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出品丨虎嗅汽车组
作者丨周到
头图丨视觉中国
对于一家车企来说,灵魂应该是什么?
在一些车企看来,智驾系统显然是灵魂,得守住。在2021年年中举办的上汽集团股东大会上,该公司时任董事长陈虹就曾表示,和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是不能接受的。
“这就好比有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就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陈虹说道,“我们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那么问题来了,把握了自己“灵魂知识产权”的上汽,把智能驾驶做明白了吗?
本期暗信号,我们来说说——
智己NOA,体验如何?
日前,笔者在上海体验了智己LS6即将向用户推送的城市NOA系统。
需要注明的是,智己汽车是上汽集团旗下的高端纯电动汽车品牌。而从具体的软硬件架构上来看,这套城市NOA系统的硬件架构由智己汽车定义,计算芯片为英伟达的Orin X,中间件和智驾应用软件为Momenta开发。
声名在外的Momenta,是由上汽集团多次投资加持的智能驾驶方案供应商。上汽集团,甚至是后者最大的外部机构股东。
按照智己方面的规划,首期推送城市NOA功能的地区仅有智己和上汽的大本营——上海市,全国开车需要等到今年6月才开始。
按照这个规划,看来普通人很快就能像智己代言人汤唯那样,让汽车带着自己在城市里优雅出行了。
不过通过实际体验,暗信号团队发现,智己城市NOA功能“能用”,但相比华为城市NCA这样更加成熟的高阶智驾系统,普通人使用智己城市NOA,恐怕还需要更多学习和适应的过程。
首当其冲的,便是路口通过的安全性和流畅度。
根据统计,我国城市道路发生的交通事故中,50%-80%发生在平面交叉口范围内,其中90%的事故是发生在绿灯间隔期间。在笔者看来,如何在保证安全且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快速通过路口,是对于一项城市智驾功能最核心的考验。
智己城市NOA在这方面的取舍,是把安全放在了最高的优先级。在笔者驾车到路口时,为了追求尽可能在绿灯期间通过,车辆甚至会在绿灯切到黄灯的阶段,果断踩下刹车,让我们再等一个灯。
这么做有没有问题?当面对上图中闯红灯的这群电动自行车,智己城市NOA的决策绝对称不上错。但如果换成笔者这样驾龄10年的老司机+暴脾气,肯定会选择尽可能在黄灯期间通过路口,而不是像图中这样一脚急刹。
同样的还有下面这个十字路口。本来按照笔者的驾驶习惯,肯定要紧跟前方直行车辆快速通过路口。但在这时,智己城市NOA依旧在路口博弈时选择了停车等待而不是果断通行。
在此过程中,本应左转让直行的对向公交车和后续车辆也没“傻等”笔者,纷纷路口急转弯切在了笔者车前方。
面对这一系列操作,笔者在试驾的工程中不免偶尔“祖安输出”。但随行的Momenta工程师告诉笔者,他们确实在系统的策略制定和执行层面优先考虑了安全性。在效率方面,该公司强调城市NOA首先是一套“人机共驾”系统,用户在这过程中不是完全的放手,而是应当介入驾驶过程。
换言之,当智己城区NOA对复杂路况“犹豫不决”时,用户应该轻踩油门,“催催”汽车。
其实,类似的设置在其他品牌上也有应用,其中就包括华为的城市NCA。只不过相对于后者更加激进的智驾策略,智己城市NOA就显得保守了很多。所以智己的用户如果想高效行车,需要以更高的频率介入驾驶。
对此,我们当然可以将其理解为智己和Momenta在安全和效率之间所做出的取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并不利于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智己城市NOA的“可靠”心智。
除了前面说到的路口通行部分的策略和执行外,智己城市NOA在日常的行驶中也对安全性给予了较高优先级。具体来说,就是拉大了跟车距离。
粗略计算,笔者试驾的这辆LS6的跟车距离即使在车上设置为最短,在实际街道上也会有超过一辆普通私家车的长度,也就是超过5米。显然,这样的距离足以让人加塞了。
事实上,上海作为全国对于交通违章行为监管最为严苛的城市,这样不良的驾驶行为已经算得上是少之又少了。如果放在全国其他城市,车主选择智己城市NOA会遭遇多少被加塞的烦心事,真的说不好。
当然在试驾的其他时间里,智己城市NOA的表现都十分稳定。尤其是在避让公交车这样的大车时,表现非常顺滑且一气呵成。
正如上图所示,面对上海相比较全国很多城市更加狭窄的车道线,智己城市NOA相当丝滑地完成了借道左侧车道避让右侧公交车的操作。坦率来说,开得比很多新司机都好。
智驾是否好用,与灵魂有关吗?
智己大概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赶超行业先进水平,抑或取得领先地位呢?
在智能驾驶领域专家不害看来,也许正是智己追求“灵魂”自主权的做法,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城市NOA在产品进度和体验上落后于竞争对手。
“影响智驾功能体验的不光是软件控制模块,还有底盘执行器。”不害说道,“据我所知,智己在合作中选择自己去定义ESP、EPS等底层软硬件控制模块,而由Momenta负责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的开发。这就为后者带来了大量的适配工作。”
与此同时,由于在开发流程和保密方面的要求,车企往往不会对合作伙伴开放所有的传感器、执行器接口与权限。这不仅进一步增加了供应商在开发智驾系统时的工作量,还会影响软件命令的执行效果。
此外,不害还对暗信号透露,像Momenta这样的智能驾驶软件方案供应商,往往基于资源投入和效率的考虑,只开发一套算法模型,并根据不同客户车型的传感器、控制模块的组合进行适配。也就是说,不同车企的车型尽管在传感器种类、级别和数量存在差别,但Momenta这样的公司都是在一套技术方案的技术上进行适配和调整。
这也就导致,一些车企为新车型选择了更高级别的传感器,却无法发挥100%的作用。
毕竟,供应商提供的是通用方案基础上的“定制化”产品。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范畴内,无法给予车企更多的研发资源。“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智己城市NOA在路口博弈、拥堵跟车时都选择了相对更加保守的策略。”
“相比之下,蔚小理这样采用自研方式的新势力们,肯定会对自家的智驾团队开放所有硬件和接口权限,这自然就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以及开发效率。”不害说道,“而华为这样强势的供应商则会在智选车、HI模式下要求车企按照自己的传感器和执行器选型来定义平台,这同样减少了内耗。”
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车企来说,仅仅是追求从形式上将自己的灵魂“把握在自己手里”,并不能决定高阶智能驾驶功能开发的成功;能否提升智驾方案在定义、开发以及落地过程中的效率、并减少内耗,才是决定企业是否能交付领先功能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