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3-08 17:41
女性的性教育,不应该被忽视

有时候,对性的迷糊甚至不是出在“知识欠缺”上,我们需要探讨的还有该如何爱与被爱的问题。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F小姐MissF(ID:newMissF),作者:牧羊,编辑:Felicia,原文标题:《芭比成人后的第一课,每位女性都该上》,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探讨了女性的性教育问题,指出性教育不仅涉及知识的传递,还需要关注爱与被爱的问题。作者通过描绘自己长期从事性健康科普的经历,呼吁性教育应该成为女性成长的一部分,并强调了正确的性知识对女性健康的重要性。

• 💡 性教育不仅关乎知识欠缺,还涉及爱与被爱的问题

• 💡 性教育应该是女性成长的全周期教育,而不是局限于单一教育方式

• 💡 科普应该以平实的语言风格,让大家能够理解并运用知识保护自己的健康

“我们等不了了。”


这是@六层楼先生 5年前看到的一则私信。


彼时,六层楼是全网拥有百万粉丝的女性健康科普大V,出版了面向18~35岁女性健康问题的畅销书;但每个月收到的上万条私信中,有关青春期女性身体健康的询问只增不减。


起初,六层楼想整理出一个适合青春期孩子的书单,让老师、家长们可以以此为教育范本。帖子发出后,许多老师大力支持。


然而 ,这件事比他想象的难得多——书单里的书只有一部分能找到,有些内容也不符合本土情况。


这件计划只能暂时搁置,但他没有就此放弃。他把那些翘首以盼的老师们的私信置顶,每次打开微博,都能看到。


六层楼开始了长达5年的书写。他不厌其烦地把那些在他过往视频、文章中一次又一次出现过的,但在女性成长过程中甚少被提起的生理常识再次整理,写成《所有女生要知道》一书,希望更多的女性不用再经历“如果我早知道就好了”的遗憾。


以下是六层楼的讲述。


从来没人告诉我们什么是“正常”


2018年,我和几位医科的师兄师姐吃饭闲聊。师姐突然问我:“六儿,你知道那些‘留守女童’都去哪儿了吗?”


我脑袋一蒙,不知道怎么回答。师姐说:“她们都长大了,有些已经到了来找我们做人流、引产和宫颈锥切的年龄。虽然只是很少一部分,但足以引起注意了。”


师姐敦促我要“加把劲儿”,那时我已经做科普4年,出过一些书,但不是针对青春期孩子的。我本想整理一份书单,无奈不太成功。直到2019年,我决定写一本给青春期孩子看的书。


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很重要的时期。如果在身体发育期没有接受好的教育和引导,面对陌生的身体变化,大多数孩子是恐慌的。


从小,老师、家长教我们认识眼睛、鼻子、嘴,可一到卵巢、子宫,就没人教了,好像这是另一类“特殊”的器官。


这不能全怪他们。据我的观察,现在的家长、老师们并不是不想教,而是束手无策。


他们往往已经认识到性教育、生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因为自己也不了解,遇到孩子困惑的生理问题,只能根据自己有限的认知,给出不一定准确的答案,也不时被孩子问得哑口无言。


哪个家长愿意直面自己的无知?有时候家长们也会期待着,孩子们长大过程中自己就懂了。


@六层楼先生


性教育普及程度目前是不均衡的,有些地区已经卓有成效,更多的地区虽然在鼓励性教育,却没有很好的方法。


比如说,学校的性教育课程常常邀请医生、警察给孩子们讲解和性伤害相关的知识,这当然很有必要,但单一的教育方式容易给孩子留下“性是危险的”的印象。


如果没有系统获得性教育知识,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孩子们在网上看到各种“散装”信息,往往会假装、自以为懂了,不会再求助家长。


当两代人都“默契”地不再提起这些知识,对身体的焦虑、错误的认知就趁虚而入了。


性的教育不是靠一个老师、一堂班会课、一次家庭谈话就能解决的,它应该被纳入孩子成长的全周期中。而成长在对性闭口不谈的环境中的“大人”们,很难持续地给孩子多元、专业的指导。


我每个月都会收到上万条私信。很多成年人,甚至他们已经有孩子了,还会问我:“我和别人不一样,这正常吗?”


正因为成长过程中,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什么是“正常”,所以我们会觉得自己身上的现象是异常的。


常常有人在私信中询问自己“是否正常”。@六层楼先生


在许多人的认知里,“正常范围”像有一条死线,没有变化的余地。其实在临床上,“正常”有很宽的条带,上下波动完全可以接受。


过去的科普中,我总想帮忙解决具体的疑问。但后来我发现,或许可以把问题汇总起来,给孩子们,甚至是家长们,补上这堂关于生理健康的通识课。


就像图书管理员一样,我们拿起扫帚,把脑海中需要清理出去的错误“知识”拿下来、处理掉,重新梳理正确、系统的知识,再统一放回大脑货架。


缓解焦虑的方法不是安慰,而是了解


我做科普10年了,随着社会环境变化,女性健康科普的难点不断变化。


早些年,许多女性不把健康当回事。尤其是女性长辈,她们认为关心自己的健康“太矫情”,与其“浪费钱”给自己体检,不如把钱留给家里的其他人用。


我完全能理解这样的心态,毕竟在她们成长的时代语境下,奉献自己、关心别人才是常态,“在乎自己”就是自私。


所以那时我不得不反复强调,我们可以关心自己的健康,自己的身体也是身体,我们是可以寻求帮助的。


可喜可贺的是,近两三年大家开始懂得生理健康的重要性,我不需要再强调“关心自己”了。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大家又因为过度关注自身是否健康,产生了很多不必要的焦虑。


比如说生存焦虑,一旦身体偶然有些不适,就担心自己得了重病;还有生育焦虑,偶然一次月经不规律,颜色变暗了、量少了,开始担心将来的生育问题。


其中最没有必要的就是衰老焦虑。人一定是会老的,变老不是病,而是正常的生理过程。


但总有20来岁的女孩说自己“子宫脱垂”,其实对器官性状、自身症状完全不了解;也有妈妈来咨询:“初中生的月经不规律,会不会是卵巢早衰?”这也是过分焦虑。


正是因为不够了解,所以我们的身体健康焦虑总是无穷无尽——没孩子时担心自己,有孩子时和孩子一起担心。


缓解焦虑的方法不是安慰, 嘴上说“不用当回事”无法缓解焦虑。但我们可以一起走进知识和困惑,试着找找答案,了解了,也就没那么焦虑了。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要求自己科普时语言风格更加平实,简单来说就是“说人话”。


我只是碰巧比大家早一些知道这些知识而已。词汇的堆砌不能显示出专业度,把知识吃透,嚼碎了,再用大家能听懂的方式讲出来,才能让科普发挥最大价值。


生理健康这些知识,学会了也不给学业加分,大家其实没有太强动力来学习,但它确实会帮助到我们的生活。


我也渐渐明白,做科普要追求相对精准的位置:既要能激起大家的自我保护机制,又要让大家掌握方法保护健康。


性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保护自己


我研究了国内外相关的性教育指导文件,有些看了很多遍。“全面性教育”不只包含性与性行为的教育,还包括人们对于人际关系、价值观、权力、文化、社会性别、暴力与安全、幸福与福祉的讨论。


图源《全面性教育技术指南——国际标准在中国的潜在本土化应用》,六层楼在撰写时看了许多遍


以前我觉得自己是“科普机器”,把知识讲清楚是我的使命。但我发现,许多生理健康问题里还包裹着关于社会认知、人文方面的深层问题。它们已经存在了很多年,最终被反映到健康问题上。


举个例子,有些意外怀孕的姑娘知道该如何避孕,但当伴侣以分手作威胁,拒绝做安全措施时,她还是同意了。


姑娘明知道风险,但她觉得分手的痛苦大于意外怀孕人流的痛苦,于是她默默承担了风险。


这个案例里,问题显然不是出在“知识欠缺”上,我们需要探讨的还有该如何爱与被爱的问题。


如果女孩从小没有被好好爱过,有人对她稍微好一点,她就恨不得以牺牲健康的方式去表达爱,这显然是不对的。


当我了解“全面性教育”的概念后,我在《所有女生要知道》里不只讲到生理知识,也希望就谈论心理、处事态度、寻求帮助、识别错误等进行讨论,给读者提供可参考的选项。


我并不期待读者能完整记住所有知识点,只希望她们阅读后,在未来做任何选择,能以保护自己、关爱自己为前提。


这样一来,或许世界上能少些本可以避免的伤害。


▲《所有女生要知道》

作者:六层楼先生

磨铁文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4-1


从2014年开始做科普以来,我一直重复回答同一类问题:宫颈糜烂是不是病?月经推迟、提前怎么办?不吃避孕药行不行?


我闭上眼睛,也满眼都是这类问题。有时我觉得自己像高中三年级的班主任,一批“学生”已经毕业寻找更好的人生了,而我又迎来了新一届“学生”。


重复带来的倦怠在所难免,但只要有人还想寻找答案,我就会想尽办法双手递上。我希望能比以前解释得更好、更清楚,这对科普工作是一种正向反馈。


能让一本书被顺利地被看到,要经历各种妥协,但我们要做的远不止如此。直到现在,在条件比较困难的地区,当地女孩甚至没有相对私密的卫生间、无法用上干净的卫生巾,一本书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但我仍然选择以“爱”的方式,与世界上各种落差、变化产生关联。


存在争议的内容被“拿”掉,那就等待时间允许再讨论;网络传播的用词,也需要不断斟酌修改。但科普生理健康是一定要做下去的,总有更多空白,需要有人填补。可能是医学生的一种使命感吧,我总是想再多做一点,或许能让世界变得更好一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F小姐MissF(ID:newMissF),作者:牧羊,编辑:Felicia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