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2018 年 CES 的时候,拜腾发布了自家的首款概念车,并在 4 月份做了这款概念车的国内首秀。
一年时间过去了,这一年其他的造车新势力纷纷开始量产交付,但拜腾依然在按照自家原本的路线在推进,做 C 轮融资,准备 2019 年下半年的量产。
看上去确实是慢了一些,但造车也不是个着急就能做成的事情,其他几家进展略快的公司在量产、交付上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我们今天暂且不论进展对比,就看看拜腾现在做到了什么程度。
拜腾的首款概念车是一款纯电动中型 SUV,最大的产品亮点应该就是车内一块长 125 厘米,高 25 厘米,拥有触控、语音控制和悬空操作功能的 48 寸显示屏,拜腾想要车载系统生态也是围绕着这块屏展开的。
在过去的一年,拜腾亮相次数其实不少,先是对外公布了与一汽的合作,某种程度上这样级别的合作其实也是拜腾造车进展的一个强力保证,在 2018 年的 CES Asia 上,拜腾在国内首发了自家的第二款概念车,BYTON K-Byte Concept,一款主打自动驾驶功能的纯电动轿车。
还是概念车,那量产车呢?量产车的量产时间依然是定在了 2019 年,也就是今年的下半年,但在刚刚开始的 2019 年 CES 上,拜腾公布了一些自家首款量产车的细节。不少改变值得再仔细看看。
首先首款量产车依然是基于 2018 年 CES 亮相的首款 SUV 概念车打造的,量产车的名字目前叫做 BYTON M-Byte。量产车外观和概念车型几乎没有任何区别,除了根据国内法规需求把摄像头后视镜改为了常规后视镜,最大的改变,在车内内饰上,也就是拜腾最为人所知的那块车内巨屏上。
其实我当时就做过一个简单的预测和判断:这块巨屏在交互和系统层面的难度,要远比量产实现难度要大。在概念车版本中,拜腾的车内交互是通过这块 1.25 米的巨屏和方向盘上的 8 英寸屏幕实现的,这也就意味着,拜腾要为这套屏幕去重构 UI 和交互,并且要保证稳定性、流畅性和系统安全性。因为巨屏只有显示能力,不能触控,所以当时拜腾展示的版本是以手势为主要交互的。
但无论从技术还是目前使用体验来讲,手势并不是个非常高效的车内交互方式,去年拜腾展示的概念版本,手势的体验只能说“可用”,绝不是“好用”,宝马在 iDrive 系统上配有手势操作,也仅仅是做一些功能上的补足。
所以拜腾对量产版本的车内做了比较大的调整。
尽管去年听到一些消息说拜腾要把接近 50 寸的巨屏分成两块屏幕,但在刚刚公布的量产车内饰渲染图中,我们还是看到拜腾保留了原来 48 寸的一体巨屏,比较明显的改变是方向盘上的屏幕由原来的 8 英寸缩小到了 7 英寸,并在屏幕下方加入了安全气囊,驾驶员和副驾中间增加了一块 8 英寸触屏,方便副驾控制中间大屏。实体档位控制键放在了中控部分的空调出风口下方,空调出风口上方增加了驾驶员的面部识别和监控系统。
直观来看,这个量产版本的设计比概念车版本看上去还要更加科幻,但确实是一种更为现实,方便最终量产的方案。另外在 CES 之前的沟通和 CES 对外的发布时,拜腾都对车内大屏的交互方式给出了更为清晰的描述:位于方向盘中央的7英寸触控屏集成了大部分车辆控制功能,是驾驶员对车辆进行设置和与大屏交互的主要窗口之一。副驾乘客也可以通过中控位置的触屏来控制 48 寸大屏幕,“享受与驾驶员使用方向盘触控屏同样的交互体验。”
对于整套系统的交互方式拜腾没有公布更多内容,但可以明确的是,在量产车版本中,触控会成为主要的交互方式,手势和语音会成为补充的交互方式,手势传感器被放在了后视镜上。
但其实要打造一套 3 屏联动的触控交互系统依然非常不容易,如果方向盘上面的屏幕仅仅是如同按钮一样提供操控功能不提供显示功能,这就意味着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依然需要分散注意力来确保自己点到了触屏准确的位置,拜腾需要为 48 寸大屏设计一套不干扰驾驶的 UI 同时,还要为方向盘上的屏幕打造一套平衡信息量和触控功能的 UI,这是非常大的工作量。方向盘、48 寸大屏以及中控屏幕这三屏如何联动起来,同样是个问题。
真正的量产车会在今年年中正式亮相,年底量产,从目前其他造车新势力的进展来看,即便是车交了,几家的车载系统其实还都在不断更新完善,甚至在交车初期车载系统都处在一个完成度一般的水准,拜腾既然要把车载交互和巨屏作为卖点,就意味着在交车时候,他们要拿出一套体验完善的车载系统产品,不然如此大屏暴露出的问题,就会比竞争对手常规触屏要多得多。
除了公布一些量产车信息和车内内饰的调整,拜腾还对外宣布自己的首家体验店会定在上海,1 月 18 日开业,和蔚来类似,拜腾的体验店也会在展示自家产品的同时留出比较大的空间,作为“车主之家”的身份,展示一些前沿科技。
另外,拜腾也在进行 C 轮融资,具体信息会在上半年有个结果,目前对外透露的也仅仅是 C 轮融资规模不小,且已经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