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只建筑精 (ID:Arch_Elf),作者:黑加仑,编辑:白雎,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二战后的美国,大量家庭从城市转移到城郊社区,随之开启了郊区化的进程。这场综合性的社会运动对塑造二战以后的美国发挥了基础性作用,成为理解现当代美国的重要线索。
而以中产阶级为主要受众的美国影视工业,也开始将镜头聚焦在美国郊区的家庭生活,展现了郊区化背景下的社会变革。其中不乏一些作品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与共鸣,比如电影《美国丽人》、电视剧《绝望主妇》——它们大胆地揭示了许多美国的社会问题,直指美国郊区中产阶级的生活危机和精神困境。
如今,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我国当下的议题。理解美国郊区化的原因及其影响,同时对比中国郊区化的情况,能够更好地为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提供启发与指导。
一、中美郊区化进程对比
1. 美国:居住优先的郊区化
我们首先来看美国城市化的整体进程。
美国城市化进程具体分为三个大的发展时期,对应S曲线的三个典型阶段,分别是前段缓慢增长期(1609—1830)、中段快速增长期(1830—1920)、后段缓慢增长期(1920—今)。前两个时期是传统城市化阶段,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城市化率不断提高。而到了第三个时期,传统城市化开始向新型城市化转型。
美国城市化进程(非等年距),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
1920年至1970年,城市郊区化开始发展,由于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的产生,大都市的中心区人口逐渐向郊区转移;1970年以后,大都市的郊区人口正式超过中心区人口,成为美国人口的主要构成部分,美国进入了后郊区化时代。
美国人口分布的历史演化,数据来源:美国人口普查局(2010年)
所以,郊区化是城市化后半段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它在居住郊区化的主导下,依次带动工业、商业、办公的郊区化,从而塑造了美国城市的格局,在城市中心区的基础上形成广泛的城市蔓延区域。
2. 中国:工业优先的郊区化
同样地,我们先来看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我国经历了第一个时期的停滞与波动(1949—1978)、第二个时期的快速增长(1978—今),目前城镇化率达到了66.16%(2023),增长速度逐渐放缓。总体而言,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也将呈现出S形增长曲线。
我国城镇化进程,数据图源:国家统计局(2023年)
与美国不同的是,我国最先开始郊区化的是生产空间而非生活空间。1950年计划经济时期,大城市郊区开始建设工业卫星城;1978年改革开放和1988年土地有偿使用改革后,进一步掀起中心区企业外迁郊区的热潮;直到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后,商品房进入人们视野,房地产市场促进了郊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并且带动了商业和基础设施的完善,郊区化的主体从生产空间转向生活空间。
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外围的郊区逐渐成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缓冲地带”,也成为中国重要的城乡景观,这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直接结果。
二、中美郊区化原因对比
郊区化的产生,是“市场选择”和“政府引导”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中美两国的主导因素有所不同,美国由“市场”来主导,而中国则是由“政府”来主导。我们先来看美国的情况:
1. 美国:市场先于政策
A. 市场选择
美国是高度市场化的国家,其城市化的发展基本是自然演进的结果。当城市化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和产业大量集聚,生产和生活成本增加,而边际收益不断下降,出现了“集聚不经济”现象,于是人口和企业逐步向郊区分散。
一方面,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城市产业结构扩散,成为城市内部的“郊区化推力”;另一方面,郊区的宜居环境、交通方式的发展,成为城市外部的“郊区化拉力”。这些客观的物质条件,都直接地促进了市场对郊区的偏好。
美国郊区化的市场原因,图源:自绘
面对城市中心区财产税收的加重、基础设施的陈旧、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郊区对传统支柱产业尤其是制造业部门具有越来越大的吸引力。再加上交通网络的完善、汽车的普及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企业家为了追求利润从而开始向郊区转移。而产业的郊区化使资金、技术等要素也向郊区流动,进一步成为郊区化的有力杠杆。
同时,家庭因素也不容忽视,美国人的普遍价值观认为,郊区更适合对后代的教育。郊区意味着以更少的成本,获得更好的住房,还有更为自由的成长环境。特别是工业化以后,孩子被认为是潜在的家庭小组的工作成员,父母开始将他们视为需要被培育的对象,这种“儿童中心主义”价值观让郊区住宅更加成为了大多数美国人的理想选择。
B. 政府引导
除了市场自身的选择,美国联邦政府也开始制定政策来促进郊区化发展,包括住房政策、税收政策、高速公路政策等。
美国郊区化的政策原因,图源:自绘
二战后,美国中心城市住宅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同时城市问题也逐渐显露,于是政府开始推行住房政策和税收政策来降低郊区住宅价格。其基本思路是,通过补贴中产阶级的私人住房建设,鼓励这些人群搬进郊区,让他们原有的居住区成为工人阶级可负担的对象,以此来满足这部分人的居住需求。如此,每个旧社区都可以被下一阶层的人群所利用,而房屋最终会流向平民阶层。
此外,高速公路政策也增大了郊区的吸引力。各州政府在联邦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开展高速公路网建设,为人口和企业向郊区迁移创造了极大的便捷。
2. 中国:政策先于市场
A. 政府引导
相比于美国的市场主导模式,我国郊区化的主要推动力是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对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起支配作用,而企业和居民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中国郊区化的政策原因,图源:自绘
最初在50年代,政府开发郊区的直接动因在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了80年代,政府开始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通过价格杠杆吸引企业与人口来到郊区,优化空间资源利用格局。然后是90年代,在住房制度改革后,商品房交易制度打开了住房市场,也促进了市场对价格较低的郊区的偏好。
可以说,我国的郊区化带有浓厚的“城建思维”,每一步都离不开政府的权衡与引导。特别是近30年来我国郊区化的快速发展,更是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和地产商的投资开发息息相关。地方政府为了提高财政收入和推动现代城市建设,将征收的土地高价出让给开发商,并以此收入来投资配套设施建设,从而促进土地升值和城市发展。这种城建逻辑客观上推动了我国郊区化发展。
B. 市场选择
我国的市场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策的影响,其对郊区化的作用就显得更为“被动”。不过,中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共同点,比如中心区日渐增长的居住和生产成本、郊区日渐完善的基础设施与居住环境,这些因素都通过市场机制为郊区化提供了动力。
三、中美郊区化影响对比
1. 对美国的影响
A. 城市结构方面
郊区化使美国城市空间向外扩张,形成多中心化结构,让美国社会有机体不断融合,也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多空间。
但是,由于美国体制的局限性,联邦政府未能对以资本为导向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加以有效地引导,造成美国郊区化发展的过于放任自由,并为此付出了高昂的发展代价——大量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业用地,产生了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破坏愈演愈烈、经济成本居高不下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美国城市结构的多中心化,图源:自绘
与此同时,城市无序蔓延对中心区也是一种伤害,造成了城市经济的空心化。制造业与中产阶级的大量外迁引起了连锁反应,中心区的服务业发展受阻、失业率与贫困人口大幅增加、城市税基萎缩、财政赤字严重,由此,美国大城市出现了成片的衰败街区,整个城市经济也出现衰退。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开始意识到过度郊区化所带来的灾害,反思了30年代“广亩城市”思想的弊病,并逐渐形成“精明增长”、“新城市主义”等理论。这些理论强调紧凑型的土地利用模式,鼓励发展公共交通和步行交通、混合功能利用土地﹑保护开放空间、提倡公共参与等。这些理论也为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回流奠定了基础。
B. 社会结构方面
郊区化也重塑了美国的社会结构,加剧了社会分化与隔离。随着富人与中产阶级逐渐迁往郊区,他们建立了新的有效的边界,与城市下层形成划分。而中心区则逐渐成为了主要由贫困人口居住的地方,特别是黑人和拉美裔。这种人口分布模式进一步产生了贫富差距加大、犯罪率提高等社会问题,为整个社会带来隐患。
美国社会结构的分化,图源:自绘
在郊区化过程中,郊区吸纳了中等收入以上的各个阶层,也让他们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上互相影响、彼此渗透、逐渐同化,并且形成了相应的郊区文化。
在社区环境方面,郊区的土地利用、公共设施、商业设施、社区制度等都形成了中产阶级的标准与范式。他们逐渐脱离了对中心区的依赖,并通过空间距离和居住标志建立起专属的社区。而社区内部则是低密度蔓延的独栋住宅、宽阔的绿地、繁多的车辆,这也造成了郊区生活的高碳化。
在家庭生活方面,郊区化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婴儿潮,也让中产阶级开始注重家庭的经营、注重子女的成长。在典型的郊区家庭中,男性负责外出工作,而妇女负责照顾子女,并成为社交活动的主角,不过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双职工家庭也在不断增加。在郊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下,消费主义的观念也开始生根发芽。
在个人心理与精神方面,郊区中产阶级比较注重身份认同与形象塑造。在这种郊区文化的影响下,中产阶级衍生出了一定的面具属性,不断通过新的标准来划分阶级与身份,比如昂贵的“乡村俱乐部”等。但是当家庭出现经济问题时,阶级的快速下滑会瞬间撕下这层表面的光鲜。这是过剩的物质主义与消费主义对精神造成的扭曲和压迫,导致美国中产阶级容易产生出一种“身心分离”的心理疾病。
总之,郊区化对社会结构而言,是按照种族和阶级重新过滤的过程,其结果是加剧了美国社会的隔离与撕裂,也促进了郊区中产阶级及其文化的形成。这种情况也是直到新的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出现后才开始转变。
2. 对中国的影响
A. 城市结构方面
在对城市结构的影响方面,中美郊区化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样促成了城市的多中心化结构、城市的过度扩张,以及粗放的发展方式带来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但是,郊区化蔓延对我国耕地的影响更加突出——中美土地面积相当,而我国适用于居住的面积远远小于美国,且我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因此,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往往以牺牲耕地为代价,这也让耕地保护日益突出、不容忽视。
由于我国的郊区开发更加依赖政策引导,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当这种非市场化手段脱离现实需求,或者缺乏长远的经营规划,可能会导致资源错配的后果,甚至在一些极端情况下产生“鬼城”、“空城”的现象。随着城镇化新阶段、人口负增长的出现,超标的城市推进模式更加变得不可持续。
此外,我国郊区化进程中并没有出现空心化的现象。这是因为,我国的郊区往往被视为城市发展的“被动结果”和“副产物”,而不是“主动选择”,郊区化迁出的主要是普通工薪阶级,而中心区依然是经济活动的中心,仍具有集聚效应。
B. 社会结构方面
相比于美国社会结构的分化,我国的郊区化则是呈现出以中低收入者为主的多元化,形成了宏观上的混合和微观上的隔离。具体表现为,富裕阶层居住在郊区别墅区,中产阶级居住在高级商品房社区,中低收入者居住在商品房或者保障性住房,外来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则在城市边缘的城中村集聚,不同居住空间相互邻近而又彼此隔离。
但是,混合不等于融合,多元的人群更需要多元的生活方式,需要为不同人群提供宜居宜业的郊区环境。这也意味着,郊区不能仅仅作为城市的附属品,规划功能单一的“卧室郊区”、“产业郊区”,而是应该把它当作独立完整的生态,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和升级产业结构,构建多元复合的社区,逐渐脱离对中心区的依赖。
四、总结与启示
从郊区化的成因来看,城市的健康发展需要“市场选择”与“政策引导”的相辅相成。市场可能是盲目的,需要政策来进行宏观调控;政策也可能是超前或滞后的,需要参考市场的实际需求和发展动向。对于我国来说,市场的作用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辅助政策以建设更加密度适宜的郊区。
从郊区化的影响来看,城市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状态可以反映出城市发展的健康程度,在城市的规划中应该共同关注。城市的中心区需要避免人口和产业的过度流失,保持足够的活力与吸引力;城市的郊区需要避免低水平的无序蔓延和过度开发,同时为不同人口的融合创造条件。我国郊区化的重难点是优化城市结构,引导城市走向更有效率的多中心模式。
本质上,郊区化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结构和社会结构转型的一个环节,其关键在于控制合理的空间分布和人口分布,让城市能够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资料
[1]张婷麟,孙斌栋.美国城市化的新趋势及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18,25(06):17-22.
[2]吕鹏.美国城镇化历史进程与路径启示[J].晋阳学刊,2021,(05):88-95.DOI:10.16392/j.cnki.14-1057/c.2021.05.012
[3]徐和平.后郊区时代的美国城市发展政策调整及影响[J].中国名城,2017,(06):4-8.
[4]郝嘉欣.美国郊区化进程中政府政策作用及其启示[D].山西财经大学,2016.
[5]孙群郎.郊区化对美国社会的影响[J].美国研究,1999,(03):42-57+4.
[6]徐晓军,孙权.从“边缘城市”到“城市边缘”:中国特色郊区化发展战略转型[J].求索,2023,(01):158-166.DOI:10.16059/j.cnki.cn43-1008/c.2023.01.021.
[7]知乎:二战后美国房地产与郊区化
[8]推送:考察大众文化视野中的美国中产阶级 ——以《美国美人》和《绝望主妇》为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只建筑精 (ID:Arch_Elf),作者:黑加仑,编辑:白雎,审核:言西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