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腾讯太空,原标题《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一文了解本次任务的特点亮点》,作者:乔辉,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据央视新闻消息,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并取得圆满成功,发射地点位于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第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32次飞行任务,也是第13次载人飞行任务。
执行本次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的乘组仍然采用“老带新”模式。飞行乘组由叶光富、李聪和李广苏三名航天员组成,其中叶光富担任指令长。叶光富曾参加过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李聪和李广苏都是首次飞行。
4月25日5时,神舟十八号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对接,之后3名航天员正式进驻中国空间站。自此,神舟十七号和神舟十八号的航天员顺利在太空会师了。
据官方消息,神舟十七号飞行乘组与神舟十八号飞行乘组完成在轨轮换任务后,瞄准本月30日返回地面。
按计划,神舟十八号飞行乘组将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计划于10月下旬返回地面。在驻留期间,乘组将按计划管理、照料空间站与应用载荷,进行空间站维护维修与状态巡检,保障空间站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一、纯80后飞行乘组
1. 叶光富:第二批航天员,执行过神舟十三号任务
据官方介绍,叶光富的籍贯是四川成都,硕士学位。1980年9月出生,1998年8月入伍, 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21年10月执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经全面考评,入选本次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
2. 李聪:第三批航天员,首次进入太空
据官方介绍,李聪的籍贯是河北邯郸,学士学位。1989年10月出生,2009年9月入伍, 2020年9月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3. 李广苏:第三批航天员,首次进入太空
据官方介绍,李广苏的籍贯是江苏沛县,学士学位。1987年7月出生,2006年9月入伍。2020年9月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二、神舟十八号飞行乘组有哪些任务?
2024年4月24日上午,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发布会上透露了神十八的飞行任务。
神十八乘组将利用舱内科学实验机柜和舱外载荷,在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开展90余项实(试)验。
有趣的是,神舟十八号飞行乘组要在太空“养鱼”。他们将实施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以斑马鱼和金鱼藻为研究对象,在轨建立稳定运行的空间自循环水生生态系统,实现我国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
神舟十八飞行乘组还将实施国际上首次植物茎尖干细胞功能在轨研究,揭示植物进化对重力的适应机制,为后续定向设计适应太空环境的空间作物提供理论支撑。
三、斑马鱼和金鱼藻上太空
有网友好奇,为什么这次神舟十八飞行任务选择斑马鱼和金鱼藻做实验呢?斑马鱼是一种小型鱼类,也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淡水观赏鱼。其实,做科研选择斑马鱼一点也不意外。斑马鱼是一种“模式生物”,而且也非常好养活。
所谓的模式生物是生物学家通过对选定的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研究,用于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斑马鱼是国际上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工程和生物医学研究的模式生物之一,也是重要的药物筛选平台和疾病模型使用。
除了斑马鱼之外,大众更熟悉的是小白鼠,小白鼠就是模式生物。其他的常见模式生物还有,豌豆、线虫、果蝇以及拟南芥等等。科学家对这些模式生物都是“知根知底”的,所以有利于科学研究。
另外,之所以把金鱼藻也发射到太空,是因为金鱼藻是最适合养金鱼的水草之一,不仅拥有强有力的净化水质功能,一不小心忘了给金鱼喂食,金鱼还能吃点金鱼藻填饱肚子。
当然,在太空养鱼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失重环境中,鱼缸必须是封闭的,小鱼在水中也分不清上下左右了,估计航天员们喂鱼和清理鱼缸也不见得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值得一提的是,鱼缸应该是打算放在“问天”舱里面,因为“问天”舱是专门用来做生物实验的。
四、中国空间站再次形成“三舱三船”最大构型
2023年10月份,神舟十七号飞船对接空间站后,曾经形成过所谓“三舱三船”的构型:一个核心舱、两个实验舱、一艘货运飞船、两艘载人飞船。
当神舟十六号返回地面后,空间站退回到“三舱二船”的构型。本次,神舟十八号进入太空后,对接在中国空间站的径向对接口上,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再次形成“三舱三船”的最大构型。
我们不妨简单梳理一下空间站的结构:首先处于核心位置的是“天和”核心舱,核心舱上有五个对接口:分别是前向对接口、后向对接口、两个侧向对接口和一个径向对接口。
其中,两个侧向对接口分别对接问天和梦天实验舱、后向对接口对接天舟货运飞船、径向对接口对接神舟十八号飞船、前向对接口对接神舟十七号飞船。这样梳理一下就很容易想象空间站的整体布局了吧。
五、黄金搭档:不断优化的神箭和神舟
有朋友好奇,神舟飞船每次发射看起来都“长得”一样,真的没有什么区别吗?其实,并不是这样。虽然每次长征二号F火箭外观看起来都非常相似,但每次发射都在迭代优化,只是外观没太大变化而已。杨利伟曾表示他当年乘坐的神舟五号非常颠簸,像驾驶着拖拉机,而现在的飞船稳定而舒适,像驾驶小轿车。
目前,我国历次载人发射使用的都是长征二号F火箭,这款火箭安全性极高,主要用于载人航天。据官方数据,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全箭可靠性指标要达0.98,安全性指标达0.997。
火箭高58.34米,由四个助推器、芯一级火箭、芯二级火箭、整流罩和逃逸塔组成。
其中,芯级直径3.35米,助推器直径2.25米,逃逸塔位于火箭顶部,因此长征二号F火箭的辨识度非常高。在发射初始阶段,一旦航天员有危险,逃逸塔上的火箭会迅速点燃,可快速把航天员带到安全的高度并最终安全落地。
神舟飞船是我国自行研制,用于天地往返运送航天员。飞船主体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总长度为2.8米,最大直径2.27米,一端与返回舱相通,另一端与空间对接机构连接。轨道舱集工作、吃饭、睡觉和清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轨道舱的两侧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在独自飞行时也有电能供应(注释:从神舟七号开始,省去了太阳能电池板)。
返回舱呈钟形,有舱门与轨道舱相通。返回舱是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长2米,直径2.4米,内设可供三名航天员斜躺的座椅,供航天员起飞、上升和返回阶段乘坐。
推进舱呈圆柱形,长3米,直径2.5米,底部直径2.8米,内部装载推进系统的发动机和推进剂,为飞船提供调整姿态和轨道以及制动减速所需要的动力,还有电源、环境控制和通信等系统的部分设备。
据悉,本次神舟十八号飞船的能源系统进行了升级,电池容量更大、系统可靠性更高,将更好地支持载人飞行任务。
六、中国空间站相关任务还有哪些重要看点?
1. 发射中国空间站扩展舱段
去年的时候,官方就曾透露,咱们后续还将发射空间站扩展舱段,将空间站基本构型由“T”字型升级为“十”字型,计划中的扩展舱段将上行多个领域的空间科学实验机柜和舱外实验装置,扩大应用规模,满足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新需求,同时也将升级航天员在轨防护锻炼、饮食、卫生等设施设备,提高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和健康保障水平。
2. 中国版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将发射升空
中国首个大型巡天空间望远镜(CSST)目前正在研制,估计未来一两年内将发射升空,开展广域巡天观测。
这台望远镜的口径达到了两米,分辨率和哈勃望远镜相当,但视场却是哈勃的300多倍,这意味着它的巡天效率比哈勃更高。
根据计划,巡天空间望远镜发射升空后将与空间站共轨长期独立飞行,也是中国空间站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好处是,当望远镜在不进行观测的时候,还能够短期停靠空间站进行补给和维护升级。
届时,长征五号B火箭将在文昌执行我国这架空间望远镜的发射,有兴趣的朋友请留意官宣时间,不要错过现场观看发射的机会。
本文来自:腾讯太空,作者:乔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