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5-07 08:10

花旗信用卡正式停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联社 (ID:cailianpress),作者:曹韵仪,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5月6日,花旗信用卡正式停用全部的交易功能,这是花旗在中国市场退出个人银行业务的一部分。从2012年获批发行信用卡到2024年的退出,标志着花旗信用卡在国内舞台正式落下帷幕。


花旗信用卡停用背后是花旗在全球的战略重整。对于在华业务的水土不服,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花旗作为外资行,单从信用卡业务来看,比起招行、交行、兴业、平安等拥有数千万级客户体量的头部信用卡机构,难有增长空间。


行业专家建议,未来外资机构可加大在国内的消费场景布局和科技资源投入,拥抱国内市场,运用互联网运营思维与国内头部机构竞争。


在华个人业务并未取得竞争优势


2021年,花旗集团就宣布了将进行全球战略调整,退出包括中国内地在内的十余个市场的个人银行业务,中国的业务涵盖银行卡、房贷、个人贷款、存款、投资、保险和外汇。


而昨日,花旗信用卡正式停止中国市场的服务。信用卡行业资深专家董峥表示,这基本上为花旗银行退出亚洲、大洋洲、欧洲、中东等14个市场(其中包含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画上了句号。


目前,富邦华一银行负责花旗信用卡停用后仍未结清的信用卡分期还款余额或欠款款项,还款后将对花旗信用卡进行销户处理。未来,花旗将从6月起逐步关停花旗银行财富管理服务窗口的自助服务;6月8日起15家个人银行业务营业网点停止营业,7月6日起将关停“花旗银行财富管理”微信公众号所有服务功能。


业内人士指出,花旗信用卡退出的根本原因在于花旗全球的战略调整。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认为,花旗中国退出在华个人银行业务,是为了提升自身盈利能力和压缩缺乏增长与足够利润的业务,对花旗银行来说算是一次业务“修剪”。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曾表示,花旗银行对进入中国零售金融市场的挑战和困难估计不足、应对不足。外资银行虽然品牌影响力大,但其客户基础、渠道建设是短板,面对中国银行业机构数字化进程的突飞猛进,花旗银行在个人业务领域并未取得竞争优势


从全球范围来看,花旗集团的财务业绩表现不佳,据报道,2023年第四季度,花旗营收174亿美元,同比下降3%,净亏损18亿美元,合每股亏损1.16美元。今年一季度花旗集团的员工人数减少了2000人,此前花旗完成了旨在提高利润和减少管理层的全面重组,未来两年将裁员2万人。


花旗中国表示,未来在中国市场即将展开以企业机构业务为重点的发展新篇章,将继续在中国市场投入,携手客户共同成长。


外资银行信用卡业务如何提升竞争力?


回顾花旗进入中国之初,完善的信用卡业务体系曾令国内机构倍感压力,也有借外资银行的经营经验,以加快国内信用卡业务发展步伐的声音。2012年花旗也是首家获批在国内独立发行信用卡的外资机构。但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后,国内信用卡业务的快速发展令花旗信用卡业务陷入停滞。


业内认为,未来外资机构的信用卡业务需要从本土化下手,适应中国市场的消费场景布局和互联网运营思维。


据估算,花旗信用卡在大陆市场卡量在200万张左右,且客群较优质。国内信用卡业务有个定律,发卡量超过300万张单独核算的信用卡业务才能盈利。


信用卡行业资深专家葛亮表示,比起招行、交行、兴业、平安等拥有数千万级客户体量的头部信用卡机构,花旗信用卡业务已很难有增长空间。


葛亮认为,作为外资行,需要在国内的消费场景布局、科技资源上加大投入,与国内头部机构竞争。“随着信用卡行业进入存量时代,精耕细作的促激活、促场景动支、促分期等精细化运营成为了信用卡业务的重点。”


董峥认为,在今天,信用卡市场竞争已经日益白热化,并且呈现出两级分化的趋势,不仅是国有行、股份行与区域行、农商农信行的分化严重,即便是国有行、股份行之间也已经开始出现分化迹象,对于众多的中小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会愈加艰难,面临着巨大转型压力与机会。未来外资银行信用卡业务需要跟随信用卡市场的变化相适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联社 (ID:cailianpress),作者:曹韵仪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频道:

大 家 都 在 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