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9-03-28 19:20
是00后不要脸,还是你太凶险?

本文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难逃一吸”(ID:huxiu4youth)。

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一个社会在话语上显得对年轻人有多重视,它就对年轻人的误解就有多深。


最近一个能佐证这句话的论据就是于半个月前上线的,某电商品牌为刚入学的00后大学生打造的开学季数码产品广告。


今天,它突然因别具一格、催人尿下的立意和文案得到了网友的关注。


这条广告片将该电商平台上几款数码产品分别融入5位“00后”的故事中。通过对主人公的态度认同唤醒公众对品牌的认同。



这种广告策划思路太常见不过,但这条广告最令人震惊的地方就是他们塑造“00后”群体特征、提取他们主流态度样本的方式。


广告片中五位在自白中均声称自己生于2000年的年轻人,分别是从贵州山区来到大城市但最终在网络游戏中度日的“赵青铜”、校园键盘侠“刘键盘”、对知识改变命运不抱希望的“欧阳自闭”、认为努力不如买耳机的“张咸鱼”和坚持刷副本和学习又有什么区别的“苏渣”。


他们讲述的故事和态度,是这样的:








最后,仰拍,五个年轻样本挺直胸膛,目视前方,与其他年轻人心连心肩并肩,代表起00后,发出了这样的宣言:




“如果你看到我的不安“?


不好意思,从这条广告片里我真没有看到谁的不安,这几个样本讲的故事都只有一个内核,那就是——混日子、讲歪理使人心安理得。非常安。


B站上这位网友的评论很精确地点出了大多数网友看到这条广告后的感受:



       

截至发稿时,该广告在多个视频的链接显示已删除。


01

逻辑谬误与文字游戏



是的,看完这条广告,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三观恶臭、难以忍受”,但是面对影片里“00后演员”头头是道的自白,你似乎又不能马上辨别这种难受的根源。


其实,先不谈三观,这个广告本身的文本就有硬伤——所有理直气壮的态度宣扬根本就是一场充满逻辑谬误的诡辩。


比如,背着行囊沉迷游戏的赵青铜充满“斗志”的这句:“寒门不一定出贵子,是青铜又怎么样,我打游戏,就该比别人更内疚吗?”


这是典型的偷换概念型逻辑错误,寒门与青铜,一个是社会阶级,一个是游戏等级,一个是与国家的历史、社会经济进程、家庭因素、个人奋斗等等复杂因素息息相关的社会学、经济学概念,一个是虚拟世界里的人为设定的概念,两者能放在一起比较吗?


但在“赵青铜”的这段表述设计里,寒门与青铜不仅能放在一起比较,两者甚至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关系。


现实中的寒门子弟的上升奋斗可以由游戏中青铜的升级取代,得出结论,游戏中的奋斗也是奋斗,坦荡荡,甚至带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使命感。


但这个命题是无法反证倒推的,游戏中奋斗的结果能向现实讨要相应的反馈吗?青铜成了王者,寒门就终出了贵子?


同样的逻辑谬误也存在于“张咸鱼”的那句“我很努力,但我承认,成绩带来的满足感,远不如花钱买个爆款耳机”。


取得成绩和购买耳机,每一个心智成熟的人都知道,这两者对一个人的长远发展而言,提供的绝非同一种概念、同一个层面的满足感。


但广告文案将个人成长带来长远意义的满足感与消费购物带来的即时满足感划等号,并得出一个前者还不如后者,那么为什么不抛弃前者的结论。看似有理,其实一开始就是错的。


“苏渣”的这句“当我为刷副本浪费时间而懊悔的时候,欣慰地发现,好好学习可能也是在浪费时间,毕生努力,其实是为了把毕生所学吐干净”,又是一个循环论证的逻辑谬误。


因为以后的人生所学的知识都会消耗殆尽,所以现在好好学习积累的知识的目的其实是为了以后浪费,既然最后都是两手空空的结果,为什么要学习,而不是打游戏刷副本?


论证是用几个真实命题确定另一命题真实性的过程。但是你可以看到,上述“毕生努力,其实是为了把毕生所学吐干净”、“好好学习也可能是浪费时间”两个命题本身都是无法得到证实的,用本来不真实的命题去证明另一命题,就是一个逻辑谬误。


而“刘键盘”和“欧阳自闭”的文案和情节设计就更神奇了,已经不能说是逻辑谬误,是根本没有逻辑。


“刘键盘”的主旨就是,我知道是个键盘侠,我知道我不如我骂的人,但是我不仅要骂,我还要买个更好的键盘骂。


“欧阳自闭”的主旨是,因为我知道光凭知识改变不了命运,所以知识没用(这里还有混淆观点和事实、错误归因、模糊论点等等逻辑谬误,知识改变命运本就是一句口号,而非事实,知识只是改变命运的多个决定因素之一。并且,她把特称否定判断逆推成了全称否定判断。还有,前半句的论点是知识与改变命运的关系,结论确变成了知识是否有用的命题)但这也没关系,谁让我本来想要的只是一台路由器呢?


???


这就是这条广告让你难受的第一个层面,这里的所有文本,都是用心险恶的文字游戏。


02

“陪你一次错个够”


第二个层面,我们再来说说价值观的问题,寻找“三观恶臭”的根源。


很多网友说,这个广告“三观不正”,但我认为它的主要问题并不是策划者不小心在这个片子里表现出来了自己本来就不正的三观,真正的问题比这更可怕,就是策划者可能明明有正确的三观,但是在这个片子里却故意模糊对错的分野,不惜误导、自以为是地迎合年轻人。


为什么说策划者可能有正确的三观?因为广告片在最后多次强调,以上各位年轻人样本所过的生活,是一条条“弯路”,广告最后的主题也是“陪你走下去,哪怕是弯路”。


但是策划者显然无意帮助他们判断道路的正确性,而是希望通过强调在这条错路上迎合年轻人、对年轻人进行一个“陪”,表达品牌对年轻人的理解与关切。


在表达上,他们给放纵打上叛逆的标签,把借口包装成成人世界的规则,通过一番否认社会认可的上升通道的诡辩,强调所谓“弯路”的正当性。他们以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跟年轻人达成价值观的共识。


他们马上就呼之欲出的内心OS是,看,只有我们明白你们,你们觉得努力没花钱有意思,诶?可千万别愧疚,我们给你们提供花钱的地儿,咱们一起错个够!


可是,可是,排比式“生于2000年”的演员自白,静帧里“开学季学生专属特价”的文字都一次次地提醒着我们,这可是一条面对刚刚成年者的广告啊!这些00后消费者自我意识刚刚萌发,有人就试图用这种诡辩术误导他们,这就是这条广告的最可恨之处。


还有,品牌和策划者选择以这种姿势扭曲目的险恶的方式迎合,也让人产生疑问,难道00后群体在他们心里就是这样的形象?沉迷游戏、键盘侠、提倡读书无用论……还大言不惭地认为这就是个性?


在视频的评论下,也有人说,“这不就是天天喊着小确丧的你们?”回到上文所说,这还是一个逻辑错误——以偏概全,况且,即使不能否认有这样一部分年轻人存在,他们也不能成为商家用以影响更广大群体消费的样本吧?以杠制杠,真的没意思。


不知道,这极尽扭曲之态的迎合,年轻人怎么看呢?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1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