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小火箭(ID:ixiaohuojian),作者:邢强博士
在上周,人类再次探测到来自宇宙深处的重复快速射电暴。这引发了关于外星文明和我们如何应对这种情况的全球大讨论。
在当天,小火箭收到一百多份求证信息,让正在和来自欧洲和国内的工程师探讨分析火箭和卫星遥测技术的小火箭始料未及。
作为目前没有拿到任何政府背景资助和坚持非商业化的全球顶级工程师组织,小火箭深知独立发声的意义之所在(虽然恐怕罕有的转发量依然是敌不过那些10万+)。
于是,在探讨和分析计算如何飞出地球和太阳系的同时,在新闻和媒体属性的热点褪去之后,小火箭也准备对来自宇宙深处的信号进行一番探讨(选择在此时再进行探讨,也是为避免工程师组织小火箭被当做科普媒体的这种尴尬又伤人的误解)。
本文,小火箭要和大家讨论如下几个论题:
1.最近出现的重复快速射电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事物?
2.从技术角度上讲,人类是如何知道信号源到地球的距离的?
3.我们要不要回答?
4.回顾历史上的惊人相似现象;
5.今后人类会采取哪些措施?
射电
公元1931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卡尔·央斯基用自己设计和搭建的无线电接收阵列收到了来自银河系中心的无线电波。这是有史以来,人类第一次通过主动接收宇宙深处的无线电信号的方式来了解宇宙。
上图是该接收阵列的同款复制品,现存于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
而最近的这次发现,或许是人类拥有射电天文观测技术以来,能够在短时间内引起最大全球互动的一次发现了(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2019年1月9日,知名的科普媒体/自媒体《自然》杂志连续刊发了2篇稿子,宣布了来自加拿大的射电望远镜阵列在2个月内接连探测到13次快速重复射电暴的事情。
上图就是获取了这一较为重要的发现的射电阵列,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得益于现代手机产业和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加拿大的这组氢强度测绘实验射电望远镜虽然外形和1931年央斯基老爷子建成的那座人类首个射电观测阵列有些相似,但是其滤波器和低频放大器的性能是1931年的人类所难以想象的。
该阵列由4个100米×20米的半圆柱构成,拥有1024个双极化无线电接收单元,能够对400MHz到800MHz的无线电信号进行持续观测。
《自然》的这2篇文章被一些大媒体转载后,引发了全球的关注。
不过,的确,这也是值得关注的:
第一,这次观测到的13次射线暴中,有7次几乎可以确定是来自同一来源,为重复次数最多;
第二,这次的射线暴,频率下探到了400MHz,为历来观测中之最低;
第三,这次的射线暴的源头,为历来观测到的,离地球最近的。
于是,有趣的猜测就来啦:
首先来说,以上的猜测非常有趣,而且小火箭也特别希望这是发现了外星人发来的信号。
不过,需要大致上说一下的地方有两点:
第一,这几年来发现的重复快速射电暴并非全部来自同一来源,也就是说,很难支持这是一艘宇宙飞船的猜测;
第二,按图中的说法,2011年距离60亿光年,2012年距离30亿光年。假设是一艘飞船的话,那么就是1年能够飞30亿光年(先帮小火箭压着爱因斯坦老爷子的棺材板一会儿)。加拿大在2019年1月9日发布的发现实际上是2018年7月的观测结果,也就是6个月前情况,距离咱们15亿光年。按之前计算的飞行速度,那么此时外星飞船应该恰好已经飞到地球附近才是。不过,目前看来,咱们依然没有发现地球附近有什么比较明显的异常。
上图为人类迄今为止观测到的快速射电暴在宇宙中的位置示意图。
快速射电暴是一种持续时间在1毫秒到10毫秒之间的瞬态超高强度无线电脉冲,目前尚无确定的产生机理。但是很大概率上是由一些尚未被人类所了解的高能天体物理过程引起的。
上图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观测并记录到的快速射电暴的无线电脉冲(2007年)。
在2007年到2015年这8年时间里,快速射电暴并未得到太多来自学术界的重视。很多人只是简单地把这种无线电脉冲视作是中子星碰撞或者年轻黑洞的毁灭性塌缩导致的临终爆发。
直到2015年,位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射电望远镜绿岸望远镜的观测,才终于引起了人们对这一信号的重新关注。
绿岸望远镜,弟兄们有个更加亲昵的叫法:绿岸基地。该基地在1958年开始建立,而最早的绿岸天线阵列则建于1962年,其最大的设备为一个宽度达90.44米的抛物面天线。后来,在1988年11月15日,该天线出乎意料地突然出现了结构坍塌的事故。
随后,人类在原绿岸基地的基础上,动用了整整7600吨钢铁,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全天可动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这座高148米,直径100米的天线,成为了人类监听外太空电磁信号,接收外星智慧生命向地球发送的信号的重要设施。
早在1958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就命令规定,严禁在绿岸基地附近3.4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使用无线电发射设备。
严格的管理和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随时准备接收外星人信号的使命,让绿岸基地从1958年开始就成了备受关注但又充满了神秘感的地方。
小火箭认为,著名的科幻小说《三体》中,有个红岸基地。或许美国的绿岸基地会是其原型之一吧。
言归正传,绿岸基地在2015年收到的信号,颠覆了人类之前对快速射电暴的看法。那时,人类借助绿岸基地的设备,第一次发现了快速射电暴的偏振性。通过计算和分析,这束信号并不是来自银河系,而是来自河外星系。所以,之前认为的快速射电暴是银河系内黑洞引起的假设就被推翻了。
具体来说,2015年观测到的快速射电暴,预计距离地球60亿光年。这是什么概念呢?传说中的三体文明,距离地球仅4.3光年。而绿岸基地接收的信号,比三体星(半人马座)要遥远14亿倍!
2017年8月26日,还是这个绿岸基地,接收到了新的信号。
在5GHz到8GHz范围内,连续有15次快速射电暴!
这次发现,把之前认为的中子星碰撞或者黑洞毁灭假说也推翻了。(再贪玩,再结实的一对儿中子星,也极少在短时间内连续碰撞15次;一个黑洞,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连续毁灭15次。)
因此,一个非常有趣但又激动人心的假说出现了:
快速射电暴,有可能是外星智慧生命发来的信号。
至此,有关快速射电暴产生的机理,有三种说法:
第一,不是中子星的碰撞(因为短期内可以多次重复),而是中子星或者脉冲星的快速旋转。比如上图那样的脉冲星。
上图不是艺术作品,而是钱德拉望远镜拍摄出来的凄美景象。脉冲星B1509以惊人的速度,每秒钟自转7转。而她表面的超级强磁场(是地球磁场的15万亿倍)则把该星周围的电磁场撕扯得澎湃悸动。
作为银河系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电磁单元,这台不知疲倦的电机把电子和大量离子抛离、扭转,与原始的星际物质共同构成了上图那样的景象:上帝之手。
而如果这样的能量以比较集中的方式释放,拥有了一定的指向性,就有可能形成类似快速射电暴的信号。
第二,黑洞。黑洞是宇宙中诸多难解之谜和奇妙现象的根源。上上图为大麦哲伦云面前的黑洞(中心)的模拟视图。引力透镜效应产生了扭曲的视野。而银河系的星盘则出现在视野的顶部,扭曲成了一个弧形。
多次重复的射线暴,有可能是单一射线暴经过引力透镜后呈现的多个像。
第三,外星人。这是外星生物有计划发射的信号。多次重复,是要把重要的事情多次说一下。
2019年,因为社交网络的加入,快速射电暴一夜走红,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热点。
小火箭也就只好等待1个星期,热点稍微褪去之后,再来和大家共同探讨了(以免被误认为是媒体)。
有关快速射电暴的现象描述和产生机理的三种猜测,小火箭在前文和大家分析过了。
实际上也就还剩两个重要的话题还未探讨:
第一:我们是怎么知道这个信号来自60亿光年之外,而那个信号又是来自15亿光年的?人类对于这种信号,目前究竟用了什么方法来测距?
第二:对于这些信号,我们要不要回答?
测距
对超远星体进行测向,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测距则会很难。
测向的话,把全天星空投射到一个直径一样的大天球上,然后就可以描述了。这个技术,人类已经驾轻就熟,我们可以追溯到东方人把天空分为二十八个星宿或者西方人把天空分为88个星座的时代。
星座的概念,大体上来说是二维的,是对纷繁复杂的宇宙空间各大天体的一种“降维打击”。不同的星体到地球距离之间的差别被忽略,我们通常只关心天体在天球上的投影位置。
然后,北极星、大勺子北斗七星的存在,又向人类提供了比较好认的参照物。这种好处,影响至今。
以上都是测向(指出星体在哪个方位)的内容,而说起测距,就相对比较硬核了。
(硬到几乎所有以商业科普为目的的营销账号全部避而不谈,大部分媒体也只是简单引述距离数据,而从不自己验算的程度。如果读者中有误把小火箭当做科普账号而误入的,可跳过本章。)
有关测向和测距的区别,小火箭依然以北斗七星为例。
北斗七星之名始见于汉代纬书《春秋运斗枢》:“第一天枢,第二天璇,第三天玑,第四天权,第五玉衡,第六开阳,第七瑶光。第一至第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标,合而为斗。”
借助北斗七星,我们以能够较为方便地找到北极星。
上图是从国际空间站上拍摄的北斗七星的勺子和部分勺柄。
通常来说,勺子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不过,这种样子仅仅是测向之后的投影情况。
实际上,北斗七星的七颗星,到地球的距离是各不相同的。
小火箭风格,七颗星到地球的距离,依次为:79光年、84光年、58光年、81光年、78光年和101光年。
这是什么概念呢?
答:测向和测距的共同努力,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超越地球局限,拥有宇宙视角。
上图是地球人眼中的北斗七星。
实际上,这是7颗到地球的距离各不相同的恒星在天球表面的投影。
这就像,我们屋子里只有一盏灯,当向着一面墙打光的时候,屋里的各式物品,无论距离墙壁远近,都会把影子投射到墙壁这同一个平面上。
上图,可以假设地球就是那盏灯,7颗星则是屋子里的物品。北斗七星的形状,则是7颗星在天球墙壁上的投影。
我们把测距数据并入测向数据之后,重构北斗七星的三维位置信息,就形成了上图这样的结构。
上图为地球视角的北斗七星,很眼熟。
来,我们乘坐一艘宇宙飞船,飞到银河系的另外一条悬臂上,回望北斗七星的话,就成了上图这个样子。那里的原住民,或许会把这七颗星称为:扁铲七星。
转身到仙女座大星云,看到的北斗七星则是这样的。勺子柄被折断了。
猎户座腰带中间那颗恒星附近如果有智慧生物的话,他们仰望星空,看到咱们的北斗七星的话,会命名为“汤锅七星”吧。
可见,对于星体,我们不仅要了解其角度测向信息,还要了解测距信息,才能不至于成为篮球上的那只蚂蚁,而能够跳出地球局限,以宇宙的视野来考虑问题。
以上,就是测距的重要性。
那么,对于快速射电暴,这种有可能是外星智慧生物发来的信号的信号源,人类到底又是如何测距的呢?
答:通过色散效应。
说起色散,小火箭就不得不提一下牛顿了。
那一年,是公元1665年,牛顿22岁。而英国伦敦,正在闹瘟疫。
牛顿就读的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接卫生部门的通知,放假了。
牛顿回到了他的农村老家,英格兰林肯郡伍尔索普庄园帮忙打理一些农活儿。上图为牛顿在庄园出生的那座房子。
当然,天才的头脑即使是远离大学课堂,也不会被真理所背弃的。
在乡下务农期间,牛顿不忘做实验。
有一天,他拿出一根三棱镜准备做折射实验。结果,一束阳光意外地找到了三棱镜上。
一道美丽的彩虹从三棱镜的另一侧射出。
有着人类最美实验之称的三棱镜色散实验就此诞生,而牛顿持续的努力,又让光学领域多出了不少理论成果。
色散,在光学领域有着不错的应用。
在天文观测领域,也是非常重要的。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色散,投射出多条不同颜色的光。
当然,考虑到光的波粒二象性,这里再补一张波动的情况,以便和以微粒为模型的示意图相互弥补。
浩瀚的星际空间,存在着星际物质,或者叫星际介质。
当强烈的波束穿透星际物质,向地球飞奔而来的时候,也会不可避免地发生色散,一束信号色散成多种不同频率的信号。
通过测量不同频率的信号到达地球的时间差(比如高频信号到达地球后,0.0001毫秒又收到了低频信号),就可以以此来分析色散程度,从而反推出这束信号在到达地球之前,穿越了多厚的星际物质。
这样,我们就能够得知信号源离咱们有多远了。
星际介质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氢和自由电子。
上图是人类迄今为止掌握的有关氢这种星际介质的分布情况的最详细的一张图。
也就是说,上图就是色散的星际三棱镜。
小火箭在这里,给出推导快速射电暴信号源的结果和误差传递方程。
按星际介质的n取0.02879的平均值来计算,15亿光年的数值就是按照高频信号先到达,低频信号后到达的时间差与k系数相乘之后得到的。
不过,这样测距,误差是很大的。
比如,之前有人说的20亿光年到16亿光年,然后再到15亿光年,这飞船飞得相当快啊!
这个说法,就是有待商榷的。
小火箭取星际介质的n,然后代入咱们推的误差函数,可以得知:
100亿光年,按色散做测距估算,在现有的样本数量级的情况下,误差为6.85亿光年。
而如果引入星际介质的自由电子密度误差的话,则进一步扩大为15.6亿光年。
这是什么概念呢?
哈勃望远镜拍摄的WR124
我们人类,目前对于快速射电暴的测距估计,只有数量级层面上的意义。
也就是说,15亿光年这个距离,是估计出来的,我们几乎可以确定的,仅仅是在很大的置信概率上,信号源到地球的距离小于25亿光年,大于5亿光年。
但是硬说15亿光年这个距离是准数,就不太好了。因为有可能16亿光年比15亿光年更接近客观准确值,又或者12亿光年才真的是准确距离。
人类对太空,对宇宙进行观测和分析的手段,目前来看,还是太有限了。
不过,我们至少还是掌握了数量级层面的测量手段,这已经对我们认识宇宙大有裨益了。
比如:
这是人类之前对创世之柱的红外影像。
在可见光频段,人类看到的创世之柱,是这个样子的。
而加上测距分析手段之后,虽然还比较笼统,但是人类已经能够把创世之柱分为4个层面了。
最右侧那个,离地球最近;最左侧的那根柱子,离地球最远,同时也是自成体系,和左二、左三有着不同的倾斜方向。
回答
以上,是小火箭和大家一起分析的对于信号源测向和测距的方法探讨。
我们知道了星座这种测向方法和利用色散进行测距的手段及其误差分析。
接下来,就是要不要对信号进行回答,这个问题了。
熟悉黑暗森林法则的好友,大多会来一句:
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注:黑暗森林法则:宇宙就像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树枝探索外界,同时竭力不发出脚步声隐藏行踪,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猎人,不管是天使还是魔鬼,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任何人视他人为地狱,永恒的威胁来源、永恒的资源抢夺者,只有先下手为强的不变思维才能抵销未来潜在风险,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刘慈欣
不过,在本文,小火箭更想和大家讨论一个问题:
我们有没有能力回答。
自从人类掌握波导技术,把大功率雷达用于军事和商业之后,人类向宇宙空间发送信号,从技术上就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可行性。
小火箭定律:迄今为止,在人类工程技术发展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项尖端技术能够被军方所忽略。不管这项技术的初衷到底是用于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还是仅仅用来满足人类的好奇心,最终这些家伙大多都被拿来用于增强军队的作战效能了。 ——邢强
按小火箭定律,雷达率先应用于军事,而且也一直在为提升军队的作战效能而努力。
大型相控阵雷达技术让人类拥有了在定向发射和精准控制方面的新能力。
但是,我们人类,目前依然不具备向快速射电暴的信号源发布对等功率的信号的能力。
我们可以试着用大型射电阵列来和宇宙深处的智慧生物形成联系。
但是,功率一定要足够才行。
无论快速射电暴这个信号源是和中子星、脉冲星相关,还是外星人用仪器设备直接发出的信号,其功率,都是令地球人叹为观止的。
快速射电暴,在1毫秒内迸发的能量,相当于太阳在一整天释放的能量总和!
这是什么概念呢?
我们太阳系最强大的能量来源,太阳,由73%的氢、25%的氦,另有氧、碳、氖等构成。
太阳的能量,来自于其核心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核聚变。按爱因斯坦老爷子的质能转换的概念,太阳每秒需要426万吨的质量,才能够支撑起这个比银河系的85%的恒星都要明亮的漂亮的恒星的正常运转。
我们按能量转换的千分之七的效能,可以推算出,太阳每秒,需要6亿吨氢参与到核聚变过程中。
人类目前能够达到的最大瞬时功率,也是由核聚变产生的。
人类从大自然那里,学习本领,仿照神的样子,用点燃宇宙的模式去点亮氢弹。
但是,从能量规模的量级上来说,人类需要同时引爆10亿颗沙皇炸弹级别的氢弹,才能勉强跨过初次通信的门槛。
为了信号能有效地发出去(方位不确定,距离更加不确定,所以极化和编码方面还要有余量),同时信号本身要有意义,时间不能太短(否则香农老爷子的棺材板也不好压住),总体上来说,需要100亿颗氢弹。
所以,这种级别的星际通讯,小火箭觉得最好还是不要在地球附近进行。有话好商量,为了发个“Hello World”把地球、金星和火星都炸得粉碎还是不太划算的。
为了避免咱们发送的信号被15亿光年之外的外星人所忽略,咱们需要足够的功率。
就像2019年1月10日当天,小火箭在国际广播电台里说的那样:如果真的要和发出快速射电暴的外星人进行对等交流的话,我们需要把太阳像榨橙汁那样榨取,把她一整年的能量汇聚在一秒之内,才有可能。
因此,现阶段,人类还是接收信号比较容易。要主动发出信号,先别问要不要回答,等到有能力回答的时候,再探讨也不迟。
这就像是隔着一条大河的两座山上,向对岸的呼喊。如果大家能量级别差不多,那就是两岸猿声啼不住的感觉。
而现阶段,我们是此岸的一只蚂蚁,听到了彼岸猿猴欢快的呼喊声,但是想要回应的话,发现喊破喉咙也是难以让彼岸的猿猴听到的。我们的喊声,会湮没在风中,甚至连离我们最近的一颗青草也不为所动。
当彼岸的猿猴在山中游荡,向此岸偶尔扔来香蕉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尽量学习和了解这个宇宙,努力发展壮大。
当然,这种向能量等级过高的文明发送信号的尝试往往也是危险的。
能够发射快速射电暴的文明,刹那间就能够决定上万颗恒星的生死,在他们的势力范围内,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如草芥如游戏。
当我们终于爬到一根青草的顶端,向这样的文明发出信号,招手示意的时候。那个文明的顽童或许能够恰好发现我们。随后,故事大概会是这样的:
咦?这根草上面有一只小蚂蚁,正向我挥手呢!好可爱!我拿放大镜烧一下看看。。。
不过,我们也不用妄自菲薄。
人类,用了按照宇宙尺度来说,微不足道的时间,发展出了文明。能够运用核聚变的能量,能够对宇宙深处的微妙信号进行聆听。
目前,人类的射电望远镜阵列的灵敏度,比我们手机的GSM接收机高15个数量级。这是什么概念?在月球表面我们拨打手机,然后这个信号哪怕是衰减1000倍,也照样能够被地球上的射电望远镜阵列接收到!
人类诞生以来到现在,时间不过短短数万年,而且大部分时间还被用来在相互之间打打杀杀了,而真正静下心来研究太空,研究基础科学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不过,人类还是取得了相当值得骄傲的成就。
所以,小火箭对于未来还是很乐观的。
历史
2019年1月份的这次全球外星人大探讨,让小火箭想起了从前。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上世纪30年代,贝尔实验室的卡尔·央斯基制成了人类第一架射电望远镜。
这架射电望远镜用来接收频率为20.5MHz(波长约14.6米)的无线电波。
她被安装在转盘上,可以向任何方向旋转,因此被称为“央斯基的旋转木马”。该望远镜借助4组从福特T型车上拆下来的设备来辅助确定信号方向。
在记录到来自四面八方的信号数个月后,央斯基最终将背景噪声归类成3种类型:附近的雷雨、遥远的雷雨、来历不明的淡淡嘶嘶声。
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来调查第三种类型的背景噪声,发现其强度每天都会涨落一次。卡尔·央斯基初步推测该噪声来自太阳辐射。然而几个月后,最强的噪声源开始远离太阳的位置。
最终,卡尔·央斯基确定信号的重复周期为23小时56分钟,刚好是地球相对于宇宙的自转时间(恒星日),而不是太阳日(24小时)。央斯基认为它来自于银河系中心,并最终把目标锁定为射手座方向。
央斯基的发现受到广泛宣传,出现在了1933年5月5日的《纽约时报》上。
同一年,央斯基出版了那篇超级经典的论文:《明显的外太空无线电干扰源》。卡尔·央斯基想要更详细地进一步调查银河系的无线电波。
他随后提交了一份建议书,想要贝尔实验室建立一个直径30米的碟形天线。大的天线拥有更高的灵敏度,能够更加细致的观测该讯号源。
然而贝尔实验室拒绝了他的请求,因为检测该辐射源不会对穿越大西洋的通信系统产生明显的好处,在当时没有任何商业价值。央斯基后来被重新分配到另一项工作计划,未能用射电望远镜做进一步的研究。
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再后来,冷战开始。
卡尔·央斯基一直居住在新泽西州,在1950年由于心脏病去世。
而人类终于开启了对太空的热情的时候,已经是1967年了。
1967年10月,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一位24的姑娘,柏奈儿在检查射电望远镜收到的信号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些有规律的脉冲信号,它们的周期十分稳定,为1.337秒。
经过再三确认,这个信号来自地球之外。
这一下子,就火了。
人们普遍猜测,这就是外星人发给地球的信号。甚至有的人,连外星人的模样都想好了:
浑身绿色,个头儿很小。
这些外星人,依靠皮肤进行光合作用就能生存,不需要吃饭。
当然,后来的故事我们就比较清楚了:
这个以1.337秒为周期,不停地向地球发送信号的,不是外星人,而是一类天体。这种周期性的信号,是该天体高速旋转产生的自然现象。
在接下来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人类又陆陆续续发现了多个这样的脉冲信号。后来人们确认这是一类新的天体,并把它们命名为脉冲星。
脉冲星与类星体、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星际有机分子一起,被并称为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的四大发现。
1974年,柏奈儿这位姑娘的导师安东尼,因脉冲星的发现,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小火箭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其实美国人比英国人更早地发现了小绿人信号。1967年秋,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的超远程弹道导弹预警雷达就接收到了类似的信号,并且也得出了1.337秒的周期的结论,甚至给出了详细记录,并标识出了在天球的坐标。
该记录在今天看来,的确比英国人早了几个月。但是,受制于当时美国还比较落后的保密体系,该成果并未和军事秘密做好区分,而是被混入需要保密的数据中,埋藏多年(直到2007年,才陆续为人所知)。
美国人因为当时的保密制度,痛失了197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小绿人在全球,成了一个文化符号。随之而来的,就是全球对脉冲星观测的热潮。
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人类的流行文化融合起来之后,诞生的,就是全民的求知热情。
1979年6月15日,英国发行了一张专辑《未知快乐》。
这部哥特式摇滚专辑,后来被评为70年代最伟大的专辑。甚至到了2002年,滚石依然把这张专辑列入人类有史以来最酷的50张专辑之一。
那脉冲的能量,那低音的激情,那种对人类最原始的焦虑的批判和释放,都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要不是本报告已经太长,小火箭一定和大家一起好好探讨每一首。(当然,现代人可能有一点儿接受不了这种音乐形式了)
本文,小火箭提到这张专辑,是因为她的封面(见上图)。
这封面,用的,就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脉冲星的脉冲波形图。由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那个24岁的姑娘记录。
深邃神秘的黑色封面的正中间,一块波出现,来自未知的星球,来自人类对外星人的求索的内心。
快速射电暴的频率,再次掀起了全球对外星人的关注。
小火箭希望这一次,能够像上世纪70年代那样,再次引发全人类对太空探索的热情。
未来
太阳,如果被看做一台发报机或者一个灯泡的话,其功率为3.846×10的26次方瓦特。按最近接收到的快速射电暴,我们认为,其发射源的瞬时功率,是太阳的8000多万倍。
嗯,人类啊!努力吧!
通过这次快速射电暴的事情,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的学术期刊和科研机构的反应速度,相较于民众的关注程度,已经有些跟不上了。
未来,我们需要尽快建立一个全球沟通机制。这个机制要足够高效,足够开放。借助全球社交网络和各种流行文化,让人们对涉及全人类福祉的事务有充足和可靠的参与机会。
最后,小火箭和大家共享一下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没有什么比我们对这个宇宙的好奇心,对宇宙基本法则的不懈追求和对自然力量的充分敬畏这三件事更重要的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小火箭(ID:ixiaohuojian),作者:邢强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