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9-06-20 15:01
图片编辑的“限制”与“想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 李楠,原文标题为《南方周末图片总监李楠:图片编辑的“限制”与“想象”》,标题图来自东方IC


我不喜欢只用一种维度/方式看摄影、写摄影、论摄影;我喜欢“开始”,那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性,以及挑战。


——李楠


我们正处于一个向视觉化转型的时代,呼啸而至的图像洪流很容易就会将我们淹没。漩涡之中,我们如何才能对图像保持清醒的认知?如何充实自己,创造更有想象力的图像?


本周全媒派获得授权,公开南方周末图片总监李楠做客全媒派真爱读者群的讲座实录,与大家分享视觉化潮流中图片编辑这一身份的“限制”与“想象”。


如何定义图片编辑?


图片编辑的工作,我觉得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 一类是日常性的。包括选择头版图片、文字报道配图,编辑摄影专题,给官微和APP提供图片等等;


  • 第二类就是策划重大的系列摄影专题。


总体来说,图片编辑是一个媒体视觉风格的塑造者和价值观的传达者。



细节处理与宏观思考并存


这些工作里面有非常细致的成分,比如图片说明里面的数字。图片编辑看到图片说明里面有一个数字的话,就要去核实这个数字。可能要去网上查一些资料,甚至是向相关专家咨询这个数字的准确性。



一方面,图片编辑的工作非常细致琐碎,要求有比较高的的专注力、敏感度和耐心。


另一个方面,图片编辑又需要跳出图片看图片,不能把自己淹没在图片里面。尤其是策划摄影报道时,必须基于对社会心理和社会议题的准确把握。这就要求图片编辑充分发挥创造力,整合力,不仅是选择合适的图片,也要选择合适的摄影师,合适的资源,合适的传播方式,将形式和内容进行高度匹配,追求传播的最大化。


下面,我用一些图片版面来说明不同题材中图片编辑的工作会有哪些具体方向。


图片甄选的三个标准


下面,以《南方周末》版面为例,和大家聊聊我们关于重大新闻事件的摄影报道。对一个大众媒体来说,这个当然是最重要的。






这是关于汶川大地震的系列报道。去年是汶川地震10周年,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做了非常深入、重要的报道。让我非常感动的是,有读者说一直珍藏着2008年的版面,作为一种纪念。


每次重大新闻发生时,都会产生海量图片。那么,如何从海量的图片里去选择有限的图片,然后用这个非常有限的图片,可能是万分之一的量去反映整个事件的全貌,甚至本质?这个是比较考验图片编辑的。


如何选择图片?我们是有三个标准:


第一我觉得是主题你对这个新闻事件的一个价值判断,就是你要通过这个新闻事件去表达、反映什么。这个我们选过新闻专业的朋友都知道,新闻本身就是被选择出来的。新闻当然是事实,但是它是被选择出来的事实,图片当然也是一样。所以你要基于你的主题去选择图片,包括与图片相契合的文字。


第二就是传播在传播媒体的层面,包括在一个以传播为主导的一个社会层面。就是我们目前生存的这个社会大家都知道,我们被所有的媒介,各种各样的媒介包围着,包括我们在这个群里也是一种传播,也是一个媒介的环境,我们每个人都是移动的媒介,所以媒介变成一个无处不在的东西,传播是随时随地都在发生。所以我们的内容价值必须在传播中去实现。


基于传播其实是一个倒推的思维,就是对传播预期,传播结果的预期判断。我们会倒过来去选择图片,就是什么样的图片,什么样的内容在传播中易于被传播,易于被接收,最后达到你的传播最大化。


最大化之后,你才能产生影响力。一方面你不但把事实传播出去,同时你要把你的价值观传播出去,从而能对人们的心灵,对这件事情的认识,人们的思想,包括他的生活行为方式,他如何判断这个社会,如何去认识这个世界产生影响。


第三个就是语境不同的语境会有不同的选择,我觉得这点是非常重要的。我想大家都能够理解,同一张图片,同一个事件,同一种表达,在不同的语境里会得到不同的阐释结果,会激发人们不同情感上的反应。


所以,图片编辑的敏感,我觉得很大一部分表现它在语境细微的变化上。它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用一种选择,比如说我对汶川地震就是这十张图片。在任何谈到汶川地震的时候,我都是用这10张、20张,或者100张图片,我觉得并不是这样的。


在每一天的工作中这三个标准都代表着一种非常微妙的把握。


将报道议题与媒体属性相结合


下面给大家看一些情感性、话题性的版面。





这三张是我们的情人节特刊,用三组不同的图片去探索一下亲密关系究竟是什么?





以上三个版面是我主持的一个长期摄影项目Female Focus中的几个专题,这是一个探讨女性问题的项目。这个项目比较有趣的一点在于全部是女性摄影师的作品,而且她们拍的也全是女性的故事。刚好我也是一个女性,然后同时我还邀请了一些女性评论人来评论这些作品。


可以看到我们选择的报道议题不是个人化的、暧昧的,而是公共性、社会性的、有问题关照的。






上面的四个版面是南方周末的一个长期项目,叫做《吾城吾乡》。2013年第一季用了八个整版刊登八个著名摄影家的作品来表达这么一个主题。


2016年第二季,我们是向南方周末全球读者征集作品,也就是向普通人征集他们手机里面拍的照片。这些普通人的照片,虽然不是著名摄影家的作品,但我们可以看到图片的方式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我们手机里面的图片可能就是意义非凡的,而且它经过一个大众媒体的传播之后,真的可以去影响更多的人。


所以图片编辑要把社会议题和一个媒体的属性相结合。这些报道同时在南方周末的网络平台,官微官博,APP同步发送。


媒介生态变化之下,图片编辑的变与不变


当下媒体生态的变化非常之大,我想大家都有感同身受。


媒体的社交化,娱乐化以及自媒体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后真相的时代。无论是传者、受众还是我们的信道都已经不再那么单纯和单一。



那么,图片编辑这个媒体生态中很具体的职业也必须做出调整。


首先,媒体在传播体系中作为传者的绝对优势消失了。图片编辑在具体工作中,要更多地去考虑读者需要什么,包括跟读者的互动。另一方面,当下真的是不缺媒体,不缺信息,不缺好玩的互动的方式,读者的选择性变大了,图片编辑还需保持自己的严谨和专业,这一点不会变。


第二,后真相时代甄别真相的难度会越来越高。虽然互联网时代大家都喜欢说“有图有真相”,但是实际上图片泛滥之后,图片编辑判断图片的真伪的难度会更大。


第三,传者本身也要不断突破信息茧房的包围。因为你是一个传播者,所以你要不断关注事态的发展和变化。不断关注的过程当中你就会发现,所谓的真相是不断被刷新和翻转的。在这个信息的洪流中最先被淹没的就是传播者本身,图片编辑要保持更高的冷静和理性。


第四,不论媒介环境如何变化,都应该保持职业的激情。因为,优势地位的丧失,信息的吞没感其实很容易让人疲惫倦怠。你必须一次又一次确认职业的意义。图片编辑需要保持对新闻、对真相的热忱。


用艺术的方式去传播事实,图片报道可以具有无限的面向


新闻摄影是表达真实还是表达艺术?这个问题确实争论已久。


我想,大家回到Documentary的原意,在朗文英文词典里面,它的一个原始解释就是“Presenting facts through art——用艺术的方式去传播事实”。所以,新闻摄影的新闻性和艺术性天然就是融合在一起的。


我也给大家看几张中国摄影师在荷赛中获奖的图片。


第一就是常河的中国动物园。



第二是傅拥军的西湖边的一棵树。



第三是李洁军的复制战争。



我仅仅只是举几个例子,大家就可以看出新闻摄影的外延是非常大的。它不仅仅只是一个事实性的报道,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东西也可以纳入进来。


因此图片报道的题材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具有无限的面向。你什么都可以去拍,也可以使用任何方式,除了我们伦理和职业道德所禁止的那些之外。


技术迭代的风口中,图片的开放性与多义性


短视频与图片:两种并存的视觉表达


现在是一个短视频的风口,这对静态图片的冲击非常之大。在这种局面之下,我们需要思考图片特殊性和优势在哪里?当视频成为一潮流,我们是否还需要静态的图片报道?



我认为毫无疑问是需要的。要讲图片的优势,我们首先要看视频的优势,即现场感更强,对于事件/人物的展示更完整;它有声音,有画面,甚至还有剪辑特效的手段,感觉肯定更为丰富。它是一个整体。


相对而言,静态图片是片断化的瞬间,是一个局部。但许多时候,局部反而大于整体。当我们去了解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的时候,我们需要现场感更强,更完整的视频。多年以后,当我们去回顾这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时,大家反而会更倾向选择一张经典图片作为永恒的定格。或许,这就是静态图片的一个优势,也是它的特殊性。



比如今年2月的金特会,我们同时做了短视频和图片报道,效果不错。对此,报社还专门进行了业务研讨。


时光就像一个筛子,会不断筛掉这个事件表面的东西,不管它当时看起来多么热闹。


虽然现在短视频很多,但是质量相对比较粗糙。它就是一个快速满足信息和娱乐需求的产物。在追求速度的年代,它当然有巨大的需求。但是,我觉得很难说一种视觉方式能够完全取代另外一种视觉方式,二者是可以并行的。


VR与图片:沉浸感与距离感


当下,传播工具与社交工具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我认为融合性媒介是另一个风口。目前融合性报道的成本确实是比较高。但技术的发展或许会降低成本,展示更多可能性


比如VR技术,这种参与式的,情境式的,浸入式的体验方式打破了读者和传者之间原有的界限,媒体和工具之间原有的界限,最后导致的是现实和想象之间的界限也会比较模糊。真实和虚拟之间也会产生非常微妙的嬗变。


当你刚刚看完VR,再去看二维平面图片的时候,你真的觉得摄影好简陋,它太有限了。



VR带来的全进入式的沉浸感是一种高峰体验。相反,图片与受众之间是有观看距离的,但是有时候我们也需要这种距离感,需要安静地凝视,冷静地思考。正因为图片是片断,所以它是开放的、多义的,你每看一次都会得到不同的含义。


从这个角度看,短视频、VR太完整了,太明确了,反而失去了这种开放性和多义性。


社交媒体时代的深度图片报道:反流量狙击


因此,新闻图片的一些特点是不会变的:


  • 普遍性。它一定还是大众所关心的问题,它的视野是面向全世界和全人类的。   


  • 史实性,即文献价值。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我们需要这种真实感。


  • 价值观的普适性。具备深度和平衡的报道会告诉你事件的结果是由大量细小的、微妙的,甚至人们并不在意的细节推动产生的。图片报道同样需要深度分析。


  • 移情性,图片要能打动人,而不是冰冷的东西。


  • 干预性。报道最终要切实反映问题,推动这个问题的变革。


这几点是我们一直会坚持的标准。



当然,也会有很大的变化。比如说在手机上观看竖图肯定比横图有优势,造型感比较强的图片肯定比充满细节的图片更有优势。反差很强烈,一目了然的图片比较直观。一上来就打人的那种,肯定比润物细无声的更抓人眼球。


除此之外,可能需要记者在视觉语言的运用上更加简洁利落一点,这个就是一种审美的变化。这个背后的原因是比较多的,但确实也反映了那种朴素平淡、需要慢慢去品味的图片,很难在第一时间去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作为一个图片编辑也好,摄影记者也好,或者我们就是每一个普通人也好,其实我觉得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你身处这个时代,必然要被这个时代所感染,成为它的一分子,但是同时我们每个人都在各自不同的角度去对抗这个时代,你不想完全被这个时代所淹没,就必须要有一些你自己独立的东西。



比如说我们的深度摄影报道如何能够坚持下去?我们会在图片的选择上做一些调整,但是我们不愿意去降低图片本身的表达力,把一个可以很深度的东西变化一个只是为流量而存在的一个东西。


流量是瞬息万变的,我们希望被记得更长久一些。


多重身份构建:我们需要拥有更多想象


媒介只是展示图像的一个部分,我们的图像会有各种不同的展示,各种不同的阐释。



因此我需要策展人、评论者等不同身份帮助我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图片。以前我们认为当代艺术和新闻报道完全是不搭界的事情。但在图片这样一个领域,二者是有共通之处的。比如说它们都是用影像和视觉表达一种观点。


一个好的图片报道在议题与视觉表达上都应该具有价值,甚至可以作为一个艺术作品进入到艺术领域里去被探讨。艺术本身也并不是唯美和形式,也是思想和观念。


所以我想每个人的身份都可以是交叉、多元,多个维度的。多元身份的构建意味着我们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可以更好地释放我们的创造力。其实,困境和问题也表示了一种可能性。


因为我们有了更多自由。我觉得自由的表达不是来源于答案,而是问题。以前媒体可能更习惯于给答案,告诉你这个事情到底是怎么样的。现在媒体可能也变成了一个提问者,为什么会这样?在这样一个转换过程当中,其实我们更加了解这个社会,了解我们自己,也拥有了更多想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 李楠,标题图来自东方IC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