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9-02-28 08:23
用工荒向中西部蔓延,留给城市抢人的时间不多了

文丨西部君


与开年后,与全国多个城市相继放出“抢人”大招对应的,是正在各地蔓延的企业“用工荒”。


媒体报道,在珠三角,“招工争夺战”升级:快手直播招工、“八级工”万元月薪;在长三角,节后招工既“贵”且“难”,普工返工奖金最高飙至五千元。


长三角、珠三角在年初出现企业招工难的场景,其实已有多年。但今年,情况正在起变化,招工难已从过去东部地区的特有现象,蔓延到了中西部。


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江西、湖北、四川等中西部多地县城工业园,都出现了“一工难求”的情况。以至于有村干部被分派招工指标,招不到工或被停职。


01 新业态抢人


东中西,不仅只是传统的制造业发达之地——长三角、珠三角,也包括近年人口回流的中西部地区。如此全域性的招工难场景,几乎是第一次出现。


先来看以长三角、珠三角为代表的东部地区。


剖析这部分地区的用工短缺现象,近年中西部地区人口回流加速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原因。


传统的人口流出大省,如安徽、四川、湖南、湖北等,已连续多年告别常住人口负增长的局面。比如,四川在2000年至2010年累计减少193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9.3万人。但自2011年起,四川常住人口总量开始逐年递增,并保持较大增长幅度。


而安徽常住人口,在2017年更是增加59.3万人,增量仅次于广东和浙江,位居全国第三位。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除了自然增长,中西部地区人口的“回血”,相当一部分都来自东部地区的回流。这是东部传统制造业强盛之地,近年招工难局面加剧的一个大背景。


另一个背景,则是年轻人的就业观在发生变化,到工厂做流水线工人,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已越来越小。


与之对应的是,近年互联网新经济拓宽了就业边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倾向于工作时间更自由、且待遇并不比传统制造业低的新经济行业。有这么一组数据:根据艾媒咨询统计,自2013年到2018年六年间,东莞市蜂鸟骑手数量增长了31倍。


外卖行业兴起对就业人口的分流,只是一个缩影。毫不夸张地说,外卖、快递、直播、网约车等新业态,正在加速抢夺传统制造业的工人。


就连富士康等制造加工行业的头部企业,近年都出现了工人流失、招工难的现象,社会就业方向的变迁已经很明显。


02 劳动力数量下滑


但从东部地区回流的人口,并未满足中西部县城的用工需求。这里面除了社会就业方向的转移,还有两大因素:


一是,虽然中西部人口回流还在继续,但相当数量回流的人口,属于一二代农民工,这部分群体已经逐步退出劳动力市场。


也就是说,社会劳动力人口总量的减少,对于整个制造行业的影响将是不分区域的。


就在近日,有专家预测:


目前我们国家16岁~65岁的劳动力人口是10亿左右,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历史顶峰;按照目前的数据推算,到2050年时这个数字会降低到7.6亿左右,减少25%。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自2012年起,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比重连续7年出现双降,7年间减少了2600余万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另一个原因则是,近几年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速度加快,用工需求也在增加。但人口转移与产业转移的方向并不完全同步。


自东部地区回流的劳动力人口,很多并未回到不太具有薪酬竞争力的老家县城,而是被近年降低落户政策的省会城市和就业前景相对更好的地级市“截胡”。


虽然推动1亿流动人口进城落户要加速,但未来相当一部分中西部县城的“人气”,或许将并不会如预期一样旺起来。二三线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依然会占有绝对的人口吸引力。


03 抢“人才”向抢“人口”转变


从东部到中西部,招工难蔓延,具体不管是何种原因,都反映出一个愈加清晰的事实:“人口”,而不只限于“人才”,正在变得越来越值钱。


事实上,今年以来各地推出的落户新政,也越来越明显地突出了这一趋势。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部省会城市南昌:


在南昌市大中专、职业技工院校就读学生,凭新生入学通知书或在校学习证明办理落户;全国其他院校就读学生需将户口迁入南昌市的,可按在南昌市就读学生同等条件办理。


这释放出一种明确信号:在经历一年多的“抢人大战”后,省会城市的抢人方向,已经不再执着于瞄准作为人才象征的大学生。


事实上,目前不仅仅是南昌放开对中专生的落户限制,在省会城市中,兰州、沈阳也相继推出了类似的政策。


近期发布的《兰州市中长期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意见》指出:


全面放开对全市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等户籍限制,没有购、租住房的,可选择在用人单位集体户口或单位所在地街道、派出所集体户落户。


沈阳则早在去年就宣布,中专生及以上学历人员都可零门槛落户。


这是一种必然趋势。在人口红利式微、劳动力数量减少的整体变化下,“人口”比“人才”的价值更加突出。


一方面,随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人口基数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也更加突显。这几年,多地加速建设强省会,做大人口规模,正是为了顺应这一趋势。


另一方面,多数三四线城市的产业结构决定了,一味将抢人目标瞄准大学生,并不能满足自身的劳动力需求,也无法真正留住人。


与其跟风追求“人才”,不如率先取消落户限制,优先做大城市的人口总量。


04 城市“抢人”的时间不多了


未来的城市间“抢人大战”,必将呈现出两种趋势。


一是,除一线城市之外,整体的落户门槛,将越来越低;二是,三四线城市的抢人政策,将更加个性化、精准化,更多结合城市的实际劳动力需求,而不是盲目跟在一二线城市身后抢“人才”。


而近期两个来自顶层设计层面的信号,说明留给各城市“抢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一是全国治安管理工作座谈会上透露:


除落户超大、特大城市和跨省迁移户口实行审批制外,积极探索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二是《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提出:


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积互认,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统筹推进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市民化,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


推动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共建。


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统筹推进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市民化,意味着中国流动人口已经连续三年下降的趋势还将延续。


中国城市的“抢人”窗口正在慢慢缩小。如何稳住既有的常住人口,避免新的人口流失,将成为城市人口竞争新的重点。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别打CALL,打钱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