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7-01 10:26

再见,《孤独星球》里的深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微时光(ID:szdays),作者:大壮,原文标题:《再见,〈孤独星球〉!再见,〈孤独星球〉里的深圳!》,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文章讲述了《孤独星球》停刊对深圳旅行文化的影响,以及深圳在《孤独星球》中的描述和变迁。

• 💔 深圳被评为全球十大最佳旅行城市,LP对深圳的独特评价

• 📚 LP书籍在旅行攻略上的价值衰减,与互联网信息更新的差距

• 🌍 深圳背包客对LP的依赖和影响,以及LP在深圳旅行文化中的地位

“无论你想要什么样的旅行,Lonely Planet孤独星球总能提供帮助。”


这是Lonely Planet写在微信公众号的Slogan,也是深圳乃至全国很多尝试过或成为过背包客的人,在被问及“去旅行看什么的攻略”时,会回复的一句话。


2023年11月Lonely Planet(后文简称“LP”)杂志中国版宣布停刊后,引起无数唏嘘。在时隔半年的2024年6月26日,LP中国区办公室宣告关闭,随之一起结束的,还有LP中国的出版业务及LP中国的所有官方社交媒体账号。


社交平台上无数不舍的“声音”从全国各地而起,尝过LP“甜头”的深圳人,也难得放下了手头忙碌的工作,翻出书脊早已坑洼、内页早已泛黄的LP拍起了“合照”,并附上了数百字的短文,感慨时间流逝、青春不再。


更有意思的是,被深圳人挂在嘴边“没什么好玩”的深圳,跟LP这本“旅行”圣经有着颇深的渊源。


我们特意去翻了翻那本“绝版”的Lonely Planet特别定制版——《IN-深圳》,看看在LP的描述中,深圳的模样。


深圳,一座被“旅行圣经”相中的城市



“来深圳旅游是会被嘲笑的”,每逢节假日,这个梗都会虽迟但到。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或者选择性忽略了一件事:2019年,深圳被《孤独星球》评为了“全球十大最佳旅行城市”。值得一提的是,那一年,深圳是唯一一个入围的中国城市。


为什么说是“选择性忽略”?因为很多人对于这个结果并没有太多的认同感,即便是在深圳生活的人。


但在Lonely Planet特别定制版——《IN-深圳》开篇,LP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地球上没有任何地方像深圳这样,在这座新兴的巨型城市,一切都在变化,唯有变化经久不息。满怀拼搏的冲劲、青春的活力,这座城市不受历史之重所累,如果你想在当下一探中国未来的可能性,深圳就是你应该来的地方。”


从这个角度来说,深圳确实是中国乃至世界独一份的存在。



“中国硅谷”“设计之都”“中国经济神话的绚丽写照”“中国最具有创新力的城市”“速生城市”“建筑师的游乐场”……这些都是LP对深圳的第一印象。


LP将深圳的9个地点,列在了“顶级旅行体验”里。


其中莲花山公园、深圳湾公园和梧桐山,就占了三个名额,坐实了深圳“千园之城”的名头。当然,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和平安国际金融中心这三个深圳地标赫然在列。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深圳年轻人普遍认为已经“out”的世界之窗也在其中。


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如果你仔细看过这本书,就能在短短的几十页里,看到三次润园四季椰子鸡。就好像LP的作者站在你面前说:“对,这就是深圳特产!必吃!”


再读下去,还能够发现LP对华侨城OCT的“情有独钟”。当你问AI,《IN-深圳》里都提到了哪些内容,AI也会在回答的最后说道:“《IN-深圳》列举了深圳许多地点,但这本书里提到不下10次华侨城OCT,所占的篇幅比其他地点都要大得多。”






更显“离谱”的是,LP在后文中会推荐你去华强北商业街和南山高新园打卡,如果说前者是为了让你看看华强北“黑科技”的强大,那后者是去领略“全国加班第一楼”的风采?


现在回头看,这些信息已经“过时”太久,甚至有部分走在打卡前沿的年轻人,也觉得这是“老套”的存在。


可是,也有人说这就是LP的独特之处。



在其他媒体都在争相开着火箭带你“特种兵式”到此一游的时候,只有LP用马车,带你慢慢了解一座城市的魅力之处,甚至配上了车夫,告诉你每个地点的故事。


话又说回来,无论从产业还是感受这里“风土人情”的角度,去南山高新园打卡确实是不可错过的“景点”,当然凌晨来看体会更深。


赶不上的“深圳速度”


在深圳成家立业的Mora,年轻时就是靠着一本LP和一个背包,走遍了全球12个国家。当我和她聊起LP中国分公司关闭的事情时,她说:“在以前互联网还不发达的时候,拿起LP和小灵通就跑了。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LP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本旅行前的预热书籍,而不是攻略。”


在当代,LP作为一本旅行攻略书来说,已经显得并不太实用。大概是想做到便携,所以LP书籍里的字很小,但内容实在是太多了,整本书又太厚,远不如一部手机轻便。


要论最大的劣势,是不如互联网的信息更新速度快。从采集到编写再到出版就需要起码半年的时间,但这6个月足以让深圳这座“时间就是金钱”的城市,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正如书中所说:“在这座新兴的巨型城市,一切都在变化,唯有变化经久不息。”


从2019到2024,《IN-深圳》和当下深圳的信息差,可以说是落后了几个版本。


出版时还没建成的“湾区之光“摩天轮,现如今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打卡点,任凭谁来了深圳,就算不坐摩天轮,都得在下面拍个合照。



被LP称为“深圳最天然、最不商业化”的西涌海滩,在经历过2018年台风“山竹”后,统一被开发成了“西涌滨海旅游度假区”。不过商业化归商业化,西涌现在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号——中国首个、亚洲第二个国际暗夜社区。


当年还在翻修的南头古城,依然保留下了东、南两个城门,只是里面错综复杂的小巷两旁,被年轻的品牌们“占据”,光顾这里最多的不再是“考古”的叔叔阿姨,而是打扮时髦的年轻人们。


LP推荐过的东门美食街,在前段时间已被拆除,这不仅仅是LP书里又一个打卡点的更迭,连带着深圳人从小到大的记忆,也一同消失了。



消失的还有“深圳最值得推荐的夜店”Superface,曾经荣登过全球百大俱乐部的它,终究没熬过疫情。在2022年2月,Superface公众号发布了最后一条推送后,属于它的时代悄然落幕。


随后,一度排在深圳年轻人夜生活榜首的福田星河cocopark,也被拆除重建。要问现在年轻人最爱去哪里蹦迪,众说纷纭,但再也讲不出:“cocopark见。”



其实,这本书里面推荐的零零散散的餐饮美食、酒吧、酒店,甚至一些值得探索的小店,有小部分因为疫情,早已结束营业。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博主”信息快速更迭的时代里,需要出版周期的纸质书劣势尽显。


要即时信息,还得上网冲浪。人文介绍可以看许多公众号和线上文章,找餐厅能用点评、美团、b站和现场看人流量,订酒店有携程、飞猪、去哪儿各种APP,打卡点有小红书……


Mora说:“这也是我偶尔出游后,懒得整理游记的一个借口:作为旅行攻略,它的价值在出行结束的那一刻就加速衰减,论精致度,也比不上专门做旅游博主的人懂流量。而如果只是作为自己重温一梦,倒又不赶着写出来。还不如就成为自己心底里的回忆好了。


Lonely Planet,一本城市故事书


要论深圳人里,最不舍LP中国分公司停运的,还属那些“初代背包客”们,LP“旅行圣经”的名号,也出自这个群体的口口相传里。


2006年,LP与知名出版机构三联书店合作,首次出版中文版“旅行圣经”,激起了无数国人“出去看看”的探索欲。


中国“入世”,第一代前往海外的自由行旅行者出现,在那个信息相对匮乏的时代,LP成为了他们说走就走的底气,也构筑了他们的旅行世界观——比如旅行是探索,而不是打卡,在路上也根本不需要花很多钱,最美丽的风景是靠脚步丈量来的。


“它的精确度可以这么形容:我可以直接靠这本书里的电话,在北海道美瑛订到一间坐落在花海里的农场小屋床位房,也能直接按照书里的推荐,找到博卡拉湖边一间连招牌都没有的国王前御厨开的咖喱鸡饭店。”



对于十年前还是穷学生的讲讲来说,LP几乎是背包客时代里,唯一可以完全放心依靠的旅行书,她凭借这本厚重的、不那么好看的(因为没什么插图全是密密麻麻的文字)旅行书,一个人走遍了尼泊尔和日本,认识了各式各样有趣的背包客小伙伴。


在路上的时候,她也无数次想把LP撕开,却又因为LP足够厚实的份量,成为了她独自在路上的安全感来源。


这些书脊磨损、内页皱巴的LP,成为了讲讲钱包见底、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时的精神依靠,哪怕是从老家到深圳,从坪山到南山,搬了五次家的讲讲依旧无法抛弃这些“厚重”的老伙计。“再努努力,又可以出去看世界了。”


热衷于风光摄影的凯叔,靠着《西藏》《青海》《贵州》……无数本LP带着他重新认识脚踩的这片土地。“没有这些书,我也不敢背个包,买张票就出发,毕竟那时候只有诺基亚。


即便过去很多年,即便不再购买纸质书,凯叔也会购买LP的电子版来品读。“就算目的不是为了旅行,LP也很值得细细翻阅。每本书对国家和城市的历史与人文介绍都写得很妙,从它推荐的地点,就可以看到一座城市的发展脉络和风土人情,仿佛在读一本小说。”


有人在抵达目的地时购买LP纸质指南用于纪念,有人会在选择目的地时,就买很多本LP用于选择和涨知识。


阿达在看完《南美》和《中亚》后,选择去了五斯坦。即便是有了更方便的app后,他去巴黎之前还特意买了本《巴黎》,一方面是用于了解更多目的地的故事,另一方面在于留下回忆。


阿达也有一本《IN-Shenzhen》,当年买下后,他就一直没有拆封。“主要是纪念,毕竟在深圳生活了那么多年,它还能比我更了解深圳吗?”


但昨天,他拆开了。LP也一如既往地给了他不一样的答案:


放慢脚步,探索城市,旅行不在于身体走多远,而在于精神。在打卡为主流的当下,驻足才是最好的选择。



不打广告的《孤独星球》,如今堪称是一座人文地理的丰碑,立于旅行指南之林。毕竟,它可是出版过《世界》,甚至《宇宙》的旅行蓝图描绘者。


虽然LP中国公司停止运营,但我们仍能它的官网、各个销售渠道里,品读各地作者鲜活的旅行体验。


从昨天,我去LP的国外官网上“转”了一圈,发现除了《中国》《北京》《上海》《香港》和《台北》,其他中国的书籍均已下架。还能购买到正版LP的APP,只有国内的经销商们。


有朋友发朋友圈说:世界离我们越来越远,我有手机,但却不敢出门。对于真正在旅行而不是奔着网红景点的人来说,社交平台再五花八门,也没有一本详实的纸质攻略书捧在手里让人心安。


我们被淹没在互联网时代的“速度”洪流里,在“流量为王”的现在,对于习惯快节奏生活的深圳人来说,以“慢”看世界的LP被“出局”,也许不是意料之外。


但或许多年后,又会有人被它感动,继LP之后、以我们目前想不到的方式,再次踏上构筑世人们旅行世界观的旅程。


那么,至此,也祝LP,“旅途愉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微时光(ID:szdays),作者:大壮,部分图源ShenzhenWeekly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