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光明日报 (ID:gmrb1949),作者:小鱼,责编:张永群,编辑:朱晓帆
300人的写手群里,不时弹出中介的论文订单;一篇要求写1.2万字的本科毕业论文,中介开价450元,被写手“秒抢”;有“代写工作室”一个月就接到了600余单论文业务……最近,有媒体卧底在一些“论文工厂”发现,这些中介宣称的“老师代写”,不过是一些论文剽窃者,或使用AI写作的外行人。
论文代写并非新生事物,但如今已经发展到了AI代写的地步,这不能不让人产生担忧。正如一些网友所言,如此炮制出来的论文,到底还有多少意义呢?
毫无疑问,找人代写论文,本身是一种严重的学术不端,是不诚信的表现。早在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严厉查处高等学校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的通知》就指出,对参与购买、代写学位论文的学生,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对履职不力、所指导学生的学位论文存在买卖、代写情形的指导教师,也要追究其失职责任。因此,不管出于什么理由,用AI来代写论文的行为都不应该被容忍。
但是更值得思考的,或许是高校,甚至是整个学术界应该如何应对AI论文的问题。去年底,科技部发布的《负责任研究行为规范指引(2023)》明确提出,AIGC不应该用来产生研究假设、直接撰写整篇论文文本、解释数据、得出研究结论。近期多所高校试行或出台相关规定或办法,称将引入论文检测工具,严查AI代写论文。
类似的举措很有必要。不过,随着技术发展,各类AI工具的应用将变得越来越普遍。掌握AI工具的使用,将成为一项必备的基础技能。不管人们的主观意愿为何,AI逐渐进入论文写作的领域,或者说成为辅助人类写作论文的工具,都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可见,问题或许并不全在于AI技术,而在于使用技术的人以及使用技术的方式。“一刀切”地禁止使用AI不可取,尽快形成行业性的共识及其保障机制才是当务之急。唯有如此,才能让一些“论文工厂”“代写工作室”失去市场,也让同学们清楚地意识到,AI毕竟只是工具,写论文还是要靠自己。
另一方面,“450元1.2万字毕业论文订单被秒抢”也证明了AI论文还是很有市场,至少也可以让不少客户顺顺利利地交差。这是否也在提醒我们,当下的一些论文研究的方向和题材都缺少了些原创性,是可以被AI论文轻松取代的呢?
如此看来,高校当然要强调学术纪律,对寻求论文代写的同学进行有力的惩戒,但也要尽可能完善论文考核的科学性、严谨性,尤其是不能让同学们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以至于将其变成一种敷衍。
与其说AI论文是对人类的一种威胁,不如说它会督促我们在今后更加注重思想的原创性。说到底,写论文应该是原创的学术研究,而不只是字数的堆积、材料的罗列。
更多内容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儿歌?
呼吁学生诚信跑步,是对运动意义的强调
背篓菜市:城市角落里的烟火气
电动车进电梯响警报,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爆款频出,传统博物馆也成了“显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