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6-11 19:56
苹果AI大招亮相,市值掉了4000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企业家杂志 (ID:iceo-com-cn),作者:闫俊文,编辑:李薇,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万众瞩目中,苹果公司交出了AI答卷。


北京时间6月11日凌晨,在苹果WWDC(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公司CEO库克等高层宣布了一系列重磅更新——以AI为主轴,苹果宣布推出“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套件,能够优先置顶推送、总结摘要、生成图片以及搜索照片视频等,最大程度理解用户的个人情境;苹果升级Siri,使用语音或文字都可以调用它,还可以用来修图,Siri可以打通日历、地图、邮件等数百种APP。


更重要的是,苹果公司宣布将与OpenAI合作,ChatGPT将整合到包括新一代苹果操作系统中,Siri支持调用ChatGPT-4o,提供生成图片等功能,苹果公司也正在推进其他公司大模型产品的接入。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随后公开强烈反对苹果公司和OpenAI的这次合作。他在X平台连发多条推文,指责苹果“出卖用户数据”,他还指出,“如果苹果在操作系统层面整合OpenAI,那么苹果设备将被我的公司禁止使用。这是不可接受的安全违规行为。”



苹果无法开发自己的人工智能,却认为能够确保OpenAI保护你的安全和隐私,这显然是荒谬的!苹果完全不清楚把你的数据交给OpenAI后会发生什么,他们这么做完全是在出卖用户。”马斯克在X平台上怒斥。


AI时代开启,库克和苹果公司显得捉襟见肘。它的技术储备不足,此前,它将宝押在了汽车、头显设备、自动驾驶等领域,中美各大公司争相发布大模型以及相关产品时,苹果公司只能坐冷板凳。此次发布会说明,库克和他的同僚已经尽力补AI的课。


但市场失望情绪浓厚。截至美东时间周一收盘,苹果跌1.91%,收193.120美元,市值一夜蒸发5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13亿元),总市值2.96万亿美元,盘后交易继续阴跌,再次被市值3万亿美元的英伟达反超


人们期待看到苹果公司能引领和革新AI时代的产品体验,而不是小修小补,只是在iOS的墙上雕花。创造需求而不是满足用户需求,这是乔布斯给苹果公司注入的基因。


留给苹果的时间不多了?


发布会上,库克首先宣布了苹果旗下头戴显示器Vision Pro的升级,从1.0系统升级为Vision 2。2023年发布的Vision Pro并没有带给苹果公司更多的惊喜,但它也被视为库克时代最重要的产品


苹果公司宣称,在Vision 2加持下的Vision Pro视野更开阔,显示屏分辨率更高,可以变成环绕的超宽屏,相当于两台4K显示器并排摆放,还可以让图库里现有的照片通过机器学习技术,从2D升级为3D显示。


在iPadOS系统上,产品革新的亮点是“计算器”,在计算机写出算式,加上等号之后,可以自主给出答案,一些人在社交媒体揶揄苹果公司,这个功能产品小题大做,太过鸡肋。


重头戏是AI,苹果公司主打理解用户的个人情境,比如推出“苹果智能”套件能够优先置顶推送、总结摘要、生成图片以及搜索照片视频等;可以提高用户的写作能力,在写邮件时,苹果系统会自动给出建议,以此调整文本表达或者语气等。


Siri的升级令人瞩目。苹果披露,用户每天调用1.3亿次语音请求,使用语音或文字都可以调用它,Siri还可以用来修图,通过照片等语义理解,Siri打通了日历、地图、邮件等数百种APP,可以实现酒店预订、日程安排、地图规划等。


上述大部分AI功能已经被其他科技公司“剧透”了,比如一个月之前,谷歌公司发布的AI搜索,已经可以做到文字搜图片或者搜视频等等;中国手机厂商的摘要总结以及自制表情包、一键修图等,也已是标配应用了。


为了平衡用户对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忧虑,苹果公司称,上述操作绝大部分可以通过本地端到端操作来实现,如果有需求,通过Siri可以调用第三方大模型产品,比如ChatGPT-4o,但数据的主动权掌握在用户手里。


为此,苹果提出了一个“私有云计算”概念:“苹果智能”将在使用苹果芯片的专用服务器上启用云计算模式,确保用户数据的私密性和安全性。


苹果公司与OpenAI的合作可能只是暂时的。


FutureLabs未来实验室首席专家胡延平告诉《中国企业家》,最多不超过两年,GPT还是会切换到苹果自己的云端AI。除非想彻底沦落为二流,苹果不会把自己的智能生态的未来建筑在别人的AI底座上


苹果的生态开放已经是大势所趋。


今年3月,苹果公司在欧盟地区部分国家开放端侧下载,允许用户通过第三方应用商店或侧载方式安装应用程序,此前,为迎合欧盟法规,苹果最新的iPhone 15也已经改用USB Type-C接口。


各大厂商都祭出了AI大旗,在高通、AMD等芯片厂商的加持下,3C厂商都在探索端侧AI的路径,从苹果身上看,它似乎也没有摸到门径,这意味着技术产业化的艰难,但也意味着巨头洗牌的机会到了,而留给苹果的时间也不多了。


沦为AI时代的诺基亚?


相较于苹果公司的缓慢动作,其他科技厂商正在AI领域突进,尤其是苹果的端侧大本营。OpenAI背后最大的出资方微软动作最迅猛,声量也是最大的,也是此次AI浪潮的大赢家。


在5月22日的2024微软Build大会上,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一口气宣布了50多项AI能力更新,覆盖GPT-4o上云、自研Cobalt芯片、团队版Copilot、SOTA小模型等多个方面。


相较于库克的谨小慎微,纳德拉的手笔颇大,动作更为激进,比如微软宣布推出42亿参数多模态SLM(小语言模型)Phi-3-vision,支持图像理解与交互;同时提供70亿参数的Phi-3小型模型和140亿参数Phi-3中型模型,支持跨操作系统及云边端运行,这是微软在端侧大模型领域的重要布局。


作为硅谷最早以及持续时间最长押注AI的科技公司,谷歌的风头这两年被OpenAI抢去不少,但依旧手握不少秘密技术


在5月15日的谷歌开发者大会上,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说,谷歌旗下AI大模型Gemini 1.5 Pro向全球所有开发者开放,并支持200万Tokens的Gemini 1.5 Pro模型的预览,他们的目标是“无限上下文”。


高通、AMD以及英特尔等芯片厂商,也正在开足马力,不断推出高性能的AI芯片,联合手机、汽车、电脑等厂商,一起造出一股巨浪,试图一洗过去十年被苹果公司打压的阴郁之气。


苹果是否会变成AI时代的诺基亚,关键在于苹果公司能不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AI底座


苹果在AI前哨时代与OpenAI的合作,颇有点2011年诺基亚和微软合作的意味。


当时,诺基亚放弃了自研的塞班系统以及开发中的MeeGo系统,转而与微软合作,采用了Windows Phone系统,但仍不能挽回颓势。2013年,诺基亚将大部分手机业务以5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微软,而这前后,也就三年光景。


从苹果公司此次的WWDC上,人们可以明显嗅到,苹果公司一直在提升消费者极致体验,但创造消费者新需求的魔力消失了,只能跟在其他公司后面拾人牙慧,亦步亦趋。


而在这十三年中,印钞机的声音盖过了其他的细微声音。


2011年时,库克初掌苹果公司,苹果公司的市值只有3000多亿美元,但到了今年,苹果公司已经是3万亿规模的巨头公司了。


乔布斯所追求的软硬一体理念可能在AI时代被肢解,目前,最先进的AI技术以及方向,并没有掌握在苹果公司手里


不过,在产业化以及端侧方面,苹果依赖于市场份额以及消费者心智,仍然可以赚取大把钞票,但这并不是人们对苹果公司的想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企业家杂志 (ID:iceo-com-cn),作者:闫俊文,编辑:李薇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