因为承载着这一使命的Disney+,处境似乎有些尴尬。
鲍勃•伊格尔提到它时,用词总是充满了余地:
“预计2019年现在美国推出,也可能现在全球推进”“不会牺牲其他收入来源,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流媒体篮子里,”“内容方面,在跑之前我们想先走一走”……
一边财大气粗,一边又显得底气不足,迪士尼“薛定谔的流媒体”真不由地让人为其转型捏一把汗。
所以说,现在再说迪士尼对流媒体反应迟钝,绝对站不住脚了,但道一声“虚情假意”也是不冤的。
我们不妨来聊一聊,除了董事会上老头子们的利益谋算,迪士尼的自救之路上还有哪些绊脚石?
迪士尼做流媒体的原因,有一点点复杂
迪士尼与Netflix的爱恨情仇,实在是流媒体世界里非常值得反复咀嚼的案例。
谁都没有想到,一家以DVD租赁起家的平台,凭借订阅付费模式,一跃成为流媒体业务的王者。
反观近百岁高龄的迪士尼,尽管手里有着星光璀璨的庞大影业资源,却也难敌时代的大浪。
今年Q2,Netflix的市值已经超过迪士尼,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媒体公司。直接导致迪士尼坐不住收购了21世纪福克斯。
其实,这种恐慌性收购,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2016年收购皮克斯和MLB (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旗下流媒体公司 BAMTech,2017年收购流媒体平台Hulu,2018年推出了两大流媒体平台ESPN PLUS和Disney+,与Netflix的渠道合作也终止了。
老牌公主与新晋网红的上位大戏,看的吃瓜群众十分带感。(米老鼠对不起,我还是爱你的)
要说迪士尼不思进取,也有点偏颇。不仅是它,亚马逊、HBO、苹果,甚至沃尔玛,这些巨头们也都虎视眈眈,都想挤进流媒体来分一杯羹。
难道是Netflix专治巨头们的各种不服吗?将其成功归结为年轻人“乱拳打死老师傅”,未免有些傲慢了。
两个方面的差异化,让Netflix坐稳了它的王座:
1.商业模式更接时代的地气
Netflix的核心商业逻辑,是以会员费来反哺优质内容制作。
原创自制剧成为其差异化竞争的关键,也确实发挥了很好的疗效。
《纸牌屋》《权力的游戏》等剧集带来了Netflix市场口碑和流量的双丰收。全球1.37亿名订阅用户中,付费率高达95%。
而迪士尼依然是1957年华特迪士尼打下的江山。他认为“1+1等于4”,通过关联投资推进整体的协同和长期收益,确保用户无法逃脱迪士尼的品牌。
显然,这招渐渐有点不奏效了:连续几期财报中,唯一盈利的只有主题公园和度假区。拖着如此沉重的身躯,市值自然跑不过“网飞”。
2.技术锚点差异
从内容制作到个性推荐系统,在融媒体技术实力上,Netflix也是天生骄傲,使其成为流媒体产品体验界当之无愧的王者。
Netflix数据算法团队,可以通过人与播放屏幕的距离来调节不同的分辨率。
而迪士尼积累下来的让人闻风丧胆的动画技术,固然也一直在重新定义行业标准。但为即将被强推的流媒体业务积累了哪些杀手锏技术呢?
从技术团队来看,除了将全球广告销售/技术管理业务转入直接面对消费者部门外,媒体网络部门基本上保持不变。底层技术框架的搭建,几乎看不到。
总而言之,以技术驱动内容和体验,成就了Netflix的成功,并且不断将这种优势迅速复制到世界各地。反观迪士尼,当1+1不再等于4,公主走出高塔寻找新家园就成了必然。
塑料式焦虑:迪士尼的“流媒体化”为何叫人头秃
遗憾的是,走出高塔并不意味着迪士尼会上演商业励志喜剧,反而更有“娜拉出走”的潜质——要么饿死,要么回去。
毕竟,将庞大的IP资源演化成影视作品和乐园主题,才是迪士尼一直以来致力于并且擅长的事情。外面大风大雨,还是看看再说吧。
这也是为什么,CEO总是在流媒体和传统业务的边缘疯狂试探,“在跑之前先走一走”,像是全职主妇在应对劝她离开渣男的塑料姐妹花,带着一种安全感极高的“虚假焦虑”。
在押注流媒体这件事上,迪士尼确实还存在不少疑虑。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成人粉丝们为信仰充值之后,活跃度和黏性有多高,真的值得打一个问号。它更能攫取价值的土壤,还是挖掘儿童和家庭对高质量内容的渴望,吸引家长为之付费。
而Netflix的服务群体则广泛的多,除了电视剧集受众,Netflix在全球范围内的“儿童与家庭”内容消费也增长了61%。2018年,Netflix在儿童节目上的整体投入也占据了内容预算(80亿美元)的一大部分。迪士尼必须大步快跑才行,而不是“先看一看”。
另外,技术惯性也使迪士尼在流媒体业务上明显的“水土不服”。
手握众多明星IP,却一直未能很好地开发并获得亮眼的市场数据。在过去的六年间,迪士尼ESPN流失了超过1300万用户。推出流媒体平台ESPN Plus之后,由于缺乏合理的定价体系,吸引的受众也非常有限,这些原本是可以通过算法来预先“排雷”的。
尽管砸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以技术为本命的思维方式却不是一两天能够形成的。
更神奇的是,在这样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具备的条件下,迪士尼还在将流媒体作为救命稻草来宣传,动不动就公布一下流媒体计划,安慰一下忧虑的华尔街和媒体人。
在迪士尼的字典里,没有“豁出去做”4个字。它最高的价值观是:爱我,就为我花钱。和传统业务的庞大收入(550亿美元)相比,流媒体带来的那点收益实在是很难让人产生“向死而生”的紧迫感啊。
更何况,流媒体平台“Disney+”还将冲击自身传统的有线电视业务,甚至包括hulu。打造矩阵是迪士尼擅长的拿手好戏,但这里面隐含的冲突和博弈,又迫使它不得不努力左右逢源,很难像Netflix那样去做。
“焦虑式变革”,只是一种面对舆论的政治正确。总想着走捷径,结果却在不停地绕弯子,也就不能怪媒体总是冷嘲热讽了。
流媒体的未来与米老鼠的野望
当然,媒体巨头们的资源布局和业务优势各有不同,在粉尘化的网络环境下,完全容得下各种各样的身影。
不过,迪士尼想要的显然不是拥有姓名就可以了,而是重回巅峰。
怀抱着这种野望,留给迪士尼抢夺用户“快乐时间”的机会,就真的不多了。
美国调查机构 comScore 的一份调查报告中,美国 4900 万户上网家庭有75%使用 Netflix 的服务,YouTube和亚马逊以53% 和33%跟随其后。其他平台都已经先后到达山顶的平原期了,迪士尼才开始攀登,并且负重累累。
如何才能脱颖而出、后发先至呢?
作为迪粉不负责任地想了几个答案:
比如多加几个守门人:除了业务和资源之间的相互协同,从技术和媒体的角度对业务进行全面把控。在自制剧集之外,拉拢创作者,让内容制作商在迪士尼+售卖自己的频道;
到那些Netflix 、Amazon、Apple薄弱的地方去:善用自己所向披靡的全球化影响力,到法国、中国、南亚这样的薄弱地带“吸粉”;
但最重要的,还是保持真实积极的危机感:面对内部的战略压力、冗长的董事会、新老业务互博的担忧,想要杀出重围的迪士尼+,如果不能拿出打破惯性的勇气,就只能永远跟在别人身后挣扎。
总而言之,从迪士尼宣布进军“流媒体”以来,就进入了持续的“我来了——我看看——我又来了——我再看看”的循环,直到现在也毫无进展。
过去家大业大的公主,离开王子基本就跟死了一样。但现在的公主们,豁开了活,能有一千零一种活法。
我迪如果真想像童话里的新女主角一样,真正从高塔上走下来,需要的恐怕不是买买买,而是一丝真实的焦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