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5-31 10:57
贵族水果也“内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灵兽(ID:lingshouke),作者:晴山,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介绍了贵族水果如樱桃和榴莲价格的大幅下跌现象,以及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 💰 樱桃和榴莲价格大幅下跌,引发热议

• 🍇 中国榴莲需求激增,东南亚国家加大出口力度

• 📉 高价水果价格下降趋势明显,种植面积增加导致“内卷”效应

一、水果界“爱马仕”价格腰斩


“原来论颗吃,现在论盆买的山东樱桃,价格也腰斩了。”在继榴莲价格亲民之后,樱桃价格近日大跌,也冲上微博热搜。


据了解,现在集中上市的主要是“红灯”品种的樱桃。在商超售价是15元/斤,相较于一个月前的售价降了六成左右。


对比一个月之前,北京地区国产樱桃零售价格普遍在35元/斤至45元/斤左右,主要来源于烟台、大连以及北京本地门头沟区等。


“店里现在主要是山东烟台和大连产地的樱桃,山东烟台的樱桃体积偏小,是15元/斤左右,大连的稍微大些,颜色有点像车厘子,价格在35元/斤。”一位北京社区水果店相关负责人对“灵兽”表示,国产樱桃销售一般到6月底进入尾声,在此之前,零售端的“红灯”樱桃等平价品种一般会跌至10元/斤左右。


“樱桃的成熟期就在五六月份,也就是这段时间的樱桃最便宜了。但樱桃的运输、保鲜成本较高,如果到店后3~5天内卖不完的话就会全部坏掉,所以有些商家也不太愿意卖这个品类。”上述社区水果店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大家了解的“樱桃好吃,树难管理”这一特点之外,成熟后的樱桃还有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损耗大、冷链运费较贵。


“零售端相比种植户批发价格基本得翻倍。但其致命的缺点就是不好保存,而山东的大樱桃又集中上市,价格要想卖高很难,而且不卖就会损坏,所以种植端出现滞销也就成了很正常的一件事。”上述社区水果店负责人表示,最近几年来,很多种植户为了促进销售,增加种植利润,也都通过微商、微店的形式将樱桃进行售卖,以缓解滞销问题。


近来除了樱桃价格跳水之外,榴莲价格“腰斩”也同样引人注目。


广西街头100元5个,云南昆明部分地区单价跌破10元/个……近日,各地榴莲的价格引发热议,不少网友直呼实现了“榴莲自由”。


与榴莲的情况相似,进入夏季以来,高价水果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下降。根据央视财经报道,4月份以来,芒果、菠萝、西瓜、甜瓜、樱桃等时令鲜果上市量增加。同时,苹果、梨等大宗水果清库存力度加大。


4月份,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6种水果批发均价为每公斤7.32元,环比下降0.9%,同比下降7.3%。


从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食品价格下降1.0%,其中鲜菜、虾蟹类、牛肉、鸡蛋和鲜果价格分别下降3.7%、2.8%、2.7%、2.3%和2.0%。


对此,业内人士预测,目前价格已接近“腰斩”的榴莲,6月可能更便宜。


二、降价背后


“有超市单价不超过20元,买一个巴掌榴莲才40元左右,真的实现了金枕榴莲自由。”近日不少网友表示。


一位西南地区生鲜供应链相关人员称,榴莲根据品质不同有分级,今年相对于往年同期价格下降幅度较大。


“以金枕榴莲来说,目前当地批发价A果每件(6~7个)在700元~800元之间;B果700元左右一件(6~7个);有消费者称40元左右就能买到的巴掌榴莲,批发价是600元左右一件,一件大概有11~12个,每件净果重量在35斤左右。”上述西南区域生鲜供应链相关人员对“灵兽”称,今年各地产量都还不错,随着各国榴莲陆续上市,接下来榴莲售价或许还会下跌。


该生鲜供应链相关人员称,榴莲价格下降离不开产量增加和不同产地的榴莲对价格的冲击。例如,从口感上来讲越南的榴莲不如泰国,所以价格相对要更便宜一点。


从国内市场对榴莲的需求来看,过去两年,全球榴莲需求同比飙升400%,其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榴莲进口国,年进口额均超过40亿美元,占全球需求的91%。2023年,中国进口142.6万吨鲜榴莲,增幅超七成,其中92.9万吨来自泰国,49.3万吨来自越南。


榴莲价格越来越“亲民”的背后,既有东南亚国家榴莲进入集中采摘上市期,多国争抢中国市场等因素,也与中国海南、广西、广东等地积极试种国产榴莲有关。


一方面,自2022年以来,中国开始允许越南、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对华出口鲜榴莲,打破了泰国“独占”中国鲜榴莲市场的局面。


其中,目前越南全国榴莲种植面积超过11万公顷,年产量达85万吨。泰国政府部门此前预测,由于果农不断扩大榴莲种植面积,全国2023至2024年度的榴莲产量将增加15.3%。


同时,过去受限于运输、仓储等条件,产自东南亚国家的热带水果难以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如今,跨境冷链物流体系和电商平台快速发展,各项通关便利条件和措施不断出台,使得榴莲等热带水果进入中国市场更加高效便捷,也助力了东南亚国家对华出口生鲜产品的运输效率大幅提高。


以泰国榴莲为例,过去进入中国需要海运约7天、公路运输需要约5天,而现如今只需3天左右。


据泰国媒体报道,从泰国玛达普站开往中国广州的“榴莲班列”,已打破从泰国运输水果至中国所需时间的最快纪录。


另一方面,本土榴莲开启积极试种。其中,海南榴莲的种植面积已接近4万亩,今年的产量较去年已提升两至三倍,达到200吨左右。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目前海南榴莲种植面积大概4万亩,产量200吨左右,但根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年中国进口榴莲约140万吨,相比起来国产榴莲占比现在还比较小,目前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有限。


与此同时,随着榴莲的逐步平价化,使其应用场景也更加丰富,既可以直接售卖,还可以成为蛋糕、冰激凌、披萨等日常食品的配料。


从高价水果走向平价食材的,不仅仅是榴莲,曾经被视为消费能力衡量标准的阳光玫瑰葡萄、车厘子,价格也在逐年走低。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除了种植、物流技术的迭代,还有种植面积的大幅增加,让这些曾经的高价水果的价格开始持续下降。


比如,近年来随着中国消费者对阳光玫瑰葡萄、榴莲、车厘子等明星水果的需求高涨,大量嗅到商机的中国商人开始试种。以车厘子为例,不少中国商人前往智利种植车厘子,而随着中国种植商与智利本土种植商的激烈竞争,当地的种植面积在逐步扩张,也进一步使得这类水果价格开始内卷。


三、未来更加“内卷”


“物以稀为贵,当一个稀有品类出现,并受到消费者追捧时,伴随着的是大家的蜂拥而至,种植端会迅速跟进。”上述生鲜供应链负责人表示。


以阳光玫瑰葡萄为例,在最初引入国内时,售价一度达到300余元/千克,消费端的火爆,引发种植端商户蜂拥而至。


据相关行研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阳光玫瑰的种植面积为10.01万亩,而到了2021年,种植面积则达到了31.21万亩,五年增幅高达211.79%。


供应量的快速加大,让阳光玫瑰葡萄售价一路走低。有部分地区为了快速销货,不断将报价压低,甚至达到个位数一斤,这导致整体的市场行情都在下行,进而严重透支市场。


对此,业内人士对“灵兽”称,很多种植户为了追求利润蜂拥而至,但有一些种植户无法满足规范化种植要求,他们只希望尽快抓住风口实现收益,在当下“科技技术”的辅助下,要想实现丰产并不难,很多种植户只要自己种出来的产品“与君类似”,而忽略整体品质,更远离种植标准,由此导致大量参差不齐的产品涌入市场,价格也不得已退步,从而破坏了一个高档水果品牌原有的口碑和市场。


细数下来,国内那些从“稀有”到“丰产”的水果,都未逃离这种一哄而上的内卷命运。


除了上游种植端的内卷,在面临产区集中上市的品类,在销售端市场可能会更“内卷”。


以榴莲为例,业内预计未来6月至8月会有更多泰国南部产区的榴莲进入市场,价格大幅波动也导致有些中间商承压。


有中间收购商对媒体表示,5月中旬,自己从泰国当地果农手上收购榴莲再运回中国销售,已经出现价格“倒挂”的情况。


该中间收购商称,今年泰国东部收购榴莲的市场价格大约是18元/公斤,这一价格相比去年其实更贵,而其国内批发市场批发商的价格却比去年低,综合计算各种成本费用后已处于亏损状态。


此外,今年,泰国东部榴莲因气候原因提前上市,而同期越南榴莲进入中国市场的数量明显增加,使得市场竞争加剧。


在新发地经营水果生意十余年的王先生对“灵兽”称,虽然今年榴莲量多价格低,但依旧感觉生意难做。“大家的从业环境并不太给力,消费者在购买高价水果时依旧是比较谨慎的状态。”


同样,一位社区生鲜店老板对“灵兽”表示,虽然今年榴莲价格降幅较大,但作为高价水果来说,目前自己门店的销量并不比去年卖得好,明显感觉到消费不给力。而现在越南产区榴莲在中国市场加大供应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榴莲口碑,“大家都知道泰国榴莲好吃,但很多商家模糊产区品牌,使得消费者难以辨别,对比以前,形成了口感差距,进而又影响到了该品类的口碑,从销售端也形成了恶性循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灵兽(ID:lingshouke),作者:晴山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