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9-01-17 16:04

光阴修复师:与时间为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单向街书店(ID:onewaystreet2013),作者:狐人


马伯庸马亲王一部《古董局中局》搬上荧幕,在社交网络引起一阵古董热小旋风。


出身古董世家、经营小古董店的男主角许愿,为暂居日本的“佛头”一案牵连,卷入诸件江湖秘局中。其中不乏他利用文物鉴定理论,一路过关斩将的情节。


而许愿鉴定时所用的一二小技巧和小知识,是可以为观众“偷师”的。


比如这常出现在年代剧中的“烟袋锅子挂铜钱儿”。



一说是为了配重,二是为了驱邪避煞。铜钱的选择也有讲究,一般是挂嘉庆通宝,而非顺治通宝。根据古人的五行相克理论,嘉庆属火,顺治属水,所以……



鉴宝易,鉴人难,护宝更难。


考虑到这些千百年间流传下来的古物,经历了风霜雨雪,变得脆弱。同时,又承载着许多关于文化和尊严的意义。一直以来,文物在我们心中都是有距离感的。


2016 年,3 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以豆瓣 9 分以上的高口碑空降蹿红,它打破了“故宫”与“文物”在观众心中高不可攀的隔膜,用年轻的视角走进古老的故宫,第一次系统梳理了中国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揭秘世界顶级文物“复活”技术。



出场的各位故宫老师傅中,最具有人气的便是被观众称为“故宫男神”的钟表组修复师王津。他性格腼腆,为人低调。为故宫 90 周年纪念,王津师傅花了八个月的时间来修复一座曾被乾隆皇帝喜爱的大型钟表。



由于钟表都是实用器,需要持续不断地加以维护,直到 1924 年,冯玉祥的部下,将溥仪赶出皇宫时,钟表匠人依旧留在紫禁城内。钟表的修复技艺,也是唯一在故宫里,绵延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老师父退休以后,王津和他的徒弟亓浩楠是故宫仅有的两位宫廷钟表修复师。故宫钟表千千万,一个人的一生并不能完全修复完。一代代的传承,和耐得住寂寞的清修,还在等待着后来人。



正如王津说:“干时间长了就磨出来了......主要你还得喜欢它,越干越有兴趣你就能坐得住,也不觉得枯燥。”修复从来不是冲动事。


当看到钟表修好后能够重新动起来时,王津脸上露出满足与欣慰的微笑。然而,当修好的钟表因为一些原因,最终只能以静态的形式陈列展馆,来到展馆巡视的他沉默了,这种“惋惜”令观众感同身受。



其实早在几十年前,纪录片《故宫》就用镜头详尽地记录了 2004 年 6 月 4 日下午,紫禁城全面修缮工程正式开工的这个时刻。



还记得当时有个镜头拍到倦勤斋的通景画,修复师们为了能尽量和乾隆高丽纸保持一致,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寻找合适的裱纸,让逾千年历史的潜山桑皮纸重回公众视线。一年的严谨,反映出文物修复的不易。但一年之于整部纪录片,只凝聚为一个非常短暂的小片段。


文物修复不易,维护更难。说到这,我们想暂时跑题说一则这几天发生的和文物有关的新闻,它引起了不少网友的争论。


1 月 16 日,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将在东京国立博物院正式展出。能够直面基本完好保存了一千多年的,中国现存最好的行书作品,自是观众的眼福。但搬运文物对文物本身是否会造成损伤,展出前传出的纷繁复杂的说法,则令很多网友产生了疑虑。



因元代大书法家鲜于枢在《书跋》中称:“唐太师鲁公颜真卿书《祭侄季明文稿》,天下第二行书。”而为历代书家公认的“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于 2012 年被核定为国宝。


考虑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命途多舛,至今并未现世,《祭侄文稿》的价值更为珍贵。


《祭侄文稿》局部


加之又有一些网友翻出了我国文物在日本展出时出过的岔子,确实很容易戳到国人的怒点,从而让人对台北故宫出借颜真卿《祭侄文稿》的决定产生怀疑。



不过讨论中还有另外一种观点,比如媒体人 @王志安 就是如此看待此事的:


@王志安/微博


其实真的去翻一翻网友关于此事的评论就能看出,事件经过发酵,焦点早已脱离了“颜真卿《祭侄文稿》是否适合外借以及如何进行保护”的单纯疑虑,而变成了一场涉及民族感情,甚至陆台日关系的复杂争论。又或者,从一开始,问题就不只是单纯的文物保护。


所以今天我们并不想再次去讨论此事的对错,因为我们不具备判断文物是否可以外借的专业能力,也不想不负责任地揣测台北故宫外借文物的初衷和目的。


但有一点我们是相信的:文明的发展本质上是各种文化彼此吞吐容纳,在未来全球化的过程中,无论蒙娜丽莎还是颜真卿,必然都是人类文明的灿烂注脚,国别只是一个微小的说明,文物背后凝聚的历史与人文精神,才是值得观看与保护的内核。


而在台北故宫,或者说是台湾,也同样有一群人,在为这样的事业奉献着自己的一生。



对于大部分居住在大陆的国人来说,相较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鲜少有人知晓。其实,在馆藏文物达 69.6 万余件的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有一群匠人,将文物修复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费心耕耘每一抹视觉篇章,以日新月异的技艺与无比谦卑的心意,为每一件作品修补缺漏,修复岁月光景。


故宫第二代修复师赖清忠,正是这群了不起的匠人中的一位。



清晨,衣着朴素、骑着红色机车的赖清忠,行驶在去往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上班路。44 年以来,他的身影几乎每日都会出现在这条路上,风雨无阻。


1974 年,中学毕业的赖清忠来到台北,当时的台北故宫的文物修复工作以师徒制为主,于是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第一代修复师林茂生带领下,赖清忠进入故宫,负责档案文献与善本修复。




当历史不断向前延展,文物修复师在时间洪流中,无时无刻不在与时间赛跑,力抗岁月消蚀。林茂生师傅当初手把手地引领赖清忠师傅进门,研析各类媒材不同的特性,弹性应对每种材质,从结构基底进行整复。


林茂生师傅总是对徒弟说,学习文物修复是需要时间的磨练,尽管这门工艺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繁琐,但是需要经过时间的历练,才能悟透当中的精髓和意义。


赖师傅更分享道:修复时,会有一种莫大的成就感,当外界只关注物品的表面是否无暇时,修复师却是将文物视为自己的生命,将其视为年迈的病人,细心呵护。



在修复古籍时,以对待人的方式对待文物,将现下的修复步骤详实记下,在修补破损之处巧妙地留下不干扰阅听的修复痕迹,以供后来的修复师有“迹”可循,让后人接手时,能够以最新最好的技巧,针对旧迹拆修补缺,让修复得以日日更迭、日日更新。



赖清忠目前已在故宫工作 44 年,并于服务年资届满 50 年后退休,宣告这样特殊独有的师徒制修复师关系即将走入历史。但修复哲理为每位修复者带来的生命反思,却不曾因时间淘选而抹去光芒,反而因为生命的叠进,精粹出更具弹性的修复方式。


赖清忠和老师一生对待文物认真负责,为台北故宫的文物鞠躬尽瘁,突然很好奇他们会对“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在日本展出”一事有什么看法。



赖清忠的故事为越来越多人所知,正是因为为纪录台湾百工百业生态,“中国文化总会”(简称:文总)在 2017 年推出的“匠人魂”计划。摄制组在不同的传统技艺领域中寻找当地职人,拍摄 3 至 5 分钟纪录短片,串联形成台湾文化精神的“匠人魂”群像。


他们当中除了台北故宫的文物修复师,还有年过 9 旬的哨角艺师魏幼谦老师。



自小出生于云林北港的魏幼谦,熟悉妈祖绕境的各种仪式。12 岁开始跟师傅学修屋顶等钣金技术,喜欢动脑筋复原损坏的器具。


20 岁时投入北港朝天宫的“震威团”哨角会,因发现团内有 12 支清朝时期购自泉州的铜号角,已残破不勘,他便运用钣金技术开始修理旧哨角,同时更设法改善缺点,让共鸣更嘹亮。


一年一度的大甲妈祖绕境于 4 月起驾,展开 9 天 8 夜 300 多公里的绕境进香之旅。它不仅是台湾重要的民俗文化,更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宗教盛事之一。图 cr:大甲镇澜宫


魏幼谦的动手打造技术,源于无师自通,他以三年时间做出歕喙,最后舍弃铸模方式,用铜板焊制角的独门技法,研习七年,成为全台首位手工哨角艺师。估算全台湾,约有一半的铜哨角都出自魏幼谦之手。


虽未曾接触早于清代的古哨角,但魏幼谦一生投身于金工器具制作,以独到的哨角手工制法,传承哨角与哨角关联的文化。



第三代传统手工金饰匠人钟春忠师傅,离文物修复则有些距离。但他展示的人与物的单纯热爱,打动了 youtube 上许许多多网友。


在台北万华一家传承三代,于 1910 年成立的,艋舺最后一间传统手工制作的百年银楼“金和贵银楼”里,老板钟春忠师傅正在工作。他以纯手工定制独一无二的饰品,以专接市面罕见款式闻名。



台北故宫第二代修复师赖清忠说,了解制作方法,有助于文物修复。


钟春忠的纪录片中,虽没有故宫的华丽金器,却可以更为详尽地看到手工制作金银器的传统方法和地方文化,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可以作为《我在故宫修文物》中金银器修复知识的课外延展。


比如翻阅“花簿”,其中记录着台湾金银器饰品的样式、图案与技法。



比如倒锡模:






在这个为逐利益,金银手工店逐渐放弃手工传承,转以反手器械仿制铸模的商品时代。钟春忠仿佛格格不入,始终坚持着阿公创业至今的手工精神与传统技法,并在保留传统的打金工法之外,不断突破。


中国历史红尘中,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工匠精神与技法,也正如此。






金和贵银楼只看百年历史,古老的文物则看尽万千繁景,送往迎来每寸光阴故事。


“人生缺憾,一碗承受。”人与器物的关系,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一直为国人求索。


《我在故宫修文物》萧寒导演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说:“在冷冰冰的古董一个几百上千岁的文物背后,其实是有鲜活的人, 而这些人身上又有很鲜活的故事。所有的东西,我觉得它不是说我想要去拍修文物这件事,不只拍一个技艺, 更多的是希望这个技艺背后的人能够活起来。


一个人可以在一生中做很多事情, 但一辈子能专注做好一件事情却很难。 有的人在决定选择做这件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要用余生去完成。




正如《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木器组的屈峰用最简单的话便讲述了古代“格物致知”的道理:“玉就是一块破石头,它有什么德性啊,但是中国人就能从上面看出德性来。所以中国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个人一样,他是用人的品格来要求这个椅子。”


修复师的成功不仅仅是修好了一件文物,更重要的是通过修复文物传递文化的价值,而传统技术的传承人不仅仅是传承了一门手艺,而是通过坚持,传递非物质文化的价值,这才是修复和传承的意义。


我们尊重修复师和传统技术传承人,更尊重他们修复的文物、具有年代的古董和艺术品。再观展览,应是不同心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单向街书店(ID:onewaystreet2013),作者:狐人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