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4-17 13:55
公募基金经理,困在限薪传闻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代财经APP (ID:tf-app),作者:刘子琪,编辑:卢泳志,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近期公募基金经理频繁离职,加剧了公募行业的人员流动现象。有传闻称公募行业将限制薪酬,上限为300万元。然而,目前尚未有公司确认这一消息。

• 💼 今年以来,超过80位基金经理离职,涉及62家公募基金。

• 📉 离职的基金经理大多选择加入其他公募,有些则转行或去私募行业。

• 💰 公募行业限薪传闻甚嚣尘上,但尚未得到证实,相关公司表示没有接到限薪通知。

继圆信永丰基金“一姐”范妍离职后,又一位绩优基金经理离任。


4月9日,嘉实基金公告,苏文杰因个人原因,离任嘉实碳中和主题基金经理,并无转任公司其他工作岗位的安排。


半个月前,苏文杰因业务调整,离任嘉实资源精选的基金经理。目前,苏文杰名下已无在管产品。有消息称,他或将加入另一家大型公募。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离职基金经理人数超80人,涉及62家公募基金。其中,有些基金经理去了其他公募,有些进军私募行业,甚至有人转行做起了主播。


在公募行业人员频频流动的情况下,“基金限薪”的消息悄然而至。4月11日,有消息称:“基金、券商限薪已经开始。上限300万元,博时基金、招商证券已经正式发文。”


目前,该消息尚未得到证实,上述相关公司都表示没有接到这方面通知。时代财经向多家基金公司问询,也均表示没接到限薪通知。


一、年内80余位基金经理离职


2024年,基金经理的离职潮一直在持续。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2024年关于“基金经理变更”的公告,已超过1600条。其中,离职基金经理人数超80人,涉及62家公募基金。


嘉实基金苏文杰,拥有化学与化工专业背景,有着16年资管从业经验,长期扎根于周期及制造领域。他曾在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从事行业研究工作;2015年加入嘉实基金,2018年10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


离任前,苏文杰共管理2只基金,分别是嘉实资源精选、嘉实碳中和主题,合计管理规模不足8亿元。在公司内部,苏文杰有着“嘉实基金最赚钱的主动基金经理”的称号。


以其管理时间最长的嘉实资源精选为例,截至3月23日苏文杰卸任时,其任职回报达167.66%,年化回报为19.92%。截至4月9日,该基金近五年累计涨幅为150%,在同期全部股票型基金中位居第二,且近两年、近三年总回报都排在嘉实主动权益产品的第一名。


苏文杰管理的嘉实碳中和主题混合业绩排名也相对靠前。截至4月9日,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为12.88%,在4143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4;近一年收益为5.72%,在3677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47。


在苏文杰之前,4月3日,圆信永丰基金“一姐”范妍因个人职业发展原因离职,卸任所管理的8只基金。截至卸任前,范妍管理规模超170亿元。以管理时间最长的圆信永丰优加生活股票基金为例,她自2015年10月28日担任基金经理,任职期回报达到188.84%,年化回报为13.39%。


二、离职的基金经理去哪了?


时代财经注意到,大部分基金经理离职后选择加入其他公募。


今年1月,平安基金原基金经理成钧离任平安沪深300ETF等13只基金,离任前管理规模合计为42.48亿元。目前,成钧已加盟海富通基金,担任海富通基金指数专家,尚未开始管理产品。同在1月,博时基金麦静离任名下3只FOF基金,现已回归老东家人保资产。


今年2月8日,因个人原因从万家基金离职的基金经理李文宾,于2月28日加入上海另一家基金公司——永赢基金。


有业内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公募基金经理高流动性现象存在已久,随着中国基金行业的发展壮大和成熟,公募为基金经理提供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对一些基金经理来说,去一个更好的公募或许比奔私更有发展前景。


不过,也有一些基金经理选择转行。不久前,有消息称,某基金公司前基金经理去投顾公司面试,面试的岗位是抖音投顾直播老师。


在此之前,2018年的混合基金冠军、长安基金原基金经理杜振业选择在2022年1月“奔私”。2023年5月,他加入直播卖课行列,推出“振业帮会员产品”,内含一套课程和会员权益,定价2980元(苹果为2998元)。目前,杜振业拥有10.4万粉丝,最后一条视频发布时间为2023年11月3日。


2022年10月,东吴基金原专户投资总监刘浩宇在朋友圈宣布,不想此生碌碌无为,不干金融了,要干实业,做新能源,加盟东华能源,负责氢能事业部。另外,2021年,有一批基金经理“考公上岸”,包括当时刚在嘉实基金干了37天的基金经理高峰。


三、公募行业限薪传闻四起


无论是跳槽公募,还是“奔私”,或是转行,似乎都表明公募行业不再像过去几年一样辉煌。


今年4月,公募行业再起限薪传闻——“基金、券商限薪已经开始,上限300万元”。此前,业内流传一些头部券商将试行上限300万元的限薪令,而公募基金此前的传闻薪酬上限是360万元。


有业内人士称,当前传闻中的300万元限薪上限针对的主要是高管及明星基金经理,大部分基金从业者的薪酬水平尚未达到这一标准。


针对传闻,华北某基金经理告诉时代财经,“听说了,但目前只是传闻。”截至目前,尚未有任何一家公司发文明确薪酬上限。


2021年初,一则“诺安基金蔡嵩松年终奖8000万”的消息在业内热传,随后诺安基金出面辟谣,表示“这个数字太夸张了”,公司实行密薪制,并不了解其他员工的薪酬情况,公司会根据优秀员工的表现给予一些激励政策。


2022年4月下旬,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到,要督促基金管理人严格执行薪酬递延制度,严禁短期激励和过度激励行为。


2022年6月,中基协正式出台“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在薪酬结构、薪酬支付、绩效考核、薪酬内控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市场称之为“公募限薪令”。


随着2023年公募基金年报的披露,公募基金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交易佣金和客户维护费整体情况浮出水面。天相投顾数据显示,公募基金2023年共获取管理费报酬1333.46亿元,较2022年下降约7.56%。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代财经APP (ID:tf-app),作者:刘子琪,编辑:卢泳志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