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6-03 21:08

这群“斜杠青年”,正在成为AI巨头背后的奠基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数字生命卡兹克(ID:Rockhazix),作者:数字生命卡兹克,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文章讨论了当前AI行业中斜杠青年的兴起现象,以及他们在AI巨头背后的关键作用。

• 💡 AI行业中涌现出跨界斜杠青年

• 🚀 斜杠青年的双重背景在AI领域带来巨大优势

• 🌟 喜欢驱动力,成为复合型人才的关键

最近发现一些AI行业里人才能力圈的有趣的变化,越来越多在一些AI公司里扛大旗的,不仅仅是某一个领域的专家,而且是绝对的斜杠青年。


跨界这事,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故事的开头还要从AI音乐说起。


前几天Suno官宣了他们的新功能,声音成曲,大概就是用任意一段声音来生成音乐,比如你将敲击浇水壶的声音转化为摇滚音乐。


自然是牛X,不过Suno也只是预告,没说啥时候要上线。


上周五,他们发了第二个关于这个功能的Case。




当然,这个功能的演示无疑是成功的,但是我最关注的不是这个。


而是他们发这段视频的时候,所配的文案。



重点是这句话:


表演者:Anessa(钢琴家和Suno软件工程师)


又是钢琴家又是软件工程师?


坦率地讲,在我心里钢琴家和工程师,这俩玩意是八杆子打不到一块的,这种即视感就像郎朗弹的不是钢琴,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块青轴的机械键盘,他弹着键盘铛铛地响,然后屏幕上的代码一行行地冒。


好诡异啊……


不过如果放在AI行业,这也非常合理。就像你做AI绘图,你当然需要既有审美又懂AI的人。你做AI视频,最好的当然是既懂电影又懂AI的人。


像Suno这种做AI音乐的,那音乐+AI的双重背景的人当然是最优解。不过话虽这么说,但是我相信这种跨界人才,还是少之又少的。


我瞬间就对这女生来了兴趣,当然不是因为她的背影很好看,单纯的是我对她的职业经历感兴趣。


我就去Google搜了一下她的名字。



找到了姐们的全名,叫Anessa Petteruti。


再用这个名字去搜,居然发现,在Google上第一条,是这姐们的个人网站。



她的自我介绍是这样的:


我是一名软件工程师,专注于机器学习、全栈开发和设计。我是一名钢琴家。我喜欢摄影、网球和浓缩咖啡。


里面列了非常详细的简历。



布朗大学读的本硕,专业就是AI。


2024年1月入职Suno,而之所以能进Suno,我觉得除了她的AI部分的专业实力,更多的还是因为她的音乐造诣。



虽然不是那种荣誉加身的钢琴家,但是水平也远远超出了普通的爱好者的水平,毕竟,虽然我不是很懂音乐,但是我也知道贝多芬第32号c小调奏鸣曲 Op.111 第一乐章,不是谁都能弹的,但是Anessa,弹得非常好。


这已经是高级业余爱好者或演奏家的水平了。


这两者一加成,简直是指数级起飞,说实话,想不进Suno都难。


我又顺着Anessa扒了一下Suno其他成员的履历。


同样是Suno软件工程师的朋友,Guangyao (Gim) Miao也在自己的领英页面上标注了小提琴家的tag。



最骚的是,这哥们是北大的,电气与计算机工程专业。然后考去了卡内基梅隆。


拿了中提琴音乐硕士和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双硕士学位。



我:……


太强了,只能当场给大佬磕一个。


包括Suno的两个创始人,Shulman和Camacho,这两人也都是音乐+AI的双重背景。


就Suno这种音乐+AI的双重浓度,他们不成,谁成?


现在的AI,在我看来,他很难算一个单独的行业,更多都是行业+AI。


不是AI+行业,而是行业+AI。行业一定是在前的。


所以当你真正的想在某一个垂直行业用AI大杀四方,靠一群不懂这个行业的外行人就想把这个行业颠覆了,想啥呢?


Suno对音乐这个行业造成现在这么巨大的冲击,很多人以为,是一群AI行业的人冲进来,直接乱拳打死老师傅。


开什么玩笑,这明明是一群音乐行业的人,直接装备上了新的AI科技,然后产生化学反应,原地超进化,摇身一变成了超级赛亚人,掉头对传统行业形成了降维打击。


对面还在冷兵器拉弓射呢,这边直接抄起三体科技突突了。


这就是AI时代,复合型人才所带来的化学反应。


再看OpenAI,著名的Sora团队,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Joe Taylor,整个团队里年龄最大的老哥,37岁,新媒体和计算机艺术本科,在一堆博士硕士里,老哥坦然自信,因为他可以在软件工程与艺术设计上左右横跳。除了做算法,还能做艺术指导,一人顶起了Sora半边天。


Tim Brooks,也是DALL-E 3的作者,生动演绎啥叫“不喜欢音乐的摄影师不是牛X技术大佬”。人高中自创了一个摄影工作室,拿了N多奖,还去过纽约百老汇演出,甚至还是B-box的国际奖项获得者。


人直接就在个人网站里写了,没错我爱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可以把我对摄影、电影、音乐的爱好all in,然后,哥们就去做Sora了。



全部是双领域甚至多领域顶级强者。


这是AI时代复合型人才的大胜利。


这样的例子在AI行业屡见不鲜,也绝不是偶然。


就像你是做AI视频的,那电影行业+AI行业双重背景的人对这个产品有多大的加成自不必我多说。


如果是做AI 3D的,那能自己建模渲染做短片的算法老哥绝对就是神一样的天使。


而在过往的互联网时代,这种加持并没有像AI时代来得这么猛烈。


一人能抵千军万马。这就是AI时代的复合型人才的真实写照。


但是想成为一个复合型的人,好像并没有那么容易。


诚然,国内的教育在很多时候,可能会有些不契合这个时代。过分地强调做题,让很多人上标准化的学,没有充分发掘他们的天赋,还有他们的兴趣爱好。


甚至大学专业,又有多少人是因为喜欢去上的呢?我大学的同学,还在从事大学所学专业的人,不足十分之一。


想成为一个多元化的人,驱动力必然是因为一个词:喜欢。


就像我,喜欢投资,喜欢写文章,喜欢玩AI,喜欢做设计,喜欢一切美的东西,喜欢玩游戏,喜欢看电影。剧情稍微热血一点,我就成了热泪盈眶的傻X。


你看,我所有的一切的驱动力,其实都是:喜欢。


就像《哆啦A梦》里,所有人都觉得大雄一无是处是个废物的时候,只有大雄知道,他能翻出最好的花绳。


后来,大雄成了恐龙的拯救者、云端的国王、平行世界的救世主。那一切,都从那花绳开始。


所以我的朋友,不要放弃去做任何你喜欢的事情,去疯狂地尝试。


说不定某天,你就能发现,你不仅喜欢、还贼有天赋的事情。


再跟你的专业,还有AI结合一下。然后,某个领域里,又出现了一个横空出世的跨界的天才。


嗯,那个人,就是你。


我期待着那一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数字生命卡兹克(ID:Rockhazix),作者:数字生命卡兹克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