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XYY的读书笔记(ID:xiaoyanyan00002),作者:肖俨衍,原文标题:《【读书】Peter Lynch:普通人的价值投资和逆向投资》,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前言&书籍:Peter Lynch出生于1944年,1977年到1990年他担任Fidelity Magellan基金经理,年化回报率高达29.2%,比同期标普500快1倍不止。作为价值投资和逆向投资的代表之一,Peter Lynch另一个重要贡献则是包括本书《One up On Wall Street》在内的一系列投资畅销书籍,其销量超过100万本,其提倡普通人基于自身特定优势,也可以超越华尔街专业投资者,成为投资大师。
如果说巴菲特核心讲述了集中投资(然而Peter Lynch投资组合有1400只股票),把握价值,耐心等待等价值投资之道,则Peter Lynch手把手教育投资者如何发掘牛股,如何做研究,何时买入,何时卖出等具体的方法论。
普通人的优势
普通人学习投资第一步,停止听从专业投资者的建议,在作者看来普通人完全有能力选择比专业投资者表现更好的股票。从历史来看,股市狂热时候往往是风险,而冷清时候往往是机会。普通人只有在听从专业投资者建议时候才是普通:
专业投资者也会犯错误;
他随时可能会改变主意;
你身边资源可能远强于专业投资者,比如你在某个行业工作,那你对行业的感知可能远远领先于专业投资者。
在作者看来,他很多10倍股都是来自身边朋友推荐,比如沃尔玛、Toys R U、Subaru等,当你体验到某个惊艳的产品时候,你可以首先问这是家上市公司吗?此外,你应该聚焦你真正懂的领域,然而事实往往是人们恰好会聚焦自己完全不懂的股票(所谓专业投资者的建议)。
当然,这些都还只是做好投资的第一步,如果你认为只要从身边经验就足够发掘牛股,那亏钱就会变得更简单,发现潜力股只是投资的第一步,此后你还需要详细研究,这是本书的核心宗旨所在。
为投资做准备
投资没有天才——职业经历。Peter Lynch说自己不是投资天才,他唯一确认的是自己每次休假股市就暴跌(包括1987年10月股市暴跌)。Peter Lynch出生于1944年,当时全球刚从1930年代大萧条时期出来,身处二战之中,那会大家对股市完全不信任,直到1950到1960年代,美国人对股票不信任仍然非常普遍,直到市场翻了几倍进入牛市。
投资者总是对市场过度悲观和过度乐观,而这种极端情绪往往意味着大的机遇或者风险,比如这段时期恰好也是巴菲特进入市场时期,当时遍地都是便宜股票,他初期捡烟蒂策略获取了10年复合回报50%的惊人收益。
Peter Lynch的家庭条件一般,1955年12岁的他就成为一名高尔夫球童,他利用当球童机会能够接触到一些商界杰出人士,从他们谈话中学习了不少(学习机会无处不在),此后他在上学过程中一直兼职球童。
Peter Lynch大学学的是文科,他学历史、政治、心理学,他认为文科学习对他后来投资帮助很大,他觉得做投资显然不需要学数学,因为涉及到的计算基本是初中水平。逻辑思考是选择股票很重要的工具,实地调研也同等重要,很多投资者认为坐在办公室就能搞清楚公司业务,这很天真。
Peter Lynch的本科在Boston College,研究生在Wharton商学院(优等生),他在大学期间就进入Fidelity实习,主要得益于他在高尔夫球童时期认识了Fidelity的总裁(有关系)。Fidelity在Go-go years(1960年代计算机牛市)由于一只著名的go-go fund而大销。
1966年,Peter Lynch正式加入了Fidelity工作。很快,他发现在沃顿商学院学的统计学、量化分析在实践中基本不适用。对于有效市场假说和随机游走理论他都表示怀疑——他从很多次市场波动中看到了人的非理性,而Fidelity的基金经理的成功是很难预测的。
Peter Lynch对传统理论产生了很强的不信任感,且这种感觉一直沿袭至今。1969年他从部队服役归来,1977年他接手了Fidelity Magellen Fund,当时基金规模是2000万美元,基金投资了40只股票,当时有人建议他将数量降低到25只,他默默听着然后增加到了60只,6个月后增加到100只、再到150只。Peter Lynch说他不是刻意这么做的,主要是机会遍地都是。由于他后来持有1400只股票,有人开玩笑说你能找到一只Peter Lynch不喜欢的股票吗?
华尔街的时滞。美国股市70%是机构投资者,在华尔街现有系统下(写作于1989年),一个股票只有在几家大型机构认可,几家核心分析师认可的前提下才能被机构投资者接受,而这种系统本身就会带来时滞(Street lag)。
The limited1969年上市,公司业务在Ohio州,大型投资者对其一无所知,其承销商也毫无名气,直到1974年才有第二家研究机构覆盖这家公司。T ROWE于1975年第一个买入这家公司,当时The Limited旗下有100家门店,直到1979年也只有两家机构投资者持有0.6%公司股份,此外员工和老板是公司核心股东(好迹象)。
1981年,这家公司门店达到400家,且只有6个分析师跟踪这只股票。1983年,这只股票达到高点9美元,相对于1979年50美分,涨了18倍。直到1985年,公司才被主流投资者和分析师接纳,股价最高达到52.875美元。
可见那个时代真是研究创造价值,信息流通速度较慢,公司供给很多,以至于很多好公司需要很多年才能进入机构投资者主流视野,而提前发现这些潜力股,则有很大的潜力。实际上,Peter Lynch能够通过买入1400只股票14年复合回报接近30%,很大程度上可能就是通过类似这种投资实现的。
机构投资者的弊端。如果你认为华尔街的分析师和投资经理们都在寻找令人兴奋的股票,那你可能误解了华尔街。投资经理们经常用比如“这只股票对我来说太小了”,这种借口来掩饰自己错过牛股的尴尬(这也解释了Peter Lynch为啥要买那么多股票,因为买了很多小公司)。
实际上,“白马股”成为很多大机构投资者为了掩饰自己能力不足,让失败变得不那么难看的核心路径——没有人因为购买IBM股票而失业。如果你买了IBM而表现不佳,客户会打电话质疑IBM最近怎么这么差?而如果你买了一家不知名的公司而表现不佳,他会直接质疑你能力到底行不行。
最差的情况来自很多Pension或者保险公司基金,他们买入的股票必须进入允许清单才可以。这种设置实际上主要是为了避免不同产品表现差异的尴尬——如果不同保险客户发现他们购买类似产品但收益差异很大,他们会开始抱怨。
但是如果大家都是差不多平庸结果,反而没什么事,不患贫患不均。对基金经理来说,每个季度其持仓里面就会被审视一遍,而基金经理必须花至少四分之一时间来解释自己持仓原因——给老板、给客户解释。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基金经理喜欢买big names,这样需要解释的功夫少很多。而如果你买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股票,一旦暂时下跌,可能要费很大精力来解释,大部分基金经理选择不这么做。或者由于LP的不开心,被迫卖掉它们,因为不卖可能就要失业了。
基金经理每次买入某个股票都需要经过既定内部程序,其每个股票持仓上限是5%(SEC规定的),有持仓上限规定后,大基金们必须买入90~100家公司,且针对特定公司持股比例不能超过10%。有些公司对买入公司市值还有最低要求,比如1亿美元。
这些规定几乎说明基金只能买入上涨后的股票。Peter Lynch掌管的股权Mutual fund规矩就少很多,其没有股票清单,没有LP们压迫,唯一的劣势就是规模太大了。
投资自检清单:
你拥有房产吗?Peter Lynch认为在股票投资之前,你应该买一套房子,因为历史来看房产都是不错的投资。一方面房产本身有抵御通胀等属性,更重要的是普通人很少在房产投资上快进快出,buy and hold是典型房产投资,也是价值投资的必要条件。此外,普通人买房往往还有杠杆,加大了回报。最后,每个买房的人都会仔细对房子本身,周边环境等进行细致的评估,这和很多人乱买自己不懂的股票的行为迥异。
你需要钱吗?股票投资短期有不可预测性,因此你用来投资的钱必须是即使都亏损了也不影响你的生活。
你有投资必备的性格特征吗?比如耐心、独立思考、常识、开放、承认错误等。对于智商,不错投资者应该拥有top 10%的智商,但是一般不会到top 1%。最后,你必须能够对抗人性背后一些弱点,比如追涨杀跌,比如对抗情绪影响,往往市场最乐观时候可能就是要下跌到时候。而那些标榜长期价值投资者,一般遇到大跌就会变成短期投资者。
市场走势无法预测。Peter Lynch说每次他去做分享,投资者主要问的恰好不是XX是不是好公司,而是牛市还能持续多久这类的问题,而他的答案很简单他对于市场整体走势唯一判断是他每次升职,股市都会跌(意味着他每次都是在牛市中获得业绩,股市跌了也没关系,因为他已经升职了)。
如果很多人能够预测股市将大跌,那股市现在就会跌。由于股市走势和宏观经济比如利率等直接相关,但是谁又能准确预测利率走势呢?美国有6万名宏观经济学家,核心全职工作就是预测利率走势,如果他们真的能够持续准确预测,他们早就不用工作了。
不过,关于市场走势,Peter Lynch有自己的鸡尾酒理论,他说市场行情一般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涨行情市场一般完全没有共识,没有人在鸡尾酒晚会上谈论市场和股票。如果有人来问你是什么职业,而我回答股票投资,大家会礼貌点头,然后走开;
第二阶段,在告知自己职业后,有人会停留更久,这时市场已经涨了15%,但关注度还是不高。
第三阶段,市场上涨30%了,很多人围着问有什么股票可以投资的,即使热门牙医也会来问股票投资;
第四阶段,众人会给他推荐股票,即使是牙医也有3~4只爱股,且匆匆上涨。这时股市基本上到顶了。
整体来看,Peter Lynch并不相信市场能够预测,投资是买入好公司,特别是低估的公司,这与市场整体水位和走势无关。Peter Lynch也是巴菲特的粉丝,他引用后者的话说就当作股市不存在好了,股价只是一种参考。
如何选股
从生活中找灵感。最好的寻找10倍股的途径就是生活本身,每个人每年都有2~3次这种发掘机会。你不必成为Exxon的CEO才能看见这家公司的潜力,如果你是一个挖掘工人、地质学家、加油站老板,你完全能够感受到这家公司的潜力。面对新技术周期(例如这波AI),你往往能够从三个方向发掘机会:
卖水的,比如英伟达;
基本面扎实,且新技术空间当作option,不如互联网公司;
能用新技术降本增效带来经营杠杆的公司,比如当年计算机之于沃尔玛。
而如果你恰好所处于新技术降本增效最明显的行业,这显然是个巨大的机会。好的模式往往是消费者留存和复购率特别的产品,而不是一锤子买卖,比如吉列剃须刀,与此相比,一般玩具就不是好产业(一锤子)。
对于普通人,可以凭借自己专业能力和消费敏锐度来发掘潜力股票,如果你是轮胎经销商,你很容易发现Goodyear潜力,如果你是白酒经销商,你很容易发现茅台的潜力,保持自己的发现雷达始终打开吧。
六种投资机会。发现一只股票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接下来你还必须做研究。比如Pampers纸尿裤是1970年代宝洁公司现象级的新产品,但是其营收仅占宝洁很小收入占比,不足以带来涨幅。但是其对于Leggs对于Hanes影响就大很多。基于经验,Peter Lynch将股票投资机会分成六大类:
慢速增长公司。这类公司收入增长和行业差不多,他们曾经可能也是高增长公司,但是随着行业成熟而变慢。这类公司核心看点是慷慨的股东回报。Peter Lynch对这类公司兴趣不大。
中速增长公司。其增速快于慢速增长公司,比如宝洁,一般有10%左右收入增长。中速增长公司如果你1~2年赚到30%~50%可能就应该满意,可能要思考是不是要卖出了。这类公司好处就是即使遇到股市暴跌,他们往往股价支撑较强,因为他们业务不会倒闭。
快速增长公司。这类公司往往能够跑出10倍股,是Peter Lynch的最爱。这类公司不一定非要在快速增长的赛道,慢速增长赛道如果一家公司持续拿份额也可以。但是高增长背后可能也是高风险,因为增长很可能是不可持续的,而一旦增长减速,估值可能面临较大压缩。投资核心是预判其增长到何时,应该付出多少溢价。
周期股。比如汽车和航空,都是周期股票,如果你误判周期,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看到反转。很多人将周期股误认为中速增长公司,很多知名公司都是周期股,比如福特。周期股核心是时点,你需要提前预判周期的拐点。
困境反转。这些股票往往没有增长,但也可能是慢速增长(会互相转化),这些股票一旦摆脱困境,会有很大的弹性,但是困境反转也完全可能失败。但是,一个成功案例收益可能弥补其他投资机会亏损。
资产重估。很多公司资产负债表有显著高于市值的隐藏资产,比如土地、版权等,买入这些资产低估股票,然后等待价值发现。比如有线电视,其最有价值的就是用户,1970年代每一个订户价值200美元,到1990年代达到2200美元。
当然,一个股票可能在以上不同类型中转换,比如AMD曾经是快速增长公司,现在变成了周期股(当下AI趋势下又变成了增长公司)。但是在投资之前,你必须搞清楚你是为什么买入,也就是定义清楚这个机会属于以上哪一种,这样你就大概知道自己将为何赚钱——你大概率只能赚到认知内的钱。
完美的股票的特征。越容易理解的生意越好,如果要在一家管理层优秀但竞争激烈的公司VS一般管理层但竞争格局很好的公司中选择,Peter Lynch说自己会选择后者,任何人都能掌管的公司才是真的好生意。以下是Peter Lynch总结完美股票一些特征,里面可以看出他有很多逆向投资的思路:
这家公司听起来很无趣,甚至有个很难听的名字。25年前,如果你听到一家叫腾讯的公司,你一定觉得这名字不知所云。相反,公司名字越性感,业务可能越骨感。
这公司所在行业很无趣,甚至乏味。
其业务有争议。
这家公司是分拆上市,来自一家大公司里面一个子板块。典型比如ATT 1980年代分拆,这些公司可以更自由提高经营效率,诞生了很多牛股。
机构投资者没进入,没有分析师覆盖。
有传言说这家公司背后有黑帮背景,比如废品处理行业。
普通人忌讳的行业。比如殉葬行业,有一家SCI的殉葬企业业绩很好,但是却没多少投资者人关注,后来股价涨了20倍。
这家公司所处行业没什么增长,买入份额提升的公司。
某个细分行业龙头(niches),比如早期本地报纸,其具有地方垄断性。
人们需要持续复购的商品,比如药品、剃须刀等。
其可以使用科技来提效。
内部人士持续买入。一般来说,内部人士都是卖家,但是如果内部人士持续买入,是积极信号。
公司在回购股票。相对于瞎投资,回购股票是明智选择。
需要避开的股票。避开热门行业的热门股票,热门股票可能涨得很快,但跌起来可能更快。
Peter Lynch一直回避那些热门风口,比如移动家居、数字手表等。热门行业往往可能也预示着激烈的竞争(新能源汽车),比如当年的硬盘行业整体增速高达52%,但是竞争过于激烈,企业都没有利润。1960年代的施乐(Xerox)由于复印技术也是热门股票,但是1970年代日本企业进入这个行业,IBM进入这个行业,其股票下跌了84%。
警惕下一个XX,比如下一个IBM,当人们追逐下一个XX时候,往往甚至预示着原有龙头的繁荣期都到头了。
避开Diworsefications(盲目多元化的企业),企业总是会不自觉陷入重组和多元化拓展的怪圈,有一些高管就是觉得不折腾不舒服。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往往也会认为自己也是其他领域的专家。不排除也有好的收购,但从历史来看并购总是高风险事件,胜率较低。
警惕那些人们低声给你推荐的股票(whisper stocks),Peter Lynch说他几乎所有这类投资都是亏钱的。
警惕下游集中的公司,任何一个客户波动可能就会带来公司业务波动。
警惕那些拥有fancy名称的公司。
业绩、业绩、还是业绩。股票背后是公司的业务,拥有股票就是拥有这些业务。最简单的评估公司估值的就是PE,其可以简单理解为公司需要多少年利润来赚回当前市值。不同公司拥有不同估值中枢,比如慢速增长公司7~9倍(都是写作当时),会比中速增长公司10~14倍低一些,而快速增长的公司一般拥有14~20倍PE。
纯粹的低估值投资并没有确定性,远离过高估值的公司则是投资的重要原则。比如1972年麦当劳股票涨势很好,但是估值高达50倍,当其业绩不及预期时,股价从75美元跌到25美元,估值也来到更合理的13倍,这不是麦当劳公司的错,而是过高估值带来的风险。
同样案例还有宝丽来(Polaroid),其繁荣了32年,但是1973年其PE高达50倍,此后股价从高点下跌了90%。在牛市时期,市场整体估值也会提升,比如1982~1987年市场估值从8倍涨到16倍,这预示着投资者对同样资产愿意付出高出一倍的价格,这本身也是一种警示(1987年10月股市暴跌)。
最后,更重要是评估公司未来的业绩。下个月、明年、或者未来10年,这将决定公司价值。
2分钟故事。如前文所言,任何投资之前都需要了解自己购买的是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最好能在2分钟之内说清楚。比如这是一家低速增长公司,核心是购买其分红回购价值。如果这是中速增长的公司,则核心是PE处于购买区间。
以Motel行业为例,当时Peter Lynch持有美国最大连锁Motel商United Inns,旗下拥有Holiday Inn。他从管理层那里听到La Quinta Motor正在成为他们主要竞争对手(从竞对那里听到赞美才是真的赞美)。
后者核心故事很简单,La Quinta提供和Holiday Inn一样品质的房间,但是价格低30%。其能够做到低价核心原因是放弃了服务区域,比如餐厅,很多酒店的餐厅都是亏本运营的,而La Quinta则通过在旁边开一家连锁Dennys解决客人吃饭问题(外包)。
酒店每间房售价大约是成本的千分之一(三年回本),而由于La Quinta房间造价更低,所以其房价可以更低。Holiday Inn的位置经常选择高速路口(方便出行),La Quinta则主要选择商业中心,其每家酒店拥有125间房(竞对250间)。当时这家公司年化增长率是50%,而PE只有10倍,1978年只有3家中介覆盖这家公司,只有20%股份是机构投资者持有,唯一的阻碍是这家公司名字不够乏味。
Peter Lynch在这家酒店住了三晚,他还发现有个内部人士在卖股票,但是他认为内部人士卖可能有很多原因,他满仓了La Quinta,赚了11倍。
也有失败案例,Bildners是一家出售食品小店,Peter Lynch发现他们提供波士顿最好的面包和三明治,而这正好为了上班族或者不做饭的人便利,没有做进一步研究,他购买了公司股票。结果证明Bildners在其他地区复制不成功,股票暴跌,投资没被验证过的模式永远都不晚。
获取事实。大部分投资的信息都可以通过公开信息渠道获取(尤其是今日,获取信息便捷度提高了很多),同时也可以借力你的中介,通过他们了解必要的基本面和估值信息。Peter Lynch说还可以直接给公司打电话,你可以告诉他你持有2万股股票,正在思考要不要购买更多。
但是你不要问股票为什么跌这种问题,而应该问比如你今年怎么做到利润承诺,今年有哪些利好因素?有哪些利空因素?等基本面的问题。不过不同行业IR(投资者关系)可能传递出信号不同,同样多云天气,成熟行业可能会看到云,而新兴行业则看到阳光。
所以在和公司沟通时最好忽略所有形容词,只留下事实。你可以直接去公司总部走访,如果公司IR表示很久没见过投资经理了,这时候可能机会就来了。总部观感越简陋越好,强劲业绩和简陋总部是完美配合。而豪华办公室可能是负面信号。
Peter Lynch还说了一个有趣的评估方法,你跟IR聊天大概知道这人的水平,然后你算一下他股权价值比如价值1000万美元,你想如果公司要涨10倍,这个人要价值1亿,你觉得他的能力值这么多钱吗?如果不值,还是别投了(看人下菜碟)。
最后,读报表是获取核心信息方式,其中资产负债表尤其重要,公司有多少现金,有多少负债,这些都会觉得公司是否安全,和基础价值。
一些重要的指标:
收入占比:如果你发现一款惊艳产品,最重要是看一下这款产品在公司里面占比有多高,如果占比太低,于事无补。
PE估值:从peg角度看比较好,一家增速12%的公司,如果PE只有6倍,则PEG只有0.5,这是好迹象。低于1的公司一般不好,1.5是不错比例,2是很好的投资。
现金规模:扣掉净现金可以算出业务估值,很多公司因为有充足净现金,所以业务实际上估值更低。
债务因素:两家基本面一样的公司,债务风险更大的公司可能坚持不到困境反转那天。
分红:有分红的公司一般是优选,也是下跌时候的保障。持续分红公司也更低概率盲目多元化,损害股东价值。
支付能力:这家公司有足够支付分红能力吗?一家低速增长公司如果没有分红,基本没有任何投资价值了。周期股的红利很多时候也是不可持续的。
净资产:很多公司净资产是有水分的,所以PB未必可信。比如纺织行业很多设备在资产负债表是成本计价,但是设备价值实际上折损很快。比如库存跌价风险。
隐藏资产:比如投资资产,品牌价值、土地、石油储备、牌照资源、税收优惠等可能都不在资产负债表,还有一些收购即使很成功,其商誉可能都是强制摊销的。
现金流:一家P/FCF 10倍是正常倍数,如果你找到一家5倍的,可以all in。需要持续Capex投入的模式可能不是好模式,因为会影响自由现金流。不过如果有些公司前期投资已定,可能其很长时间自由现金流会好于利润(折扣),比如管道公司。
库存:LIFO和FIFO确认方法可能会带来不同的会计利润,当然也可能是GIGO(garbage in, garbage out)或者FISH(first in,still here)。对于服装行业,库存风险可能是最大风险。而对于周期行业,库存减少可能是转好迹象。
退休计划(Pension Plans):一家公司即使破产,其退休计划仍然可能需要偿还。所以其也是一种负债。
增速:公司增速可能和行业增速很不一样,比如烟草在美国增速年化不到2%,但是Phillip Morris能够展现持续增长能力,更重要是其提价能力,能够带来稳定利润增长。同样的PEG,20%增长的公司好于10%增长的公司,前者成长复利更大。50%~100%的增速本身就不可持续。
利润:研究证明,美国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率接近5%,比很多人预期低。同行业中,利润率更高的公司往往竞争力更强,但是利润率更低的公司往往困境反转弹性大。因此也需要分情况讨论。
重新审视投资故事。一家成长公司可能分三阶段:
第一阶段是创业期,基本业务定型;其二是快速拓展期;其三则是饱和期。第一阶段对投资者是危险的,因为成功率不确定;
第二阶段则是投资者蜜月期,因为公司可以规模化复制成功;
第三阶段是最有问题的,因为公司局限性显现。
但是很多优秀公司看似进入第三阶段,实则未必,比如1980年代麦当劳似乎扩张已经饱和,但是其通过开拓drive-in模式,开拓早餐(带来20%收入增量),开拓海外市场等获取更大收入增量。
长期视角
构建投资组合。如果以投资为目的,预期30%年化回报很可能是不现实的。因此,调整合理预期是第一步,10%左右的年化投资回报是股票投资的合理预期。另外,不要换手太频繁,因为佣金费会蚕食你的回报。
你应该买多少只股票?Peter Lynch以1400只股票投资组合闻名,但是他说不应该人为限制数量,而应该取决于你必须对每一只股票都有研究优势(比如你在这个行业),且进行了充分的基础研究。核心是认知,你只能赚认知范围内的钱。
当然,也没有必要为了多元而多元(所谓分散风险)。一般来说3~10只股票投资组合适合普通人:1.如果你寻找十倍股,则数量更多概率越大;2.持有越多股票要换仓会更简单,比如Peter Lynch说他会配置10%~20%中速公司,10%~20%周期股,其他都是困境反转等。
低速增长公司是低风险,低回报;很多困境反转是低风险、高回报(逆向投资);而高增长股票则是高风险、高回报。虽然其持有1400家公司,但是50%资产是100个股票,三分之一资产在200个股票。1%资产分布了500只尝试性股票。
Peter Lynch说他永远保持100%仓位,很多人会根据价格决定卖出赚钱的winners,留住Losers,而这显然是错误的,正确应该是根据基本面决定买卖,即使是中速增长公司,几个30%~50%收益叠加收益也很可观。
基本面优秀公司股价下跌是机会,而绝不是卖点。股票投资要跨国的第一道门槛是:如果下跌25%,我是买家。而不是下跌25%,我成了卖家。
买和卖最佳时点。Peter Lynch说他不是择时者,也不想展现一幅特别强调时点的样子。但是很多机构性行为是可以逆向操作的,比如很多机构会在年底卖出兑现赚钱股票,或者清算税务,这时候你就可以趁机买入。比如股市暴跌的时候,好公司就会便宜给机会。
1987年10月16日,Peter Lynch正和妻子在度假,股市开始下行,第一天道琼斯指数下跌108点,行情演绎到极致是下周一,当天暴跌508点,Peter Lynch的基金下跌18%。Peter Lynch的核心行为是决定自己1500只股票里面卖出哪个,买入哪个更便宜的好公司。到1988年6月,市场上涨23%完全修复了跌幅。
至于卖点选择,常见错误就是对于牛股卖早了,实际上Peter Lynch认为坚持持有大涨牛股比底部坚守优质股票更难。最确定的卖点是感知到公司基本面即将发生不可逆转的负向变化时候,对于快速增长公司。
如果30%~50%增速不可持续,扩张周期结束时,且估值溢价过高时;对于中速增长公司,当估值相对于增长已经有明显溢价之时;对于周期股,当周期开始转差时,比如库存开始增加;对于困境反转,就是当困境反转落地之时;对于资产重估,耐心等待资产价值兑现后。简单来讲,你买的故事兑现的时候,可能就是卖出时候了。
常见对股市12种错误的认知:
股票已经跌了很多了,再跌也没多少了。
你永远可以准确识别股票的底部。
股票已经涨了很多了,涨不了多少了。真正牛股可能只有你想不到。
股票只有3美元,我还能损失多少呢?
股票迟早会涨回来的。
黎明前是黑暗。盲目抄底可能痛苦很久。
当它反弹到10美元,我就卖。
我购买的是低估值股票,波动不会很大。
等反弹太久了——失去耐心。
损失我一定要扳回来——可能亏更多。
我失去了上一个,一定要抓住下一个——下一个XX都是骗人的。
股价一直涨,我肯定是对的;股票一直跌,我肯定错了——股价不是价值的标准,基本面才是。
期权、期货、做空。数据证明95%的期权和期货的玩家都是亏钱的,高杠杆的魅力是很多人不愿意慢慢变富,因此他们选择迅速返贫。很多人购买期权目的是减少下跌风险,但是为了保护5%~10%downside,他们往往付出了额外5%~10%的成本(徒劳)。
做空的问题是,一方面其无法享受到股东回报,其次其margin call很可能让他坚持不到光明那一天。非杠杆做空最多赚一倍,但是损失可以无穷大。简单来说,Peter Lynch并不喜欢这几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XYY的读书笔记(ID:xiaoyanyan00002),作者:肖俨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