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家姻心理(ID:gh_b23d067f4e3c),作者:刘丽婷、崔琪、孔德莲,编辑:甄卓,原文标题:《孩子越催越拖延|作为家长,该如何应对孩子的“学习拖延症”?》,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今天没忍住把我家孩子打了一顿,一回家我就开始催他做作业了,他坐桌子上一个小时压根没动一下,不是瞎翻腾就是干别的小动作,我没办法只能守着他,一道题一道题的写。过了一会家里有事儿,我出去一趟,千叮咛万嘱咐让他赶紧写,答应的倒是好好的,结果回来以后一个字儿没动,直接把我气到‘暴力执法’。”
面对孩子的学习拖延,家长似乎除了不停地催促、监督、惩罚,好像很难想到其它的方法。对于有的孩子来说,甚至会出现越催越拖延的现象。
这是因为,不同的孩子,学习拖延的根源是不同的。想要帮助孩子克服拖延症,就要找到自家孩子拖延的根源。
一、拖延的,不只有你家的孩子
学业拖延就是我们对学习中拖延现象的具体描述,往往指学习情境中学生在想法和情绪上的拖延倾向,或者与学习有关的拖延行为(倪⼀苇, 2018)。
已有研究表明,超过四分之三的大学生、三分之二的中学生和三分之一的小学生都存在拖延的行为(Solomon, & Rothblum, 1984)。
所以,如果你正面临孩子拖延的问题,不要过度担心,不是只有你家的孩子拖延,相反,拖延是一件再常见不过的事。作为家长,我们先稳住自己的心态,才能更好的帮助到孩子。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我们不去重视拖延,毕竟学业拖延作为一种不良的应对方式,会对孩子的各方面带来不好的影响。
最直观的就是影响学习成绩,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长期的学习不佳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导致孩子产生焦虑、抑郁、内疚和自责等消极的情绪体验(Cormack et al., 2020; Sirois, 2014),并进一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二、改变学习拖延,还得“对症下药”
导致孩子拖延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并且会因人而异。首先,从个体内部的角度看,学业拖延往往与人格、动机、认知以及情绪是息息相关的。
1. 人格因素
在判断这个因素时,家长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你家孩子只是学习拖延,还是在干别的大部分事情时都比较拖延?”
如果你发现你家孩子在做很多事情时都表现出一致的拖延,那就有可能是人格因素导致的。
Watson等(2001)的研究发现,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与尽责性是影响学业拖延的两个重要因素。神经质水平高的个体情绪较不稳定,缺乏一定的自律,同时冲动性较强,很容易陷入拖延的恶性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不要急于求成,慢慢的培养孩子在在制定计划、设立目标和自我控制方面的能力,鼓励他坚持,并且辅助他规划学习任务(王洋, 2017)。
2. 成就动机
考虑这个因素时,家长需要仔细观察自己孩子:
他是否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快乐?
他是否想要通过完成学习任务获得成功?
他是否会担心完不成学习任务或目标而表现出抗拒和退缩?
研究发现,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内部动机,包含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个成分(李小保, 吕厚超, 2022)。
高成就动机的个体倾向于为自己设定较为困难的目标,并常常因为完成了有挑战性的任务而获得成就和满足感(Steel, 2007),这种内在动机的驱动往往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愉悦感,从而降低了拖延的可能。
相反,当个体的动机水平较低、害怕失败时,他们往往对于任务过程有消极的认知,并会表现出更多的学业拖延(Ebadi, & Shakoorzadeh, 2015)。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中的成就动机很低,就需要慎重使用过分督促、打骂惩罚的方式,因为这些做法只会加剧孩子对学习的恐惧和厌恶,只能越来越拖延。
3. 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主要指的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观念和想法。比如,之前就遇到过一个孩子,学习拖延到从来没有完成过家庭作业,甚至连考试都没有回答完过所有的题目,但是你单独拿出一些题目来考她,她又全部都会。
后来跟孩子反复工作,才发现,这个孩子有着极度的完美主义倾向,她会要求自己把每一道题都写的非常完美,一旦哪里没写的很整齐或者有一点瑕疵,她就要擦掉重写。
Siroi等人(2017)认为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是导致拖延行为的⼀个关键因素。这种对自己严苛的完美主义信念会使很多孩子在行动之前就因为担心而停止行动。
此外,当个体害怕得到负面评价时,也会产生负⾯情绪、感到自尊心下降,因此他们会拒绝付出努力,并推迟完成任务来掩饰自己可能出现的能力不足(王洋, 2017)。
这就启示家长要跟孩子保持沟通,了解孩子对于学习的真实态度和想法,针对性的帮助孩子,铲除掉学习过程中的障碍。
三、帮助孩子克服拖延,你还需要了解以下知识
1. 你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也会对他的学习拖延产生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成就动机影响孩子的学业拖延,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孩子按时完成学业任务(杨青松, 石梦希, 舒思, 2017)。
父母的教养方式主要从两个维度进行划分,分别是自主-控制、温暖-敌意。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家长教养方式对个体的行为模式有很大的影响(吴弦, 2021; 李淑媛, 2008)。
研究表明,家长关爱/温暖的教养方式能够让子女感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更有信心去完成任务,而不用担心失败后的负面评价,从而减少拖延行为(罗献明等, 2016)。相反,家长的控制、拒绝和惩罚则加重学业拖延(曾玲娟等, 2022)。
一方面,家长过多的控制可能导致子女对家长产生较多的依赖,在面对学习中的任务时缺乏独自解决的自信,选择以拖延回避的方式来应对。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从家长身上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可能会本能地趋利避害、通过拖延来对保护自己、减少自己的负面情绪。
因此,家长需要思考自己是否对孩子有着过高的期待或控制,是否对孩子的情绪和心理需求存在忽视,并尝试改变自己不恰当的教养方式。
2. 帮助孩子调整认知很重要
认知行为疗法(CBT)认为,个体的认知、想法与他们的情绪感受和行为方式息息相关。
不合理的信念和消极的自我图式、对于任务错误的认知、以及过高的任务标准和期待都会造成失败恐惧,从而导致拖延行为的产生(Ellis, & Knaus, 1977)。
因此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识别孩子有偏差的认知和想法,并帮助、引导孩子采取行动。
具体而言,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失败和错误,培养孩子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让他们明白失败是学习和成长的一部分。
家长也需要理解并接纳孩子由于拖延而产生的消极情绪,通过提供适当的支持和鼓励让孩子愿意主动尝试。
此外,家长还可以教会孩子管理自己的时间,帮助孩子制定学习目标、拆解学习任务,也可以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出发,激活孩子行动的内在动力。
对于时间、精力比较有限的家长,让孩子参加一些拖延行为干预的团体活动,也是能够有效帮助孩子缓解拖延行为的重要途径。
总之,虽然青少年的拖延现象越来越普遍,但是应对拖延我们也已经有了很多有效的方法,家长们要既对自己、也对孩子有信心。当拖延行为最初表现的时候,家长们就要留意,尽量早发现、早干预。在家长的关注和帮助下,孩子一定会走出拖延的泥潭。
参考文献:
李淑媛. (2008). 高中生学业拖延及相关因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华中师范大学.
李小保,吕厚超. (2022). 青少年时间态度与学业拖延的关系:成就动机的中介作用. 心理科学,45(1),47‒53.
罗献明, 张凯, 张国华. (2016). 医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拖延:学业延迟满足的中介作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09), 1377‒1381.
倪一苇. (2018). 高职生自我价值感对学业拖延的影响:专业认同的中介作用和对教师角色期望的调节作用(硕士学位论文). 浙江大学.
王洋. (2017). 自我控制训练对高中生学业拖延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
杨青松, 石梦希, 舒思. (2017). 初中生学业拖延与家庭教养方式、成就动机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03), 558‒560+565.
曾玲娟, 江丽晶, 彭叶. (2022). 家庭环境和教师支持对中学生学业拖延的影响:基本心理需求满足与心理资本的链式中介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04), 501‒507.
赵霞. (2009). 大学生认识论信念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 山东师范大学.
Constantin, K., Megan M. E., & Dwight, M. (2018). “Anxiety, Depression, and Procrastination Among Students: Rumination Plays a Larger Mediating Role Than Worry.” Journal of rational emotive and 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 36(1), 15‒27.
Cormack, S. H., Eagle, L. A., & Davies, M. S. (2020). A large-scale tes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crastination and performance using learning analytics.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5(7), 1046‒1059.
Ebadi, S., & Shakoorzadeh, R. (2015). Investigation of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prevalenc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academic self-regulation an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ehran city.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udies, 8(10), 193‒199.
Ellis A, & Knaus W J. (1977). Overcoming procrastination (New York, Institute for Rational Living). Scientific Research,1(7), 1-11.
Ferrari, J., O'callaghan, J., & Newbegin, I. (2005). Prevalence of procrastin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United Kingdom, and Australia: Arousal and avoidance delays among adults.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7(1), 1−6.
Flett, A. L., Haghbin, M., & Pychyl, T. A. (2016). Procrastination and depression from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An exploration of the associations among procrastinatory automatic thoughts,rumination, and mindfulness. Journal of Rational-Emotive & 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Advanced online publication.
Flett, G. L., Stainton, M., Hewitt, P. L., Sherry, S. B., & Lay, C. (2012). Procrastination automatic thoughts as a personality construct: An analysis of the procrastinatory cognitions inventory. Journal of Rational-Emotive & 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 30, 223‒236.
Kraugerud, J. (2022). Procrastination: The Role of Interest: A quantitative study of individual interest role in student procrastination level, (Master's thesis, UiT Norges arktiske universitet).
Paden, N., & Stell, R. (1997). Reducing procrastination through assignment and course design. Marketing Education Review, 7(2), 17‒25.
Sirois, F. M. (2014). Procrastination and stress: Exploring the role of self-compassion. Self and Identity, 13(2), 128−145.
Sirois, F. M., Molnar, D. S., Hirsch, J. K. (2017). A meta-analytic and conceptual update on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procrastination and 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31, 137‒159.
Solomon, L. J., & Rothblum, E. D. (1984).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Frequency and cognitive behavioral correlat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1, 503‒509.
Steel, P. (2007). The nature of procrastination: A meta-analytic and theoretical review of quintessential self-regulatory failur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3(1), 65‒94.
Watson, D.C. (2001). Procrastination and the five-factor model: a facet level analysis.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30, 149‒15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家姻心理(ID:gh_b23d067f4e3c),作者:刘丽婷、崔琪、孔德莲,编辑:甄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